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原选者评。冰塞雪满。道路之难甚矣。而日边有梦。破浪济海尚未决。志於去也。后有二篇。则畏其难而决去矣。此盖被放之初。述怀如此。真写得难字意出。
  刘辰翁曰。结得不至。鼠尾甚善。
  郭茂倩曰。乐府解题。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按陈武别传曰。武常牧羊。诸家牧竖有知歌谣者。武遂学。行路难则所起亦远矣。
  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原选者评。络纬秋啼。时将晚矣。曹植云。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其寓兴则同。然植意以礼义自守。此则不胜沦落之感。
  。卫风。曰。云谁之思。西方美人。楚辞。曰。恐美人之迟暮。贤者穷於不遇。而不敢忘君。斯忠厚之旨也。辞清意婉妙於言情。
  梅鼎祚曰。缀景幽绝。如泣如诉。怨而不诽。
  郭茂倩曰。古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长者久远之辞言。行人久戍寄书。以遗所思也。又曰。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文彩双鸳鸯。
  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谓被中著绵。以致相思绵绵之意。故曰。长相思也。又有。千里思。与此相类。
  上留田行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
  蓬科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焦页卒页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情。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原选者评。萧士斌
  贝 说得之。白之从。虽曰迫胁。亦其倜傥自负。欲藉以就功名故也。
  词气激切。若有不平之感。如谢灵运所云。道消结愤懑者。桓山之禽。盖白自比也。胡应麟。诗薮。称其。公无渡河篇。波滔天。尧咨嗟。大禹湮百川。儿啼不窥家。其害乃去。
  茫然风沙。等语。为极力摹汉。似此情质词。古何遽不如汉也。
  萧士斌
  贝 曰。孤竹。延陵。数句。非泛然之作。以唐史至德间事。考之其为李成式辈。
  以谋激永王之反。而执杀之。太白目击其事。故作是诗与。
  沈德潜曰。末一段促节繁音。如闻乐章之乱。
  王僧虔。技录。瑟调曲之一。
  崔豹。古今注。上留田。地名也。其地有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作悲歌。以讽其兄。故有此曲。
  前有一樽酒行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
  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君起舞。日西夕。
  当年意气不肯平。白发如丝叹何益。
  原选者评。即白所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意。写来偏自细致。不是一味豪放。又不是齐梁卑靡之音。故妙。
  乐府觞酌十曲之一。
  夜坐吟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日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
  金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歌有声。妾有情。
  情声合。两无违。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原选者评。空谷幽泉。琴声断续。恩怨尔汝。呢呢如闻。景细情真。结语从鲍照诗翻案而出。
  萧士斌
  贝 曰。前有一樽酒行。夜坐吟。三篇。鲍照乐府。白纟宁词。体也。鲍诗云。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
  谭元春曰。似鲍参军体。听君歌。逐君音。不贵声。贵意深。而以一语不入二句。露出爽俊之致。微有别耳。
  郭茂倩曰。夜坐吟。鲍照所作也。其词曰。冬夜沉沉夜坐吟。言听歌逐音。因音托意也。野田黄雀行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原选者评。黯然自伤。当在浔阳既败之后。胡震亨云。不参按白身世遘遇之概。不知其因事傅题。借题抒情之本指。最为有见。故颂诗者。必贵於论世也。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野田黄雀行。晋乐。奏东阿王置酒高殿上一篇。
  箜篌谣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原选者评。白之受知。明皇礼遇殊绝。当时王公贵人交游亦众。浔阳既败。莫为省记。
  故以严陵光武及管鲍为比。言管蔡者事之缘起如此也。卒之为白纳官赎罪者。郭子仪也。亦可以无憾矣。
  萧士斌
  贝 曰。琴操五十七曲九引。内有。箜篌引。亦曰。公无渡河。亦曰。箜篌谣。
  夷则格上白鸠拂无辞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
  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
  食不噎。性安驯。首农政。鸣阳春。
  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阙五德。无司晨。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
  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原选者评。诗妙比兴。苟无关风义不作可也。盖自李林甫用而聚敛之臣。进严酷之吏多。此诗所以刺也。词之古奥。超魏入汉。王世贞乃谓。李白乐府出入齐梁。非笃论也。
  钟惺曰。似刺当时罗织诸狱吏。写出疾恶去残之意。说得有体。
  杨齐贤曰。唐礼乐志曰。白鸠。吴拂舞曲也。
  萧士斌
  贝 曰。拂舞歌五曲有。白鸠。篇亦曰。白凫舞。以其歌且舞也。亦入清商曲。按晋杨泓舞序云。自到江南见白符舞。符。即。凫。也。白凫舞即白鸠舞也。白凫之辞出於吴拂舞五篇。并晋人采集亡国所作。惟白凫不用吴旧歌而更作之。命曰。白鸠篇。
  。古今乐录。曰。鞞铎巾拂四舞。梁并夷则格。钟磬鸠拂和。故白拟其词。
  日出行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於春风。木不怨落於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与歇皆自然。
  义和。义和。汝奚汨没於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原选者评。易。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不知自然之运。而意於长生久视者。
  妄也。诗意似为求仙者发。故前云。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后云。鲁阳挥戈。矫诬实多。而结以与溟氵幸同科。言不如委顺造化也。若谓写时行物生之妙。作理学语。亦索然无味矣。观止益知白之学仙。盖有所托而然也。
  乐府。日出行。者。时景二十一曲之一。
  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革叉。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上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原选者评。悲歌激楚。
  唐汝询曰。此为戍妇之辞以讽也。
  郭茂倩曰。北风。卫诗也。传曰。北风寒凉。病害万物。若鲍照。北风凉。李白。烛龙栖寒门。皆伤北风雨雪。而行人不归。与卫诗异矣。
  。淮南子。烛龙在雁门。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见日。又曰。八之外有八极。北极之山曰寒门。
  。山海经。西有王母之山。有轩辕之台。陈子昂诗比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卷三
  陇西李白诗三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原选者评。朗如行玉山。可作。白自道语。格高气浑。双关作收。弥有逸致。
  吕居仁曰。太白诗如。明月出天山。等篇。气盖一世。学者能熟味之。自不褊浅矣。
  胡应麟曰。雄浑之中。多少闲雅。
  。乐府解题。曰。汉横吹曲二十八。解魏晋以来惟传十曲。又有。关山月。等八曲。合十八曲。关山月。伤离别也。
  独漉篇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鹏搏九天。
  原选者评。全从古词夺换而出。其妙过之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如白之乐府。真乃神移意授。变化从心。故使青出於蓝。冰寒於水。
  苏辙曰。罗帏舒卷。四语。殊不可及。
  萧士斌
  贝 曰。 。独漉篇。即拂舞歌五曲中之。独禄篇。也。太白集中。 。禄。字作。漉。字。其间命意造辞亦模仿规拟。特古辞为父报仇。太白则为国雪耻耳。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萧士斌
  贝 曰。此题。乐录。及。解题。并无。前闻太白此诗不过引秦皇汉武巡海求仙之事。以通讽谏耳。
  唐汝询曰。此讥方士之无益也。
  双燕离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原选者评。途穷恸哭。岂胜身世之感。五噫四愁。同此酸楚。
  萧士斌
  贝 曰。此其太白自叹之作乎。首四句言待诏金銮时也。柏梁失火去。喻遭谗被放时也。中三句喻以累遭谪时也。末四句言放逐之余。思君而不得再见。安得不为之伤心乎。亦可哀也已。
  琴历曰。河间新歌二十一章之一有。双燕离。
  山人劝酒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原选者评。泛咏。四皓。便是无情之文。故注家以为感时事。刺卢鸿辈不为无见。白居易。四皓庙。云。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泽则在天下。云复归希夷。可谓蕴藉有味矣。白诗却只有五字曰。泛若云无情。尤为深妙。知古人每相本也。
  萧士斌
  贝 曰。此诗盖为明皇废太子瑛有所感而作也。明皇之时。卢鸿。王希夷隐居嵩山。
  李元恺。吴筠之徒皆以隐逸称。或召至阙廷。或遣问政事。徒尔高谈阔论。然未有能如。四皓。之一言。而太子得不易也。末句亦深。不满於嵩岳之隐者与。其意微而显矣。
  乐府。山人劝酒。者。觞酌七曲之一。
  于阗采花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凡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原选者评。沉沦不偶之士如明妃者。自古不乏。若林甫当国而云野无遗贤。则贤不肖之易置者众矣。即白之受谮於张土自。所谓入宫见妒。固其宜也。结语峭甚。可为叹绝。
  。乐录。于阗采花。者。蕃胡四曲之一。
  鞠歌行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朝歌皷刀叟。虎变磻溪中。
  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原选者评。起六句一意三折。语语奇隽。盖述遭谗被放之感。粪壤充帏。而申椒不芳。
  亦此物也。 。听曲知宁戚。以下。托意古人。与。梁甫吟。起处同意。亦本骚中语化出。
  。目送飞鸿。用卫灵见孔子事。乃心不在贤之意。一路平直到此。截然而止。却与起势相称。
  章法可玩。
  萧士斌
  贝 曰。太白此词。始则伤士之遭谗废弃。中则羡乎四贤之遇合有时。终则重叹今人不能如古人之识士也。亦借此自况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