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平部
- 仙传外科秘方
仙传外科秘方
已上禁法出《全婴集》,皆不可犯,否则有变动,余亲历故也。或曰田舍小儿任之自然,犯之者略无变动,盖贵贱有异,禀受不同也。
胡荽酒,治小儿痘疮欲令透出,用胡婪三两细切,以酒二大盏,煎令沸,沃胡荽,即用物合定,不令泄气,候冷去滓,从项背胸腹两足微噀令遍,头面勿噀。滓用袋盛挂帐中,余药乳母服之。
《史记》曰: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轻命重财,二不治;衣食不能适,三不治;阴阳并脏气不足,四不治;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信巫不信医,六不治。
刘河间乳子诗
养小须调护,看承莫纵持,乳多终损胃,食壅即伤脾,衾厚非为益,衣单正所宜,无风频见日,寒暑顺天时。
眼疾诸方
发散虚实通用。如解毒,加桑树 升麻二两 赤芍药三两 川芎二两 柴胡三两,去芦 乾葛三两 玄参一两,去瘿 府芎一两 黄苓半两 荆芥半两 甘草一两 白木半两 山栀子半两 赤苓一两 草决明少用 白水煎服。
羌活散,治热。
防风二两 羌活一两 赤芍三两 白芷一两 川芎二两 柴胡一两 木泽半两 防己半两 粉草一两 刑芥一两 白茯苓二两 菊花一两 细辛半两,去叶 白木一两
泻药
赤芍 黄苓 枳壳 荆芥
右等分煎熟,泡大黄、朴消,五更鸡呜时服之。一切积热肿痛者用此。
当归散,老少虚实者通用。
当归二两,酒浸洗 川芎二两 赤芍三两 熟地黄一两,酒洗 荆芥半两 粉草半两 防风一两 白芷一两 白水煎服。
蒺藜丸,退诸障膜。
石决明 川芎 白芷 防风 木贼 石膏 覆盆子 楮实子去壳用米 蝉蜕 蔓刑子 青相子 车前子 细辛 菊花 旋伏花 密蒙花草龙胆
右等分,炼蜜为丸,诸虚盥汤下,实茅根蔗汤下,缺珠猪肝煎汤下,垂帘障每服二十四物汤下,如重甚,加白柿、桑白皮、茆根、蔗煎汤下。
神应回光散,治障翳赤眼,弩肉扳睛。
木贼 白芷 甘草 青相子 楮实子 草决明 羌活 石次明 川乌泡 白羡华 蝉蜕
右为末,一钱,食后荼汤调下,酒亦可。
还睛丸
白蒺藜 木泽 葳灵仙 蝉蜕 菊花 石决明 草决明 川芎 羌活 青相子 密蒙花 楮实子
右等分,炼蜜为丸。
眼荤不明,四物汤加生麻油、薄荷、荆芥、连翘。
右水煎,食后服。
打伤血肿睛胞。
大黄 姜黄 黄连 黄柏 当归 白友 白敛 五倍子 京芥 朴硝 薄荷
右为末,生地黄汁调,用纸盛药、贴患处。
打伤,眼血侵睛。
桃枝 柳枝 生地黄
右用猪肉同药捶烂,贴眼眩上。
治心间积热,眼有赤筋下灌瞳人。
右用玄参不拘多少为末,以米泔煮猪肝,点药末,细嚼,用汁咽吟下。
治眼出冷汨,补肝四物汤加木泽、防风,虚则用此。实则用木泽、苍木、白蒺藜、防风、羌活、川芎、甘草。
右为末,米泔水调下。
治眼疼,血轮赤红,泻心。
龙胆草 细辛 山栀子 大黄 甘草 乌豆 水煎服。
治赤侵白处,泻肝饮子。
杏仁去皮 扁蓄 桑白皮 热服。
清肾散,治肾藏风,上攻注眼目。
白羡华 防风 羌活 帛#1黄曹
右为末,温酒调下。
治眼血轮水轮皆赤,补肾地黄丸、赤盥丸、茴香丸,右三件打和二十丸,盥汤或盐酒下。地黄丸,生地黄焙、黄苓、草决明炒,炼蜜丸。
治相眼,消风散、黑神散打和,茶清调下。
点烂弦风,卢甘石不拘多少,煅红,童子便淬七次,乳烂,用水飞过,去土石,以黄连、当归、芍药、京芥、防风、薄苛、细辛煎浓汁,用五倍子内虫同汁点滴於乳钵内细乳,汁乾为度,再滴再乳至细,以磁瓶收贮,临期以热茶洗眼,然后点上,立效。
点眼药,赤芍、蒲黄与郁若芙蓉,研末拌#2匀匀,珠缺土螺紧姜汁;若久#3常痛,只茶清;痛甚,加白芷、南星、无名异、白元愁,久不开者,加生川乌。
磨翳障老虚用。
蝉蜕 川芎二钱 羚羊角半两 白汉华去刺炒,二钱 甘草半钱,炒 当归二钱 熟地黄半钱 木贼一钱,去节 夏枯草半钱 石决明二钱,火毁 石膏一钱,火煅 玄参半钱 青相子一钱
右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丸,食后葱茶嚼下。
防风散,治风毒攻眼,睫落肿痛。
防风 甘菊花 黄连 草决明 黄苓 甘草 大黄 赤芍药 木通
右□咀,水一盏煎服。
茯苓散,治老人赤眼不退。
茯苓一两 人参一两 赤芍药一两 山栀子 甘草各一两 紫苏一两 麦门冬一两 劬麦一两 连翘二两
□咀,水煎服。
治妇人血风头疼。
草乌山栀子
右为末,葱自然汁调,搽太阳穴并眉上,不可过眼,使后避风,只看头痛处涂之。
补肝重明丸
羚羊角 生地黄 熟地黄 肉从蓉 枸杞子 防风 草决明各一两 楮实子半两 甘菊花 羌活 当归各一两 羊子肝四两,煮焙
右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大抵肝主目,肝受血而能视,血弱则肝气无以荣养,肝气不荣则胆水不能上运,是致童人昏散,目力虚弱,视物不真。此药大能补养肝血,滋胆水,退目中隐閟。空心盐汤,则引药性下达;日午茶清下,别欲上清头目,临睡酒下,则欲荣养肝血;不饮酒,则用人参当归汤下,久服妙甚。
贴诸般赤目及头风赤肿不开者,撞打两太阳穴痛,贴最良。
猪牙皂角 黄柏 姜黄 南星 草乌 黄连
右为末,姜自然汁调贴太阳穴,一二次痛止。如有赤障起,亦宜贴。打伤眼赤肿不开,加芙蓉、豆粉调贴,葱捣贴亦妙。
洗诸证眼
黄连 当归 赤芍药 滑石
右为末,汤泡沉清,洗诸般翳障,加石膏、乳香、秦皮;烂眩风,蔓刑子、五倍子去瓖。
地黄丸
菊花 木贼半两 苍木一两 地黄 枸杞子 京芥三钱
右炼蜜为丸,食后茶下二十丸。
去风明目,诸证通用。
兔丝子丸,安神定魄,眼目光明,虚目可服。
熟青皮 车前子 巴戟去心 杜仲蜜炙,炒无丝为度 威灵仙酒浸 远志去心 牛膝酒浸 从蓉酒浸 熟地黄一两 兔丝二两
右浸药,酒煮面糊为丸,空心盐酒汤下三十丸。
三黄汤,治暴赤肿热毒。
黄连半两 茯苓半两 大黄二两,煨 甘草末 朴硝
麦门冬 汤食后下。
细辛散,治撞着瞳人,睛疼出血。
刻芥穗 车前子 茯苓 细辛 地骨皮三钱 没药少许
右空心温酒下。
黑神散,治妇人血风烂眩,或产后月水不调,痛不可忍,撞打血攻瞳人,散血行风。孕妇莫服。
白木 茯苓 甘草 茴香 肉桂 玄胡索 生地黄 川芎 芍药 蒲黄 木香 白芷 当归
为末,酒调下。
弩肉,腊月雄猪胆,用马牙硝入内,将风吹乾,为末,入脑子、麝香点之。
法制玄明粉,用点热眼赤眼良。
右用黄牛牯胆一个,入净朴硝二钱、黄连一钱实其中,当风悬之,逐日以鸭翎毛於胆外扫下硝,以尽为度。用瓦罂收之,临用如常法点。
小儿痘疮证,不可泻余毒,只宜用绿豆皮、谷精草入药内服。忌百物,常吃螺师为妙。
治小儿痘疮入目,服白柿。
治孩儿疹痘入目生翳。
草决明天花粉 甘草 赤芍各#4钱
右为末,半钱,熟水调下。
治生障
瓜篓根 甘草 决明草 赤芍药各半钱
蜜汤调下。
凉疳丸,治小儿疳眼赤烂。
苦参 防风 蔓荆 子龙胆草 玄参
为末,猪胆糊丸,绿豆大,茶清下。
治斑疹患后,睛上有物。
白芜荚五十粒、去皮 蕤仁二+粒,去皮 卢会 熊胆各三钱
右四味,同研细,用生麻油三两点调,摊在碗内;次用熟艾一块,如鸡子大,裹□砂、乳香、砒三味各如黄豆大,三味细研,入在艾内,烧烟熏碗内药,以艾尽为度。取出细研,每用如粟米大,点目中。
常洗药,治诸般风热心热,风毒烂眩,赤涩痒痛,障翳流相,妇人血风诸证。
五倍子去灰 蔓刻子去白皮,热水洗过
右为末,每服二钱,用砂罐内水半盏,铜钱三五十个,用纸封口,火炙至久,纸上破小孔,以气蒸眼,待可用手,倾出澄清,开眼热洗,冷即住。后再温热,又洗。
又洗药
铜青半两 白墡土一两 五倍子一钱半
右同为末,用热汤泡开,闭目热洗眼眩,不可入眼内,冷即住,后再温热洗。凡烂眩皆可用。
茶调散,治男子妇人,一切风肿痒痛,翳烂眩风,气眼流汨昏,并皆治之。
川芎 防风 羌活各一两 甘草半两木贼 石膏炒 石决明煨 刻芥 薄荷叶甘菊花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
治一切热眼,先用黄连四两重,锉,水熬成膏;次用大甜瓜一枚,切开顶盖,刮去禳子,用生薄荷铺一层,放马牙硝一层,重重填满瓜中,仍用瓜顶盖之。吊於当风处三四日,其硝自出瓜皮外,用鹅毛逐日扫之,与黄连膏子一处和匀,白器中盛之,点热眼。
贴赤眼热眼
桑叶二两 荆芥半两 朴硝二两 大黄半两
右为末,用蜜水调贴两太阳穴上,退热血。
紫金丸,治眼秘方。
川芎一两半 当归一两半 楮实半两 薄荷半两 瓜萋根六钱 蔓荆子二两,炒 川椒一两半,焙去目 乾菊花三钱 密蒙花三钱 蛇皮三钱,浸 荆芥穗三钱,浸 地骨皮一两
已上四味,用甘草汁浸过焙乾,白蒺藜一两半,去尖泡。
右十三味同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一钱重,随引子下。暗暗青朦者,当归酒下;气障者,木香汤下;妇人血晕,当归薄荷汤下。有人因热饮酒患眼,三年不分道路,服此药二十五日效。有因气害眼,昏暗八年,不见光明,服此药四十日效,六十日愈明。又有因丧母失明四年,服此药五十日效,如旧清明。
又方,治眼疾诸般翳障昏暗,大神效。
川芎一两半 当归一两半 瓜篓根六钱,生 川椒七钱,去子 楮实半两,去子微炒 甘草三钱 甘菊花一两 蛇蜕三钱 黄连三钱 蔓荆子一两 木贼一两,童便浸一宿,焙乾 薄荷半两 蜜蒙花一两 地骨皮一两 羌活一两 白羡华一两 半刑芥一两
右十六味为末,炼蜜丸,每服一两作十丸,食后服,日二次。有医#5者,米泔水下;睛暗者,当归汤下;气障者,木香汤下;妇人血晕,薄荷当归汤下。忌辉腥酒湿面物,此药累效。
治热风眼,冬青子不以多少,揉碎取汁,熬成膏子,泸极净於磁罐内盛,埋地中七日,出火毒,用点热眼。
又方,黄连、朴硝各四两,白水熬成膏,点热眼。
又方,热服取鲤鱼胆汁点。
治烂弦极好,先用五倍子、蔓荆子洗,后用卢甘石二两,火煅,以黄连汁、童便共淬七八次,研细,铜青五钱、朋砂一钱,麝少许、牙硝半钱,为细末,搽眼弦。
治小儿周岁未周岁患赤眼者。
右用黄连为末,以荼清调涂手心、足心,即愈。如肿痛难开,加姜黄、皂角、朴硝为末,同敷太阳穴、手足心。加葱捣敷尤妙。
仙传外科秘方卷之十一竟
#1帛:疑当作『绵』 。
#2拌:原作『伴』,据文义改。
#3久:抄本作『还』。
#4各:此下疑有脱文。
#5医:疑当作『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