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总龟前集

  余夜梦一道士,一奴负酒瓢随之。道士邀余坐茗坊,奴窃饮,瓢无有,乃笑。
  道士诟欲杖之。顾奴曰:“汝从觉范求诗。”曰:“难藏为香衅,易满坐遍小。
  开口所有竭,馋奴法当笑。”句句皆讥其褊,可怪也。
  琏禅师工诗,舒王以其诗示欧公,公曰:“此道人肝脏馒头,是中无一点菜气。”仁庙留住净因禅院,作偈进乞还山林,曰:“千簇云山万壑流,闲身归老此峰头。殷勤愿祝如天寿,一炷清香满石楼。”又曰:“尧仁况是如天阔,乞与孤云自在飞。”
  桂林僧景淳工诗,福老衲为余言,淳意苦而深,世不可遽解。如曰:“夜色中旬后,虚堂坐几更。隔溪猿乍叫,当槛月初生。”又曰:“后夜客来稀,幽斋独掩扉。月中无事立,草际一萤飞。”余时年方十六七,心不然之。
  筠溪快山有虎,有牧童为虎逐,牛捍护之,竟死。石门老衲文公为余言之,为作诗以讽含齿被发而不义者。然余徒能讽之,其能已之哉!颂曰:“快山山浅亦有虎,时时妥尾过行路。一竖地坐牧两牯,以捶捶地不知顾。虎搏竖如鹰搦兔,两牛来奔虎弃去。因往疴痒挨老树,牯则喘视同守护。虎竟不得此牧竖。竖虽不活牯无负。一村嚣传共鸣鼓,而虎已逃不知处。嗟乎异哉两大武,高谊可与贯高伍。今走仁义名好古,临事真情乃愧汝。此事可信文公语,为君落笔惊风雨。”
  并〔同前〕

  ●卷三十三·诗谶门上
  太祖采听至明远,边事纤悉必知。有间者西蜀还,问剑外有何事,间者曰:“但闻成都满城诵朱山长《苦热诗》曰:‘烦暑郁蒸无所避,凉风清冷几时来?’”
  曰:“此蜀人思我来取也。”〔《古今诗话》〕
  伪蜀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书元亨利贞四字。时昶子善书札,取本宫策勋府书云:“天垂余庆,地接长春。”乾德中伐蜀,明年蜀降。二月,以兵部侍郎吕余庆知军府事,以策勋府为治所。太祖圣节号长春,此天垂地接之兆也。
  〔《茅亭客话》〕
  辛夤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将致讨之前,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夤逊题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明年蜀亡,吕余庆以参知政事知益州;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谈苑》二说不同,故两存之。〕
  梁沙门宝志铜牌,多谶未来事,云:“有一真人在冀川,开口张弓在右边。
  子子孙孙万万年。”江南李,其子曰弘冀;吴越、钱Α诸子皆连弘字,期以应之。而真宗讳正当之。〔《谈苑》〕
  江南将亡数年前,升元寺殿基掘得石记,视之诗也。辞曰:“若问江南事,江南事不凭。抱鸡升宝位,走犬出金陵。子建居南极,安仁秉夜灯。东陵娇小女,骑虎渡河冰。”王师甲戌渡江;李煜以丁酉年生;曹彬为大将,列栅城南,乃子建也;潘美为副将,城陷恐有伏兵,命卒纵火,乃安仁也;钱椒以戊寅年入朝,尽献浙西之地,骑虎之谓也。〔《谈苑》〕
  志公尝画鹿负按走山中,又云:“两角女子绿衣裳,却背太行趋君王。一止之月必消亡。”后禄山乱,盖两角即鹿,绿即禄,女子即安字,太行即山名,一止之月,果正月败亡。〔《唐宋遗史》〕
  翰林苏公绅,尝题润州金山一联云:“僧依玉鉴光中住,人在金鳌背上行。”
  乃荣入玉堂之兆,已而果然。位止内相,亦诗之谶也。〔《青箱杂记》〕
  李,徐温养子,冒徐姓,名知诰,为升州刺史,为童谣诗曰:“东海鲤鱼飞上天。”后乃继温。〔《青箱杂记》卷七〕
  江南李觏召试制科,尝作诗曰:“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断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更被暮云遮。”观此诗有重重障碍,意恐时命不偶。果如其言。
  〔《青箱杂记》卷七〕
  孟东野《下第诗》曰:“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又《再下第诗》曰:“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其后登第诗曰:“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进取得失,盖亦常事。而东野器宇不宏,偶下第则情陨获如伤刀剑,以至下泪,既登科则志意充溢,一日之间花即看尽,何其速耶。后授溧阳尉卒。〔《唐宋遗史》〕
  寇莱公方贵时,送人使岭南,尝作诗云:“到海止十里,过山应万重。”及贬雷州,吏呈图经,问去海几里,吏曰:“十里。”是南迁之祸已见于诗也。
  〔《青箱杂记》卷七〕〕
  张乖崖公守陈日,尝游赵氏西园,诗曰:“方信承平无事久,淮南闲杀老尚书。”后一年捐馆,亦诗之谶。〔《青箱杂记》卷七〕
  苏缄字宣甫,性忠义,喜功名。皇中知英州,侬贼作过,以守御功换馆职,寻坐事贬房州司马。嘉中复官,知越州诸暨县。余与之同僚,尝赠诗曰:“燕颔将军欲白头,昔年忠勇动南州。心如铁石老不挫,功在桑榆晚可收。”十八年再知邕管。交趾叛,攻城,战没,朝廷悯之,赠奉国军节度使,谥忠勇,则忠勇之谥已见于余诗矣。〔《青箱杂记》卷七〕
  许州临颍人成锐应制科,尝以诗三篇献丞相王文惠。《野菊》云:“彩槛应五分,春风不借恩。”《野花》云:“馨香虽有艳,栽植未逢人。”公谓辞虽绮靡,未有登科意。别有《赠裴员外》诗云:“凭高看渐远,更上最高楼。”公曰:“再举合践高第。”果符其言,其能品藻如此。
  李游后湖赏莲花,作诗曰:“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识者谓虽佳句,然宫中有佳人头非吉也。〔《摭遗》〕
  廖融处士,衡山人,有诗云:“云穿捣药屋,雪压钓鱼船。”因自解曰:“屋破而云穿,其中无人也;船为雪压,无用也。”后六十日果卒。〔《摭遗》〕
  余安道自番禺诏赴阙,过韶阳,《游龙光寺诗》云:“暂离人世界,且至佛家乡。”议者谓非吉兆,果卒于秦淮亭下。尝有日者谓曰:“到秦地当有灾。”
  果如其言。〔《摭遗》〕
  苏子美《沧浪亭观鱼》诗云:“自嗟不及游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非吉意也。又有云:“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蟠青入破窗。”虽佳句,然窗破野蔓蟠其中,似无人居矣。子美竟卒于谪籍。〔《摭遗》〕
  王处厚字元美,益州华阳县人。尝遇一老僧论浮世苦空事。登第后出郭,徘徊古陌,轸怀长吟曰:“谁言今古事难穷,大抵荣枯总是空。算得生前随梦蝶,争如云外指冥鸿。暗添雪色眉根白,旋落花光脸上红。惆怅荒原懒回首,暮林萧索起悲风。”及暮还家,心疾而卒。〔《洞微志》〕
  杨贵妃尝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天宝末童谣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明皇杂录》〕
  李遐周有道术,居玄都观,尝题诗数千言,皆记明皇巡幸西蜀及禄山僭窃之事,时人皆不之悟。诗曰“燕市人皆去”,禄山以蓟门之事而来也;“函关马不归”,哥舒翰败潼关也;“可怜山下鬼”,嵬也;“环子系罗衣”,贵妃小字玉环,及马嵬之死,高力士以罗衣缢焉。〔《太真外传》〕
  崔曙尝作《明堂火珠》诗,其中有佳句曰:“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为文士推服。崔既天殁,有一女名星而无男子,当时异之。〔《本事诗》〕
  李煜暮岁乘醉书于牖曰:“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醒而见之大悔,不久谢世。〔《翰府名谈》〕
  邵拙字拙之,雁门人,好学博通经史。水曹郎赵庆有诗赠之曰:“迈古文章金鸳鸯,出群行止玉麒麟。”仕宦不达而卒。有诗传于时,其间有云:“万国不得雨,孤云犹在山。”此其应欤!〔《江南野录》〕
  何昌陵宰庐陵,郡有衙将杨克俭能媚州牧而移其权。昌龄以兄事之。尝游其池馆,贻其诗曰:“经旬因雨不重来,门有蛛丝径有苔。再向白莲亭上望,不知花木为谁开。”未几克俭连延范贷死而刑,其家破焉。议者以为其诗之谶也。
  贾岛尝为《病蝉》诗曰:“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折翼犹能搏,酸音尚极清。露华应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乌鸟,俱怀害尔情。”议者谓无抟风之意,果为礼闱所斥。
  淳化中,崇文院直栌绝高处,有人题两句云:“秋风送炎去,庭木叶齐落。”
  是年立秋日宋炎罢,来年立秋叶齐黜。”〔《乘异记》〕
  张退傅年七十八,除夜有诗云:“八十光阴有二年,烟萝门户喜开关。近来无奈山中相,频寄书来许缀班。”后四年而薨,乃八十二之谶也。此答陈文惠之诗。〔《诗史》〕
  沈询夜宴僚友,歌著辞令曰:“莫打南来雁,从他向北飞。打时双打取,莫遣两分离。”是夕为奴归秦所杀,夫妻并死。〔《南部新书》庚〕
  张忠定少年游华山,谒陈图南,遂欲隐华山,谓图南曰:“欲就分先生山半住,可否?”图南曰:“他人即不可,如公者,吾当分半山相奉,然公方有宦职,未可释此。其势如家人张筵,笙歌鼎沸,忽庖中火起,待公救之,岂可不赴!”
  赠之诗曰:“自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中救火忙。乞得金陵养闲散,也须多谢鬓边疮。”始皆不谕。后忠定更镇杭益。晚年发疮于脑,不瘥,乞金陵,悉如其诗。
  大中祥符七年乙卯七月二十日终。〔《古今济所》〕
  滕倪善诗,宗人滕郎中守吉州,往谒之,会秋试告别,为诗云:“秋风江上别旌旗,故国无家泪欲垂。千里未知投足地,前程应是听猿啼。误攻文字身空老,却返渔樵计已迟。羽翼凋零归不得,丹青无路接差池。”守得诗云:“此生不与子相见。”别后卒于旅邸。倪有诗云:“白发不知容相国,也同闲客满头生。”
  又《题鹭鸶障子》云,“映水有深意,见人无惧心。”〔同前〕

  ●卷三十四·诗谶门下
  孟津诗人李读字长源。一日自孟津访魏仲先曰:“数宿前有人在床下诵曰:“行到水穷处,未知天尽时。”予斥其误曰,岂非“坐看云起时”耶?答曰:“此云安能起也?”兹必死期,故来相别。”痛饮数日而卒。〔《古今许话》〕
  丁晋公总章圣陵事,翰林学士李维援其亲识为挽郎,恳请于晋公曰:“更在陶铸。”
  丁应声曰:“隔铸复陶铸,斋郎又挽郎。自然堪下泪,何必到斜阳!”未几丁败。
  张唐卿进士第一人登科,期集于兴国寺,题诗句于壁曰:“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有人续云:“君看姚晔并梁固,不得朝官未可知。”后果终于京官。
  赵嘏尝有诗云:“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止于渭南尉,以其精于诗,时谓之赵渭南,如韦苏州云。
  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不以礼。复遭遇晋惠帝,遂同日收石崇欧阳建潘岳送市。石谓潘曰:“安仁复尔耶?”潘曰,“可谓‘白首同归’也。”
  潘金谷集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亦其谶也。
  庾亮出石头城,百姓歌于岸上曰:“庾公上武昌,翩翩如飞鸟。庾公还扬州,白马牵旒。”果寻卒。
  来鹏诗思清丽,韦岫尚书常爱其才。游蜀,夏课卷中有云:“一夜绿荷风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识者以为不祥,是年果失志。
  丁晋公自崖召还,有《寄友人》诗曰:“九万里鹏重出海,一千年鹤再归巢。”
  句健意清。然议者曰:谓鹏处于海为得地,出海则失水;鹤返其巢,则不能翱翔矣。卒如其说。又扈从东封,尝闻奈何黑水,人间阴狱也,感其事而为诗曰:“黑水溪旁聊驻马,奈何岸上试回头。高崖昏处是阴狱,须信人生到此休。、非佳兆也。
  丁晋公为侍中时,尝作诗曰:“千金家累非良宝,一品官高是强名。”未几夺爵籍没。初释褐为饶悴,同年白稹为判官。稹一日以片纸假缗伍于公,公笑日:“榜下新婚京国富室,岂无半千质物耶?惧我挠之故矫耳。”于简尾书一绝戏之曰:“欺天行止吾何有,立地机关子太乖。五百青蚨两家阙,赤洪崖打白洪崖。”朱崖之行兆于此。
  苏子美失意,秋日登苏之阎门云:“年光冉冉催人老,云物涓涓又变秋。家在凤凰城阙下,江山何事苦相留!”又书其旁云:“江山留人也,人留江山也?”
  卒不用,亦涛之谶。
  郑毅夫罢禁林,行次南都遇雨,为二篇曰:“雨声飘断忽南去,云势旋生从北流。应料凉风消息近,萧萧已在树梢头。”又曰:“榴火烧空未拟休,忽惊快雨破清秋。晚云淡淡趁落日,只到楚江南岸头。“僧文莹见之,讶其气不振,解钱塘,赴青社,卒楚州。
  崔玄谏议有子名勉,与赵叔平同年登第,转大理评事。过天津桥坠马。时集贤韩公与赵同为开封府推官。韩,崔婿也。闻其坠马,遽往视之,但呕血不止。
  数日馆于韩舍,因作诗曰,“身随花露重,命逐藕丝轻。明朝风雨霁,归路在三清。”明日果卒,时有微风细雨。
  卢多逊方角,其父携就云阳观小学,与群儿见废坛上有古签一筒,竞往抽之为戏。多逊尚未识字,抽一签归示其父,词曰:“身出中书堂,须因天水白。
  登仙五十二,终为蓬岛客。”父见之,颇意以为吉兆。迨作相,与秦王事故败,始因遣堂吏赵白,遂窜南荒,卒于朱崖,年五十二。无一字之差。并〔同前〕
  严恽字子重,善为诗,尝有诗云:“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酒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累举不第,卒于吴中。〔《南部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