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集
- 李义山诗集注
李义山诗集注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籍籍西征万户侯。新縁贵壻起朱楼。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骑君翻在上头。
云路招邀回彩凤。天河迢逓笑牵牛。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韩同年即韩畏之易先甲三日唐书诸进士试时务策五条帖一大经经策全得者为甲第乐府东方千余骑夫壻居上头晋书孝武帝为晋陵公主求壻谓王珣曰如谢混便足袁崧欲以女妻混珣曰卿莫近禁脔元帝初渡江公私交窘得〈狂。去王加屯〉以为美项上一脔尤佳辄以荐帝呼为禁脔或云肢一作有离骚折琼枝以继佩张衡有四愁诗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潼闗地接古弘农。万里髙飞雁与鸿。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仙舟尚惜乖双美。彩服何由得尽同。谁惮士龙多笑疾。美髭终类晋司空。
△太原公王茂元也唐六典正字掌校雠典籍刋正文字雍録潼闗在华州华阴县东北二十九里闗西一里有潼水因名汉书弘农郡武帝元鼎四年置二杨必兄弟故云此语送戴此语招戎后汉书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晋书呉平二陆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纒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华封广武侯进中书监拜司空
池边
玉管葭灰细细吹。流莺上下燕参差。日西千遶池边树。忆把枯条撼雪时。
△后汉书候气之法竹为管葭莩为灰为室三重布缇缦木为案内庳外髙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按厯候之气至灰飞殿中用玉律十二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送王十三校书分司
多少分曹掌秘文。洛阳花雪梦随君。定知何逊縁聫句。每到城东忆范云。
△何范聫句注见上巻
寄恼韩同年时韩住萧洞二首
帘外辛夷定已开。开时莫放艶阳回。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
龙山晴雪凤楼霞。洞里迷人有几家。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
△本草辛夷花正二月间开初发如笔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注见上巻扶南传顿逊国有安石榴取其汁停杯中数日成美酒梁简文帝诗蠡杯石榴酒
谒山
从来系日乏长蝇。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李白诗安得长绳系白日麻姑注见上巻
钧天
上帝钧天会众灵。昔人因梦到青冥。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用赵简子事见上巻周礼孤竹之管注孤竹竹特生者古诗冉冉孤生竹结根太山阿
失猿
祝融南去万重云。清啸无因更一闻。莫遣碧江通箭道。不教肠断忆同羣。
△长沙记衡山七十二峯最大者五芙蓉紫葢石廪天柱祝融而祝融为最髙
戏题友人壁
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午啭春禽。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
△长门赋序武帝陈皇后得幸颇妬别居长门宫愁闷悲思闻司马相如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相如为文以悟主上皇后复得幸
假日
素琴弦断酒缾空。倚坐欹眠日已中。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
△楚词聊假日日以偷乐兮一作伶刘伶酒徳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陶潜传夏日髙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寄逺
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神异经东王公与玉女投壶枭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开口流光今电是也
王昭君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西京杂记元帝时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多赂画工独昭君不肯匈奴来朝求美人为阏氏上以昭君行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名籍已去不复更人乃穷按其事画工毛延寿等同日弃市石崇明君词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
旧将军
云台髙议正纷纷。谁定当时荡冦勲。日暮灞陵原上猎。李将军是故将军。
△后汉书显宗图画建武中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江淹赋髙议云台之上汉书李广屏居蓝田南山射猎尝夜从人田间饮还至亭灞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故也
曼倩辞
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间。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
△汉书东方朔字曼倩平原猒次人东方朔别传朔谓同舎郎曰天下人无能知朔知朔者惟太王公耳朔卒后武帝召太王公问之曰尔知东方朔乎公曰不知公何所能曰颇善星厯帝问诸星具在否曰具在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帝叹曰东方朔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惨然不乐穿针事见上巻一作前博物志七月七日夜七刻王母降于九华殿王母索七桃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惟母与帝对坐其从者皆不得进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我桃汉武内传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于宫中遣侍女郭密香与上元夫人相问须臾上元夫人遣问云阿环再拜
所居
窗下寻书细。溪边坐石平。水风醒酒病。霜日曝衣轻。
鸡黍随人设。蒲鱼得地生。前贤无不谓。容易即遗名。
髙松
髙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
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嵩山记嵩髙山有大松树或百岁或千歳其精变为青牛为伏龟采食其实得长年
访秋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昭州
桂水春犹早。昭川日正西。虎当官道鬬。猿上驿楼啼。
绳烂金沙井。松干乳洞梯。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
△唐书昭州平乐郡属岭南道楚词桂水兮潺湲水经注桂水出桂阳县北界山北径南平县而东北流右锺水故应劭曰桂水出桂阳东北入湘英华作州通志昭潭在平乐府城东二里下有十六滩英华作路道源注方舆胜览金沙井在平乐府治东方舆胜览乳洞在兴安县西南洞有三上曰飞霞中曰驻云下曰喷雷下洞泉流石壁间田垄沟塍如凿中洞有三石柱及石室石床左盘至上洞行八十步得平地有五色石横亘其上然平乐恭城皆出锺乳葢洞亦非一大率昭潭多有之英华作吁
哭刘司户蕡
路有论寃谪。言皆在中兴。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江阔惟回首。天髙但抚膺。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汉书公孙弘对贤良策武帝擢第一后为相封平津侯水经注湖水西流径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方舆胜览庙在潭州湘阴县北九十里
裴明府居止
爱君茅屋下。向晚水溶溶。试墨书新竹。张琴和古松。
坐来闻好鸟。归去度疎钟。明日还相见。桥南贳酒醲。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昔去真无奈。今还岂自知。青辞木奴橘。紫见地仙芝。
四海秋风阔。千嵓暮景迟。向来忧际会。犹有五湖期。
△水经注龙阳县泛洲长二十里呉丹阳太守李衡植橘于其上临死勅其子曰吾汜洲木奴千头不责衣食有绢千匹道源注酉阳杂爼凡学道三十年不倦天下金翅鸟衔芝至罗门山生石芝得地仙
陈后宫
玄武开新苑。龙舟燕幸频。渚莲参法驾。沙鸟犯勾陈。
寿献金茎露。歌翻玉树尘。夜来江令醉。别诏宿临春。
△玄武湖注见上巻应劭汉官仪天子法驾所乗曰金根车星经勾陈六星为六宫亦主六军晋天文志勾陈六星在紫宫中勾陈后宫也王者法勾陈设环列陈书后主作新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阁注见上巻
乐游原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拂砚轻冰散。开樽緑酎浓。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三辅黄图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覇城门或曰青门张礼游城南记圭峯紫阁在终南山四皓祠之西圭峯下有草堂寺紫阁之阴即渼陂音宙一作酒汉书广陵王歌曰出入无悰为乐亟韦昭曰悰乐也
赠子直花下
池光忽隐墙。花气乱侵房。屏縁蝶留粉。窗油蜂印黄。
官书惟小吏。侍史从清郎。并马更吟去。寻思有底忙。
△唐书令狐绹字子直倪甸切唐书诸部郎有令史书令史杜氏通典汉尚书郎给侍史一人女侍史二人
小园独酌
柳带谁能结。花房未肯开。空余双蝶舞。竟絶一人来。
半展龙须席。轻斟玛瑙杯。年年春不定。虚信岁前梅。
△山海经贾超之山其草多龙修郭璞曰龙须也生石穴中而倒垂可以为席郑缉之东阳记仙姥嵓下不生蔓草尽出龙须唐书秦州丹州俱土贡龙须席一作马洛阳伽蓝记元琛酒器有玛瑙盌
思归
固有楼堪倚。能无酒可倾。岭云春沮洳。江月夜晴明。
鱼乱书何托。猿哀梦易惊。旧居连上苑。时节正迁莺。
献寄旧府开封公
幕府三年逺。春秋一字褒。书论秦逐客。赋续楚离骚。
地理南溟阔。天文北极髙。酬恩抚身世。未觉胜鸿毛。
△按开封公即令狐楚也楚镇汴州义山从为巡官时义山尚未第一作里
向晩
当风横去幰。临水巻空帷。北土秋千罢。南朝祓禊归。
花情羞脉脉。柳意怅微微。莫叹佳期晚。佳期自古稀。
△古今艺术图秋千绳戏北方山戎以习轻趫
春游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髙。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庾郎年最少。青草妬春袍。
△古琅琊王歌词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古诗青袍似春草
离席
出宿金樽掩。从公玉帐新。依依向余照。远远隔芳尘。
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
△芳尘注见上巻
俳谐
短顾何由遂。迟光且莫惊。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年华有情状。吾岂怯生平。
△杜诗有俳谐体子夜注见上巻道源注唐六典都城三重外一重名京城内一重名重城又内一重名宫城一作吾敢恡平生
细雨
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
稍促髙髙燕。微疎的的萤。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郑玄礼记注天子五门皋雉库应路也
商于新开路
六百商于路。﨑岖古共闻。蜂房春欲暮。虎穽日初曛。
路向泉间辨。人从树杪分。更谁开快捷方式。速拟上青云。
△唐书商州上洛郡贞元七年刺史李西华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余里回山取涂人不病涉行旅便之
题郑大有隐居
结构何峰是。喧闲此地分。石梁髙泻月。樵路细侵云。
偃卧蛟螭室。希夷鸟兽羣。近知西岭上。玉管有时闻。
△原注君居近子晋憇鹤台○子晋好吹笙玉管玉笙也
夜饮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大业拾遗作小舸子长八尺七艘木人长二尺许乗船行酒每一船一人檠酒杯一人捧酒钵一人撑船二人荡桨遶曲水池随岸而行疾于水饰水饰遶池一匝酒船得三遍每到坐客处即停住擎酒木人于船头伸手酒客取酒饮讫还杯木人受杯回向捧酒钵人取杓斟酒满杯船依式自行李白诗嵇山无贺老却放酒船回
江上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典略祢衡自荆州北游许都书一刺怀之漫灭无所适
凉思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逺。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旧唐书梁置南陵县武徳七年属池州后属宣州
鸾凤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道源注南州异物志孔雀自背及尾皆作圆文五色山鸡注见前
李卫公
绛纱弟子音尘絶。鸾镜佳人旧会稀。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
△唐书刘稹平徳裕以功兼守太尉进封卫国公大中初厯贬崖州司户卒○按诗有木棉鹧鸪语葢卫公投窜南荒时作也后汉书马融尝坐髙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呉録交址有木棉树髙大实如酒杯中有棉如絮可作布名曰绁一名毛布罗浮山记木棉正月开花大如芙蓉花落结子杨慎曰即今班枝花鹧鸪注见前
韦蟾
谢家离别正凄凉。少傅临岐赌佩囊。却忆短亭回首处。夜来烟雨满池塘。
△晋书谢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叔父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而焚之于此遂止
自贶
陶令弃官后。仰眠书屋中。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蝶
孤蝶小徘徊。翩翾粉翅开。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
夜意
帘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
因书
絶徼南通栈。孤城北枕江。猿声连月槛。鸟影落天窗。
海石分棊子。郫筒当酒缸。生归话辛苦。别夜对凝釭。
△鲁灵光殿赋尔乃悬栋结阿天窗绮疎张载注天窗髙窗也一作锦道源注杜阳杂编日本东三万里有集真岛岛上有凝霞台台上有手谈池池中出玉碁子不由制度自然黒白分明冬温夏冷谓之冷暖玉更产楸玉状如楸木琢之为碁局光洁可鉴华阳风俗録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闻于林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
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
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岩光分蜡屐。涧响入铜缾。
日下徒推鹤。天涯正对萤。鱼山羡曹植。眷属有文星。
△道源注佛祖通载安国寺赐紫大达法师端甫为左街僧録内供奉裴休撰碑今玄秘塔碑是也愚按安国大师即前知玄法师也髙僧传云知玄与弟子僧録僧彻住上都大安国寺号安国大师又按元氏长庆集有寄卢评事子蒙作疑即此子蒙文殊传世尊之座髙七尺名曰七宝莲花台注见上巻晋书阮孚好蜡屐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两屐道源注寄归传军持有二若甆瓦者是净用若铜锡者是触用晋书陆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张华座云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晋书车胤家贫不尝得油夏月则以练囊盛数十萤火照书读以夜继日焉通典济州东阿有鱼山一名吾山瓠子歌吾山平兮巨野溢是也异苑陈思王植尝登鱼山忽闻嵒岫里有诵经声清遒深亮逺谷流响不觉敛襟祗敬便效而则之今梵唱皆植依拟所造慧皎唱导序陈思王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若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晋天文志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道源注子蒙必安国俗家眷属故以曹植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