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心诚怜。白发玄。情不怡。艳色媸。(○风雅遗篇六。《诗纪前集》十。)

  【鬼谷子引古语】

  女爱不蔽席。男欢不尽轮。(古今谚云。战国策。宠女不敝席。宠臣不敝轩。《诗纪》同。○古今谚。《诗纪前集》十。)

  【《孔丛子》引遗谚】

  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榼。(○《孔丛子》儒道篇。《书钞》百四十八。《类聚》二十五、七十二。《御览》四百六十六、七百六十一、八百四十五。《诗纪前集》十。又《论衡》语增篇引觚一韵。《白帖》五引第一句。)

  【战国策引谚】

  见君之乘下之。见杖起之。(○战国策楚策。《诗纪前集》十。)

  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战国策赵策。《诗纪前集》十。)

  厚者不损人以自益。仁者不危躯以要名。(《诗纪》有也字。○战国策燕策。《诗纪前集》十。)

  【战国策引鄙语】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新序》作亡羊而补牢未为迟。见兔而呼狗未为晚。○战国策楚策。《新序》杂事篇。《御览》四百九十五、九百七。《诗纪前集》十。)

  借车者驰之。借衣者被之。(○战国策赵策。《诗纪前集》十。)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战国策韩策。《史记》苏秦列传。《类聚》二十五。《御览》四百六十、四百九十五、八百九十八。《诗纪前集》十。○《颜氏家训》曰:按延笃战国策音义曰:尸。鸡中之主。从。牛子也。然则口当为尸。后当为从。俗写误也。○逯案。《史记》索隐引战国策与颜氏同。)

  【战国策引语】

  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战国策秦策。《诗纪前集》十。)

  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战国策齐策。《诗纪前集》十。)

  厉疾怜王。(○战国策楚策。《诗纪前集》十。)

  强者善。弱者不能自守。(○战国策赵策。)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战国策燕策。《新序》杂事篇。《诗纪前集》十。)

  【《史记》引谚】

  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史记》赵世家。计纪前集十。)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史记》三王世家褚先生引。《书钞》百五十八引大戴礼。《类聚》八十二引曾子。《诗纪前集》十。○《诗纪》云。鲁子书作谚曰:)

  力则任鄙。智则樗里。(○《史记》樗里子传引秦人谚。《诗纪前集》十。)

  【《史记》引语】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淮阴侯传韩信引人言。○逯案。韩非子说储下。太宰嚭遗大夫种曰: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又《汉书》蒯通传。通欲说韩信令背汉。引语曰:野禽殚。走犬烹。敌国破。谋臣亡。知此语始自太宰嚭。辗转成为习语。故有繁简文字之异。今依《史记》录之。)

  【新书引周谚】

  君子重袭。小人无由入。正人十倍。雅辟无由来。(新书客经篇:《诗纪前集》十。)

  囊漏贮中,(○新书春秋篇。文心雕龙书记篇。长短经大体篇。《诗纪前集》十。)

  【附】

  【金楼子引殷纣时语】

  车行酒。骑行炙。百二十日为一夜。(○金楼子箴戒篇。)

  【金楼子引古语】

  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斤地榆。不用明月宝珠。(○金楼子志怪篇。潜确类书九十八引东华真人煮石经。○逯案。《诗纪》此篇作鲁定公记载古语。)

  【妆台记序引春秋时谚】

  夏姬得道。鸡皮三少。(○西溪丛话下引宇文士及妆台记序。)
全汉诗卷一

  汉高帝刘邦

  〖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初为泗上亭长。秦二世元年。起兵。称沛公。明年。楚怀王以为砀郡长。封武安侯。以子婴元年西入关。立为汉王。都南郑。以汉五年破项羽。即皇帝位。都长安。汉十二年卒。年五十三。谥曰高皇帝。〗

  【歌诗二首】〖从《汉书》艺文志〗

  【大风】〖《史记》又名三侯之章。〗

  〖《汉书》曰:十二年冬。上破布军于会缶。布走。令别将追之。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书》高帝纪。《史记》高祖纪。《文选》二十八。《史记》乐书三侯之章下司马贞索隐。《书钞》一百六。《类聚》四十三。《白帖》十八。《御览》八、八十七、二百四十一、五百三十九、五百九十一。《乐府诗集》五十八。《诗纪》一。又魏志蒋济传作高祖引方一韵。倭名《类聚》一引扬一韵。)

  【鸿鹄】〖《乐府诗集》作楚歌。〗

  〖《汉书》曰: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汉十二年。上从破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视曰:我欲易之。四人为之辅。羽翼已成。难动矣。戚夫人泣涕。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云。安所施。(○《汉书》张良传。《史记》留侯世家。《书钞》一百六。《白帖》二十九。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十。《乐府诗集》八十三。《文选》补遗三十五。广《文选》十四。《诗纪》一。○逯案。《白帖》所引有兮字。更合楚歌体。其所据书。当为《楚汉春秋》。史通曰:刘氏初兴。书惟陆贾而已。子长述楚汉之事。专据此书。然观迁之所载往往与旧不同。如郦生之初谒沛公。高祖之长歌鸿鹄。非惟文句有别。遂乃事理皆殊云云。可为确证。)

  楚霸王项羽

  〈羽名籍。一字子羽。下相人。楚将项燕孙。秦二世元年。从季父梁起兵。为裨将。二年。楚怀王以为次将。封鲁公。三年。拜上将军。汉元年。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五年。兵败走乌江。自刎死。年三十一。〉

  【歌】

  〖《汉书》曰:高祖围项羽垓下。是夜闻汉军皆楚歌。惊曰:汉已得楚乎。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从之。骏马名骓。常骑之。乃悲歌慷慨。自为歌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汉书》项羽传。《史记》项羽本纪。《御览》八十七、五百七十。《乐府诗集》五十八作力拔山操。《文选》补遗三十五作垓下帐中歌。《诗纪》二作垓下歌。○逯案。《文选》补遗与《诗纪》标题各异。然皆涉杜撰。今从《汉书》只曰歌。《乐府诗集》引琴集云。力拔山操。项羽所作也。则此歌曰操。亦后起之名。)

  美人虞

  〈虞。项王幸姬。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

  【和项王歌】

  〖《史记》曰:项王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歌数阕。美人和之。〗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乐生。(○《史记》项羽本纪正义引《楚汉春秋》。《诗纪》二。○逯案。四方。《诗纪》作四面。何乐。《诗纪》作何聊。今据正义改正。)

  四皓

  〈四皓者。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东园公。皆河内之枳人。秦世隐商山。〉

  【歌】

  崔琦四皓颂曰:昔南山四皓者。盖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东园公是也。秦之博士。遭世暗昧。道灭德消。坑黜儒术。诗书是焚。於是四公退而作歌曰: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肆志。(乐府作而轻世。《文选》补遗同。广《文选》作之轻世。《诗纪》云。一作富贵而畏人。不如贫贱而轻世。○《御览》五百七十三引崔琦曰皓颂。《乐府诗集》五十八误作崔鸿四皓歌。《御览》五百七引《高士传》。环宇记一百四十引《高士传》。《御览》一百六十八引皇甫谧《帝王世纪》。《文选》补遗三十五作采芝歌。事类赋歌赋。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一。文章正宗二十九作紫芝歌。草堂诗笺八注、十一注。广《文选》十四作采芝歌。《诗纪》二作紫芝歌。注。一作四皓歌。又《书钞》一百六崔琦四皓颂引夷、饥、归三韵。)

  【采芝操】〖《诗纪》云。一作紫芝歌。〗

  〖《乐府诗集》曰:琴集曰:采芝操。四皓所作也。古今乐录曰:南山四皓隐居。高祖聘之。四皓不甘。仰天叹而作歌。案《汉书》曰:四皓皆八十馀。须眉皓白。故谓之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也。崔鸿曰:四皓为秦博士。遭世暗昧。坑黜儒术。於是退而作此歌。亦谓之四皓歌。二说不同。未知孰是。○逯案。琴集此操。与前篇实为一作。特删取稍异耳。《诗纪》从《乐府诗集》。此在前。今改附於后。〗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严居穴处。以为幄茵。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乐府诗集》五十八引琴集。广《文选》十四。《诗纪》二。)

  戚夫人

  〈夫人。高帝姬。定陶人。生赵隐王如意。如意高帝所爱。几於立为太子。惠帝元年。吕后害之。〉

  【舂歌诗】〖纪云。一作永巷歌。〗

  〖《汉书》曰:吕后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钳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曰云云。太后闻之。大怒。召赵王杀之。遂断夫人手足。去眼薰耳。饮暗。使居鞠域中。名曰人彘。〗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汉书》外戚传。《御览》百三十六、百四十四、五百七十。《乐府诗集》八十四。《诗纪》二。)

  赵王刘友

  〈友。高帝子。十一年立为淮阳王。赵隐王如意死。孝惠元年。徙友王赵。凡立十年。高后三年幽死。〉

  【歌】〖《诗纪》作幽歌。〗

  〖《汉书》曰:孝惠时。友以诸吕女为后。不爱。爱它姬。诸吕女谗之於太后。太后怒。召赵王置邸。令卫围守之。赵王饿。乃作歌。遂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汉书》高五王传赵王传。《史记》吕后本纪。《乐府诗集》八十四。《诗纪》一。又《御览》百五十一引危、妃、恶、寤四韵。)

  城阳王刘章

  〈章。齐悼惠王肥之子。高帝之孙。高后称制。封为朱虚侯。高后崩。以平诸吕迎立文帝功。封城阳王。孝文二年卒。谥曰景。〉

  【耕田歌】〖《诗纪》云。耕一作种。〗

  〖《史记》曰:赵王友入朝。幽死于邸。三赵王皆废。高后立诸吕为三王。擅权用事。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高后燕饮。高后令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以军法行酒。高后曰:可。酒酣。章进饮歌舞。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歌云云。高后默然。〗

  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汉书》齐悼惠王传。风俗通怪神篇。《御览》四百三十四、七百六十四、八百二十二。《文选》补遗三十五。事类赋敛篇注。《诗纪》一。)

  汉武帝刘彻

  〈彻。景帝中子。四年。封胶东王。七年。立为皇太子。后三年正月即位。在位五十四年。后元二年卒。年七十一。有集二卷。〉

  【瓠子歌】

  〖《汉书》武帝纪曰:元封二年四月。作瓠子歌。沟洫志曰:上既封禅。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於是上以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湛白马玉璧。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实决河。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揵。上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柏冬日。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齿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汉书》沟洫志。《史记》河渠书。《水经注》瓠子河注。《乐府诗集》八十四。《文选》补遗三十五。广《文选》十四。《诗纪》一。又《类聚》四十三引何、河、宁、平、溢、日六韵。环宇记十三引溢、日二韵。韵补三引游一韵。)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搴长筊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隤林竹兮揵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汉书》沟洫志。《史记》河渠书。水经二十四。《乐府诗集》八十四。《文选》补遗三十五。广《文选》十四。《诗纪》一。又《书钞》八十九引一句。)

  【秋风辞】

  〖汉武帝故事曰: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