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补编

   黄蟾
黄蟾,莆阳人,为御史黄滔之从弟。诗一首。 【(《全唐诗》无黄蟾诗)】
    和从兄御史延福里居
天赐平安水北中,满庭荆树醉春风。纵觉尘世三公贵,何似吾家一脉通。花底轻风香扑散,门前细柳绿皆同。回头文馆长安上, 【原注:谓德温兄。】 此际思予宁有穷。 【见《天壤阁丛书》本《莆阳黄御史集》附刻明崇祯本补附诗卷。】
   曹松
曹松字梦征,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昭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省校书郎。补诗一首。
    贺知章官至秘书监忆镜湖山水上疏明皇放归乡土仍赐镜湖山河五百里曹松题镜湖诗曰
不因良匠写清光,照见越州年岁长。里许云山更孤峭,一时宣赐贺知章。 【见《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七「六模」「湖」字「镜湖」条(二函二十册)。】
   罗弘信
罗弘信 【(新旧《唐书》并作弘信)】 字德孚,魏州贵乡人。僖宗时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充魏博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卒昭宗光化元年,年六十三。 【(复出二首)】
    白菊 【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六册《草本虫鱼类》卷五。按《全唐诗》卷七三四作罗绍威诗。绍威乃弘信之子。一作罗隐诗。】
    柳 【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七册《草本虫鱼类》卷八。按《全唐诗》卷七三四亦作罗绍威诗。】
   卢士衡
卢士衡,后唐天成二年进士。补诗一首。
    望山
乱山难问主,相续碧嶙嶙。何处烟霞里,犹眠经济人。楼高看有意,雨过色弥新。待取科名了,终期隐此身。 【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二册《天地山川类》卷二十二。】
   杨氏
杨氏,五代晋李嗣昭妻。诗一首。 【(《全唐诗》无杨氏诗)】
    硖石山
此山霭霭通云烟,峭壁嵯峨势分绵。丹水流衍曲如带,风皱罗纹听管弦。莺啼花开入禅意,掷笔台前梵呗宣。遥想当年无遮会,纷纷散落雨花天。 【见《山右金石记》】
   张义方
张义方,南唐时人。补诗一首。
    献冯李二相公 【题拟】
两处沙堤同日筑,其如启沃藉良谋。民间有病谁开口,府下无人只点头。 【见《江南余载》卷下,云「冯延巳、李建勋拜相,张义方献诗」。】
   李建勋
李建勋字致尧,陇西人。工诗能文,其诗少犹浮靡,晚岁清淡平易,为南唐李(上曰下弁)、李璟所重。补诗一首并诗句二。
    谢赐待诏御苑 【题拟】
御苑赐房令待诏,此身殊胜到蓬瀛。禁中仙乐无时过,阶下常人不敢行。迭颖弄芳秋气落,丛柯耸翠露华清。天厨送食何功享,空咏康哉赞盛明。 【见《江南余载》卷下。】
    句
一人看上马,双节引还乡。 【同前。】
   李夷邺
李夷邺,唐室诸孙。保大初,以宗室贤才拜正卿,累降辄复。诗一首。 【(《全唐诗》无李夷邺诗)】
    献诗 【题拟】
偶忆昔年逢上巳,轻舟柳岸宴群臣。人间蹇薄时时叹,天上风光日日新。玉帛已来诸国瑞,瑶池固有万年春。赋诗饮酒平生事。肠断金门愿再亲。 【见《江南余载》卷下。】
  全唐诗补逸卷之十五
   吕从庆
吕从庆,本大梁人,从其祖吕伸宦金陵。广明元年,黄巢率义军渡江攻金陵。时伸已卒,从庆偕弟从善走歙之堨田。朱梁代唐,又自歙迁隐于旌德之丰溪。每以陶彭泽自况,自号丰溪渔叟。历十七年而后唐代梁,又十四年而石晋代唐,其在江南则南唐方受吴禅。从庆喜曰:「吾今而后始终为唐民矣。」卒,年九十有七。诗一卷,计四十五首。
    幽居
茅茨何潇潇,邱园复寥廓。黄冠此中居,眷言寄高托。理乱无闻声,荣辱不相着。有书聊把娱,有酒自斟酌。侵晨课田桑,归来日华薄。盘桓松竹间,鸟动残云落。
    登纠峰顶
盘盘纠峰岭,不与群峰同。我来值清秋,落叶飞苍穹。洪涛湃松柏,烟雨交空蒙。爱兹竟忘返,非关足力穷。
    题画
怪石倚危峦,横烟出深谷。其间有孤松,亭亭表苍绿。携笻者伊谁?顶发(上髟下几)且秃。请君过柴桥,临流味幽独。
    钓鱼
侵晨出门去,道遇村阿婆。问我一竿竹,得鱼日几何?我志不在鱼,毋问寡与多。行行至矶侧,卸我青草蓑。落花向我舞,啼鸟向我歌。旁有垂杨枝,迎风翻阿那。我意殊自得,翛然眠绿坡。仰视霄汉间,还以永吟哦。
    过金鸡石
金鸡自天来,桑麻列青眼。群耳无一聪,昂冠复飞返。遗音此寂然,千秋意何限。所幸一片石,犹在田中(土反)。我来抚弄之,襟怀日以散。寄语埘中禽,尔徒博餐饭。
    怀严子陵前辈
举世成薄俗,往往奔虚名。一或滞草泽,其音多不平。先生挽风化,簪组轻浮萍。缅维富春渚,千秋有深情。
    喜晴
曈曈云间日,兼旬不得明。一朝雨势歇,众鸟喧新晴。南窗有老叟,喜极推枯枰。呼僮载樽酒,访渠泉石盟。出门有佳趣,清风生绿萍。笑语途中泥,尔难濡我情。
    献题金鳌山
金鳌腾腾高百丈,昔者曾游东海浪。女娲断足奠坤舆,怒身化作安吴嶂。骨肉虽变魂魄鲜,千秋万古生云烟。闲花老树满馥郁,飞走异类争蹁跹。草堂熟对忽诧异,念在神僊广游戏。琴高跨鲤如跨驴,初成乘龙较容易。我今自号钓鱼郎,丝纶倍比任公长。愿言活汝骑脚底,御风直造星辰傍。
    山中作
人生自古少百年,弹琴饮酒须欢然。老子于今得此趣,纵有尘事难纠缠。左安药炉右茶具,失记朝来与朝去。偶因送客出前溪,便过溪桥拾诗句。
    贼警
兵火逾风疾,纔西已及东。苍翁灾海内,赤子哭途中。城阙兼旬闭,邮书彻旦通。不知调国者,何以慰时匆?
    行次歙州寓之
乍入新安境,溪山觉可褒。赁房安餐具,扫榻卸行绦。明识离乡贱,强言避世高。君听涂上客,多半说弓刀。
    小园
小园春色丽,花发两三株。露笋抽泥立,风兰狎石铺。教儿棋正歇,得客酒重沽。意绪浑如此,诗肠老未枯。
    游多宝寺
探幽过小涧,夕照未全阴。倚杖娱闲睫,闻钟寄远心。竹光浮古趣,松籁卷寒音。城衲烹茶出,先供座佛歆。
    村径中即事
寂剪茅檐外,溪流曲似绳。飞蜓低复仰,啼鸟断还仍。麦秀香联亩,麻高影障塍。老夫无病痛,长此乐清礽。
    对月有感
天开悬宝镜,皓魄满栏杆。君自千秋照,人谁百岁看。夜香金鼎烬,春酒玉壶干。吾意方萧索,怀兹愈不安。
    草堂坐雨
夏来田久旱,秋雨偶然并。岚影经眸幻,檐声滴耳清。幽花开小艳,惫黍转余精。还望潢池上,萧然洗甲兵。
    偶兴
吾亦陶彭泽,从来懒折腰。焚香怀落落,对酒意嚣嚣。世态云多幻,人情雪易消。最佳猿共鹤,闲里日相邀。
    溪西村
入境闻鸡犬,悠悠古趣遐。红边花落瓣,绿际茗舒芽。深壑和烟窈,清溪避石斜。他时须结伴,松底泛流霞。
    冬尽
一年惟腊在,忽忽又将央。雪重庭枝折,风轻径(上蕊下木)香。感时空有恨,留岁竟无方。老矣当樽客,他乡作故乡。
    平原
碧天连野色,微雨湿蒿藜。鸟影松间没,蝉声柳外嘶。寺僧张远盖,田父把轻犁。逸趣纷纷入,都堪作画题。
    章氏幽居
白屋烟霞内,花期了不愆。邱山情更好,泉石盟须坚。绿树当檐里,红藤倚壁牵。主人闲处立,有客笑扶肩。
    忆弟从善
弟贫居歙县,兄老住丰溪。大被身分寝,长绳足共羁。幅云横断岭,钩月照斜溪。安得源源过,陶然乐黍鸡。
    夏日即事
结伴居山寺,超然见白云。境闲堪问道,客雅好论文。坐石惟看奕,行田或课耘。夜来尘俗语,不向梦中闻。
    梅
最爱横溪曲,横流一树梅。藏根惟爱石,落瓣不沾埃。腊里孤清节,春间创辟材。调羹还有藉,青子百千枚。
    薄暮步村径
竹里荆扉掩,村前万物幽。飞虫搏涧舞,鸣鹊抱巢修。川上渔歌断,坡前牧课休。淡烟随杖履,吾意自悠悠。
    避乱
海内风光半血污,杀人声过似樵苏。一身驱路忙如蚁,八口无家散若乌。栗里无踪空怅望,桃源有梦失招呼。饥来野店供餐饭,敢怨匙前脱粟粗。
    春日书怀
丰溪村内野人居,隐约南山对敝庐。花下小桥春策蹇,竹中深径夜归渔。无名正可骄王谢,有句还能继庾徐。醉罢浊醪邻客散,一番清梦又蘧蘧。
    赠野僧
有客逃禅住北冈,昔年支许意相当。清如细竹迎风洒,洁似孤松冒雪张。锡杖倚云看远岫,铜瓶汲月煮新汤。只今石畔双扉掩,静阅琅函日几章。
    永丰桥闲坐
敝袜轻鞋缓足投,永丰桥上寄双眸。山沿东舍环西舍,水遶南畴赴北畴。村妇坐畦挑马齿,野童蹲涧采鸡头。娱闲不觉忘中饭,一点斜阳射竹楼。
    阅田禾
村南村北稻花明,碧影清光夹望平。节弄暑风轻拂拂,尖悬晚露澹盈盈。道傍妪妇呼鸡返,坡外儿童跨犊行。独坐小桥幽兴满,蟪蛄声在柳梢鸣。
    傅婆井
古井无渊源,千秋自涵养。日暮汲人来,洞然发清响。
    葺丰溪桥成志喜一绝
横流架石梁,刻作永丰字。好渡杖藜翁,逍遥谓农事。
    醉卧田间赖里人章氏子扶归作诗以谢之
荷锄田泽畔,垂手引模糊。陷溺今方众,君还有意无?
    题英济石
怪石裹苔钱,高耸百余尺。我至辄呼名,依稀点危额。
    观野烧
烈烈西风里,蓬芜一扫空。虽留生意在,已废半年功。
    菊
短篱偎曲径,风雨困秋曦。竞惜芙蓉冷,何知更有伊。
    栅山
郁郁长林障远乡,茸茸细草绿于秧。好风吹拂闲烟霭,熏得斜晖满径香。
    漫兴
纠岭丰溪许避秦,一坵一壑老遗民。妻孥莫漫悲家计,留得黄冠未算贫。
    马蹄痕
一泓流水旧多情,拂麈乘骢跃浅萍。父老竞传遗迹在,不知仙客是何名。
    春日往栅山吟诗于驴子背上未即就误入侧径为丛莽所缚卒成之
风生原野翠痕充,涧曲峦隈小径通。(上不下见)句未成垂首索,不知身挂莽林中。
    又
隔绝羊肠已数旬,到来春霭正盈盈。山神拟欲求新句,牵住衣裳不放行。
    寄弟
函罢家音又拆看,添书绝句报平安。丰溪渔叟生涯定,明月清风一钓竿。
    纠峰别业
纠峰岭半树森然,伐竹编成翠底廛。杂客不来尘思少,落花啼鸟自年年。
    德山老人送茶至
数株香苕产松坡,野老新分半两多。钓罢归来儿说与,引瓢旋汲涧中波。
    丰溪秋社
稻熟瓜累岁有仁,烹鸡割豕祀田神。分腥不觉归来晚,一幅云烟拥醉人。
  全唐诗补逸卷之十六
   韩熙载
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弱冠擢进士第。李建南唐,召为秘书郎,傅东宫。李璟立,迁虞部员外郎。言事切直,宋齐丘、冯延巳忌之,贬和州司马。起为中书舍人。后主煜袭位,为兵部尚书,累官光政殿学士承旨。宋开宝三年卒,年六十九。 【(据徐铉撰《唐故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昌黎韩公墓志铭》)】 熙载工文,与徐铉齐名,称韩徐。补诗一首。
    赠陈郎 【题拟】
陈郎不着世儒衫,也好嬉游日笑谈。幸有葛巾与藜杖,从呼宫观老都监。 【见《江南余载》卷上。】
   段义宗
段义宗,南方长和国布燮 【(官称,相当于宰相)】 。前蜀干德中入蜀使,因不欲朝拜,遂秃削为僧。补诗三首。 【(按《全唐诗》佚句卷收段义宗佚句六句,不见全篇,注只云「外夷」人,其实皆吾中华当时所谓南土藩臣耳,亦兄弟民族也)】
    题大慈寺芍药
浮花不与众花同,为感高僧护法功。繁影夜铺方丈月,异香朝散讲筵风。寻真自得心源静,观色非贪眼界空。好是芳馨堪供养,天教生在释门中。 【见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六。(《知不足斋丛书》二十二集第一百七十册。按《全唐诗》佚句卷仅存首二句。此首句「浮花」,《全唐诗》作「此花」。)】
    题三学院经楼
鹫岭鸡园不可俦,叨陪龙象喜登游。玉排复道珊瑚殿,金错危栏翡翠楼。尚欲归心求四谛,敢辞旋绕满三周。羲和鞭挞金乌疾,欲网无由肯驻留? 【同前《鉴诫录》卷六。《全唐诗》佚句卷只存三、四句。此诗第四句「危栏」,《全唐诗》作「危椆」。】
    又题
当今积善竞修崇,七宝庄严作梵宫。佛日明时齐舜日,皇风清处接慈风。一乘妙理应难测,万劫良缘岂易穷。共恨尘劳非法侣,掉鞭归去夕阳中。 【同前《鉴诫录》卷六。《全唐诗》亦无佚句。】
   徐铉
徐铉字鼎臣,广陵人。仕南唐,官至吏部尚书。随后主李煜归宋,累官散骑常侍。淳化三年坐贬卒,年七十六。 【(据李昉撰《故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东海徐公墓志铭》)】 铉精小学,尤工篆隶,与弟锴俱有名于江左。补诗二首并句四。
    吴王挽辞二首
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青松洛阳陌,白草建康宫。道德遗文在,兴衰自古同。受恩无补报,反袂泣途穷。
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此生虽未死,寂寞已消魂。 【以上二首见《宋诗纪事》卷三。】
    句
落月依楼阁,归云拥殿廊。 【《宿山寺》,见《宋诗纪事》引宋释文莹《玉壶野史》。】
钟山祠畔宿烟晴,玉涧桥边碧树春。 【见《景定建康志》卷十八《山川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