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林广记


  [附]潘紫岩题陈图南鼾睡图

  甲马营中紫气高,属猪人已著黄袍。此回天下都无事,可是山中睡得牢。

  希夷骑驴游华阴,闻太祖登极,大笑坠驴,曰:“天下自此定矣。”紫岩诗本此语也。

  赠张乖崖

  自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中救火忙。乞得金陵养闲散,也须多谢鬓边疮。

  《古今诗话》云:“张忠定公少谒华山陈图南,图南赠以诗一绝,始皆不谕其意。后忠定更镇杭、益,晚年发疮于鬓,移守金陵,遂薨,悉如其言。”

  胡苕溪云:“余考《三朝正史·张咏传》:真宗时,咏再任升州,头疮甚,上悯之,代还,不能朝谒,复求领郡,命知陈州,卒。《古今诗话》以为移守金陵遂薨,非也。”

  魏处士

  处士名野,字仲先。隐居不仕,真宗召见,而野闭门避匿。

  《古今诗话》云:“章圣幸汾阴,回望林岭间,亭槛幽绝,意非民俗所居。时魏野方教鹤舞,俄报有中使至,抱琴逾垣而走。”

  《渑水燕谈录》云:“魏野居有幽致,真宗遣人图之。野有诗云‘幽居帝画看’,正谓此也。”

  《后村诗话》云:“魏野五言云:‘常怜李斯首,不及严光足。’真处士语也。”

  《蔡宽夫诗话》云:“野有子,亦有父风。宋景文尝赠以诗云:‘姓名高士传,父子少微星。’人多称颂之。”

  晨兴

  夜长已待得晨兴,耽睡僮犹唤不应。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临阶短发梳和月,傍岸衰容洗带冰。料得巢禽翻怪讶,寻常日午起慵能。

  《欧公诗话》云:“此诗本是‘烧叶炉中无宿火’,或有嫌‘烧叶’之语为贫寒太甚,改‘叶’字为‘药’字,不惟坏此一句,并下句减气味矣。”

  书友人屋壁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诗话》云:“真宗祀汾阴,遣使召野,野题诗遁去。使还,以诗奏,上曰:‘野不来矣。’”

  胡苕溪云:“魏野诗云:‘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王建诗云:‘闭门留野鹿,分食与山鸡。’二人之语,巧于模写山居之趣。第理有当否,如野所言,虽未必皆然,理或有之。如建所言,二物何驯狎如此,理必无之。至若少陵云‘得食阶除鸟雀驯’,东坡云‘为鼠长留饭,怜蛾不点灯’,皆当于理,人无得而议之矣。”

  愚谓:东坡“为鼠常留饭”之语,于理恐亦似有小碍。鼠之于人,为害之物也。掀杯舐缶,众皆嫉之。坡尝有云“养猫以去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猫之不捕,且不可养,而可留饭以待鼠乎?

  寻隐者不遇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愚谓:此诗模写幽寂之趣,真所谓蝉蜕污浊之中,蜉蝣尘埃之表,与僧无本诗同一意趣。今附于左。

  [附]僧无本访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人多有访隐者不遇诗,意味闲雅,率皆脍炙人口。高骈云:“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桃开。”李义山云:“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雪满衣。”韦苏州云:“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谢寇莱公见访

  昼睡方浓向竹斋,柴门日午尚慵开。惊回一觉游仙梦,村巷传呼宰相来。

  《古今诗话》云:“莱公镇洛,凡三邀野不至。莱公暇日写刺访之,野服葛巾布袍,长揖莱公,礼甚平简。顷之,议论骚、雅,相得甚欢。将别,谓莱公曰:‘盛刺不复还,留为山家之宝。’及公再秉钧轴,野游门下,献诗云:‘好去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公得诗不悦,后二年贬通州。每题前诗于窗,朝夕吟哦之。”

  上王相公

  圣朝宰相年年出,公在中书十二秋。西祀东封俱已了,好来相伴赤松游。

  《三山老人语录》云:“杜子美《送严武还朝》诗云:‘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仗节义也。魏野《上王文正公》诗云:‘西祀东封俱已了,好来相伴赤松游。’又《赠寇忠愍公》诗云:‘好去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劝之使退也。近世士人与上官诗,无非谀辞,未闻有规劝之语如此者。”

  《蔡宽夫诗话》云:“王文正从东封车驾回,过陕,魏野寄以绝句,文正袖此诗求退,遂得谢。莱公自永兴被召,野亦以诗送之云:‘好去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而莱公岁晚南迁。世多言公不能如文正用野言,盖志士仁人亦各有志。观莱公末年所为,岂愧文正之退哉?山人处士,其言不得不如此。或用或不用,各系其人。要之不溺于富贵以贪得则一也。”

  [附]亡名氏献韩魏公

  是非莫问门前客,得失须凭塞上翁。引取碧油红斾去,邺王台上醉春风。

  韩魏公初罢相,出镇长安。或献此诗,盖劝其辞分陕之重,而为昼锦之荣。公以为然,即请守相州。此诗亦有规劝之意,故附于此。

  上知府寇相公

  文武禀全才,何人更可陪。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圣主诗方和,亲王状始回。镇临求二陕,调燮辍三台。凤阁须重去,龙旌暂拥来。下车三度雨,上殿数声雷。未暇瞻圭璧,先蒙访草莱。几思趋相府,恐惧复徘徊。

  《政要》云:“上即位,北使至,赐宴。两府预坐,北使历视坐中,问译者云:‘谁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坐中无答。丁谓使译者谓曰:‘朝廷初即位,南方须大臣镇抚,寇公暂抚南夏,非久即还。’”

  啄木

  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岂能同燕雀,惟解占高梁。

  《欧公诗话》云:“魏野《啄木》诗云:‘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有诗人规诫之风。”

  林和靖

  和靖先生名逋,居西湖。杭守李及、薛映每造其庐,清谈终日而后去。

  《该闻录》云:“林逋处士隐居西湖,朝廷命守臣王济体访,逋闻之,投启为贽,其文皆俪偶声律之流,乃以文学保荐。诏下,赐帛而已。济曰:‘草泽之士,文须稽古,不友王侯;文学之士,则修词立诚,俟时致用。今逋两失之。’”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蔡宽夫诗话》云:“和靖《梅诗》‘疏影’‘暗香’一联,诚为警绝。然其下‘霜禽’‘粉蝶’一联,则与上联气格全不相类,若出两人。乃知诗全篇佳者诚难得。唐人多摘句为图,盖以此。大抵和靖诗喜于对意,如‘伶伦近日无侯白,奴仆当时有卫青’,又如‘破殿静披虀臼古,斋房闲试酪奴春’之类。虽假对亦不草草,故气格不无少贬。然其五言,如‘夕寒山翠重,秋静鸟行疏’,长句如‘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更晚晴’,又如‘烟含晚树人家远,雨湿春蒲燕子低’。此等句,又何害其为工夫太过也。”

  王晋卿云:“和靖‘疏影’‘暗香’之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东坡云:“可则可,但恐杏花桃李不敢承当耳。”又云:“诗人有写物之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他木不可以当此。林逋此诗,决非桃李诗也。”

  山谷云:“欧阳文忠公极赏林和靖《梅》诗‘疏影’‘暗香’之句,而不知和靖别有《咏梅》一联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似胜前句。不知文忠何缘弃此而赏彼,文章大概亦如女色,好恶止系于人。”

  梅花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堪笑胡雏亦风味,醉将声调角中吹。

  胡苕溪云:“山谷喜‘雪后园林’一联,王直方又爱和靖‘池水倒添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以谓此句与山谷所称真可处伯仲之间。余观此句,略无佳处,直方何为喜之?真所谓一解不如一解也[一]。”

  [一]“一解不如一解”,《诗话总龟》后集“解”作“蟹”。

  [附]何逊早梅

  菟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雪斋浪记》云:“为诗当饱参,然后臭味乃同,虽为大宗匠者亦然。‘月观’‘枝横’之语,乃何逊妙处,自林和靖一参之后,参之者甚多。”

  书孤山隐居壁

  山木未深猿鸟少,此生犹拟别移居。直过天竺溪流上,独树为桥小结庐。

  和靖居西湖之孤山,结庐其上,足未尝履城市。此诗有卜居之意,犹以为入山未深,入林未密也。

  《艺苑雌黄》云:“张子野过和靖隐居,有诗一联云:‘湖山隐后家空在,烟雨词亡草自青。’注云:‘先生尝著《春草曲》,有“满地和烟雨”之语,今亡其全篇。’余按杨元素《本事曲》,有《点绛唇》一阕,乃和靖《春草词》,云:‘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此词甚工,子野乃不见其全篇,何也?”

  咏退笔

  神功虽缺力犹存[一],架琢珊瑚欠策勋。日暮闲窗何所似,灞陵憔悴故将军。

  胡苕溪云:“和靖言,余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每用之,如麾百胜之师,横行于纸墨间,所向无不如意。惜其日久且弊,因作诗以录其功,殊有悯劳念旧之意。”

  [一]《苕溪渔隐丛话》“功”作“锋”,“犹”作“终”。

  书寿堂壁

  右诗见前集六卷李义山诗类。

  《古今诗话》云:“林逋傲视许洞,洞不喜,乃作诗嘲之曰:‘寺里掇斋饥老鼠,林间咳嗽老猕猴。豪民送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此诗妒贤嫉能之辞,可谓谑之虐者也。闻者足以戒云。”

  王黄州

  黄州名禹偁,字元之。

  《西清诗话》云:“元之父本磨家。毕文简士安为州从事,元之代其父输面,至公宇,立庭下。文简方命诸子属句,云:‘鹦鹉能言宁似凤。’元之抗声曰:‘蜘蛛虽巧不如蚕。’文简曰:‘子精神满腹,将且名世。’后与公接武朝廷。”

  《沧浪·诗辨》云:“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王黄州学白乐天。”

  《后村诗话》云:“王元之被遇熙陵,知制诰,因救徐铉,贬商州。为内相,因议孝章皇后丧,贬滁州。真皇登极,召还,将用矣,其诗乃云:‘两制旧臣生白发,一番新贵上青天。’未几,再谪黄州,迁蕲州而卒。岂新贵有所未平乎?”

  《许彦周诗话》云:“元之诗可重,大抵语迫切而意雍容,如云‘身后声名文集草,眼前衣食簿书堆’,又云‘泽畔骚人正憔悴,道旁山鬼莫揶揄’,大类乐天也。”

  黄山谷《题黄州墨迹》云:“往时王黄州,谋国极匪躬。朝闻不及夕,百壬避其锋。九鼎安磐石,一身转孤蓬。浮云当日月,白发照秋空。”

  春日杂兴

  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蔡宽夫诗话》云:“元之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赋此绝,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因请易之。’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暗合子美邪?’乃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卒不复易。”

  锡宴明日

  宴罢回来日欲斜,平康坊里那人家。几多红袖迎门笑,争乞钗头利市花。

  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都来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胡苕溪云:“元之二绝,何况味不同如此?亦可见其老少情怀之异也。”

  滁州寄旧僚

  要见滁州谪宦情,信缘随俗且营营。不夸两制词臣贵,多伴三班奉职行。楼堞倚空乘月上,樽罍有酒对山倾。升沉得丧何须问,况是浮生已半生。

  《蔡宽夫诗话》云:“国初,州郡设官尚少,小郡不过四五员,复多武弁,故非雄藩都会,仕者率少官况。元之自掖垣谪滁州,尝以诗寄旧僚,闻者颇怜之。然元之在滁阳,四方文士持文就谒者甚众。”

  商州

  节及登高忽叹嗟,经年憔悴别京华。贰车何处搔蓬鬓,九日樽前见菊花。

  《蔡宽夫诗话》云:“人梦中作为诗文,觉来多不省,设有能省者,其事往往皆验,理固不可诘,岂祸福将至,精神自有感通者乎?王元之《商州》诗第四句,乃梦中得之。初,元之在掖垣,忽梦赋诗御座前,既觉,独记此句,未几至贬,以十月到郡,而菊花盛开,恍然如诗语也。晏元献守亳,始至,亦尝梦赋诗云:‘一年为客未归去,笑杀城东桃李花。’初莫省谓何,已而因春出游,则州之园馆皆在城东,公留亳逾年,而后移睢阳,无不合者。元之自从班谪散秩,先为之兆,固宜矣。若元献但日月淹速之间,亦有预告之者,则世间万事,何尝不有定数邪?”

  寇莱公

  莱公名准,字平仲,谥忠愍。

  《渔隐丛话》云:“忠愍公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也。”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有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