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补编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龙盘梵质层峰峭,凤展翔仪乙卷收。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交秘绝踪由。儒门弟子应难识,碧眼胡僧笑点头。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尺文字鬼神愁。儒门弟子无人识,穿耳胡僧笑点头。
  宋之问 【《全唐诗》卷五一】
   度大臾 【庾】 岭 【其二 伯三六一九】
城边问官使:「早晚发西京?来日河桥柳,春条几寸生?昆池水合渌,御苑草应青?」缓缓从头说,教人眼暂明。
  崔湜 【《全唐诗》卷五四】
《全唐诗小传》云:「累转左补阙,预修《三教珠英》。」大概是根据《两唐书崔湜本传》的。兹补诗四首,皆据《珠英学士集》。《珠英集》:「右补阙清河崔湜。」与《两唐书》不合,「左」「右」当有一字之差。
   责躬诗 【斯二七一七 下同】
尝闻古人说:「正直神不欺。」忠义恒独守,坚贞每自持。(交力)官已十载,理剧犹未期,狱听除苛惨,刑章息滞疑。岂得保世业,谅以答明时;顾无白玉玷,忽负苍蝇诗。扃固 【锢】 非所耻,幽冤谁为辞!楚囚应积□,秦系亦衔悲。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兹。流灵自芜漫,芳草独葳蕤。日月行无舍,平生志莫追。山林如道丧,州县岂心期?助思纷何在,清神怅不怡。自怜暗成事,感叹兴此词。
   暮秋书怀
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霜剪凉墀蕙,风捎幽渚荷。岁芳坐沦歇,感此式微歌。
   杂诗
鹊巢恶木巅,常窘一枝息;宁知猗 【椅】 梧凤,亦欲此栖宿!喈喈多好音,矫矫奋轻翼,上林岂不成,胡为恋幽仄?处陋仍莫保,居华固陵偪,下流不可居,斯言可佩服。
   九龙潭作
弱龄闻兹山,梦寐尝所适。迨□此跻览,依然是畴昔。结侣寻绝径,周流观奇迹。兹逢世所希,环令(仔去子改包)穷壁。上有龙泉涌,百丈□潀射。伏溜转阴沟,盘渴沸嵌石。逶迤环汀屿,熠□洞金碧。石蔓下离缕,云萝上绵幂。翫极不云厌,徘徊忽恶夕。清濑飞丝篁,茂草代茵席。冷然闻凤吹,髣(上髟下弗)觏云藉 【际】 。顾谓携手人,谁为挂冠客?
  王勃 【《全唐诗》卷五五】
   幽居 【斯五五五 下同】
涧户风前竹,山空月下琴。唯余两□□,应尽百年心。
   寺中观卧像
净宇流金□,真诚翳宝床。自应归寂灭,非是倦津梁。
  王无竞 【《全唐诗》卷六七】
《全唐诗小传》云:「累迁殿中御史,预修《三教珠英》。」按《珠英集》原题:「石台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琅琊王无竞。」
   咏汉武帝 【斯二七一七 下同】
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裁 【哉】 !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好僊复宠战,莫救茂陵□。
   驾幸长安奉使先往检察
奉使至京邑,戒涂历险夷。首旬发定鼎,再信过灞池。河山壮关辅,金火递雄雌。文物沦霸运,灵符启圣期。宸扆阔临御,巡幸顺讴思。城阙生光彩,草树含荣滋,缇绮 【骑】 纷沓袭,翠旗曳葳蕤。童幼闻明主,耆老感盛仪,轮袂交隐隐,廛陌满熙熙。微臣昧所识,观俗书此词。
   灭胡
汉军屡北丧,胡马遂南(马丘)。羽书夜惊急,边柝乱传呼。军却不进,关城势已孤。黄云塞沙落,白刃断交衢,朔雾围未解,凿山泉尚枯。伏波塞后援,都尉失前途,亭障多堕毁,金镞无金 【全】 躯。独有山东客,上书图灭胡。
   君子有所思行
北上登渭原,南下望咸阳。秦帝昔所据,按剑朝侯王。践山尽郊郭,浚流固墉隍。左右罗将相,甲馆临康庄。曲台连阁道,锦幕接洞房。荆国征艳色,邯郸选名倡。一弹入云汉,再歌断君肠。自矜青春日,王颜□容光。安知绿苔满,罗袖坐沾霜。声侈遽衰歇,盛爱且离伤。岂唯毒身世,朝国亦沦亡。物盈道先忌,履谦福允臧。独有东陵子,种瓜青门旁。
  阎朝隐 【《全唐诗》卷六九】
   度岭 【二首 斯五五五】
岭南流水岭南流,岭北游人望岭头。感念乡园不可□,肝腹 【肠】 一断一回愁。
千重江水万重山,毒瘴□氛道路间。回首俛眉但下泪,不知何处是乡关。
  李适 【《全唐诗》卷七○】
《全唐诗小传》云:「武后时,预修《三教珠英》。」不言职位;《珠英集》原题「前通事舍人李适」。
   送友人向恬 【括】 州 【斯二七一七】
委迤吴山云,演漾洞庭水。青枫既愁人,白频 【苹】 亦靡靡。送君出京国,孤舟眇江泛。浮阳怨芳岁,况乃别行子。括苍涨海壖,斯路天台□。我有岩中念,遥寄四明里。
  蔡孚 【《全唐诗》卷七五】
   九日至江州问王使君 【斯五五五】
九日寻 【浔】 阳县,门门有菊花。□□今送酒,若个是陶家?
   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乔备 【《全唐诗》卷八一】
《全唐诗小传》云:「则天时预修《三教珠英》,终襄阳令。」盖本之《旧唐书文苑传》。《文苑传》云:「备预修《三教珠英》,长安 【(七○一--七○五)】 中,卒于襄阳令。」今按《珠英集》原题:「满州安邑令宋国乔备」,应在襄阳令之前。
   杂诗 【伯三七七一 下同】
蹔借金锤秤,衔涕诉恩波。君情将妾怨,称取谓谁多?秋吹绫纨索,空闺生网罗。不期《流水引》,翻作《断肠歌》?
   秋夜巫山
巫峡徘徊雨,阳台潭荡云。江山空窈窕,朝暮自氛氲。萤色寒秋露,猿啼清夜闻。唯怜梦魂远,肠断思纷纷。
  刘希移 【夷】 【《全唐诗》卷八二】
   死马赋 【伯三六一九】
连山四望何高高,良马本代君子劳;燕地冰坚伤冻骨,胡天霜落缩寒毛。愿君回来乡山道,道傍青青饶美草;鞭策寻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卷 【养】 疲老。君其去去途未穷,悲鸣羸卧此山中;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风。昔日浮光疑曳练,常时蹑景如流电;长揪尘闇形影遥,上策 【林】 日明踪迹偏 【徧】 。汉女弹弦怨离别,楚王兴歌苦征战;赤血沾沾 【君】 君不知,白骨辞君君不见。少年驰射出幽并,高秋摇落重横行;云中想见游龙影,月下思闻飞鹊声。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从此毕;盐车垂耳不知年,妆楼画眉宁记日?高门待封杳无期,迁乔题柱即长辞;八骏驰名终已矣,千金卖 【买】 骨复何时?
   北邙篇 【伯二六七三 斯二○四九 伯二五四四】
南桥昏晓人万万,北邙新故冢千千。自为骄奢彼都邑,何图零落此山颠。不知虚魄寻归路,但见殭尸委墓田。青松乐饮无容色,白骨生台 【苔】 有岁年。地久□松摧为薪,天长白骨化为尘。碧山明月徒自晓,黄居闇室不知晨。汉家城廓 【郭】 帝王州,晋国衣棺 【冠】 车马流。金国 【谷】 清 【青】 春珠骑 【绮】 舞,同 【铜】 (土皆)碧树玉人游,云起清盈骄画阁,水堂明迥弄仙舟。始忆断歌催一代,娥 【俄】 悲长夜历千秋。秋风至兮冬雪明,春雨息兮夏云生。墨池沙枯通草万 【蔓】 ,妆楼凡 【瓦】 尽向林倾。古箧重书宜笔迹,崩 【路】 台鹤思若弦声。不信草经延墓 【暮】 齿,惟求清 【青】 史列虚铭 【名】 。呜呼哀哉洛阳道,相斯 【思】 相望蓬莱岛。玉颜晖晖并是春,人发青青未尝老。星帘卷兮月窗开,镜花摇兮山树迥。仙衣窈窕风吹去,雨盖飞 【霏】 微舞遶来。与君携手三山顶,如何冥寞久泉台。
  魏奉古 【《全唐诗》卷九一】
按《新唐书艺文志刑法类》,开元三年奉敕删定《开元前格》的有「给事中魏奉古」,可补《全唐诗小传》之阙。
   长门怨 【伯三一九五 二七四八】
长安桂殿倚空城,每至黄昏愁转盈,旧来偏得君王意,今日无端宠爱轻。窈窕容华为谁惜,长门一闭无行迹,闻道他人更可怜,悬知欲垢终无益。星移北斗露凄凄,罗幔□□风入闺,孤灯欲灭留残焰,明月初团照夜啼。向月唯须影相逐,不如纔 【畴】 昔同今 【金】 屋,云浮雕练此城游,花缀珠衾紫台宿。自从捐弃在深宫,君处芳音更不通,黄今 【金】 买得《长门赋》,祇为寒床夜夜空。
  刘知几 【《全唐诗》卷九四】
按《旧唐书》卷一百二本传称「预修《三教珠英》」。《徐坚传》也说:「坚与给事中徐彦伯,定王仓曹刘知几同修《三教珠英》。兹按原题:「右补阙彭城刘知几。」知几升右补阙当在修《三教珠英》的时候稍前,此事不见他书记载。
   次河神庙虞参军船先发余阻风不进寒夜旅泊 【斯二七一七 下同】
朝谒冯夷词 【祠】 ,夕投孟津渚。风长川淼漫,河阔舟容与。回首望归途,连山暧相拒。落帆遵迥岸,辍榜依孤屿。复值惊彼 【波】 息,戒徒候前侣。川路虽未遥,心期顿为阻。沉沉落日暮,切切凉(风焱)【飙】举。白露湿寒葭,苍烟晦平楚。啼猿响岩谷,唳鹤闻河溆。此时怀故人,依然怆行旅。何当欣既觏,郁陶共君叙。
   读《汉书》作
汉王有天下,欻起布衣中。奋飞出草泽,啸(口宅)驭群雄。淮阴既附凤,黥彭亦攀龙,一朝逢运会,南面皆王公。鱼得自忘筌,鸟尽必藏弓,咄嗟罹鼎俎,赤族无遗踪。智裁 【哉】 张子房,处世独为工;功成薄爱 【受】 赏,高举追赤松。知止信无辱,身安道亦隆,悠悠千载后,击抃 【柝】 仰遗风。
   咏史
泛泛水中蓱,离离岸傍草,逐浪高复下,从风起还倒。人生不若兹,处世安可保?遽瑗仕卫国,屈伸随世道;方朔隐汉朝,易农以为宝。饮啄得其性,从容成寿考。南国有狂生,形容独枯槁,作赋刺椒兰,投江溺流潦。达人无不可,委军 【运】 推苍昊;何为明白 【自】 销,取讥于楚老?
  东方(札去木改虫) 【《全唐诗》卷一○○】
   昭君怨 【其三 斯五五五】
万里胡风急,三秋□汉初。唯望南去雁,不肯为传书。
  李行言 【《全唐诗》卷一○一】
   成 【城】 南宴 【斯五五五】
御 【御】 宿上林春欲尽,残花弱柳任风吹。鸡走马□□□,乐煞长安游侠儿。
  元希声 【《全唐诗》卷一○一】
《全唐诗小传》云:「累官司礼博士,预修《三教珠英》。」按《珠英集》原题「太子文学河南元希声」。
   宴卢十四南园得园韵 【伯三七七一 下同】
超遥乘暇景,洒散绝浮喧。写望峰云出,开襟夏木繁。野人怜狎鸟,游子爱芳荪。卧筱低临席,惊流注满园。□然林下意,琴酌坐忘言。
   赠皇甫侍御赴都 【其二】
猗嗟众珍,以况君子。公侯之冑,必复其始。利器长材,温仪峻峙。显此元明,于斯备矣。
  杨齐悊 【《全唐诗》卷七六九】
《全唐诗》把杨齐悊编入「无世次爵里可考」卷中,仅据《唐诗记事》载《过函谷关》一首。《珠英集》载齐悊诗二首,第二首《晓过古延各关》,即《唐诗纪事》的《过函谷关》。《珠英集》题:「洛阳县尉弘农杨齐悊」。又《唐会要》卷三十六「修撰」条记预修《三教珠英》的二十六人姓名中,也有杨齐悊。修《全唐诗》者竟不稍加考索,置之「无世次爵里可考」卷内,未免疏忽。兹依《珠英集》把杨齐悊排在胡皓前。
   秋夜燕徐四山亭 【伯三七七一】
卷言北山岑,非谓靡远寻。庭际有幽石,自然保遐心。月下池凉 【凉池】 彩,风竹来清音。樽酒故人意,苍苍寒露深。
  胡皓 【《全唐诗》卷一○八】
按《全唐诗》不言胡皓预修《三教珠英》,《唐会要》卷三十六所载的二十六人里面也没有胡皓。可是《珠英集》里选了胡皓的诗四首,并记载着他的「爵里」是「恭陵丞安定胡皓」。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犹著录《珠英集》,说「预修书者凡四十七人」,胡皓应在四十七人数中。
   奉使松府 【伯三七七一 下同】
蜀山固地险,汉水接天平。波涛去东别,林嶂隐西倾。露白蓬根断,风秋草叶鸣。孤舟忽不见,垂泪坐盈盈。
   夜行黄花川
的的 【旳旳】 夜绵绵,斜斗历高天。露浩空山月,风秋洞壑泉。饥鼯啼远树,暗鸟宿长川。借问邛关道,遥遥复几年?
   奉天田明府席饯别
属城富才雄,父 【文】 园饯席同。此席何所饯?徭役五原中。疾沙乱飞雪,连车杂转蓬。雁归寒塞近,客散祖亭空。日夕不遑次,萧条鸣朔风。
   答徐四萧关别醉后见投
萧关城南陇入云,萧关城北海生荒。咄嗟寒外同为客,满酌杯中一送君。
   春悲行 【伯三七七一 下同】
夜鹊南飞倦,鸣鸡屡送晨,忽闻芳岁道 【到】 ,今日故园春。试上亭台望,葐(薀去水) 【氛氲】 江树新。旳旳韶阳萼,迢迢佳丽人,音容旷不接,景物徒相因。别怨如流水,移恩念积薪,垂泪三危露,心斲二京尘。远役鸿为伴,荒亭鬼作邻,吾生殊卉木,憔悴此江滨。
   渝州逢故人
共是他乡客,俱为失路人。自怜蓬发改,不掩柳条春。
   感春
试登高台春,伏槛弄阳旭。纡寂融密思,韶和洗纷瞩。林暖花意红,墀熏草情绿。感物深自负,萋萋杨□□。
  苏晋 【《全唐诗》卷一一一】
   咏萤 【斯五五五】
旳旳黄金色,□□白玉辉。既能明自□,□用暗中飞。
  蔡希寂 【《全唐诗》卷一一四】
   扬子江夜宴 【伯三六一九】
楚水夜潮平,仙舟烬烛明。美人歌一曲,坐客不胜情。罗幕香风倦,纱巾舞袖轻;遨游正得意,云雨莫来迎。
  李邕 【《全唐诗》卷一一五】
   度巴硖 【伯三六一九】
客从巴硖度 【水渡】 ,传子 【尔】 诉 【泝】 行舟。是日风波济 【霁】 ,高塘 【堂】 雨半收。青山满蜀道,渌 【绿】 水向荆州。不作书相慰 【问】 ,何 【谁】 能散 【慰】 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