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诗史-宋-蔡居厚
诗史-宋-蔡居厚
----------------
①案“传”当作“傅”。
五三、郑颢梦中得句
郑颢尝梦中得句云:“石门雾①露白,玉殿莓苔青”。续成长韵。此两句老杜诗也。
----------------
①《杜诗详注》三“雾”作“霜”。
五四、梅圣俞述苏子美谪官事
苏子美监造奏院,因赛神召馆中同舍,是时江南人李中舍,因梅圣俞谒子美,且愿预此会。圣俞以为言。子美曰:“食中不设蒸馒饼夹,坐上安有国舍虞台?”李衔之,遂暴其事于言语,为刘元瑜所弹,子美坐谪。故圣俞有《客至诗》云:“有客十人至,共食一鼎珍。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盖指李也。(《总龟》前三十五)
五、来鹄诗
来鹄,洪州人。咸平中,名振都下,然喜以诗说讪当路,为人所恶。卒不第。《金钱花》云:“青帝若教花里用,牡丹应是得钱人。”《夏云》云:“无恨①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偶题》云:“可惜青天好雷电②,只能驱趁懒蛟龙。”(《总龟》前三十五)
----------------
①《全唐诗》二十四“恨”作“限”。
②《全唐诗》“电”作“雹”。
五六、欧阳修答王君贶诗
王君贶送牡丹与永叔,答诗云:“最好花常最后开。”盖君贶同时辈皆入两府,永叔以最后戏之也。王得诗不喜,对来价掷之。永叔谓人曰:“好花不开也。”君贶闻之愈怒。(《总龟》前三十八)
五七、李芸诗
李芸居于泗上,一日纳姬。友人钟公寄诗曰:“昨暮闲行泗水□,绿杨堤上睹云軿。知君买得千金笑,□用何曾两日钱。”(《总龟》前三十八)
五八、徐铉饯蒯亮诗
徐铉仕宦海州,蒯亮为录事参军,多与往还。未几,亮受代,徐饯之诗曰:“昔年闻有蒯先生,二十年来①道不行。抵掌曾谈②天下事,折腰尤忤③俗人情。老还上国风光薄,④贫里⑤归装结束轻。迁客临流重⑥惆怅,晚⑦风黄叶满孤⑧城。”(《总龟》前四十一、《郑五代》三)
----------------
①《全唐诗》二十八“年来”作“余年”。
②《全唐诗》“谈”作“论”。
③《全唐诗》“尤忤”作“犹悟”。
④《全唐诗》“风光薄”作“欢娱少”。
⑤《五代诗话》“里”作“理”。
⑥《全唐诗》“重”作“倍”。
⑦《全唐诗》“晚”作“冷”。
⑧《全唐诗》“孤”作“山”。
五九、高蟾诗
高蟾累举不第,有诗云:“月桂数条榰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①吹。”怨而切。又《下第上主司马侍郎②诗》云:“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独向秋风③怨未开。”人颇怜其意。明年,李昭知举,遂擢第。(《总龟》前四十二、《乐趣》十二)
----------------
①《全唐诗》二十五“次第”作“分外”。
②《全唐诗》二十五作“《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③《北梦琐言》七、《全唐诗》“独向秋风”作“不向东风”。
六○、王元之诗
王元之以尼道安事谪黄州,盖为卢崔州所谮也。有诗云:“敢向台阶问罪名。”后有以事贬黄州者,有诗云:“魏能下面看花衔。”魏能以军功黄州刺史。(《总龟》前四十二)
六一、陈羽逸诗
陈羽有诗百余首,古意一篇,集中所无。其词云:“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人言此是嫁时服,含笑不刺双鸳鸯。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闻声①名。车马骈阗贺门馆,自然不失为公卿。是时妾家犹未贫,兄弟出入双车轮。繁华全盛两相敌,与郎年少为婚姻。郎家居近御沟水,豪门客尽蹑珠履。雕盘酒器常不干,晓入中厨妾先起。姑嫜严肃有规矩,小娘②娇〔憨〕③意难取。朝参暮拜白玉堂,绣衣着尽黄金缕。妾貌渐衰郎渐薄,时时强笑意索寞。知郎本来无岁寒,几回掩泪看花落。妾年四十丝满头,郎未五十封公侯。男儿全盛日忘旧,银床羽帐空飕飗。庭花红遍蝴蝶飞,看郎佩玉④下朝时。归来略略不相顾,却令侍婢生光辉。郎恨妇人易衰老,妾亦恨深不忍道。看郎强健能几时?年⑤过六十还枯槁。”(《总龟》前四十二、《竹庄》十四)
----------------
①《全唐诗》十三“声”作“郎”。
②《全唐诗》“娘”作“姑”。
③《全唐诗》“娇”下有“憨”字;《竹庄》“娇”下有“多”字。
④《竹庄》“佩玉”作“玉佩”。
⑤《竹庄》“年”作“知”。
六二、唐昭宗诗
陕郊①有唐昭宗诗曰:“何处②有英雄?迎归大内中。”又曰:“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③读之令人变色。昭宗在河东作《菩萨蛮》云:“登楼延④望秦宫殿,茫茫不⑤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野⑥烟生⑦碧树,陌上行人去。何处有⑧英雄?迎归大内中。”⑨今云诗,未知孰是。(《总龟》前四十二)
----------------
①《闻见后录》作“华州齐云楼”。
②《闻见后录》、《全唐诗话》一、《唐纪》二“何处”作“安得”。
③案此古语,帝述之者。
④《唐纪》二“延”作“遥”。
⑤《唐纪》“不”作“史”。
⑥《唐纪》“野”作“远”。
⑦《唐纪》“生”作“笼”。
⑧《唐纪》“有”作“是”。
⑨《唐纪》作“迎奴归故宫”。
六三、江文蔚诗
南唐元宗优待藩邸旧僚。冯延己自元帅府书记至中书侍郎,遂相,时论以为非才。江文蔚因其弟延鲁福州亡败,①请从退削,乃出抚州,秩满还朝,因赴内宴,进诗曰:“青楼阿监应相笑,书记登坛又却回。”(《总龟》前四十二、《郑五代》三、王校《王五代》四、《全五代诗》二十四)
----------------
①《五代诗话》“亡败”作“败亡”。
六四、韩偓诗
韩偓,天复中车驾幸凤翔,渥以扈从功反正。初,昭宗面许渥为相。渥奏云:“运契中兴,宜复用重德镇风俗。”因荐右仆射赵崇。时梁祖在京,驰入请见,具言崇长短。昭宗曰:“赵崇是韩渥所荐。”渥时在侧,梁祖叱之三,奏曰:“臣不敢与大臣争。”渥寻出闽中。渥有诗曰:“手风慵展八①行书,眼暗②休看③九局图。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芦。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满④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总龟》前四十二)
案:此则出《摭言》卷六。
----------------
①《全唐诗》二十五“八”作“一”。
②《摭言》“暗”作“病”。
③《全唐诗》“看”作“寻”。
④《全唐诗》“满”作“举”。
六五、孙定诗
孙定字至光①,涪州大戎之族子,长于修②。定数举矣,而修方就贡。或访于定。定谑曰:“十三仪表堂堂,好个将军,何须以科第为意。”修颇衔之。后修贵达,未尝言定长短。③晚年丧志放意酒杯。景祐④二年下第,游京师,出开远门,醉中作诗曰:“行行沅血⑤洒尘襟,事逐东流渭水深。私⑥跨蹇驴风尚紧,静投孤店日方沉。一枝犹挂东堂梦,千里空驰比⑦巷心。明月悲歌又前去,满城烟树噪春禽。”(《总龟》前四十二)
----------------
①《唐纪》六十六、《全唐诗》二十六“光”作“元”。
②《唐纪》、《全唐诗》“修”作“储”。
③《唐纪》“长短”作“之长”。
④《唐纪》、《全唐诗》“佑”作“福”。
⑤《唐纪》、《全唐诗》“沅血”作“血泪”。
⑥《唐纪》、《全唐诗》“私”作“秋”。
⑦《唐纪》、《全唐诗》“比”作“北”。
六六、徐寅诗
徐寅①,兴化军莆田人,以秘书省正字归老乡里。既死,节度使王延宾②以诗哭之,曰:“延寿溪头叹逝波,古今人事半销磨。昔除正字今何在?所谓人生能几何!”③延寿溪,寅所居也。(《总龟》前四十三、王校《王五代》二、《郑五代》一、《全闽》一)
----------------
①案“寅”,当作“夤”。
②《全唐诗》二十八、《五代诗话》、《全闽》“宾”作“彬”。
③《五代诗话》引至此。
六七、刘洞诗
刘洞不知何许人,江南国破后,题他州一亭云:“千里长江唯①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总龟》前四十三)
----------------
①《全唐诗》二十七“唯”作“皆”。
六八、张楚诗
隐士张楚居洛阳平康之南,与李卫公别第为邻,山水奇秀。楚风韵高洁,卫公当轴,荐为左拾遗,不起。后出镇,过平原往访之,楚避于山谷。卫公叹恨久之,题其门曰:“昔日趣黄诏,余惭在凤池。今来招隐士,恨不见琼枝。”(《总龟》前四十四、《乐趣》十七)
六九、张齐贤诗
张齐贤相公司空,致仕归洛,康宁福寿,得晋公午桥庄,凿渠通流,栽花植竹,日与故旧乘小车,携觞游钓,榜于门曰:“老夫已毁裂冠冕,或公绂垂访不敢迎见。”誉以诗戏〔示〕①故人云:“午桥今得晋公庐,水竹烟花②兴有余。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公〕③慕唐李太④亮为人,故字师亮。(《总龟》前四十四)
案:此则见《玉壶清话》卷三。
----------------
①《玉壶清话》有“示”字。
②《玉壶清话》“水竹烟花”作“花竹烟云”。
③《玉壶清话》有“公”字。
④《玉壶清话》“太”作“大”。
七○、马自然诗
道士马自然有异术,饮酒至一石不醉,人有疾,以杂草木揉碎呵与人食,无不瘥。每自吟曰:“昔日曾随魏伯阳,经时醉卧紫金床。东君过我多情懒,罚向人间作酒狂。”广明中,梓州上升。《续本事集》更有二首诗,其一曰:“省悟前非一息间,更抛人世弃尘寰。徒夸美酒如琼液,休恋娇娥似玉颜。含笑谩教心思苦,别离还使鬓毛斑。云中幸有堪归路,无限青山是我山。”其二曰:“何用烧丹学驻颜,闹非城市静非山。时人若觅长生药,对景无心是大还。”(《总龟》前四十四)
七一、殷七七
殷七七有异术,过润州,与客饮云:“某有一艺有①欢。”②即顾屏上画妇人曰:“可歌《阳春曲》。”妇人应声遂歌,其音清亮,似从屏中出。歌曰:“愁见唱《阳春》,令人离肠结。郎去未归家③,柳自瓢香雪。”如此者十余曲。(《总龟》前四十四、《乐趣》二十)
----------------
①《全唐诗》三十一“有”作“侑”。
②《乐趣》无“云某有一艺侑欢”七字。
③《乐趣》“家’作“来”。
七二、朱休之
朱休之家犬①歌曰:“言我不能歌,听我歌梅花。今年固自可,明年当奈何?②”明年兵乱,城陷,梁亡。(《总龟》前四十六)
案:此事出《集异记》。
----------------
①“犬”原作“大”,误。
②《太平广记》四三八引《集异记》作“那汝明年何”。
七三、乐天诗
沈存中谓乐天诗不必皆好,然识趣可尚。章子厚谓不然。乐天识趣最浅狭,谓诗中言甘露事处,几如幸灾,虽私雠可快,然朝廷当此不幸,臣子不当形歌咏也,如“当公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之类。(《玉屑》十六)
案:《总龟》前五引此则未注出处,但其前为《诗史》,知亦《诗史》中语。又案:章说未必是,《东坡题跋》已辨之。
七四、欧阳修爱鲍溶诗
欧阳文忠公酷爱鲍溶〔诗,〕①《山中寒思》一篇最佳。云:“山深多悲风,败叶与林齐。门遥非世路,何人念穷栖?哀风破山起,夕雪误鸣鸡。巢鸟侵早②出,饥猿无声啼。晨兴动烟火,开门伐冰溪。老树寒更瘦,阴云晴亦低。我负自力求,③颜色常低迷。时想灵台下,游子正凄凄。”〔文忠晚得,恨见之迟,令人少爱溶诗者。〕④(《竹庄》十三)
案:《总龟》前十未注出处,但其前为《诗史》,知亦《诗史》中语。
----------------
①《总龟》有“诗”字。
②《总龟》“早”作“旦”。
③《总龟》“求”作“永”。
④《总龟》有此数语。
七五、象外句
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有比物以意而不言物,谓之象外句。如《无可〔上人〕①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声”,是落叶比雨声也。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微阳比远烧也。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②此惟荆公〔山谷、东坡〕③知之。荆公诗:“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此言水柳之用,而不言水柳之名。(《乐趣》一、《名言》二)
案:此则亦见《冷斋夜话》卷四、卷六。
----------------
①《名言》无“上人”二字。
②《名言》“名”下有“耳”字。
③《名言》无“山谷、东坡”四字。
七六、权常侍诗
权常侍《题山寺》曰:“万叶风声利,一山秋气寒。晚霜浮碧瓦,薄日度朱栏。”〔又“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悲多恨谩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①(《乐趣》三)
案:《总龟》前十有此则,未注出处,但其前后皆出《诗史》,知此亦《诗史》中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