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集
- 李义山诗集注
李义山诗集注
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闗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髙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闗雪涕收。
△抱朴子外篇兵在太乙玉帐之中不可攻也唐萟文志兵家有玉帐经一巻张淏云谷杂记按袁卓遁甲专征赋或倚直使之游宫或居贵神之玉帐葢玉帐乃兵家厌胜之方位主将于其方置军帐则坚不可犯犹玉帐然其法出于黄帝遁甲以月建前三位取之东京赋牙旗缤纷薛综曰牙旗者将军之旌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南部新书诗祁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马象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出师则有建牙禡牙军中聴号令必立牙旗之下与府朝无异近俗尚武通呼公府门为牙门字讹转为衙后汉书窦融为众所推行河西大将军事遥闻光武即位心欲东向遣长史刘钧奉书献马帝授融为凉州牧晋书苏峻作逆温峤要陶侃同赴朝廷因推为盟主侃戎服登舟直指石头一作曽一作长道源注天官书两河天阙间为闗梁索隐曰宋均云两河六星知逆邪言闗梁之限知邪伪也正义曰阙丘二星在河南金火守之主兵战阙下○钱龙惕笺太和九年十月以前广州节度使王茂元为泾原节度使逾月李训事作茂元在泾原故曰得上游也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三上疏问王涯等罪名仇士良闻之惕惧故曰窦融表已来闗右也初获郑注京师戒严泾原鄜坊节度使王茂元萧皆勒兵备非常故曰陶侃军宜次石头也士良辈知事连天子相与怨愤帝惧伪不语宦人得肆志杀戮则蛟龙而失水矣曰岂有者讳之也涯等既死举朝胁息诸藩镇亦皆观望不前谁为髙秋之鹰隼快意于一击乎曰更无者伤之亦望之也至于昼号夜哭雪涕星闗而感之者益深悲夫
寿安公主出降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鋭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
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旧唐书开成二年六月丁酉以成徳军节度使王元逵为驸马都尉尚寿安公主新书镇冀自李惟岳以来拒天子命至王庭凑恣凶悖不臣不仁虽夷狄不若也庭凑死其次子元逵袭节度识礼法岁时贡献如职帝悦之诏尚綘王悟女寿安公主元逵遣人纳聘阙下进千盘食良马主妆泽奁具奴婢议者嘉其恭一作真书厘降二女于沩汭唐书镇州常山郡属河北道本恒州恒山郡成徳节度使治恒州
夕阳楼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原注在荥阳今遂宁箫侍郎牧荥阳日作○按萧侍郎萧澣也旧唐书太和七年三月以给事中萧澣为郑州刺史
春雨
怅卧新春白祫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逺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风俗通耳珠曰珰张正见诗谁论白玉珰玉珰缄札犹今所云侑缄
中元作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曽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有娀未抵瀛洲逺。青雀如何鸩鸟媒。
△梁邵陵王祀鲁山神文绛节陈竿满堂繁会杜甫诗上帝髙居绛节朝道经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挍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一作虽真诰蕚緑华以晋升平二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家权字道学简文帝黄门郎羊欣祖也緑华赠以诗一篇并致火澣布手巾一条金玉跳脱各一枚世说温峤从姑刘氏女美托峤觅壻峤密有自婚意答曰佳壻难得但得如峤比何如姑曰何敢希汝比也后少日峤报云已觅得壻处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玉镜台峤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吕氏春秋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九层台饮食必以鼓青雀注见上巻离骚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予以不好注鸩恶鸟也有毒杀人以喻谗贼
鸳鸯
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澘然。不须长结风波愿。锁向金笼始两全。
楚宫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水经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朔山东北过酃县西又北至巴江山入于江说文漻清深也庄子漻乎其清一作禲古通礼祭统七祀曰泰厉疏泰厉古帝王无后者此鬼无所依好为民作祸故祀之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楚词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屈原自况于鱼腹故曰困腥臊项羽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死楚人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云三闾大夫谓回曰闻君当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色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遗风也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迭嶂千重呌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涙痕。
宿晋昌亭闻惊禽
羁绪鳏鳏夜景清。髙窗不掩见惊禽。飞来曲渚烟方合。过尽南塘树更深。
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失羣挂木知何限。远隔天涯共此心。
△长安图自京城启夏门北入东街第二坊曰进昌坊进亦作晋朱泚传姚令言迎泚于晋昌里第释名愁悒不能寐目常鳏鳏然华行汉书卫青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注长榆塞名或谓之榆中水经注湘水又北径南津城西对橘洲又龙阳有泛洲李衡植橘处
深宫
金殿销香闭绮栊。玉壶传点咽铜龙。狂颷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
斑竹岭边无限泪。景阳宫里及时钟。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髙唐十二峰。
△鼔吹作香销一作笼一作响殷夔漏刻法为器三重圆皆径尺于器下为金龙口吐漏水转注南史齐武帝以内深隠不闻端门鼓漏置钟景阳楼上应五鼔及三鼓宫人闻声早起妆饰李贺诗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鼓吹作意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贞吝嫌兹世。会心驰本原。人非四禅縳。地絶一尘喧。
霜露欹髙木。星河压故园。斯游傥为胜。九折幸回轩。
△贞吝见易大宝积经菩萨至于空处修习四禅阿毘昙经自初禅至四禅立为四地沈约诗四禅隐嵒曲维摩经贪着禅味是菩萨縳一作堕汉书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卭崃九折坂叹曰奈何以先人遗体乗此险乎遂以病归
寄裴衡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离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沈约与徐勉书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卒计月小半分晋书潘岳少以才颕见称
即日
小苑试春衣。髙楼倚暮晖。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几家縁锦字。含泪坐鸳机。
△唐书鄯州鄯城县有天威军故石堡城天宝八载更名又西二十里至赤岭其西吐蕃有开元中分界碑汉书志鸿门在新丰东十七里旧大道北下坂口名项羽屯兵处
淮阳路
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断雁髙仍急。寒溪晓更清。
昔年尝聚盗。此日颇分兵。猜贰谁先致。三朝事始平。
△汉书淮阳国髙帝十一年置明帝改为陈国唐书陈州淮阳郡属河南道按地志陈州与蔡州接壤呉少诚据蔡传至元济厯徳顺宪三朝始讨平之
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
曲岸风雷罢。东亭霁日凉。新秋仍酒困。幽兴暂江乡。
揺落真何遽。交亲或未忘。一帆彭蠡月。数雁塞门霜。
俗态虽多累。仙标发近狂。声名佳句在。身世玉琴张。
万古山空碧。无人鬓免黄。骅骝忧老大。鶗鴂妬芬芳。
密竹沈虚籁。孤莲泊晚香。如何此幽胜。淹卧剧清漳。
△说文鶗鴂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楚词怨鶗鴂之先鸣兮使众草为之不芳按韦氏述征记崇让坊出大竹及桃故此有密竹之句又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诗风过寒塘万竹悲注见上巻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髙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迎寄韩鲁州同年
积雨晚骚骚。相思正郁陶。不知人万里。时有燕双髙。
冦盗纒三辅。莓苔滑百牢。圣朝推卫霍。归日动仙曹。
△韩瞻原注时兴元贼起三川兵出○按兴元为山南西道治所通鉴大中五年十月蓬果羣盗依阻鸡山冦掠三川果州刺史王贽弘讨平之胡三省注东西川及山南西道谓之三川图经百牢闗故基在今兴元西县两壁山相对六十里不断汉江水流其间乃入金牛益昌路也寰宇记在汉中郡西县西南隋开皇中置以入蜀路险号曰百牢闗一云置在百牢谷一作索○晋书尚书令卫瓘与尚书郎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白帖诸曹郎称为仙郎故曰仙曹
武夷山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曽孙更不来。
△方舆胜览武夷山道书谓第十六洞天旧有神降此自称武夷君又列仙传云籛铿炼丹之所也铿二子长曰武次曰夷因以名山朱文公序曰武夷之名著于汉世祀以干鱼不知果何神也一统志山在建寕府崇安县南三十里抱朴子项曼卿修道山中自言至天上游紫府遇仙人与流霞一杯饮之辄不饥渴一作当方舆胜览毛竹洞在西溪上流去武夷山百余里徧生毛竹每节出一干其巨细与根等陆羽武夷山记武夷君于八月十五日山上置幔亭化虹桥通上下大乡人宴饮曰汝等皆吾之曽孙也
一片
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良工巧费真为累。楮叶成来不直钱。
△诗尚之以琼英乎而说文琼赤玉礼记玉气若白虹天也当作五史记赵得楚和氏璧秦王请以十五城易之韩非子宋人刻玉为楮叶三年而成杂之楮叶不辨列子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物之有叶者鲜矣
寄成都髙苗二从事
红莲幕下紫棃新。命断湘南病渴人。今日问君能寄否。二江风水接天津。
△原注时二公从事商隐座主所南史王俭用庾杲之为卫将军萧勔与俭书曰庾景行泛緑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俭府为莲花池蜀都赋紫梨津润杨慎曰紫梨选注不言其状按蜀有梨树花以秋日其花红色唐李遵有进紫梨表可证义山时在桂管水经注成都县有二江双流郡下故扬子云蜀都赋两江珥其前也华阳国志李冰为蜀守壅江作堋穿郫江捡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溉田万顷寰宇记今谓外江内江尔雅注箕斗之间天汉之津梁
郑州献从叔舎人褎
蓬岛烟霞阆苑钟。三官笺奏附金龙。茅君奕世仙曹贵。许掾全家道气浓。
绛简尚参黄纸案。丹炉犹用紫泥封。不知他日华阳洞。许上经楼第几重。
△会昌中讨刘稹褎为郑州刺史本集有为舎人绛郡公上李相公诸启可证真诰有上圣之徳命终受三官书为地下主者一千年乃转三官之五帝又曰二天宫立一官六天凡立为三官三官如今刑名之职主诸考谪常以真仙司命兼总御之注消魔经云岱宗又有左火官右水官及女官亦名三官并主考罚又曰受用金龙玉鱼此不可阙道源注东斋记道家有金龙玉简学士院撰文具一岁中斋醮投于名山洞府金龙以铜制玉简以阶石制之茅蒙茅盈茅固茅衷事见前道源注神仙传许翙字道翔小名玉斧郡举上计掾主簿父穆长史为上清佐卿掾居方隅山洞石坛上焚香礼拜因而不起明旦视之如生真诰曰从张镇南受衣解法又许逊许迈事见前道源注绛简即赤章也凡仙经朱书亦曰绛简沈约与陶弘景书方当名书绛简身游阙冯鉴续事始贞观十年诏用黄麻纸写诏勅文髙宗上元二年勅曰制勅施行既为永式比用白纸各有虫蠧自今尚书颁下诸州县并用黄麻纸真诰紫微夫人诗庆云纒丹炉王绩游北山赋拭丹炉而调石髓紫泥注见上巻○唐制舎人掌丝纶故用黄纸紫泥事注见上巻道源注神仙感遇传陶贞白就兴世馆孙先生咨禀经法行道要拜表解职入茅山登嵒告静自称华阳隐居书疏亦以此代名然勅命饷赉常为烦剧乃造三层楼栖止身居其上弟子居中接宾于其下令一小竖传授而已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
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
四皓庙
羽翼殊勲弃若遗。皇天有运我无时。庙前便接山门路。不长青松长紫芝。
△道源注庙在商县商雒山羽翼语见汉书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乗。
△道源注续髙僧传楚南闽人也俗姓张氏投开元寺昙蔼师落发后谒黄檗山禅师问答虽多机宜顿了武宗废教深窜山谷大中间裴公休出抚宛陵请黄檗出山南随侍焉昭宗闻其道化赐鹿皮衣五事卒年七十着般若经品颂偈一巻破邪论一巻行于世道源注凿白石为莲花台捧灯佛前法华经文殊师利坐千叶莲花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道源注佛书有三界诸天自欲界以上皆曰诸天西域记昔有比丘见羣雁飞翔思曰若得此雁可充饮食忽有一雁投下自殒佛谓比丘曰此雁王也不可食之乃瘗而立墖道源注法华经舍利弗此云鹙子连母为名以其取湼盘一日之价故不知有上乗亦非真阿罗汉佛为授记乃知真是佛子得佛法分法华经长者以牛车羊车鹿车立门外引诸子出离火宅释迦成道记注羊车喻声闻乗鹿车喻縁觉乗牛车喻菩萨乗俱以运载为义前二乗方便施设惟大白牛车是实引重致逺不遗一物传灯録若顿悟自心即佛依此而修者是上乗禅
安定城楼
迢递髙城百尺楼。緑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逺游。
永忆江湖归白髪。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
△唐书泾州保定郡属闗内道本安定郡至徳元载更名○按史太和九年十月王茂元为泾原节度使义山时往来其幕故有是诗一作上一作涕魏志王粲字仲宣山阳髙平人献帝西迁徙居长安后之荆州依刘表庄子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隋宫守岁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