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集
- 唐宋诗醇
唐宋诗醇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原选者评。结处有识。语亦凄绝。
黄淳耀曰。时东京为史思明所据。故龙门镇兵有石门之守。然此地与成皋远不相及。
而防戍于此。亦何为哉。
石龛
熊罴咆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
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蜺。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
苦云直簳尽。无以充提携。奈何渔阳骑。飒飒惊蒸黎。
原选者评。申涵光曰。起势奇崛。若安放在中间即常语耳。
卷十一
襄阳杜甫诗三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原选者评。旧唐书。时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拾木吕。儿女饿殍者数人。
长欃长欃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原选者评。仇兆鳌曰。山谷云。陈藏器本草载。黄独遇霜雪枯无苗。盖蹲鸱之类。
蔡梦弼引别注云。 。黄独。岁饥土人掘以充粮。公诗屡用黄精。不必作黄独。按公诗若。太平寺泉眼。及。丈人山。皆为引年而发。此歌则为救饥而言。主黄独为是。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驾鹅后鹙鸧。安得送我置汝旁。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原选者评。赵亻叟曰。公四弟。曰颍。观。丰。占。各散在他郡。惟占从公入蜀。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迟。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原选者评。朱鹤龄曰。猿多夜啼。今啼清昼。极言其悲也。解作竹林。穿凿难信。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原选者评。仇兆鳌曰。此歌忽然变调。写得山昏水恶。雨骤风狂。荒城昼暝。野狐群啸。顿觉空谷孤危。万感交迫。招魂于生前。收骨于死后。见存亡总不能自必矣。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嵷枝相樛。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原选者评。王道俊曰。前后六章。皆自叙流离之感。不应此章独讥时事。盖咏同谷县万丈潭之龙也。郭知达引苏注云。此诗南有龙喻明皇在南内。东坡必无是言。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原选者评。慷慨悲歌。足以裂山石而立海水。殆所谓自铸。离骚。者。史迁云。人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甫之遇为何如哉。流离困顿。转徙山谷。仰天一呼。万感交集。而笔之奇。气之豪又足以发其所感。淋漓顿挫。自成音节。自古及今。不可有二。宋祁云。莫肯念乱小雅怨。自然流泣袁安愁。此之谓矣。歌中思及弟妹。字字至情。南有龙。一篇。感时悯乱。实有寓意。若谓为明皇而作。则不免牵合耳。
李曰。太白。远别离。蜀道难。与子美。同谷七歌。风骚极致。不在屈宋之下。
胡应麟曰。杜。七歌。亦仿张衡。四愁。然。七歌。奇崛雄深。四愁。和平婉丽。
汉唐短歌。各为绝唱。所谓异曲同工。
王嗣奭曰。七歌。创作。原不仿。离骚。而哀实过之。读。离骚。未必坠泪。而
读此不能终篇。则以节短而声促也。
仇兆鳌曰。七歌。结语。皆本蔡琰。胡笳曲。
水会渡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原选者评。仇兆鳌曰。曹孟德诗。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与杜句可参看。
飞仙阁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豪。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万壑歌疏林。积阴带奔涛。
寒日外淡泊。长风中怒号。歇鞍在地底。始觉所历高。往来杂坐卧。人马同疲劳。
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龙门阁
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
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目眩陨杂花。头风吹过雨。百年不敢料。一坠那得取。
饱闻经瞿塘。足见度大庾。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
石柜阁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 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原选者评。暝色带远客。造语入妙。光禄坂行云。暝色无人独归客。隽致减矣。
桔柏渡
青冥寒江渡。驾竹为长桥。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连笮动袅娜。征衣飒飘。
急流鸨益鸟散。绝岸鼋鼍骄。西辕自兹异。东逝不可要。高通荆门路。阔会沧海潮。
孤光隐顾眄。游子怅寂寥。无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
剑门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
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原选者评。危时之虑。与。剑阁铭。固自有异。若李商隐。井络。一首乃用铭意者。
江盈科曰。少陵秦州以后诗。突兀宏肆。迥异昔作。非有意换格。蜀中山水自是挺特奇崛。独能象景传神。使人读之。山川历落。居然在眼。所谓春蚕结茧。随物肖形。乃为真诗人。真手笔也。
胡夏客曰。剑门。诗因。剑阁铭。而成。但铭词出于庄严。此诗尤加雄肆。用古而能胜于古人方称作家。
朱鹤龄曰。蜀为财赋所出。自明皇临幸。供亿不赀。民力尽矣。民力尽而寇盗乘之。
晋李特流人之祸可为明鉴。此诗故有岷峨凄怆与英雄割据之虑也。成都府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旅。我何苦哀伤。
原选者评。语意多本古人。较途中诸作虽气度稍舒。而忧思未尝忘也。初月。两语。
上承。中原。一句。王应麟以谓肃宗初立。盗贼未息。最为得解。盖至此身事少定。不觉念及朝廷。甫岂须臾忘君者哉。
石犀行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终藉隄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诡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原选者评。斥不经之谈。归之正道。笔力雄。不落言筌。视。石笋行。尤为擅胜。
题壁画马歌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焱欠见骐马粦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原选者评。屹然健笔。转出命意。乃诗人之旨。
戏题画山水图歌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原选者评。无名氏。西清诗话。曰。梁肖文奂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老杜云。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乍读似非用事。如。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用。介胄之士不拜。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用。军中岂有女子乎。
皆用其事而隐其语。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握发呼儿延入户。手提新画青松障。
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
老夫平生好奇古。对此兴与精灵聚。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松下丈人巾屦同。偶坐似是商山翁。怅望聊歌紫芝曲。时危惨澹来悲风。
戏为双松图歌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原选者评。题画诸篇。刻意冥搜。积思独造。与太白。观粉图山水。诸篇并驾齐驱。遂为此体之祖。至于思业高奇。缒幽凿险。则杜老又似稍优者。盖其诣力所近。更觉良工心独苦也。
沈德潜曰。突兀起不妨平接。如。堂上不合生枫树。下云。闻君扫却赤县图。是也。
平调起必惊语接。此诗是也。学者于此求之。思过半矣。
病柏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鸱鸮志意满。养子穿穴内。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浩荡难倚赖。
原选者评。托喻之言。可垂鉴戒。
叶梦得曰。此诗为明皇而作。
病橘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
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原选者评。因病桔而回忆荔枝。婉转言之。多少慨叹。
枯
蜀门多碿榈。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徒布如云叶。青黄岁寒后。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碿木。使我沈叹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啾啾黄雀啅。侧见寒蓬走。
念尔形影乾。摧残没藜莠。
仇兆鳌曰。诗中咏物之作。有就本题作结者。此章是也。有借客意作结者。病桔。
。枯木冉。是也。可悟诗家擒纵之法。
枯柟
楩柟枯峥嵘。乡党皆莫记。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
巨围雷霆拆。万孔虫蚁萃。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
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
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畏。
原选者评。四诗皆托物起兴。风人之嗣音也。
叶梦得曰。此诗当是为房次律而作。
浦起龙曰。四诗寄托遥深。敛锋锷为之。力追古作者。
戏作花卿歌
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
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子璋髑髅血糢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
原选者评。收笔婉转自如。所谓。意惬关飞动。者。不独。子璋。一句凜凜有生色也。
。唐书。上元二年四月。梓州刺史段子璋反。袭东川节度使李奂于绵州。自称梁王。五月。
成都尹崔光远率将花惊定攻拔绵州。斩子璋。
柟树为风雨所拔叹
倚江柟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幹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原选者评。势取矫厉。意主朴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