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山诗集注



寄华岳孙逸人

灵岳几千仞。老松逾百寻。攀崖仍蹑壁。噉叶复眠阴。
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唯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

△魏方伎传华陀晓养性术名五禽之戏谓虎鹿熊猿鸟也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薛道衡诗盘跚五禽戏晋书阮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动嵓谷乃登之啸也


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

绛台驿吏老风尘。耽酒成仙几十春。过客不劳询甲子。惟书亥字与时人。

△原注全为驿吏五十六年人称有道术往来多赠诗章○唐书稷山县属绛州县在州城西五十五里左传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使之年曰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目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赵孟石之而谢过焉


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

△旧唐书池州属江南西道本隋宣城郡之秋浦县武徳四年置池州一作三误帝王世纪尧时蓂荚每月朔生一荚月半生十五荚望后日落一荚月小尽则一荚不落观之以知晦朔谢朓晚登三山诗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李白诗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按玄晖尝为宣城内史池州本宣城郡地故末二语云然


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沈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诗

甘膏滴滴是精诚。昼夜如丝一尺盈。秪怪闾阎喧鼓吹。邑人同报束长生。

△张协诗密雨如散丝道源注晋书束晳太康中郡大旱晳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众以晳诚感为作歌曰束先生通神明请天三日甘雨零我黍以育我稷以生何以畴之报束长生

李义山诗集注巻二下



●李义山诗集注巻三上
呉江朱鹤龄撰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寳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赠赵协律晳

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同。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
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不堪岁暮相逢地。我欲西征君又东。

△唐六典隋太常协律郎二人皇朝因之旧唐书王质传质在宣城辟崔珦刘蕡裴夷直赵晳为从事皆一代名流本集有为安平公兖州奏赵晳充观察判官状晋书孙绰字兴公博学善属文除著作佐郎袭爵长乐侯谢公谢安也一作皆邹阳司马相如俱为梁孝王宾客原注愚与赵俱出今吏部相公门下又同为故尚书安平公所知复皆是安平公表侄○刘卢注见中巻陆游笔记唐人本以尚书省在大明宫之南故谓之南省谢安传安常住临安山中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摇落

摇落伤年日。羇留念逺心。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
古木含风久。疎萤怯露深。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结爱曾伤晚。端忧复至今。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
滩激黄牛暮。云屯白帝阴。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

△楚词靓杪秋之遥夜谢庄月赋端忧多暇水经江水又东径黄牛山注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髙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行者謡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宜都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余里郡国志公孙述据蜀自称白帝号鱼复为白帝城杜甫诗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


滞雨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偶题二首

小亭闲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堕钗双翠翘。

清月依微香露轻。曲房小院多逄迎。春丛定是饶栖鸟。饮罢莫持红烛行。

△东宫旧事有乌韬赤花双文簟琥珀枕注见上巻七启扬翠羽之双翘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逺含清。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夜冷

树遶池寛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西亭翠被余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

△左传楚子翠被豹舄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正月崇让宅

宻锁重闗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牕网小惊猜。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广韵晕日月旁气月晕则多风王褒闗山月风多晕更生道源注南史栁世隆命典籖李党取笔题帘箔旌招魂网户朱缀铣曰织网于户上以朱缀之程大昌曰网户刻为连文递相缀属其形如网后世遂有直织丝网张之檐窻以护鸟雀者元微之诗网索西临太液池是也一作立一作夜起栁恽起夜来曲飒飒秋桂响悲君起夜来


城外

露寒风定不无情。临水当山又隔城。未必明时胜蜯蛤。一生长共月亏盈。

△吕氏春秋月望则蜯蛤实羣阴盈月晦则蜯蛤虚羣阴缺


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

延陵留表墓。岘首送沈碑。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百生终莫报。九死谅难追。待得生金后。川原亦几移。

△旧唐书令狐楚临没谓其子曰吾生无益于人勿请谥号葬日勿请鼓吹志铭但志宗门秉笔者无择髙位卒年七十二道源注方舆胜览延陵季子墓在晋陵县北七十里申浦之西孔子常题曰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旧石湮灭唐玄宗命殷仲容摹以传注见中巻用襧衡赋鹦鹉事见上巻后汉书郭泰卒刻石立碑蔡邕为文谓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冇惭徳惟郭有道无愧色耳道源注王隠晋书永嘉初陈国项县贾逵石碑中生金人凿取卖卖巳复生此江东之瑞也庾信碑文刺史贾逵之碑既生金粟将军卫青之墓方留石麟


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山海经崦嵫山下有虞泉日所入


戏赠张书记

别馆君孤枕。空庭我闭闗。池光不受月。野气欲沈山。
星汉秋方会。闗河梦几还。危弦伤逺道。明镜惜红颜。
古木含风久。平芜尽日闲。心知两愁絶。不断若寻环。


幽人

丹灶三年火。苍崖万岁藤。樵归说逢虎。碁罢正留僧。
星斗同秦分。人烟接汉陵。东流清渭苦。不尽照衰兴。

△别赋守丹灶而不顾晋天文志自井十六度至栁八度为鹑首之次秦分野汉帝十一陵在长安


念逺

日月淹秦甸。江湖动越吟。苍桐应露下。白阁自云深。
皎皎非鸾扇。翘翘失凤簮。床空鄂君被。杵冷女嬃砧。
北思惊沙雁。南情属海禽。闗山巳摇落。天地共登临。

△史记越人庄舄仕楚为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舄今富贵矣亦思越否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登楼赋庄舄显而越吟一作梧白阁注见上巻鸾扇注见上巻后汉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簮以玳瑁为擿长一尺端为花胜上为鳯爵以翡翠为羽毛注见上巻离骚女嬃之婵媛兮注女嬃屈原之姊也楚谓姝为嬃水经注柹归县北有屈原宅宅东北六十里有女嬃庙捣衣石犹存


过故崔兖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因寄旧僚杜赵李三掾

绛帐恩如昨。乌衣事莫寻。诸生空会葬。旧掾已华簮。
共入留宾驿。俱分市骏金。莫慿无鬼论。终负托孤心。

△崔兖海崔戎也杜赵李三掾即杜胜赵晳李潘也注俱见前一作思绛帐马融事见中巻世说王公曰元规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方舆胜览乌衣巷在秦淮南去朱雀桥不逺王谢子弟所居后汉书郭泰卒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注见中巻战国策涓人为君求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幽冥录阮瞻素秉无鬼论有一鬼通姓名作客诣之客甚有才情末及鬼神事反复甚苦客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独谓无即变为鬼形须臾便灭阮年余病死


微雨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窻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南山赵行军新诗盛称游燕之洽因寄一絶

莲幕遥临黑水津。櫜鞬无事但寻春。梁王司马非孙武且免宫中斩美人

△南山终南山也唐书节度使冇行军司马一人水经汉水又东黑水注之注水出北山南流入汉诸葛亮笺云朝发南郑暮宿黒水指是水也说文櫜鞬所以戢弓矢也増韵会箭器鞬弓衣史记孙武子以兵法见呉王王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出宫中美人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宠姬二人为队长即三令五申以鼔之右妇人大笑复三令五申鼔之左妇人复大笑遂斩队长二人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鼔之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阳春意未多。

△司马相如哀二世赋临曲江之隑洲注曲江在杜陵西北五里康骈剧谈录曲江开元中疏凿为胜境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己之节道源注晋书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下苑注见中巻晋书宦人孟玖谮陆机于成都王颖机被收叹曰华亭鹤唳可得闻乎晋书索靖知天下将乱指宫门铜驼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疑作伤旧唐书太和九年十月郑注言秦中有灾宜兴土工猒之乃浚昆明曲江二池上好为诗每诵杜甫曲江行云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栁新蒲为谁绿知天寳巳前曲江四岸皆冇行宫台殿百司廨署思复升平故事乃构紫云楼彩云亭内出书额左军中尉仇士良以百戏于银台门迎之壬午赐羣臣宴于曲江亭十一月有甘露之变流血涂地京师大骇十二月甲申勅罢修曲江亭馆此诗前四句追感玄宗与贵妃临幸时事后四句则言王涯等被祸忧在王室而不胜天荒地变之悲也


景阳井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呉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注见中巻隋书髙颎先入建康晋王广使驰诣颎令留张丽华颎曰昔太公蒙面以斩妲已今岂可留丽华乃斩之于青溪○杨慎曰墨子云西施之沈其美也葢勾践平吴后沈之于江杜牧所谓逐鸱夷者安知不谓子胥乎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响屧廊中金玉步采香径里绮罗身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効颦李义山景阳井一首亦叶此意


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

饮鸩非君命。兹身亦厚亡。江陵从种橘。交广合投香。
不见千金子。空余数仞墙。杀人须显戮。谁举汉三章。

△旧唐书广州南海县即汉番禺地有番山禺山襄阳耆旧传吴丹阳太守李衡每欲治家事妻辄不听后宻遣人往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衡亡后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晋书吴隠之隆安中为广州刺史归自番禺其妻刘氏赍沈香一觔隠之见之遂投于湖亭之水寰宇记取投石门内水中后人谓之沈香浦亦谓之投香浦


咏云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纔开飘迥路。旋见隔重城。
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夜出西溪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
栁好休伤别。松髙莫出羣。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西溪注见上巻山谦之丹阳记东府城地晋简文为会稽王时第也东则丞相稽王道子府道子领扬州故俗称东府晋书桓温北征鲜卑唤袁虎倚马前作露布文手不辍笔时义山在河东公幕府故云然


效长吉

长长汉殿眉。窄窄楚宫衣。镜好鸾空舞。帘疎燕误飞。
君王不可问。昨夜约黄归。

△后汉马廖疏长安语曰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庾肩吾诗细腰宜窄衣黄额黄也梁简文帝诗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南史刘悛之献蜀栁数株枝条甚长状如丝缕


九月于东逢雪

举家忻共报。秋雪堕前峯。岭外他年忆。于东此日逢。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

△于东商于东也


四皓庙

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虚当第一功。


送阿龟归华

草堂归意背烟萝。黄绶垂腰不奈何。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根下茯苓多。

△道源注初学记四百三百二百石皆黄绶一采纯黄圭长丈五尺六十首汉官仪云黄绶缘八十首长丈七尺别录茯苓生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唐本草茯苓第一出华山形极麄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华山


九日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山翁山简也以比彭阳公一作消息汉书大宛马嗜苜蓿上遣使者采归种之离宫说文江蓠蘼芜博物志芎藭苗曰江蓠根曰蘼芜楚词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蓠周礼设梐枑再重注梐枑行马也或曰行马遶舍交木以御众汉官仪光禄勲门外特施行马以旌别之后世人臣得用行马始此一作合汉书公孙弘开东阁以延贤人北梦琐言李商隠员外依彭阳令狐楚以笺奏受知相国既没子绹继有幸平之拜疎陇西未常展分重阳日义山诣宅于厅事上留题云云绹覩之惭怅乃扃闭此厅终身不处唐诗纪事绹恶商隠从郑亚之辟疎之重阳日商隠留诗于其厅事云云绹乃补太学博士苕溪渔隠曰唐史义山从王茂元辟其子绹以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谢不通绹当国商隠归穷绹憾不置则义山此诗必此时作也但绹父名楚商隠又受知于楚诗中楚客之语更不避其家讳何耶钱龙惕笺文宗时李宗闵牛僧孺令狐楚与李徳裕大相仇怨徳裕相武宗五年虽未尝忘情于大牢然救杨嗣复李珏之死犹有大臣之度大中初立赞皇萌骖乘之祸令狐绹当国举赞皇之客诛剪无孑遗矣义山自开成登第后累辟王茂元郑亚卢弘正府三人皆太尉委用故绹尤深恶之十年秉政抑之终于使府绹真险刻寡恩哉


僧院牡丹

叶薄风才倚。枝轻雾不胜。开先如避客。色浅为依僧。
粉壁正荡水。缃帏初巻灯。倾城惟待笑。要裂几多缯。

△韵会缃浅黄色○道源注荡水言花影巻灯言花光帝王世纪妺喜好闻裂缯之声桀为发缯裂之以适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