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逸老堂诗话
逸老堂诗话
梅花不入《楚骚》,杜甫不咏海棠,二谢不咏菊花,亦可懊恨。
辛幼安词云:“戏马台前秋雁飞,管弦歌舞更旌旗。要知黄菊清高处,不入当年二谢诗。倾白酒,绕东篱。只於陶令有心期。明朝重九浑潇洒,莫使尊前欠一枝。”词调《鹧鹕天》。稼轩盖为菊解嘲也。
“绣裙斜立正销魂,宫女移灯掩殿门。燕子不归花著雨,春风应是怨黄昏。”《侯鲭录》载此诗,不知何人作也。余尝见唐女郎刘媛二绝句云:“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学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经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女郎此诗,可谓哀而不伤者矣。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阑一林雪,人生看得几清明?”陆放翁谓东坡此诗,本杜牧之“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余爱坡老诗,浑然天成,非模仿而为之者。放翁正所谓“洗瘢索垢者”矣。“索新妇,嫁女兒”,吴人俗彦也。按《三国志》:孙权欲为子索关羽女,袁术欲为子索吕布女。今人呼“索”为“煞”,因其音相似而为之。
《古今诗话》云:“江州琵琶亭题者甚多,唯夏郑公最佳。诗云:
‘流光过眼如车毂,薄宦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泪满青衫?’”余爱杨孟载云:“枫叶芦花两鬓霜,樱桃杨柳久相忘。当时莫怪青衫湿,不是琵琶也断肠。”孟载此诗为乐天解嘲,亦出新意。
沈石田诗话载:“薛沂叔《咏新溪小泛》诗云:‘柳断桥方出,云深寺欲浮。’”“石田称‘浮’字古人不能道。余见僧泐季潭有《屋舟》诗,有“四面水都绕,一身天若浮”,皆本老杜“乾坤日夜浮”之句。石田称之过矣。
宋朝盛学士次仲与孔平仲同在馆中,雪夜论诗,盛曰:“今夕当作不经人道语。”平仲诗:“斜拖阙角龙千丈,抹墙腰月半棱。”坐客皆称绝。次仲曰:“句甚佳,惜其不大。”顷间,次仲诗:“看来天地不知夜,飞入园林总是春。”平仲乃服。余见《麓堂诗话》载谢方石鸣治《送人兄弟》诗:“坐来天地不知夜,梦入池塘都是春。”次仲《雪》诗,颇与暗合。
陈声伯《渚山诗话》云:“近世士大夫遇事退恕,则曰‘过背之後,不知和尚在钵盂在’。其担任者,则曰‘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声伯戏以此言作绝句云:“短世惊风骤雨中,是非利害竟何从?身谋过背谁知钵,日记升堂且撞钟。”观此则非退恕者矣。吾吴中亦有谚云:“暴时得长老做,半夜里起来撞钟。”此语盖讥讽当世浮躁者。余偶得一绝以继之云:“处世真如一梦中,英雄得失总成空。
存亡身钵何须计?入定那闻半夜钟。”声伯名霆,吴兴人。
汉末仲长统《见志》诗曰:“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散《五经》,灭裂《风雅》。”又郑泉嗜酒,临卒,谓同类曰:“必葬我陶家之侧,庶百岁之後,化而成土,幸见取为酒壶,实获我心矣。”二子真旷达之士矣。
《墨庄漫录》载:“妇人弓足,始於五代李後主。”非也。予观六朝乐府有《双行缠》,其辞云:“新罗绣行缠,足跌如春妍。他人不言好,独我知可怜。”唐杜牧诗云:“钿尺裁量减四分,碧疏璃滑里春云。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段成式诗云:“醉袂几侵鱼子缬,彯缨长戛凤凰钗。知君欲作《闲情赋》,应愿将身作锦鞋。”《花间集》词云:“慢移弓底绣罗鞋。”则此饰不始於五代也。
《说苑》:“子贱为单父宰,初入境,见有冠盖来迎者,子贱曰:
‘车驱之,所谓阳乔者至矣。’阳乔,鱼名,不钓而来,喻士之不招而至者也。其鱼之形则未详。。余按《荀子》曰:本者,浮阳之鱼也。《唐文粹宓子贱庙碑》云:“岂意阳骄,化而为鲂。”乔从鱼为鱎,字义乃全,骄字恐误。
《唐六典》有装潢匠,注音光上声,谓装成而以蜡潢纸也。今制笺法,犹有潢桨之说,人多不解,虽大夫士读作平声,非也。
张野《庐山记》:“天将雨,则有白云,或冠于峰严,或亘于中岭,欲谓之山带是也。不出三日,必有雨。”唐人诗云:“风吹山带遥知雨。”
嘉兴李训导进,字孟昭,其《西湖夜宿》云:“蹇驴冲雪岸乌纱,夜醉西湖卖酒家。二八吴姬吹凤管,卷帘烧烛看梅花。”诵之以潇洒可爱。
围棋世称为“手谈”,又曰“坐隐”二字,盖晋人语也,可入诗。
都玄敬诗话载:“周方伯良石《题赵子昂墨竹》云:‘中原日暮龙旂远,南国春深水殿寒。留得一枝烟雨里,又随人去报平安。’陆俨山诗话谓此诗华亭卫先生作。但首句三字不同,“中原”作“汉家”,“旂”作“沙”。卫逸其名,想传闻之误耳。
种放隐于终南山,召拜起居舍人,赐告西归。有一高士隐居三世,以野蔌一盘诗一篇赠放云:“接得山人号舍人,硃衣前引到蓬门。莫嫌野菜无味,我是三追处士孙。”
王逐客送鲍浩然游浙东,作长短句云:“水是眼横波,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连?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东趕上春,千万和春住。”有余不尽之意,蔼然于言外。
绍兴间,临安士人有赋曲云:“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玉惯只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晚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
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思陵见而喜之,惜其后叠第五句“重携残酒”,不脱寒酸气,改曰“重扶残醉”。虞伯生系之以诗云:
“重扶残醉西湖上,不见春风画船。头白故人无在者,断隄杨柳舞青烟。”亦寓感慨之意深矣。
《西溪丛语》云:“孟浪,无趣舍之谓。”余读《庄子》林[C16?]斋《口议》云:
“孟浪,不著实之谓。”当从林注为当。
唐人俗谚云:“槐花黄,举子忙。”翁承赞诗云:“雨中妆点望中黄,勾引蝉声送夕阳。忆得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承赞,闽人,唐末为谏议大夫。
陈藏一《话腴》载:“李太守与伯珍医士书简云:‘遣白金三十两奉谢,以备橘黄之需。’咸不晓所谓橘黄之义。及观《世说》有‘枇杷黄,医者忙。橘子黄,医者藏’,乃知古人用事不苟如此。”
东峰吴鸣翰,洞庭人,在郡庠有能诗声。其《别妾》诗云:“黄金散尽学风流,学得风流已白头。记得西楼明月夜,几声檀板按梁州。”又《挽溺水妓》云:“翠袖尚笼金钏冷,清波难洗玉容羞。”
洪景卢《夷坚志》,“夷坚”二字出《列子》“夷坚闻而志之”,方言鹍鹏也。唐华原尉张慎素有《夷坚录》三卷。张端义《贵耳集》云:“夷姓坚名也。”张博洽之士,然必有所据,但未明方言出于何典耳。
老杜《孟冬》诗云:“破瓜霜落刃。”《岁时杂咏》乃云:“破甘霜落瓜。”硃新仲《杂记》云:“孟冬无瓜,当以《杂咏》为是。”余谓西瓜冬天固少,则今冬瓜兴瓠子皆有粉,故谓之霜落刃。若改作“破甘霜落瓜”,则谬矣。
关西名妓王白苎者,姿容雅素,词翰情思,翘翘出群。来游吴中,骚人雅士,闻其名而往者接种。或以诗挑之,会合其意,即留款宿,否则金帛盈箱,亦不能动。吴士熊栋卿访白苎,杯酌间各咏一物,白苎分得竹簟,其诗云:“含风八尺黄琉璃,卷送郎君诚不恶。只愁一夕秋露零,高束寒冰向尘阁。”栋卿分得竹夫人,其诗云:“含风八尺黄琉璃,卷送郎君诚不恶。只愁一夕秋露零,高束寒冰向尘阁。”栋卿分得竹夫人,其诗云:“保抱工夫妙不传,数条风骨已冷然。怪他世济夫人美,惯伴多才学士眠。”栋卿复指庭前蜘蛛为题,白苎诗先成云:“高结蓬莱第一宫,飞丝曾上御衣红。只因误罥仙人髻,谪向人间草屋东。。颇有自负之意。栋卿乃嘲之,其诗云:“高结蓬莱第一宫,飞丝曾上御是丝,些些黏惹便羁迷。何如扫动周遭网,不遣人间赚阿谁?”白苎见栋卿诗,稍不乐,稍不乐,复赋一首解嘲云:“上林一片杏花飞,预设贤罗修尔归。莫道个中黏著住,差强随永与沾泥。。栋卿亦无如之何,白苎姿色不艳丽,诗才敏速,不亚唐之薛涛也。
高骈镇成都,命酒佐薛涛妓行一令。乃曰:“须得一字象形,又须押韵。”公曰:“口,有似没梁斗。”涛曰:“川,有似三条椽。”公曰:“奈何一条曲?”涛曰:“相公为西川节度使,尚使一没梁斗,至于穷酒佐有一条椽兒曲,又何足怪?”骈亦为之哂焉。
唐子元荐论本朝之诗:“洪武初,高季迪袁景文一变元风,首开大雅,卓乎冠矣。二公而下,又有林子羽刘子高孙炎孙蕡黄玄之杨孟载辈羽翼之。近日好高论者曰:‘沿习元体,其失也瞽。’又曰:
‘国初无诗,其失也聋。’一代之文,曷可诬哉?永乐之末至成化之初,则微乎藐矣。弘治间,文明中天,古学焕日,艺苑则李西涯张亨父为赤帜,而和之者多失於流易。山林则陈白沙庄定山称‘白眉’,而识者皆以为傍门。至李空同何景明二子一出,变而学杜,壮乎伟矣。
然正变云扰,而剽袭雷同,经国微,而风雅稍远矣。”词繁不能悉录,撮其大略而已。
《封氏闻见录》云:“海内温汤泉甚多,有新丰骊山汤,蓝田石门汤,岐州凤泉汤,同州北山汤,河南陆浑汤,汝州广成汤,兗州乾封汤,邢州沙汤,凡八处,皆有温泉。”《墨庄漫录》云:“泉大热而气烈者,乃硫黄汤也。唯利州平疴镇汤泉温和,手可探而不作臭气,云是硃砂汤也。人传昔有两美人来浴,既去,异香馥郁,累日不散。”李端叔过浴池上作诗云:“华清赐浴忆当年,偶记荒山结胜缘。未必兴衰异今昔,曾经美女卸金钿。”余读唐子西《温泉记》云:“其下未必有硫黄,以为水受性本然。”按李贺有诗云:“华清宫中石汤。”以此推之,泉之温者,其下必有硫黄、石、硃砂之类。子西指以为水受本然之性,其然岂其然乎?
辛稼轩在上饶时属其室人病笃,命医治之,脉次,有侍婢名整整者侍侧,乃指谓医者曰:“老妻获安平,当以此婢为赠。”不数日果愈,乃践前约。以整整而去,稼轩口占《好事近》云:“医者索酬劳,那得许多钱物?只有一个整整,也盘合盛得。下官歌舞转凄惶,賸得几枝残笛。觑著这般火色,告妈妈将息。”整兒善笛,故第六句及之。
陈声伯《墨谈》云:“尧让天下於许由,由非山林逸士也。《左传》云:‘许,太岳之後。’太岳意即由耳。古者申吕许甫,皆四岳之後。《尧典》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逊朕位。’让由之举,或即此也。若饮牛弃瓢之说,或者由不敢当其让,遂逃避於野,如益避启於箕山之类。後人不知,概谓尧以天下让一山野之人,甚可骇也。”又阅都玄敬诗话云:“许由之名,见於庄子之寓言。自太史公信以为实有其人,而後世因之。许由者,许其处由,未尝有是人也。”玄敬当时最以洽博多闻称,不知何所据而云然。姑两存之,以质诸稽古之士。
张祜题骊山有禽名阿滥堆,明篁御玉笛,将其声翻为曲,左右皆能传唱。故祜有诗曰:“红叶萧萧閤半开,明皇曾幸此宫来。至今风俗骊山下,村笛犹吹《阿滥堆》。”
唐开元中,许云封善笛,李中《赠笛兒》有云:“陇头休听月明中,妙竹嘉音际会逢。见尔尊前吹一曲,令人重忆许云封。”刘禹锡《赠歌人米嘉荣》诗云:“唱得梁州意外声,旧人唯有米嘉荣。近来年少轻前辈,好染有些须作後生。”二生挟一艺之能,而名存不朽者,非名人之诗而传若是乎?余尝谓僧高闲草书,历世遐远,而不见传於世。今人读韩昌黎文,其名遂显於千百世之下而不能癜,由是知文字之不可无也如此。
杨用脩《丹铅续绿》云:“吞姓自古有之,若《氏族全书》有吞景云,晋有吞道元与天公笺者,今类书引用改‘吞’作‘查’,盖不知有吞姓也。《书叙指南》所引犹是吞字,可以为证。”余因是而索检《指南》考之,惜乎近年为人窃去矣。余惋叹累日,饮食不能下咽,乃为诗以志吾感云:“四十年前录此书,任渠痴笑宋人愚。追思跋语浑如梦,安得龙颔下珠。”《指南》任德俭著,其後有俞贞木先生题跋志於後。贞木家贫,一日绝粮,废簪铒衣服,仅存是册,盖惜青氈旧物故也。余今六旬矣,不知更复见此书否?是吾幸也。
王楙《野客丛书》云:“乐天有两小蛮,如‘杨柳小蛮腰’,公侍姬也。如曰‘还携小蛮去,试觅老刘看’,此酒榼名也。”王说谬矣,皆侍姬也。因讳之,乃曰酒榼。老刘即禹锡也。如元微之莺莺曰“双文”。宋贾耘老妾,东坡名之曰“双荷叶”。钱伯瞻侍兒名倩奴,《山谷集》中曰“青人”。我朝林子羽《鸣盛集》内红桥,皆侍姬也。
盖讳之易其名耳。
余尝见倪云林张伯雨诗寄与同时某人,称呼下曰“印可”二字,余不晓所谓。後阅《霏雪录》云“印可”字,维摩言“若能如是坐者佛可印可”,此禅语也。
山谷晚岁信佛甚笃,酷好嗜蟹,有诗云:“寒蒲束缚十六辈,已觉酒兴生江山。”东坡亦爱食蟹,其《谢丁公默惠蟹》诗云:“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尖团即蟹腹下靥也,雄蟹脐尖,至十月极肥大而豪腴,甚有味,古人谓之糊口者是已。刘孟熙谓雌蟹脐圆而珍,盖不知其味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