-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平部
- 急救仙方
急救仙方
熟地黄三两 乾漆半两,炒 桂心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米饮送下。
雄黄丸,又去三尸九虫。
雄黄研 松脂各一两,研
右溶脂为丸,如莲子大,平旦吞一丸,服七日,三尸尽去。
轻骨散,治劳嗽。
乌梅 龙胆草 胡黄连 贝母 知母 鳖甲醋炙 桔梗 秦艽 柴胡 甘草炙 山□子去皮 人参 青蒿酒煮 阿胶炒 杏仁去皮尖,麸炒
右件晒乾为末,用好京墨一寸,以井花水磨,调前药末作饼子,如大指头大,透风处害乾,二七日方用。每服一饼,井水磨化。又用没药五十磨成一盏,於五更又用黄皮末二钱,同煎数沸,却入盏内,频频打转,通口。於五更时轻轻起吃,才服了便睡,令病人仰外。甚者不过三服。
蛤蚧散,又治劳瘦。
白茯苓一两,去乌皮,入姚内,慢火炒令燥便住 桑白皮二两,用酥醋刷炙五次,令黄色紫色杏仁六两,汤泡去皮尖双仁者,以纸簟入铛内炒令乾,入臼内捣为粉,用皮纸角出油尽为度 知母用酥醋涮炒令黄熟,蛤蚧雌雄一对,入酥醋内浸透,慢火炙乾,再用酥醋刷炙五七次,令黄熟,不得烧损无力了 贝母二两,用酥醋刷炙令黄色,三五次甘草三两,捶碎,用醋酥须刷炙三五次,令紫黄 人参一两,大者,用酥醋刷炙三五次,令黄 熟乳酥真好者,四十文,切作骰子大块,入姚内溶成汁,入陈米醋极酸者半升,已下和匀,同刷炙前药,醋不宜多用,只以四合多为的,庶好刷用,否则稀炙
右件为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七分服。忌油腻冷毒物。如久患嗽者,初服此药,必服斗嗽加甚,须勤服,久则可安,须自保惜为妙。
治劳热,止损止嗽。
蛤蚧一对,洗净,酒醋浸炙 黄苓半两 胡黄连 秦艽 甘草 生地黄 熟地黄 青蒿 人参炒 柴胡 麻黄 知母 贝母 杏仁去皮尖双仁取梢,各半两 鳖甲一两,酒醋炙 桔梗 龙胆草 木香各一钱
右件为细末,用乌梅姜枣煎服。
治虚劳方。
杏仁一斤
右用生姜六两锉碎,嗽者加人参四两锉碎,同置於新沙锅内,用无根河水一斗,烧木炭文武火熬水尽为度,去生姜参滓放冷,每服五七个杏仁,频频服之。
治传尸劳疗方。
右童子便一盏,无灰酒一盏,以新瓷瓶贮之,取全堵腰子一对,於内密封泥,日晚时以慢火养熟,至中夜止,待五更初,更以火温之,发瓶饮酒食腰子。病笃者,只一月效,平日瘦怯者亦可服此。盖以血养血,绝胜金石草木之药也。
又方,以獭肝一具,阴乾杵末,方寸匕,日三服,有效。
又方,以赤□儿俗名王瓜焙乾为末,温酒调服,即有效。
黄帝灸二十一种痨图并序
夫人含灵受气,禀於五常,摄之乖理,降之大疾。至若岐黄广记,抑有六旧经法,单行显灵斯术。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名殗殢,亦名伏连,亦名无辜。丈夫以元气为根本,妇人以血海为根源。其病状也,发乾而短,或聚或分,或腹中有块,或脑门结核,或卧盗汗,梦见鬼交,虽目视分明,而四肢无力,上气食少,渐至沉羸,终延岁月,遂至陨灭。余昔忝任洛州司马,三十日灸活一十三人,前后差者,数通二百里,至於狸骨獭肝,徒闻曩说,金牙铜鼻,罕见其能,未如此方扶危救急,非止单攻骨蒸,兼亦疗风,或瘴或劳,或邪或僻,患状既广,灸愈亦多,不可具录。聊述大概,又恐传说讹谬,以误将来,今具图形,庶令览者易於悉,使所在流传,颇用家藏,不暇明医,旁求立业,返魂还魄,何难之有,遇斯疾者,可不谨欤。
肺俞二穴,在第三椎下,两傍相去一寸半。是穴理颠痫,婴气上气,吐逆返满,脊强寒热,不食内痛,皮痒传尸,骨蒸肺嗽。针三分,留七分呼,得气即灸三壮。
厥阴二穴,在第四椎下,两傍相去一寸半。是穴理遂气吐呕,心痛孪结,胸中烦闷。针入三分,留七分,得气可灸三壮。
心俞穴,在第五椎下,两傍各一寸半。是穴理心中风,狂痫气乱,语悲啼,心腹坎满,汗不出,结积寒奶,呕逆不食,食物即吐,咳肿目痛。不灸,通针三分,留七分呼,得气即泻灸三壮。
肝俞穴,在第九椎下,两傍各一寸#5。是穴理口乾,中风肢满,短气不食,食物不消,吐血,目不明,关塞胸痛,肩疼寒疝。针入三分,留七分呼,得气,灸三壮。
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两傍各一寸半。是穴理腰身胀满,腹肚泄泻痢,身重,四肢不收,黄疸,邪气积聚,腹痛寒热。针入三分,留七分呼,气#6,灸三壮。
肾俞二穴,在第十四椎下,两傍各一寸半,上一膈对。是穴理虚劳,耳聋,肾虚水状胀,挛急腰痛,小便浊,阴中疼,溺血精出,五劳七伤,冷呕,脚膝酸疼拘急,好独外,身肿如水。针入三分,留七分呼,气#7可灸三壮。
大杼二穴,在第一椎。膈俞二穴,在第七椎。胆俞二穴,在十一椎。三焦二俞二穴,在十三椎。胃俞二穴,在十三椎。旋俞二穴,在第二十椎。仍引灸四花膏肓为妙。师令患人平身正直立,以细绳子一条,令脚底坚踏,男左女右,其头上大姆指湍高,顺脚踵引直上至曲瞅中大横文处截断。患人取穴去处,一依铜人。又令患人平坐,解发分开两边,从发路沿项直下至脊,绳子头椎骨上,以骨点记之,患人亦依铜人坐也,又取绳子,中钩起至鼻住按定,截口吻两头了,却将此量。
口绳子於点记处平折,拖两头勿令少有偏邪,直要端正,两头记处是穴,中心於点处非穴,莫灸。又法,令患人平身正坐,稍缩膊,取小绳子一条,拖其两垂向前,绳两头高至鸠尾穴,穴在心上颇骨下也,便截断,却翻绳子向背拖绳,停心於喉结骨上,其绳两头双垂,当脊上中绳子头便点记。又法,取一绳,令患人平坐,合口横量,准前取绳子两头是灸穴。此通前四穴,各灸七壮至二十一壮,须加至百五十壮,仍停候疮欲发,又将先量口绳子,於前脊椎上垂绳子,点处停心坚量,以绳子两头是穴,点记灸之如前法,此名四花穴,须是离日灸之,用三月三日采艾极妙。灸疾若了,於百日内却慎饮食房室,且安心静眠,如一月觉未全安,常如初法於旧穴上再灸之,永除害也。灸后仍服药,制方在后。余切读老叟自序,论传尸之候已详。如灸心俞穴中取虫,逮《铜人经》云则不可用,正如此高高嗣照,世称良医,虽取穴针灸,上古治法不同,岂神圣之功,殆不可云。
一法,当於癸亥日夜二更时,六神皆聚之时,解去下体衣服,直身平立,用笔於其腰上两傍微陷处点定,针家谓之腰眼,然后上床合面而卧,每灼小艾灶七壮,两腰眼共一十四壮。劳虫或吐出,或泻下,即可平安,断根更不传染。
灸后服药
生地黄汁 青蒿汁 薄荷计 童便 好酒右各二升,同煎成膏入 柴胡去芦 鳖甲醋炙 秦艽各一两 麝另研 朱砂各半两
右五味为细末,入前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酒下,忌生冷毒物。
又取虫方。
凡取痨虫,可於三节骨上一穴,膏肓二穴,每穴灸七壮,然后吃饮食调理方,下药取虫,其虫或如乱丝,或如红钱者是也。
春用雄黄 硫黄 巴豆一粒,出油 豆豉七粒
右同前药共和,研为丸,如梧子大。次用童子不吃饭的小便一合,酒一盏下。
夏用芦伏子 鹤虱 硫黄 巴豆一粒,去油豆豉七粒
右同前药丸,如前汤使下。
秋用锡灰 雄雌二黄 绿豆粉 豆豉七粒 巴豆一粒,去油
右同药为丸,用前汤使下。
冬用雄雌二黄 锡灰 巴豆去油 豆豉七粒
右为丸,同前汤使下。
净明法中治劳瘵方。
度师玉真先生传:其方须先炼度如法,次以南木香五钱重,切碎,用新洁瓦器慢火煎出浓汁,分作二处,留出木香渣将在,一处调朱砂书符用,一处调青蒿用。青蒿九斤重,切碎,用新洁铁锅,水煎一日,去渣,取浓汁,入前木香渣,再煎去渣,以前木香浓汁一处慢火熬成膏。朱砂五钱重,为细末,用前一处木香汁,调书五炁符,及炼度中。五炁符烧化,入木香汁内,就用此化开青蒿膏子,与患人服,切戒勿令患者知之,务在志诚而为也。仍忌一切外人畜类等见之,无不神效,此方行是法者,用之尤为妙也。
急救仙方卷之十一竟
#1肉:疑当作『内』。
#2堞:疑当作『渫』。
#3低:疑当作『纸』。
#4立:疑当作『粒』。
#5寸:此下疑脱『半』字。
#6气:此前疑脱『得』字。
#7气:此前疑脱『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