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补编

稽首礼太上,烧香归虚无。流明随我回,法轮亦三周。玄愿四大兴,灵庆及王侯。七祖生天堂,煌煌耀景敷。啸歌冠太漠,天乐适我娱。齐馨无上德,下仙不与俦。妙想明玄觉,诜诜乘虚游。 【同前卷二。】
太极分高厚,轻清上属天。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行溢三千数,时丁四万年。丹台开宝笈,金口为流传。 【同前卷六。】
大梵三天主,虚皇五老尊。尚难窥徼妙,岂复入名言。宝座临金殿,霞冠照玉轩。万真朝帝所,飞舄蹑云根。 【同前。】
蒙蒙如细雾,冉冉曳铢衣。妙逐祥烟上,轻随彩凤飞。几陪瑶室宴,忽指洞天归。伫立扶桑岸,高奔日帝晖。 【同前。】
旋步云纲上,天风飒尔吹。飘裾凌斗柄,秉拂揖参旗。狮子衔丹绶,麒麟导翠辎。飞行周八极,几见发春枝。 【同前卷二七。】
绿鬒巍丹帻,青霞络羽衣。晨趋阳德馆,夜造月华扉。抟弄周天火,韬潜起陆机。玉房留不住,却向九霄飞。 【同前。】
昔在延恩殿,中霄降九皇。六真分左右,黄雾遶轩廊。广内尊神御,仙兵护道场。孝孙今继志,咫尺对灵光。 【同前。】
宝箓修真范,丹诚奏上苍。冰渊临兆庶,宵旰致平康。万物消疵疠,三晨效吉祥。步虚声已彻,更咏洞玄章。 【同前卷八。】
宛宛神州地,巍巍众妙坛。鹤袍来羽客,(上□下几)舄下仙官。玉斝斟元醴,琅函启大丹。至诚何以祝,四海永澄澜。 【同前。】
水噀魔宫慑,灯开夜府明。九天风静默,四极气澄清。啸咏朱陵府,翱翔白玉京。至诚何以祝,国祚永安荣。 【同前。】
始青黎元盖,金香结珠烟。飞晨总翘辔,稽首玉帝前。帝心浩以舒,锡吾《太灵篇》。是谓不灭道,万天秉吾权。吾行空洞中,下仙昧其渊。 【同前卷三十。】
一气化之元,邈在两仪先。宝埒驰金马,真香喷玉莲。飞空按龙辔,梵响导芝軿。绵永长春劫,翱翔无色天。初真难晓谕,以此戒中仙。 【同前。】
高真明道德,垂世五千言。解释惭凉薄,殚诚测妙元。霓旌严教典,羽唱彻云軿。瑞鹤仪空际,祥风拂暑烦。穹窿兹响应,宝祚亿斯年。 【同前。】
华夏吟哦远,人声自抑扬。冲虚归道德,曲折合宫商。殿阁沉檀散,楼台月露凉。至诚何以祝,多稼永丰穰。 【同前卷四十。】
天真帝一宫,蔼蔼冠耀灵。流涣法轮网,旋空入无形。虚皇抚云璈,众真诵洞经。高仙凛手赞,弥劫保利贞。 【同前卷二四。同书卷九作《三启颂》。】
   三涂五苦颂八首
三才及万物,倚伏各有灵。终始大劫数,福尽天地倾。往返于五道,苦哉更死生。展转三涂中,去来与祸并。
大贤慎兹戒,忍世念割情。愚夫不信法,罪痛常自婴。吾念世无已,今故重告明。若欲度斯祸,归命太上经。
罪福不由他,谅自发尔身。大贤故闭口,欲灭诸恶根。灭念归兼忘,倚伏待长泯。弘道以安世,终当见正真。
淫嫉为祸首,灭身之至患。食养如斯祸,恐必致夭残。知恶而不革,岂是道所安。怀毒日斋直,令我发长叹。
宿命有信然,弱丧谓之无。皆欲眼前见,过目即言悠。大贤明道教,惨戚悯顽夫。依依念子苦,勤勤令我忧。
人命已销尽,亦犹膏中火。四大暂相寓,五物权时假。盛年当勤学,趣求存无我。福尽身神散,冥冥地狱下。上圣畏是故,寻道度斯祸。
学仙行为急,奉戒制情心。虚夷正气居,仙圣自相寻。若不信法言,胡为栖山林?
大贤乐经戒,受之为身宝。就学常苦晚,治身恨不早。比当被幽赜,倏忽年已老。执卷吟尔极,将更死痛恼。吾故及弱龄,弃世以学道。 【同前卷五十。】
   解坛颂
太空包有象,至道杳无形。承和通妙气,应感达中情。倏忽周八极,依稀降万灵。微香陈素款,委质表丹诚。远泛翔鸾盖,遐攀绮凤旌。烟宫高郁郁,云阁上亭亭。琼驾出霄汉,金龙入太清。甘露洽人世,家国悉安宁。
   辞三师颂
经法随玄妙,崇奉悉因师。凡欲立善者,咸当礼愿之。气专功易就,心慢侮难追。若能勤系念,朝日自仙飞。
道以斋为重,法以朝为常。不奉不信者,焉能游帝乡。有骨入仙品,自然开紫房。玄女登云台,但见金银堂。是故谢三师,稽首礼虚皇。
岧岧玉京山,玄都何巍巍。真人乘虚步,朗朗长夜开。大道由人弘,心至神自归。修斋行道毕,稽首辞三师。 【同前。】
   七真赞
太上玄虚宗,弘道尊其经。俯仰已得仙,历劫无数龄。巍巍太真德,寂寂因无生。霄景结空构,乘虚自然征。日月为炳灼,安和乐未央。
学仙绝华念,念念相因积。去来乱我神,神躁靡不历。灭念停虚闲,萧萧入空寂。请经若饥渴,持志如金石。保子飞玄路,五灵度符籍。
济我六度行,故能解三罗。清斋礼太素,吐纳养云牙。逍遥金阙内,玉京为余家。自然生七宝,人人坐莲花。仰嚼玄都柰,俯酣空洞瓜。容颜曜十日,奚计年劫多。法鼓会天仙,鸣钟征大魔。
灵风扇香华,璨烂开繁衿。太真抚云璈,众仙弹灵琴。雅歌三天景,散慧玉华林。七祖升福堂,由此步玄音。前世福未足,斯书邈难寻。信道情不尽,图飞乃反沈。太上无为道,弘之在兆心。
学道由丹信,奉师如至亲。挹景偶清虚,孜孜随日新。众人未得度,终不度我身。大愿有重报,玄德必信然。阴恶罪至深,对来若转轮。
学道甚亦苦,晨夜建福田。种德犹植树,积篑而成山。子能耽玄尚,飘尔升青天。修是无为道,当与善结缘。太上至隐书,名曰智慧篇。拔苦其大才,超俗以德真。灵姿世所奇,晔若渊中莲。
人行各有本,皆由宿世功。立德务及时,发愿莫不从。善恶俱待对,倚伏理难穷。贤士奉法言,道亦在兼忘。解是大智慧,上为太极公。宝盖连玉舆,命驾御九龙。金华擎洞经,捧香悉仙童。啸歌彻玄都,鸣玉叩琼钟。
竦身凌太清,超景逸紫霄。保无持法网,游玄极逍遥。万劫犹昨夜,千春如晨朝。巍峨荫云华,手攀宝林条。香烟自然生,玄阶与扶摇。灵幡顺风散,繁想应时消。灭智弘大混,无为为清谣。 【同前卷五二。】
   小学仙赞
学仙行为急,奉戒制情心。虚夷正气居,仙圣自相寻。若不信法言,胡为栖山林。 【同前。】
   明灯颂
太上散十方,华灯通精诚。诸天悉辉耀,诸地皆朗明。我身亦光彻,五藏生华荣。炎景照太无,遐想通玉京。 【同前卷五六。】
   启堂颂
勤行奉斋戒,诵经制六情。故得乘空飞,耀景上玉清。精心奉经教,吐纳练五神。功德冠诸人,转轮上成仙。 【同前卷一。】
   出堂颂
夙世恩德报,道心超然发。身飞升仙都,七祖咸解脱。 【同前。】
   投龙颂
祈真登紫府,告命诣灵坛。玉女谣梵响,金童奏香烟。书名通九地,列字上三天。永享无期寿,克成高上仙。 【同前卷四九。】
   送神颂
渺渺空无象,悠悠感有情。敬则承天贶,泄则被魔精。吉凶随运起,否泰应缘生。道不贵珠玉,神惟在至诚。丹碧尽勤苦,恳款竭中情。自然通大圣,皆得降明灵。捻香陈所愿,稽首冀嘉祯。天尊常寂静,回心礼杳冥。 【同前卷五十。】
   还戒颂
天尊大慈悲,说戒度众生。威德被幽显,果报感神灵。诸天来稽首,群魔自束形。过去超八难,见在保千龄。斋福行当息,相共送虔诚。流梵逸云唱,飞香杂烟声。琼凤乘丹辇,金龙驾绿軿。生死皆快乐,家国悉安宁。 【同前。】
   三启颂
乐法以为妻,爱经如珠玉。持戒制六情,念道遣所欲。淡泊正气停,萧然神静默。天魔并敬护,世世享大福。 【同上卷一。】
郁郁家国盛,济济经道兴。天人同其愿,缥缈入大乘。因心立福田,靡靡法轮升。七祖生天堂,我身白日腾。 【同前卷十一。】
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契。炼质入仙真,遂成金刚体。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悉归太上经,静念稽首礼。 【同前卷十二。】
   楚词颂
众生多障难,大道甚矜怜。救度留科戒,咸令忏罪缘。愆辜编地府,衅结已闻天。发露祈真佑,精诚仰圣贤。虔恭礼三宝,愿当奏延年。焚词归上界,奏名玉帝前。 【同前卷四九。】
   六十甲子歌 【题拟】
甲子秋,耕民怀苦忧。禾苗不成实,灾厄害田畴。但看入秋后,高田不可守。辛苦临冬春,父子离乡走。兄弟成路人,妻子单糊口。万姓悉灾迍,民随千里走。
乙丑春,瘟灾害万民。夏首灾疫起,偏伤楚鲁人。家类悉糊口,吴地又分张。民奔千里外,六畜悉逢殃。高田但种植,低处伤苗秀。灾疫如去年,不得归家守。
丙寅首,猛兽成群走。四海悉扬波,源野连山阜。高田宜种植,领畔并山阜。但看四五月,众鱼庭前走。
丁卯中,未可逐时风。春初无猛雨,秋中有大洪。低田灾弥起,山际好施功。岁中虽薄熟,仓储不免空。
戊辰里,虫蝗皆竞起。人民遭灾疫,妇女悲生死。灾害是秋中,稻出山腰里。低处定难收,必是遭洪水。
己巳初,阶前观戏鱼。湖里蛟龙出,乘舟在陆衢。平路遭淹浸,禾稻涝皆无。欲求干净处,须早竖楼居。
庚午首,水旱俱应有。船行陆路中,牵马湖中走。夏旱忧百日,秋遭三六九。禾定出高田,秋收早冬首。晚刈必逢灾,兵革起非久。
辛未年,种植近山边。初春有大水,夏中必旱然。吴地应无事,荆楚被灾缠。夏首虽微旱,秋泉遍满源。不免病灾起,家家被率牵。
壬申候,高田难保守。乘车行渎中,不见吴兴部。仓储多偏促,家家无升斗。北地遭连厄,九离皆并受。兼疫发登莱,平复吴江口。
癸酉年,高低不可怜。春初先作旱,夏首水连连。末秋风火急,禾稻不丰鲜。但看齐鲁地,此处是荒年。
甲戌中,春首被灾虫。夏景逢灾旱,秋冬又被洪。高田虚种植,必定见蒿蓬。欲知灾厄地,燕魏及山东。
乙亥初,水旱遍通渠。灾厄由此起,大鬼镇城居。远应定九五,得失未年初。种得禾苗处,高低然可居。
丙子过,种田出江河。作植民忧苦,种苗被害多。灾鼠成群队,十儿同一窠。虔诣神祇佑,保护上期禾。
丁丑改,田夫难自在。春初虽种植,秋首成河海。牛马被灾伤,京兆最惊忙。欲知苗秀处,稻出去年场。
戊寅年,山头好作田。陆路成江涧,饥民死道边。鱼鳖同兔走,高岸称栽莲。但看孟夏末,庭前好船。
己卯到,高处田苗好。春初虽乏水,秋夏连江浩。楚鲁受其灾,吴会蒙恩造。其年皆丰稔,种作偏宜早。
庚辰至,燕魏人灾起。畜类亦如然,田苗被虫死。山际好施功,吴地耕民喜。低处遭淹浸,中高甚丰美。
辛巳簉,(赤页)尾戏庭溜。鱼行衢巷间,稻苗秀山阜。种植但向前,施功莫在后。低处有灾殃,中高甚丰厚。
壬午春,水旱不调均。旱处忧千里,低处戏游鳞。非但只饥荒,亦惧兵灾频。疫瘴连年起,饥饿亦多迍。
癸未中,一井五家同。春夏逢兹瘴,秋来又被洪。但看吴楚地,并及在山东。向西荒灾起,田父但施工。
甲申凑,忧惧应非久。车行湖渎中,骤马三河口。移居定不回,此是灾中咎。稻出五湖边,不用耕山阜。
乙酉迁,春旱必应然。三家同一井,灾从吴会连。种作生涯处,皆慕五湖边。不用耕山阜,高处是荒田。
丙戌年,秋来枯井泉。夏首虽然水,向后地焦然。此岁云龙起,稻出五湖边。中高徒种植,必定被灾缠。
丁亥余,吴分好安居。高低通见熟,荒歉在洪庐。泗城皆厄难,燕楚最荒虚。岁中虽薄稔,灾水在春初。
戊子过,田父好耕坡。灾虫夏末有,秋中灾害多。水旱数相寻,虫鼠不偏颇。低田不须种,高处有微禾。
巳丑者,灾殃遍天下。瘟黄害郑地,田夫船作马。六畜悉逢殃,种植中高野。鬼行诸般病,著者难解谢。
庚寅中,高地好施功。虽复有微旱,水与去年同。低地得微熟,中高最是丰。野兽连群走,高低路并通。
辛卯禾,早种不须多。秋洪作祸故,山际水成波。早种又复旱,晚植那应好。但看秋景后,鱼戏于人道。
壬辰祀,禾被虫灾死。并及害万民,六畜亦如是。低禾不用耕,种植山腰里。早作劣堪收,晚种难准拟。
癸巳纪,高低无准拟。中田又被殃,粟麦归山里。此岁有灾伤,低处多逢水。旧有书吃除,新又多无备。
甲午初,水旱定难除。车马行湖底,船则纳山居。低田纵耕植,冬藏定是无。欲知成家处,山际但耕锄。
乙未首,田种三江口。吴地养民邦,京兆多灾咎。非但是炎灾,妖灾争来凑。流浪逐风波,值死宁非久。
丙申年,高低未可迁。五湖堪种棘,来去并皆然。若见当灾处,斗米值千钱。欲知安乐处,江南最可怜。
丁酉侧,高低徒种植。三家共一井,湖底生荆棘。江东并出乡,齐鲁皆逐食。西陇濠楚忧,东南未休息。
戊戌木,江南丰稻谷。燕魏定饥荒,三载留空屋。男子被兵牵,亦有归门哭。妻子见分张,各自相追逐。
己亥间,江南最可怜。不必看高下,通熟满山川。灾临西部地,饥荒似去年。边隅多扰扰,后更见忧煎。
庚子末,居家无定活。禾苗被害多,亲戚相欺夺。糊口并无余,妻子单眠活。江南虽得熟,向后亦号哭。灾殃则应逢,处处唯空屋。
辛丑于,灾临定不虚。吴越炎千里,当之是夏初。但看入秋首,虫蝗处处有。饥殍死他乡,畜类多灾咎。
壬寅金,猛兽结群侵。种植依山阜,庭户阙过寻。稻出高田里,逢灾是魏秦。乘船于陆地,高城浪涌溟。
癸卯岁,晋魏逢灾害。值旱隔三秋,向应成两载。田畴多乏水,高低失准拟。人物竟喧争,阨据中城里。
甲辰候,灾虫处处有。其岁足灾殃,偏苦三江口。粟麦最为佳,春夏耕山阜。江南虽薄熟,不免遭兵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