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集
- 全唐诗补编
全唐诗补编
裴士淹
裴士淹,开元间尝为司封员外郎,转司勋郎中 【(据《郎官石柱题名》)】 。补诗一首。
游石门洞 【题拟】
溪竹乱花鸟,是月春将暮。登栈过崖畔,空间瞻瀑布。千龄无断绝,百尺恒奔注。高岩迸似珠,半壁洒如雾。澹艳水澄澈,欹倾石回护。药房森自闲,苔径窅谁遇。天翠落深沼,云华生轻树。班输难效功,严马何能喻?胜迹盖为寡,斯游诚可屡。谢公镌旧词,安得寝章句? 【见《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四「一送」「洞」字「石门洞」条(十四函一百三十四册)。】
王英
王英,天宝间人。诗二首。 【(《全唐诗》无王英诗)】
感石浮图
树福金岩顶,妆严琢石成。真容绘美素,图镂万年荣。
又一首
琉(王氏)雕莹美,图真琢玉成。神功呈百福,含聚曰光明。轮宝□霄壮,珠璎镂石晶。感□严父志,竭力为先灵。 【以上二诗见陆增祥辑《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五十八。】
崔文邕
崔文邕,博陵人。开元中为梓州铜山县尉。诗一首。 【(《全唐诗》无崔文邕诗)】
千秋亭咏并序
此千秋亭者,邕草创也,故得词人刊其不朽,自兹作古,仍勒是诗。客歌郢中,庶有同唱者矣。
饮饯凭何地,依岩辟此亭。玉江摽胜托,石壁效题铭。秋染藤宜紫,春图柳爱青。樽来是离酌,皆为送归情。 【见石刻拓片。亦见《金石苑》。】
郭密之
郭密之,天宝中诸暨县令。建义津桥,筑放生湖,溉田二千余顷,民便之。补诗一首。 【(《两浙金石志》及《青田县志》载郭密之诗二首,其一为《使永嘉经谢公石门山作》,《全唐诗》卷八八七《补遗》六亦收之,无小传,与两书文字多出入,特以校稿附于后。其二为《永嘉怀古》,则《全唐诗》所未收。)】
永嘉怀古 【题一作《石门山》】
永嘉东南尽,□袒 【《青田志》作「倚棹」。】 皆可究。帆引沧海风,舟□ 【《青田志》作「沿」。】 缙云溜。群山何隐磷,万□ 【《青田志》作「物」。】 更森秀。地气冬转暄 【一作「暝」。】, 瞑 【一作暄。】 氛阴改昼。缅怀谢康乐,□ 【《青田志》作「伊」。一作「夙」。】 昔兹为寿 【《青田志》作「守」。】。 逸兴满云林,清词 【一作「诗」。】 冠宇宙。尝游石门里,□□ 【《青田志》作「胜践」。】 宛如旧。峭壁苔藓浓,悬崖 【一作「岩」。】 风雨骤。岩隈□ 【《青田志》作「余」。】 灌莽,□□ 【《青田志》作「壁畔」。】 空泉甃。物是人已非,瑶潭凄□□ 【《青田志》作「凄独漱」。】
权澈
权澈,天宝间人,为朝议大夫高平郡别驾。补诗一首。
琵琶泓石壁诗刻
【按《山西通志》《山右金石记》卷九著录《琵琶泓石壁诗刻》,谓「诗七古一首,见《凤台县志》。」检《全唐诗》无考卷有权澈五言《题沈黎城》一首。此七古《琵琶泓诗》,盖未收。】
咨予白发年,始佐丹水曲。夙愿解尘组,幸兹洗烦欲。琵琶翠泓湛且清,屏风画壁势相迎。柽柏飕飗杂风雨,龟龙(目易)睒游虚明。北行七里有灵迹,潭中圣字看历历。一符君德应明时,一契吾真誓幽适。由来此泓□□传,今夕(者见)之信可怜。夷犹顿使宦积薄,日暮濯缨心浩然。 【见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凤台县志》卷十七。】
孟浩然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 【(复出一首)】
送张舍人往江东
【此诗见韦庄《又玄集》卷上。案《全唐诗》卷一七五作李白诗,题曰《送张舍人之江东》,诗同,不重录。惟第二句「正在秋风时」,《全唐诗》「在」字作「值」,三句「天晴一雁远」,「晴」字作「清」为异耳。】
韦应物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历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复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易言
长风如刀剪枯叶,大河似箭浮轻舟。投石入水岂有碍,走丸下(土反)安得留。 【见影印本《新编纂图增类书类要事林广记》卷七。按《全唐诗》卷一九五收韦应物《易言》一首,与此诗全异。】
卢嵩
卢嵩,韦应物同时人。 【(《全唐诗》无卢嵩诗)】
句
岁晏以为期。 【《韦江州集》卷五有韦应物作《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诗末原注曰:「卢诗云岁晏以为期之句。」按卢诗不传,此虽只句,亦弥足珍。】
李揆
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擢右拾遗,累迁中书舍人。干元初,兼礼部侍郎,转中书侍郎,以构求吕諲过,贬莱州长史,量移歙州刺史。又为元载所恶,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载诛,除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兴元元年卒,年七十四。 【(《全唐诗》无李揆诗)】
句
免相践蓬阁,卧痾淮海滨。偶逢潘川守,宛是洛阳亲。
又句
共仰新侯伯,同瞻旧宰臣。
又句
乡路辕思北,家林巷喜雨。 【以上各句见《四部丛刊》本《唐诗纪事》卷二十八,注云:「出《江邻几杂志》。」】
杨泰师
杨泰师,唐时渤海国 【(今吉林、辽宁省部分地域)】 人。渤海文王大兴二十二年 【(唐肃宗干元二年)】 为聘日副大使。诗二首。 【(《全唐诗》无杨泰师诗)】
夜听捣衣诗
霜天月照夜河明,客子思归别有情。厌坐长宵愁欲死,忽闻邻女捣衣声。声来断续因风至,夜久星低无暂止。自从别国不相闻,今在他乡听相似。不知彩杵重将轻,不悉青砧 【一作「碪」】 平不平。遥怜体弱多香汗,预识更深劳玉腕。为当欲救客衣单,为复先愁闺阁寒。虽忘容仪难可问,不知遥意怨无端。寄异土兮无新识,想同心兮长叹息。此时独自闺中闻,此夜谁知明眸缩。忆忆兮心已悬,重闻 【一作「闭」】 兮不可穿。即将因梦寻声去,只为愁多不得眠。 【诗见金毓黻撰集《渤海国志长编》卷十八引《经国集》十三。】
奉和纪朝臣公咏雪诗
昨夜龙云 【一作「楼」】 上,今朝鹤雪新。祇 【一作「怪」】 看花发树,不听鸟惊春。回影疑神女,高歌似郢人。幽兰难可继,更欲效而嚬。 【同前引《经国集》十三。】
独孤及
独孤及字至之,洛阳人。大历十二年卒,年五十三。补诗二首。
诗一首
簿领日盈机,知君傲烦嚣。饮和自忘渴,况以初筵招。道契迹自亲,谁为列宿遥。何用结同心,绿琴复长瓢。日月若走马,炎凉催斗杓。一年解颐笑,几日如今宵。奉君千金寿,莫使岁寒凋。 【案此诗载《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七独孤及《冬夜裴员外薛侍御置酒宴集序》一文中。】
又一首
上天垂光兮熙予以青春,今日何日兮共此良辰。与君觥浊酒而藉落英兮,如年华之相亲。蹇淹留以醉止。孰云含意而未申。 【案此诗载《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七独孤及《仲春裴冑先宅宴集联句赋诗序》一文中。】
马(王向)
马(王向),代宗时人。与元结善,为武昌令。残诗一首。 【(《全唐诗》无马(王向)诗)】
石门歌
左一石,右一石,石门中有□□客。□岫□,悬崖裂,□江□□□剑阙。□□□□□□□,石门窊尊□□□。外□□□□,□□□□□。 【见《武昌志》及《湖北金石志》。已残缺不可读,惜哉。】
全唐诗补逸卷之六
常衮
常衮,京兆人。建中四年卒于福建观察使任,年五十五。补诗二首。
送薛县丞还家
之子一为别,秋霜万里心。野花山路冷,明月柳边阴。聚首情犹浅,垂鞭意更深。望君自珍重,幽赏托瑶琴。
赴京旅次感怀
万里云烟绕画楼,客居无事转深愁。秋风翠阁看初动,玉露金茎望欲流。廿载承恩谁报主,一生僚属且封侯。明朝努力长安道,不为晴川恋旧游。 【以上二诗见沁泉山馆郭柏苍校刊本《唐制诏集》。】
徐源
徐源字太初,高平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徐源诗)】
题灵泉寺
竹园无外事,秘殿夕阴生。云起灵峰隐,风来宝铎鸣。焚香流玉户,听鸟度金楹。静心归正法,方此谢尘缨。 【见武虚谷《安阳县金石录》。】
徐淮
徐淮字黄河,东海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徐淮诗。)】
题灵泉寺
梵宇栖真所,寥寥世事稀。老僧披百纳,童子学三归。宝剎临香地,星宫隐翠微。谁怜漂泊者,于此遂忘机。 【亦见《安阳县金石录》。】
程序
程序字士伦,广平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程序诗)】
题灵泉寺
烟景昼冥冥,楼台隐翠屏。猿攀太子树,鸟听《法王经》。悟理心无着,求缘塔有灵。回车犹未远,日暮数峰青。 【亦见《安阳县金石录》。】
徐泳
徐泳字太和,高平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徐泳诗)】
题灵泉寺
物外经行处,云峰断复连。散花飞讲席,轻翠澹炉烟。稽首求真偈,观空息悉众缘。有时闻法鼓,应是会诸天。 【见《安阳县金石录》。】
包佶
包佶字幼正,包融之子。登天宝六载杨护榜进士第,累官至秘书监。与刘长卿、窦叔向善。补诗一首。
翻经台
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彩线风飘断,缃缣火烬余。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 【见《永乐大典》卷二六○三「七皆」「台」字「翻经台」条(三函三十册)。复见同书卷六六九九「十八阳」「江」字(七函六十四册)。】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人,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 【(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 。补诗一首。 【(复出一首)】
金山
中江一柱碧崚嶒,壁立千寻我独登。梵呗波随招过客,钟声船载送归僧。窗前白上浪三尺,岭上青堆云几层。六代风流衰歇尽,凭栏感喟意难胜。 【见丹徒陶绍莱辑《润州唐人集》卷七,云:「见净谈《金山志》及缪潜《新志》。」】
送韩司直
【见宋赵师秀《众妙集》,并见宋周弼《唐三体诗》卷六。按《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四作刘长卿诗,诗同,校其异文如下:首句「游吴还适越」,「适」,《全唐诗》作「入」。五句「山明残雪在」,「山」,《全唐诗》作「岸」。七句「季子留遗庙」,《全诗》作「季子杨柳庙」。又《唐三体诗》本元释圆至于此句下注曰:「皇览《冢墓记》:季子冢在毘陵县暨阳乡,至今吏唐民祀事。」】
皇甫曾
皇甫曾字孝常,冉母弟也。 【(复出一首)】
送人诗
【见《学海类编》唐贾岛撰《二南密旨》,题曰皇甫曾《送人诗》,亦见宋周弼《唐三体诗》卷六,题曰《途中送权曙》,皇甫曾作。按唐姚合《极玄集》卷下选此诗,作皇甫冉诗,题曰《途中送权二兄》。《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九作皇甫冉诗,题曰《途中送权三兄弟》。又卷二百九十六作张南史诗,题曰《西陵怀灵一上人兼寄朱放》,诗同。校其异文如次:「淮海风涛起,江关幽(《极玄集》及《全唐诗》皇甫冉卷张南史卷并作「忧」。)思长同。悲鹊遶树,独作(《全唐诗》张南史卷作「坐」)雁随阳。山晚云和(《全唐诗》皇甫冉卷作「初」,张南史卷作「藏」)雪,门(《唐三体诗》作「天」,余本均作「汀」)寒月照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潇湘(他本均作「沧浪」)。】
钱起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李巨榜及第。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补诗一首。
暇日题草堂
为郎过壮岁,晚景对秋天。门掩苍苔上,池清寒竹前。通经未拾紫,炼药不成仙。且酝东皋黍,愁来得醉眠。 【见宋赵师秀编选《唐众妙集》。】
赵居贞
赵居贞,天水人。 【(复出一首)】
云门山投龙诗刻并序
【按《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八收此诗,《山左金石志》石刻亦载之,惟异文较多,且序中有二十余字,诗中有四句为《全唐诗》所无,故重为录出,而以《全唐诗》校之。】
□□□□□□□。 【石刻阙文,《全唐诗》作「有唐天宝玄默岁」。按当作玄黓岁。《尔雅释天》:「太岁在壬曰玄黓。」此盖指天宝十一载壬辰岁。】 辜 【《全唐诗》无此字】 月己巳。 【按十一月为辜月。】 中散大夫使持节北海郡诸军事守 【《全唐诗》无「守」字】 北海郡太守柱国天水赵居贞,登云□□。□□□□□。 【石刻阙文,《全唐诗》作「门山,投金龙环璧。」】 奉为□□ 【阙文《全唐诗》作「开元」。】 天宝 【《全唐诗》作「天地大宝」。】 圣文神武□□ 【望按:阙文当是「应道」二字。】 皇帝祈福也。先是投礼,太守不行,以掾吏代之。余是年病月 【《全唐诗》作「病目」】 戾止,以为□□□□,□□□□□,□□ 【石刻阙字,《全唐诗》作圣上祈佑,宜牧守躬亲吏辄」。】 代,固 【《全唐诗》无「固」字】 非礼也。当是时,上元投礼犹未备,余责璧观之,皆不肖。于是诘 【自「当是时」至此二十余字,皆《全唐诗》所无。】 □ 【《全唐诗》作「余」。此上疑尚有阙文。】 撰良日,躬诣祈福。 【《全唐诗》无此句。】 爰及中元下元,并躬行□□□□□。 【阙字《全唐诗》作「为圣上祈寿」。】 祝拜焚香,投龙壁 【《全唐诗》无「壁」字。「壁」,应作「璧」。】 礼毕,有瑞云从洞门而出,五色纷郁回翔,空中有 【《全唐诗》无「有」字】 声曰:「□□□ 【阙文《全唐诗》作「皇帝寿」。】 一万一千一百岁。」□ 【石刻仅存右半「页」,《全唐诗》作「预」。】 礼者□ 【阙字《全唐诗》作「悉」。】 闻之。 余乃手舞足蹈,赋诗以歌其事,遂于岩前刊 【《全唐诗》作「刻」。】 石壁以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