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源


  古诗十九首

  十九首非一人一时作,《玉台》以中几章为枚乘,《文心雕龙》以《孤竹》一篇为傅毅之词,《昭明》以不知姓氏,统名为古诗,从《昭明》为允。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起是俚语,极韵。陆贾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古《杨柳行》曰:“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思君令人老”,本《小弁》“维忧用老”句。】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用叠字,从卫《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一章化出。】
  青青陵上柏,磊磊礀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起言柏与石长存,而人异于树石也。】
  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据要津乃诡词也,古人感愤,每有此种。】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鸣鹤。奋翅起高飞。【“但伤知音稀”,与“识曲听其真”同意。】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南箕”二语,言有名而无实也,此兴意与“玉衡指孟冬”正用者自别。】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罗。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起四句比中用比。“悠悠隔山陂”,情已离矣,而望之无已,不敢作决绝怨恨语,温厚之至也。】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何足贵”,《文选》作《何足贡》,谓献也,较有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相近而不能达情,弥复可伤,此亦托兴之词。】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不得已而托之身后之名,与托之游仙饮酒者同意。】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或以“燕赵多佳人”下,另作一首。】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庄子》曰:“人而无人道,是谓陈人也。”郭象曰:“陈,久也。”】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盼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此相见无期,托之于梦也,“既来不须臾”二语,恍恍惚惚,写梦境入神。】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置书怀袖,亲之也,三岁不灭,永之也,然区区之诚,君岂能察识哉!用意措词,微而婉矣。】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掌吕反。】以长相思,缘【以绢切。】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中间或寓言、或显言,反覆低徊,抑扬不尽,使读者悲感无端,油然善入,此国风之遗也。言情不尽,其情乃长,后人患在好尽耳。读十九首应有会心。清和平远,不必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汉京诸古诗皆在其下,五言中方员之至。】

  拟苏李诗

  晨风鸣北林,熠熠东南飞。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玄鸟夜过庭,仿佛能复飞。褰裳路踟蹰,彷徨不能归。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思得琼树枝,以解长渴饥。【拟诗非不高古,然乏和宛之音,去苏李已远。】
  凤皇鸣高冈,有翼不好飞。安知凤皇德,贵其来见稀。【阙。】
  红尘蔽天地,白日何冥冥。微阴盛杀气,凄风从此兴。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嗟尔穹庐子,独行如履冰。短褐中无绪,带断续以绳。泻水置瓶中,焉辨淄与渑?巢父不洗耳,后世有何称!

  古诗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手爪谓手所织。】
  悲与亲友别,气结不能言。赠子以自爱,道远会见难。人生无几时,颠沛在其间。念子弃我去,新心有所欢。结志青云上,何时复来还?

  古诗三首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人傥欲我知,因君为羽翼。【区区之诚,冀达高远,通首托物寄兴,不露正意。弥见其高。】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遥望二句,乃乡人答词,下从征者入门之词,古人诗每灭去针线痕迹。通章用支微韵,而“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二句,不入韵中,最是摇曳之至,非古人不能用韵也。】
  新树兰蕙葩,杂用杜蘅草。终朝采其华,日暮不盈抱。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怅望何所言,临风送怀抱。【韵脚两用抱字。】

  古诗一首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古诗二首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古绝句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通首隐语。】
  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别。

  杂歌谣辞

  古歌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兴意若相关若不相关,所以为妙。】

  淮南民歌

  《汉书》:淮南厉王长,高帝少子也。废法不轨,文帝徙之蜀严,道死,民作歌云。下杂录歌谣。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颍川歌

  《汉书》:灌夫不好文学,喜任侠,重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杰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颍川,颍川儿歌之。
  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郑白渠歌

  《汉书》:汉大始中,赵中大夫白公奏穿郑国渠,引泾水溉田,民得其饶,歌曰: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如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鲍司隶歌

  《列异传》:云:鲍宣,宣子永,永子昱,三世皆为司隶,而乘一骢马,京师人歌之。
  鲍氏骢,三人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

  陇头歌二首

  陇头流水,流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登高望远,涕零双堕。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

  牢石歌

  《汉书·佞幸传》:元帝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与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云云。
  牢耶石耶,五鹿客耶?印何累累,绶若若耶?

  五鹿歌

  《汉书》: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元帝令与诸易家辨论,诸儒莫能抗。有荐朱云者,摄齐登堂,抗首而讲,音动左右,故诸儒语曰:
  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

  匈奴歌

  《十道志》:焉支、祁连二山,皆美水草,匈奴失之,乃作此歌。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成帝时燕燕童谣

  《汉书·五行志》:成帝为微行出游,常与富平侯张放俱,称富平侯家人。过河阳主,作乐,见舞者赵飞燕而幸之。后宫皇子,卒皆诛死。
  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首二燕字,一字一句,张公子,谓富平侯也。】

  逐弹丸

  《西京杂记》:韩嫣好弹,以金为丸,京师儿童,闻嫣出弹,辄随之。
  苦饥寒,逐弹丸。

  成帝时歌谣

  见《汉书·五行志》。
  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昔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桂,赤色,汉家象,华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象,巢其颠,篡形已成也。】

  投阁

  《汉书》:王莽篡位后,复上符命者,莽尽诛之。时扬雄校书天禄阁,使者欲收雄,雄恐,乃从阁自投,几死,京师语曰:
  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灶下养

  《东观汉纪》:更始在长安,所授官爵,皆群小贾人,或膳夫、庖人,长安语曰:
  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城中谣

  《后汉书》:前世长安城中谣言,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上之所好,下必甚焉。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蜀中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世祖时建武六年蜀中童谣。是时公孙述僭号于蜀,时人窃言王莽称黄,述欲继之,故称白,五铢,汉家物,明当复也,述遂诛灭。
  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顺帝时京都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李固争清河王当立,梁冀立蠡吾侯。固幽毙于狱,而胡广、赵戒、袁汤等一时封侯。京都童谣云: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考城谚

  《后汉书》:仇览,考城人,为蒲亭长。初到亭,有陈元之母,告元不孝,览亲到元家,为陈人伦孝行,谕以祸福。元卒成孝子,乡邑为之谚曰:
  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鸱枭哺所生。

  桓帝初小麦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元嘉中,凉州诸羌,一时俱反,命将出师,每战常负,故云云: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
  吏置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鼓咙胡”,不敢公言,私咽语也。】

  桓灵时童谣

  《后汉书》曰:桓帝之世,更相滥举,人为之谣。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音涅。】高第良将怯如黾。【音灭。】

  城上乌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桓帝初京师童谣。按此刺为政之贪也。“车班班,入河间”,言桓帝将崩,乘舆入河间迎灵帝也。“河间姹女工数钱”以下,灵帝既立,其母永乐太后好聚金钱,教灵帝卖官受钱。天下忠义之士,欲击悬鼓以陈,而大吏既怒,无如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