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


【同前】 北周 庾信

拭啼辞戚里,回顾望昭阳。镜失菱花影,钗除却月梁。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衫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别曲真多恨,哀弦须更张。

【同前】

猗兰恩宠歇,昭阳幸御稀。朝辞汉阙去,夕见胡尘飞。寄信秦楼下,因书秋雁归。

【同前】 唐 崔国辅

汉使南还尽,胡中妾独存。紫台绵望绝,秋草不堪论。

【同前】

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何时得见汉朝使,为妾传书斩画师。

【同前】 卢照邻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汉宫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同前】 骆宾王

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妆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同前】 沈佺期

非君惜莺殿,非妾妒蛾眉。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

【同前】 梁献

图画失天真,容华坐误人。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亲。泪点关山月,衣销边塞尘。一闻阳鸟至,思绝汉宫春。

【同前】 上官仪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同前】 董思恭

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汉月正南远,燕山直北寒。髻鬟风拂散,眉黛雪沾残。斟酌红颜尽,何劳镜里看。

【同前】 顾朝阳

莫将铅粉匣,不用镜花光。一去边城路,何情更画妆。影销胡地月,衣尽汉宫香。妾死非关命,只缘怨断肠。

【同前三首】 东方虬

汉道初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远和亲。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胡地无花草,春来不似春。自然衣带缓,非是为腰身。

【同前三首】 郭元振

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容颜日憔悴,有甚画图时。

厌践冰霜域,嗟为边塞人。思从漠南猎,一见汉家尘。

闻有南河信,传闻杀画师。始知君惠重,更遣画娥眉。

【同前】 刘长卿

自矜妖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缋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北风雁急浮清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可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同前二首】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同前】 储光羲

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同前】 僧皎然

自倚婵娟望主恩,谁知美恶忽相翻。黄金不买汉宫貌,青冢空埋胡地魂。

【同前二首】 白居易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秋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同前二首】 令狐楚

锦车天外去,毳幕云中开。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同前】 李商隐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为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明君词】 梁 简文帝

玉艳光瑶质,金钿婉黛红。一去蒲萄观,长别披香宫。秋檐照汉月,愁帐入胡风。妙工偏见诋,无由情恨通。

【同前】 武陵王纪

塞外无春色,边城有风霜。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

【同前】 沈约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於兹怀九折,自此敛双蛾。沾妆疑湛露,绕臆状流波。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胡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唯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同前】 陈 张正见

寒树暗胡尘,霜楼明汉月。泪染上春衣,忧变华年发。

【同前】 北周 王褒

兰殿辞新宠,椒房馀故情。鸿飞渐南陆,马首倦西征。寄书参汉使,衔涕望秦城。唯馀马上曲,犹作出关声。

【同前】 庾信

敛眉光禄塞,遥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同前】 隋 何妥

昔闻别鹤弄,已自轸离情。今来昭君曲,还悲秋草并。

【同前】 薛道衡

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不蒙女史进,更无画师情。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专由妾命薄,误使君恩轻。啼落渭桥路,叹别长安城。今夜寒草宿,明朝转蓬征。卻望关山迥,前瞻沙漠平。胡风带秋月,嘶马杂笳声。毛裘易罗绮,毡帐代帷屏。自知莲脸歇,羞看菱镜明。钗落终应弃,髻解不须萦。何用单于重,讵假阏氏名。駃騠聊强食,挏酒未能倾。心随故乡断,愁逐塞云生。汉宫如有忆,为视旄头星。

【同前】 唐 王偃

北望单于日半斜,明君马上泣胡沙。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同前】 张文琮

戒途飞万里,回首望三秦。忽见天山雪,还疑上苑春。玉痕垂泪粉,罗袂拂胡尘。为得胡中曲,还悲远嫁人。

【同前】 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汉地行将远,胡关逐望新。交河拥塞路,陇首暗沙尘。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

【同前】 戴叔伦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同前】 李端

李陵初送子卿回,汉月明明照帐来。忆著长安旧游处,千门万户玉楼台。

【昭君叹二首】

梁 范静妇沈氏

早信丹青巧,重货洛阳师。千金买蝉鬓,百万写蛾眉。

今朝犹汉地,明旦入胡关。情寄南云反,思逐北风还。

【楚王吟】 张率

章台迎夏日,梦远感春条。风生竹籁响,云垂草绿饶。相看重束素,唯欣争细腰。不惜同从理,但使一闻韶。

【楚妃叹】 晋 石崇

刘向《列女传》曰:“楚姬,楚庄王夫人也。庄王好狩猎毕弋,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尝与虞丘子语,以为贤。樊姬笑之,王曰:‘何笑也?’对曰:‘虞丘子贤矣,未忠也。妾充后宫十一年,而所进者九人,贤於妾者二人,与妾同列者七人。虞丘子相楚十年,而所荐者非其子孙,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也。妾之笑不亦宜乎?’王於是以孙叔敖为令尹,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乐府解题》曰:“陆机《吴趋行》云,‘楚妃且勿叹’,明非近题也。”按谢希逸《琴论》有《楚妃叹》七拍。

荡荡大楚,跨土万里。北据方城,南接交趾,西抚巴汉,东被海涘。五侯九伯,是疆是理。矫矫庄王,渊渟岳峙、冕旒垂精,充纩塞耳。韬光戢曜,潜默恭己。内委樊姬,外任孙子。猗猗樊姬,体道履信。既绌虞丘,九女是进。杜绝邪佞,广启令胤。割欢抑宠,居之不吝。不吝实难,可谓知几。化自近始,著於闺闱。光佐霸业,迈德扬威。群后列辟,式瞻洪规。譬彼江海,百川咸归。万邦作歌,身没名飞。

──右一曲,晋乐所奏

【同前】 宋 袁伯文

玉墀滴凄露,罗幌已依霜。逢春每先绝,争秋欲几芳。

【同前】 梁 简文帝

闺闲漏永永,漏长宵寂寂。草萤飞夜户,丝虫绕秋屋。薄笑未为欣,微叹还成戚。金簪鬓下垂,玉箸衣前滴。

【同前】 唐 张籍

湘云初起江沉沉,君王遥在云梦林。江南雨多旌旗暗,台下朝朝春水深。章华殿前朝万国,君心独自终无极。楚兵满地能逐禽,谁用一身继筋力。西江若翻云梦中,麋鹿死尽应还宫。

【楚妃吟】 梁 王筠

窗中曙花早飞,林中明,鸟早归。庭前日,暖春闺,香气亦霏霏。香气漂,当轩清唱调。独顾慕,含怨复含娇。蝶飞兰复熏袅袅。轻风入裾春可游,歌声梁上浮。春游方有乐,沈沈下罗幕。

【楚妃曲】 吴均

春妆约春黛,如月复如蛾。玉钗照绣领,金薄厕红罗。

【楚妃怨】 唐 张籍

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

【王子乔】古辞

刘向《列仙传》曰:“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於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缑氏山头。’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为立祠於缑氏山下及嵩高之首焉。”

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参驾白鹿云中遨,下游来,王子乔。参驾白鹿上至云,戏游遨。上建逋阴广里践近高。结仙宫,过谒三台,东游四海五岳,上过蓬莱紫云台。三王五帝不足令,令我圣明应太平。养民若子事父明,当究天禄永康宁。玉女罗坐吹笛箫。嗟行圣人游八极,鸣吐衔福翔殿侧。圣主享万年。悲吟皇帝延寿命。

──右一曲,魏、晋乐所奏

【同前】 梁 江淹

子乔好轻举,不待炼银丹。控鹤去窈窕,学凤对巑岏。山无一春草,谷有千年兰。云衣下踯躅,龙驾何时还?

【同前】 高允生

仙化非常道,其义出自然。王乔诞神气,白日忽升天。晻暧御云气,飘飖乘长烟。寄想崆峒外,翱翔宇宙间。七月有佳节,控鹤崇崖巅。永与时人别,一去不复旋。

【同前】 后魏 高允

王少卿,王少卿,超升飞龙翔天庭。遗仪景,云汉酬,光鹜电逝忽若浮。骑日月,从列星,跨腾太廓逾窅冥。寻元气,出天门,穷览有无究道根。

【同前】 唐 宋之问

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吸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空望山头草,草露湿君衣。
 
卷三十 相和歌辞五

○四弦曲

《古今乐录》曰:“张永《元嘉技录》有《四弦》一曲,《蜀国四弦》是也,居相和之末,三调之首。古有四曲,其《张女四弦》、《李延年四弦》、《严卯四弦》三曲,阙《蜀国四弦》。节家旧有六解,宋歌有五解,今亦阙。”

【蜀国弦】 梁 简文帝

铜梁指斜谷,剑道望中区。通星上分野,作固下为都。雅歌因良守,妙舞自巴渝。阳城嬉乐盛,剑骑郁相趋。五妇行难至,百两好游娱。牲祈望帝祀,酒酹蜀侯诛。江妃纳重聘,卓女爱将雏。停弦时系爪,息吹治唇朱。脱衫湔锦浪,回扇避阳乌。闻君握节返,贱妾下城隅。

【同前】 隋 卢思道

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雪浮玉垒夕,日映锦城朝。南寻九折路,东上七星桥。琴心若易解,令客岂难要。

【同前】 唐 李贺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凉月生秋浦,玉沙鳞鳞光。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平调曲一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平调有七曲:一曰《长歌行》,二曰《短歌行》,三曰《猛虎行》,四曰《君子行》,五曰《燕歌行》,六曰《从军行》,七曰《鞠歌行》。荀氏录所载十二曲,传者五曲。武帝‘周西’、‘对酒’,文帝‘仰瞻’,并《短歌行》,文帝‘秋风’、‘别日’,并《燕歌行》是也,其七曲今不传。文帝‘功名’,明帝‘青青’,并《长歌行》,武帝‘吾年’,明帝‘双桐’,并《猛虎行》,‘燕赵’《君子行》,左延年‘苦哉’,《从军行》,‘雉朝飞’《短歌行》是也。其器有笙、笛、筑、瑟、琴、筝、琵琶七种,歌弦六部。张永《录》曰:‘未歌之前,有八部弦、四器,俱作有高下游弄之后。凡三调,歌弦一部,竟辄作送,歌弦今用器。’又有《大歌弦》一曲,歌‘大妇织绮罗’,不在歌数,唯平调有之,即清调‘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篇。后章有‘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是也。张《录》云:‘非管弦音声所寄,似是命笛理弦之馀。’王录所无也,亦谓之《三妇艳》诗。”

【长歌行】古辞

《乐府解题》曰:“古辞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魏改奏文帝所赋曲“西山一何高”,言仙道茫茫不可识,如王乔、赤松,皆空言虚词,迂怪难言,当观圣道而已。若陆机“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则复言人运短促,当乘间长歌,与古文合也。崔豹《古今注》曰:“长歌、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按古诗云“长歌正激烈”,魏文帝《燕歌行》云“短歌微吟不能长”,晋傅玄《艳歌行》云“咄来长歌续短歌”,然则歌声有长短,非言寿命也。唐李贺有《长歌续短歌》,盖出於此。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同前二首】古辞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发白复更黑,延年寿命长。

岧岧山上亭,皎皎云间星。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驱车出北门,遥观洛阳城。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追,咬咬弄音声。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同前】 魏 明帝

静夜不能寐,耳听众禽鸣。大城育狐兔,高墉多鸟声。坏宇何寥廓,宿屋邪草生。中心感时物,抚剑下前庭。翔佯於阶际,景星一何明。仰首观灵宿,北辰奋休荣。哀彼失群燕,丧偶独茕茕。单心谁与侣,造房熟与成。徒然喟有和,悲惨伤人情。余情偏易感。怀罔增愤盈。吐吟音不彻,泣涕沾罗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