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辩坻

  义山七绝,使事尖新,设色浓至,亦是能手。间作议论处,似胡曾《咏史》之类,开宋恶道。
  王元美谓"一年又过一年春"与"九月九日望乡台"同法,而调少卑,情稍浓。盖情浓非诗家境诣,此语殊难得解。
  太白《清平调词》"想衣裳花想容",二"想"字已落填词纤境;"若非"、"会向",居然滑调。"一枝浓艳","君王带笑",了无高趣,《小石》跻之坦涂耳。此君七绝之豪,此三章殊不厌人意。
  太白"杨花落尽",与乐天"残灯无焰",体同题类,而风趣高卑,自觉天壤。
  七绝,李益、韩足称劲敌。李华逸稍逊君平,气骨过之,至《从军北征》,便不减盛唐高手。
  "虢国夫人"一首,张承吉之作,又见杜集。然调既不类杜绝句,且拾遗诗发语忠爱,即使讽时,必不作此佻语,应属祜作无疑。
  王表诗"一声歌发满城秋",赵嘏又云"一声留得满城春",邹子之吹黍谷,庶女之召飞霜,亦词人不用事之用事耳。
  七言绝起忌矜势,太白多直抒旨鬯,两言后只用溢思作波掉,唱叹有馀响。
  拙手往往安排起法,欲留佳思在后作好,首既嚼蜡,后十四字中,地窄而舞拙,意满而词滞。古亦多用景物唱起,然须正意着景中令足,后来神韵自不匮耳。
  《诗家直说》云:"予初赋《侠客行》:'笑上胡姬卖酒楼,赌场赢得锦貂裘。酒酣更欲呼鹰去,掷下黄金不掉头。'自谓结无馀音,更之云:'天寒饮罢酒家楼,掷下黄金不掉头。走马西山射猛虎,晚来风雪满貂裘。'"予前说得此,尤觉醒畅。
  张继诗"江枫渔火对愁眠"。今苏州寒山寺对有愁眠山,说者遂谓张诗指山,非谓渔火对旅愁而眠。予谓非也。诗须情景参见,此诗三句俱述景,止此句言情,若更作对山,则全无情事,句亦乏味。且愁眠山下即接姑苏城寒山寺,不应重累如此。当是张本自言愁眠,后人遂因诗名山,犹明圣湖因子瞻诗而名西子湖耳。
  至于夜半本无钟声,而张诗云云,总属兴到不妨。雪里芭蕉,既不受弹,亦无须曲解耳。
  宋人之诗伧,元人之诗巷,然亦各自间有佳处。
  海叟《杨白花》,谓故君之思,似太亵,当是即胡后本意耳。"渡江水"语尤可见。
  凤洲"人间陆海天茫茫",出李贺《秦宫》诗,变得雄奇,中着此句,觉通篇发越。
  空同"苑西辽后"篇,华亭宋辕文以为拟杜"昆明池水",以不甚似见工。
  然予谓此拟"瞿塘峡口",非拟"昆明"也。
  元美七律,力沉而微伤滞,思精而时入巧,材富而每阑入近语,未足称长。
  于鳞语元美"我无凡境,子无神境",二人亦初不讳之。至《祀康陵》等篇,则李、谢未办耳。
  茂秦"天书早下促星轺",末结出武选葬兄,点次轻稳,善于避险。
  子相矫矫,有拂日摩天之羽,虽伤短促,终自不羁。
  诗自万历末,争欲决李、王之藩。董宗伯其昌颇自矫峙,然风格亦微跌宕矣。
  许景樊,朝鲜女子耳,诸体略放温、李、而七律独祖七子之风,"层台"、"一柱",全学于鳞。《登黄榆作》,见有明文章诞敷之远。
  二李献吉、于鳞。何、王景明、元美。外,若徐昌之邈然洁秀,薛君采之婉挚华亮,顾华玉之格苍味腴,高子业之造思精微,王稚钦之风神丽失,自足掩馀子之芳润,抗四氏以并驰。故以广大教化论之,或稍逊四家,倘用独长便决胜。尝拟合选国初四子,高季迪、杨孟载、张来仪、徐幼文。前后七子,献吉、景明、边廷实、徐昌、康德涵、王敬夫、王子衡为前七子,于鳞、元美、谢茂秦、徐子与、宗子相、吴明卿、梁公实为后七子。与上薛、顾、高、王及刘伯温、卢次便为二十四家。次便虽骚赋名,然诗自振迅。
  徐昌《迪功集外》,复有《徐迪功外集》,吴郡皇甫子安为序而刻之音。
  又有《徐氏别稿五集》,其名有《鹦鹉编》、《焦桐集》、《花间集》、《野兴集》、《自惭集》,总为五集。《迪功集》或云是其自选,风骨最高,体律严正。
  《外集》殊复奕奕。《别稿五集》中:《蕉桐》多近体,最疵;《鹦鹉》多学六朝,间杂晚唐,颇有《竹枝》、《杨柳》之韵。《花间》"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诗为小乘,入词亦苦方不称。他如"花间打散双蝴蝶,飞过墙儿又作团",《咏柳花》云:"转眼春风有遗恨,井泥流水是前程",便是词家情语之最。献吉叙《迪功集》云:"守而未化,蹊径存焉。"子安叙其《外集》云:"并包众美,言务合矩,检而不隘,放而不逾,斯述藻之善经也,奚取于守化而暇诋某未至哉!"余谓昌洁蠲树藻,颇有骚思,而庄于吐辞,雅深于怨,殆不欲为放言也。自献吉论之,乃云"未化",故应子安叙论优耶!
  边贡诗"自闻秋雨声,不种芭蕉树",王世贞谓芭蕉岂可言树?余谓北齐武成后谣云:"千金买果园,中有芙蓉树。破券不分明,莲子随它去。"是不定木本乃称树也。第边语虽俊而命意微近填词耳。俊语常恐堕格,此等处故难。
  何元郎《丛说》所摘明诗,董浔阳《赠行》诗三首殊工,馀句多不能佳。至称沈石田"檐前故垒雌雄燕,篱下秋子母鸡",尤可笑。录唐六如《怅怅》词一篇,虽不入格,而措语酸伤有情,当为泪下,可与《寄文徵仲书》并观。然元朗谓之六朝,亦遥遥矣。
  谢茂秦谓情诗难作,何元朗谓情词易工,二语无妨并当。盖诗必求格,而情语近昵,则易于卑弱;词则昵乃当行,高顾反失之。又元朗少喜曲,中年病废,教童子习唱,遂通音调。是於曲学者,故不难于言情。茂秦少亦工小词,后见于鳞诸子,遂大羞悔,故道著情语便苦畏,亦伤弓之惊弦声也。
  有明诗家称二李、何、王,然于鳞近于优孟抵掌,元美近于监厨请客,相其风骨,殊逊李、何。虽献吉近粗,大复近弱,当其得意,前无古人,粗弱政是不掩质处。后来曲尽修辞,无瑕可指,而深按之,便苦浮且厉,是李、何所病,犹古民之三疾也夫?
  于鳞"万里银河"一首,余见其稿,益知改正心苦,古人不漫然也。今录附注:"万里银河接御沟,稿作'何处还逢玉树留'。千门夜色映南稿作'此登'。
  楼。城头客醉燕稿作'青'。山月,笛里寒生蓟北稿作'紫塞'。秋。胡地帛书鸿雁动,汉宫纨扇婕妤愁。西风明日吹双稿作'蓬'。鬓,且逐飞蓬赋远游。
  稿作'多病天涯恋旧游'。"其造题亦小异。
  茂秦"庭草惊秋"一首,尝见其旧刻,与《四溟全集》所载多不同,知其先后改定之佳。今录之,以旧诗附注:"庭草惊秋白露垂,旧作'玉露初惊沾草重'。
  冰轮渐觉渡河迟。光临凤阙清钟断,旧作'清樽断',乃不成语。寒入旧作'气接'。龙庭书角悲。天际几看鸿雁影,山中又老桂花枝。共旧作'不'。知庾亮南楼夜,旧作'下'。曾为勋名感鬓丝。"
  ○杂论
  《解颐新语》云:"诗贵和平,令人易晓。"予谓和平固不在易晓。又云:"子渊《箫颂》传于宫媵,百乐《童规》讽于樵厮,《长恨》一曲童子解吟,《琵琶》一篇胡儿能唱,岂必深险哉!"予谓诗不贵险,却自须深,元、白鄙俚,讵足为训!借如《箫赋》在今,亦未易读,诗索媪解,岂称高唱!且百泉尝称文宗能辨苹非蔌萧,知钏为跳脱";又以"自古帝王皆逊志典学,故相如、子词赋谲诞,音韵聱牙,汉帝一诵如素习。"而两论并核,殊复矛盾,何耶?
  严仪卿生宋代,能独睹本朝诗道之误,谓"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某末流甚者,叫噪怒张,乖忠厚之风"。论眉山、江西,亦可称沈著痛快,真绝之识,其书之足传宜也。
  皇甫氵方云:"诗苟音律欠谐,终非妙境,故无取扌幻体。"斯言殆不尽然。
  又云:"元、白六韵,七言排律之始。"岂未睹崔融、杜甫诸公之作耶?
  曹植"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徐"浮何洋洋,愿因通我辞"。齐浣"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又变"风"、""为"月"。而太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则"风"、"月"并役,是用变为偷者也。石崇金谷涧赋诗,不能者罚酒三斗。太白云:"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而于鳞"诗成罚我我岂辞,便过三斗无论数",是用翻为偷者也。
  张乔《寄杂扬故人》:"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解颐新语》谓"扬有二十四桥,乔盖想故人之居当过其半,乃知诗人无虚语"。予谓此真百泉魔语也。
  胡明瑞性骛多,故于宋、元诗俱评驳极详。然眼中能容尔许尘物,即胸次可知,宜诗之不振矣。
  相如《美人赋》全仿宋玉《登徒》篇,当是少时学步之作。《杂记》谓其因文君而欲以自刺;武林章氏注《古文苑》,又讥其欲自媚于世,俱谬。
  高廷礼曰:"汉、魏质过于文,六朝华浮于实,得二者之中,备风人之体,惟唐诗为然。"案高语是以唐人高于汉、魏也。且汉、魏非乏采,而六朝汉为ゼ华,较唐犹为存朴,徒自俳俪句字求之,真以目皮相耳。
  孙钅广云:"乐府贵俚。"此似未深窥乐府者,后人闻之,恐大诖误。
  《易林》、《参同契》等书,本非文士所撰,其词特偶作谐声耳,后之证古韵者,辄引为据,殊见乖鬲。又若唐、宋以后人著撰,韵多放轶先榘,如晚唐诗首句出韵之类,后辑韵书者不引著宪以裁其愆,反援彼讹文,强证通韵,徒炫博雅,不知滋误。
  论文不可束缚,如信《汉》而谓周无遗民是也。论文不可穿凿,如解杜诗而句句傅著每饭不忘君是也。
  诗家如作字家,点画之间,斟酌繁简,小有增损,不妨其妙。人名如马卿、葛亮,多见篇什;仇池九十九泉,而杜诗"长怀十九泉",古人不谓疵也。如《诗》三百五篇,而孔称《三百》,举全略奇,古多有之,顾审其善用耳。
  《笔丛》载宋游景仁《黄鹤楼》诗,云:"宋七言律唯此首可追老杜。"今案其诗云"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调已极粗滑,至"角声交送千家月",鄙俗又甚。
  "山气日夕佳","众鸟欣有托",伊其相谑,故作谬误耳。他如"弄獐"、"伏腊"、"大杜"、"金根",徵杜若于坊州,惑蹲鸱为羊子,未读曹赋,乃呼雀,不熟《尔雅》,误食蟛蜞,博类词林,均资噱笑。此拾遗所以求过"难字",隐侯所以畏读"雌霓"也。
  次韵非古,今人每好作之;重字不妨古,而今每酷忌。盖次韵始终於元、白,微之《上令狐文公书》中自叙其故;而重字唐多有之,不止李藩之举钱起也。沈存中云:"唐人虽小诗,莫不揉埏极工而后已。崔护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语未工,故第三句云'人面今何处去',虽有两'今'字,不惜也。"斯言得之。
  《子夜》双关,"砧"哑谜,虽入巧法而不坠古风。又有巧用别名略同为隐者:杜康善酿,曹公即呼酒为杜康。宜城、中山出名酒,梁昭明诗"宜城溢渠碗,中山浮羽卮",即呼酒为宜城、中山。和,山名,产木宜琴瑟,王昌龄斜抱和深见月",即呼琴瑟为和,《搜神记》韩恁、何氏魂化鸳鸯,温飞卿诗"粉项韩恁双扇中",即呼鸳鸯为韩恁。又阮咸制乐器,其器即名阮咸。江南薛九善歌《嵇康》,《嵇康》曲名,见王钅至《侍儿小名录》。至酒名圣人、贤人、督邮、从事,乐府名有《董娇饶》、《王子乔》,皆是类也。作者须古有是称,不嫌新异,傥复比物创更,必陷险<骨皮>。借更名酒仪狄,号琴空桑,转展不极,不能不为词林笑端。东坡"独看红蕖倾白堕",州"吾晚刘毅",是句佳乎?
  近体咏史自不能佳,胡曾百首,竟坠尘溷,《平城》、《望夫石》二诗,结句尤恶。茂秦顾独称之,何邪?又云"咏史宜明白断案",非徒不解近体法,是目未经见晋以前咏史者。
  李阳冰见《碧落》之碑,数日不去;欧阳询爱索靖之迹,下马坐观。二公之于慕古,可谓勤已。抑岂以摹画之工而真宰不宣耶!
  诗必相题,猥琐、尖新、淫亵等题,可无作也。诗必相韵,故拈险俗生涩之韵及限韵步韵,可无作也。
  谢茂秦云:"白乐天正而不奇,李长吉奇而不正。"直呓语耳。
  何元朗最喜白太傅,称其"不事雕饰,直写性情",不知此政诗格所由卑也。
  又称白《琵琶行》、元《连昌宫词》为古今长歌第一,殆见浅耳。
  杜诗"苔卧绿沈枪",柴虎臣诗"绿沈终日卧苍苔",亦是指枪。或云杨用修尝辩绿沈是色,非物名,不可单用,非也。古人名物,多举色像形。《诗》称"茹蘧",不嫌是草。大黄大白,弓杯自见。《汉书》云:"取青紫如拾芥耳。"又云:"纡青拖紫。"后汉《樊君碑》:"龟艾追赠。"艾所以染绶。谢诗"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苹鹿。"ゼ词之家,类多裁缀。聊举数端,知杨说之未足拘耳。
  《沧浪吟卷》云"发端忌作举止",贵高浑也;"收拾贵在出场",须超远也。
  王昌龄集云:"王维诗天子,杜甫诗宰相。"宋严羽《吟卷》云:"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然此等论,必自开元以后作者,方当受其折使之耳。
  初唐用古句,盈川"少别比千年",正字"丘陵徒自出",间增一字,便与古意迥别,造入工,不嫌成构。然《白谣》"出"字当读吹,平声,叶下之来",而伯玉读作入声。"中兴"读平声,而子美诗"新数中兴年",是读去声。
  "中圣"读去声,而太白"醉月频中圣",是读平声。《左传》"华不注","不"字读付,如《棠棣》"鄂不кк"。"不"字言此山孤秀如华付之注于水,见虞挚《畿服经》。而李于鳞律诗以"华不注"对"医无闾",绝句我自能怜华不注",俱读入声。律之审音家,诸公未免不识字之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