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集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韩安国引语】
〖《汉书》曰:韩安国云。治天下终不用私乱公。语曰:〗
虽有亲父。安知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不为狼。(○《史记》韩安国传。《汉书》韩安国传。)
【桓宽引语】
〖盐铁论曰:秦兼万国之地。有四海之富。而意不赡。非宇小而用菲者。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语曰:〗
厨有腐肉。国有饥民。厩有肥马。路有馁人。(○盐铁论园池篇。)
【桓宽引鄙语】
〖盐铁论曰:大夫曰:鄙语曰云云。以世俗言之。乡曲有桀人尚辟之。今匈奴公为寇。侵扰边境。是以县官厉武。以讨不义。设机械以备不仁。〗
贤者容不辱。(○盐铁论备胡篇。)
【《淮南子》引谚】
〖《淮南子》曰:乱世之法。高为量而罪不及。重为任而罚不胜。危为禁而诛不敢。民困於三责。则饰智而诈上。犯邪而干免。故谚曰:〗
鸟穷则噣。兽穷则{角牛}。人穷则诈。(○《淮南子》齐俗训。)
【邹阳引谚】
〖《史记》曰:邹阳狱中上《书》曰: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谚曰云云。何则。知与不知也。〗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史主及《汉书》邹阳传。《文选》三十九。)
【司马相如引谚】
〖《史记》曰: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相如上疏谏之。鄙谚曰云云。言虽小可以喻大。愿陛下幸察。〗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史记》司马相如传。《汉书》事马相如传。《御览》四百九十五。○逯案。《史记》袁盎传云。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汉书》盎传载此无坐字。《白帖》八引《汉书》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又《御览》三百九十三引《汉书》谚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三国志》薛综传谚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似此谚原为四言四句。相如所引既不全。且似已加删改也。而今本《汉书》作七言。恐亦经后人删落。)
【贡禹引俗语】
〖《汉书》曰:禹又言。郡国择便巧史书习於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故亡义而有财者显於世。欺谩而善书者尊於朝。誖逆而勇猛者贵於官。故俗皆曰:〗
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汉书》贡禹传。○逯案。故俗皆曰云云。皆假为谐。亦通。)
【司马迁引谚】
〖《史记》曰: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谚曰云云。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汉书》李广传。《御览》四百九十五、九百六十八。)
【司马迁引谚】
〖《史记》曰: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谚曰云云。此非空言也。〗
千金之子。不死於市。(○《史记》货殖传。《御览》四百九十五。)
【司马迁引谚】
〖《史记》曰:谚曰云云。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仕宦亦有之。〗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传。)
【司马迁引鄙语】
〖《史记》曰:鄙语云云云。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圽身。彼各有所短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白起王翦传赞。)
【褚先生引谚】
〖《史记》曰:褚先生曰:尹夫人自请武帝。愿望见邢夫人。乃诏使邢夫人衣故衣。独身来前。尹夫人乃低头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谚曰:〗
美女入室。恶女之仇。(○《史记》外戚世家。《御览》百四十四、三百八十。)
【褚先生引谚】
〖《史记》曰:褚先生曰: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道中人笑之。及其拜二千石。立名当世。所谓衣褐怀宝者也。谚曰:〗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穷。(○《史记》滑稽列传。)
【路温舒引俗语】
〖《汉书》曰:温舒上《书》曰: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偷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贼也。故俗语曰:〗
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汉书》路温舒传。《书钞》七十七。《诗纪》九作谚。)
【刘向引谚】
〖《说苑》曰: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谚曰:〗
诫无垢。思无辱。(○《说苑》敬慎篇。)
【薛宣引鄙语】
〖《汉书》曰:宣上疏曰:政教烦碎。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以求吏民过失。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至众庶。鄙语曰云云。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务。〗
苟改不亲。烦苦伤恩。(○《汉书》薛宣传。)
【刘辅引里语】
〖《汉书》曰:成帝欲立赵婕妤为皇后。先下诏封婕妤父临为列侯。辅上书言。妙选有德之世。考卜窈窕之女。以承宗庙。犹恐晚暮。今乃触情纵欲。倾於卑贱之女。欲以母天下。不畏于天。不愧于人。惑莫大焉。里语曰:〗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汉书》刘辅传。《御览》一百八十七、二百二十三、四百九十五。)
【王嘉引里谚】
〖《汉书》曰:是时侍中董贤爱幸於上。遂下诏封贤等。下丞相御史。益封贤二千户。嘉封还诏书。因奏封事谏曰:高安侯贤。佞幸之臣。陛下倾爵位以贵之。单货财以富之。损至尊以宠之。主威已黜。府藏已竭。唯恐不足。财皆民力所为。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流闻四方。皆同怨之。里谚曰云云。臣常为之寒心。〗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全唐文二百七十七柳泽上睿宗书。)
【泛胜之引谚】
〖泛胜之《书》曰:麦生黄色。伤於太稠。稠者锄而稀之。秋锄以棘柴褛之以壅麦根。故谚曰:〗
子欲富。黄金覆。○(齐民要术二。)
【泛胜之引古语】
土长冒撅。陈根可拔。耕者急发。(○礼记月令注。)
【马廖引长安语】〖《乐府诗集》作城中谣。《诗纪》同。〗
〖《后汉书》曰:明德皇后既立。躬履节俭。事从简约。廖虑美业难终。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百姓不足。起於世尚奢靡。长安语曰:〗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后汉书》马援传附马廖传。玉台新咏一作汉时童谣歌。《类聚》四十三。《御览》四百九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七。《文选》补遗三十五作长安谣。《诗纪》八。又《御览》三百六十四引额一韵。八百十八引帛一韵。)
【汉人为黄公语】
〖奚囊橘柚曰:汉高帝时。有黄公。不事生产。日牵一黄斑虎乞食於道。饮食稍不腆。辄解其缚虎。便咆哮作噬人状。人人震慑。多畀钱米。始谢去。人有语曰云云。入山遇猛虎。辄畏之曰黄公来。猛兽无不垂头掉尾而去。人又语曰云云。〗
虎莫凶。有黄公。(○古谣谚七十。)
猛兽回。黄公来。(○同上○逯按。此殆后人假托。姑附於此。)
【时人为应曜语】
〖广韵曰:汉有应曜。隐於淮阳山中。与四皓俱徵。曜独不至。时人语之曰:〗
南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广韵十六蒸。)
【关东为甯成号】
〖《史记》曰:甯成家居。上欲以为郡守。御史大夫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甯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岁馀。关东吏录郡国出入关者。号曰:〗
宁见乳虎。无值甯成之怒。(○《史记》酷吏传义纵传。《汉书》义纵传。《书钞》四十一。)
【长安为韩嫣语】
〖西京杂记曰:韩嫣好弹。以金为丸。一日所失者十馀。长安为之语云云。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所落。便拾取焉。〗
苦饥寒。逐弹丸。(○西京杂记四。《白帖》十四。《御览》四百九十六、七百五十五、八百十一。《诗纪》九作逐弹丸。)
【诸儒为朱云语】
〖《汉书》曰: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与诸易家论。充宗辨口。诸儒莫能抗。有荐朱云者。召入摄齐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故诸儒为之语曰:〗
五鹿狱狱。朱云折其角。(○《汉书》朱云传。《类聚》五十五。《白帖》二十六。《御览》四百六十三、四百九十五、六百十五。《诗纪》九作五鹿。)
【长安为王吉语】
〖《汉书》曰:王吉少时。居长安。其东家有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以啖吉。吉知而去妇。东家闻。欲伐其树。邻里止之。因请吉还妇。里中为之语曰:〗
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汉书》王吉传。《类聚》八十七。《御览》四百九十五、五百二十一、九百六十五。《诗纪》九作东家枣。)
【世称王贡语】
〖《汉书·王吉传》曰:吉与贡禹为友。世称云云。言其取舍同也。〗
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汉书》王吉传。后《汉书》王丹传注。《白帖》十二。)
【长安为萧朱王贡语】
〖《汉书》曰:萧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云云。言共相荐达也。〗
萧朱结绶。王贡弹冠。(○《汉书》萧育传。风俗通穷通篇。《类聚》二十一。《初学记》十八。《白帖》十。《御览》四百十、四百九十五。)
【吏民为赵张三王语】
〖《汉书》曰:王吉子骏。成帝欲大用之。出骏为京兆尹。试以政事。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
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赞。又王吉传。《书钞》三十九。《类聚》六。《白帖》二十一。《文选》十潘安仁《西征赋》注。《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五作三王。)
【邹鲁谚】
〖《汉书》曰:韦贤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类聚》八十三。《白帖》二十六。《御览》四百九十五、五百十八、六百十三、七百六十四、八百九。《诗纪》九。○逯案。《类聚》、《白帖》所引有教子二字。於义较胜。可据补。)
【诸儒为匡衡语】
〖《汉书》曰:衡好学。家贫佣作。以供资用。尢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
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汉书》匡鼎传。西京杂记二。计纪八作匡衡歌。)
【京师为诸葛丰语】
〖《汉书》曰:诸葛丰。元帝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避。京师为之语曰:〗
间何阔。逢诸葛。(○《汉书》诸葛丰传。《书钞》三十六、三十七。《白帖》十三。《御览》二百五十、四百二十七、四百九十五。《诗纪》九作诸葛丰。)
【诸儒为张禹语】
〖《汉书》曰:成帝即位。张禹为《论语》章句献之。诸儒为之语曰:〗
不欲为论。念张文。(○《汉书》张禹传。西京杂记二。《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九作张文。)
【长安为谷永楼护号】
〖《汉书》曰:楼护。字君卿。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
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喉舌。(○《汉书》楼护传。《书钞》百三、百四。《类聚》三十三、五十八。《御览》四百六十三、四百九十五、五百九十五、六百六。《诗纪》九作谷楼。)
【时人为甄丰语】
〖《后汉书》曰:王莽为宰衡时。甄丰旦夕入谋议。时人语曰:〗
夜半客。甄长伯。(○《后汉书》彭宠传。)
【长安为张竦语】
〖《汉书》曰:安众侯刘崇与相张绍进攻宛。不得入而败。竦与崇族父刘嘉诣阙自归。王莽赦弗罪。竦为崇作奏。莽大说。后又封竦为淑德侯。长安为之语曰:〗
欲求封。过张柏松。力战斗。不如巧为奏。(○《汉书》王莽传。)
【时人为王莽语】
〖蔡邕独断曰:古帻无巾。王莽头秃。乃始施巾。故语曰:〗
莽头秃。帻施屋。(○续《汉书》舆服志。独断下。《御览》四百九十六、六百八十七、七百四十。《诗纪》九作帻如屋。)
【东方为王匡廉丹语】
〖《汉书》曰:地皇三年四月。王莽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东。太师、更始合将锐士十馀万人。所过放纵。东方为之语曰:〗
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汉书》王莽传。)
【时人为蒋诩谚】
〖嵇康《高士传》曰:蒋诩。字元卿。杜陵人。为兖州刺史。王莽为宰衡。诩奏事到灞上。称病不进。归杜陵。荆棘塞门。舍中三径。终身不出。时人谚曰:〗
楚国二龚。不如杜陵蒋翁。(○《御览》五百十。《诗纪》九作杜陵蒋翁。)
【京师为杨雄语】
〖《汉书》曰:王莽篡位后。复上符命者。莽尽诛之。时扬雄校书天禄阁。使者欲收雄。雄恐。乃从阁自投。几死。京师为之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