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庄诗话


  有意效承平,无功答圣明。灰心缘忍事,霜鬓为论兵。道直身还在,恩深命转轻。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白日长悬照,苍蝇谩发声。嵩阳旧田里,终使谢归耕。

  在太原题厅壁

  危事经非一,浮荣得是空。白头官舍里,今日又春风。

  怀萧山隐者  刘禹昭

  《郡阁雅谈》云:“刘禹昭,字休明,婺州人。少师林宽,为诗刻苦,不惮风雪。《怀萧山隐者》云云。尝与人论诗曰:‘五言如四十个贤人,乱著一个屠沽不可;觅句若掘得玉匣,有底有盖,但精求必谓得其实。’”

  先生入太华,杳杳绝良音。秋梦有时见,孤云无处寻。神清峰顶立,衣冷瀑边吟。应笑干明者,六街尘土深。

  田家

  《禁脔》云:“诗分三种趣:一曰奇趣,二天趣,三胜趣。《田家》云云,江淹效渊明体云:‘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寂。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全篇见六代门。此二诗脱去翰墨痕迹,令人想见其处,此所谓奇趣也。《宫词》云云,《大林寺》云云,其词终如水流花开,不假工力,此谓之天趣,天趣者,自然之趣耳。《长安道中》云云,《东林寺》云云,吐词气宛在事物之外,殆所谓胜趣也。”

  高原耕种罢,牵犊负薪归。深夜一炉火,浑家身上衣。

  宫词  杜牧

  白发宫娥不解悲,满头犹自插花枝。曾缘玉貌君王宠,准拟人看似旧时。

  大林寺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长安道中  杜牧

  镜中白发悲来惯,衣上尘痕拂转难。惆怅江湖钓鱼手,却遮西日向长安。

  东林寺  白居易

  昔为东掖垣中客,今日西方社里人。手把杨枝临水坐,闲思往事似前身。

  富贵曲  郑征君

  《鉴诫录》云:“僖宗朝华山,郑征君云叟应百篇,两战不胜,遂挂羽服。后唐三诏不起,可谓高尚隐逸之士也。征君为诗,皆祛涤淫靡,迥绝尘嚣云云。”以下十一首。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载却数乡税。

  咏西施

  素面已云妖,更着花钿饰。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

  伤时

  帆力劈开沧海浪,马蹄踏破乱山青。浮名浮利过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题霍山秦尊师

  老鹤玄猿伴采芝,有时长叹独移时。翠娥红粉婵娟剑,杀尽世人人不知。

  偶题

  似鹤如云一个身,不忧家国不忧贫。拟将枕上日高睡,卖与世间荣贵人。

  思山咏

  因卖丹砂下白云,鹿裘惟惹九衢尘。不如将耳入山去,万是千非愁杀人。

  景福中作

  闷见戈鋋匝四溟,恨无奇策救生灵。如何饮酒得长醉,直到太平时节醒。

  招友人游春

  难把长绳系日乌,芳时偷取醉工夫。任堆金壁摩星斗,买得花枝不老无。

  山居

  闷见有人寻,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涧水,明月照松林。醉劝头陀酒,闲教孺子吟。身同云外鹤,断得世尘侵。

  同前

  冥心栖石室,散发枕流泉。采柏时逢麝,看云忽见仙。夏狂冲雨戏,春醉载花眠。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

  同前

  不求朝野知,卧看岁华移。采药归侵夜,听松饭过时。荷竿寻水钓,背局上岩棋。祭酒人来说,中原正乱离。

  击瓯  方干

  又云:“方干为诗,炼句字字无失,如《寄友人》云:‘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齐、梁已来,未有此句。咏《击瓯》则体绝物理,诗人罢唱。”

  白器敲来曲调成,腕头匀细自轻清。随风摇曳有余韵,测水浅深多泛声。春漏丁当相次发,寒蝉计会一时鸣。从今已得佳声出,众乐无由更得名。

  夜宴曲  施肩吾

  又云:“方干与杭牧于郎中为砚席之知,因夜宴,与‘飞’字韵,请赋一章;又李先辈宣古于澧阳陪杜悰司空宅宴,席上赋得‘桃’字诗;又杜公镇荆渚日,夜宴,出歌姬送酒,李群玉校书飞笔献诗;又卢延让冬夜宴柳驸马陟宅,得‘更’字诗;章先辈孝标于李使君筵赠歌妓刘小小,得‘娘’字诗。并词多不录。已上五公之诗,虽绮靡富艳,皆不及施肩吾《夜宴曲》云云。”

  兰缸如昼买不眠,玉炉夜起沈香烟。青娥一行十二仙,欲笑不笑桃花燃。碧窗弄娇梳洗晚,户外不知银汉转。被郎嗔罚琉璃盏,酒入四肢红玉软。

  题夫差庙  陈羽

  又云:“陈羽秀才题破吴王夫差庙;江遵先辈咏筑万里长城;程贺员外因咏君山得名,时人呼为程君山;刘象郎中因咏仙掌得名,时人呼为刘仙掌,已上名公,称为卓绝,千百集中,无以如此。”

  姑苏台上千年木,刻作夫差庙里神。幡盖寂寥尘土满,不知箫鼓乐何人。

  咏史  江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不及尧阶三尺高。

  君山  程贺

  曾游方外见麻姑,说道君山此本无。云是昆仑山顶石,海风飘落洞庭湖。

  仙掌  刘象

  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着不成招。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

  招昼公  韦应物

  《懒真子》云:“昼公,即皎然也,君于湖。旧说皎然欲见苏州,恐诗体不合,遂作古诗投之。苏州一见,大不满意。继而皎然复献旧诗,苏州大称贤,曰:‘几误失大名,何不止以所长见示,而辄希老夫之意?’且苏州诗格如此高古,而皎然卒效之,宜乎不建也。士欲迎合者,以此为戒。”

  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诗名徒自振,道心常晏如。想子栖禅夜,见月东峰初。清磬落岩谷,焚香满空虚。叨慕端成旧,未识岂为疏。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余。茂苑繁华地,流水野僧居。何当一游览,倚阁吟踌躇。

  乐游原  杜牧

  又云:“此牧之自尚书郎出郡守时作,其意深矣。盖乐游原者,汉宣帝寝庙在焉。昭陵,即唐太宗之陵也。牧之之意,盖自伤不遇宣帝、太宗之时,而远为郡守也。藉使意不出此,以景趣为意,亦自不凡,况感寓之深乎?此所以不可及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独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赠国手王逢  杜牧

  又云:“此杜牧之赠国手王逢诗也,或云此真赠国手诗也。棋贪必败,怯又无功。羸形暗去,则不贪也;猛势横来,则不怯也。周伏柱以喻不贪,汉嫖姚以喻不怯。故曰高棋诗也。魏收尝云:‘棋于贪勇之际,所得多矣。’‘七十更万日’者,牧之是时年四十二三,得至七十,犹有万日云。”

  王子文楸一路饶,偏宜檐竹雨萧萧。羸形暗去春泉长,猛势横来野火烧。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愧汉嫖姚。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同于局上消。

  寄璨师  韦应物

  《溪诗话》云:“苏州《寄璨师》云云,尝谓暑月读之,亦有霜气。”一作爽气。

  遥知寻斋夜,冻雪封松竹。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卷二十一

  方外

  上升歌  吴含灵

  《郡阁雅谈》云:“吴含灵,江西人也,为道士,居南岳六七年,俗呼为吴猱。好睡,经旬不饮食,常言曰:‘人若要闲,即须懒;如勤,则不闲也。’素不攻文,偶作《上升歌》,甚奇绝。云云。清泰年羽化,后有客人乾祐中在嵩山见之。”

  玉皇有诏登仙职,龙吐云兮凤着力。眼前蓦地见楼台,异草奇花不可识。我向大罗观世界,世界只如指掌大。当时不为上升忙,一时持向瀛洲卖。

  题郑处士隐居  唐求

  《古今诗话》云:“唐末,蜀州有唐求,放旷疏逸,方外人也。吟诗有所得,即将稿捻为丸,投大瓢中。后卧病,投瓢于江曰:‘兹文苟不沈没,得之者方知吾苦心耳。’瓢至新渠江,有识者曰:‘此唐山人诗瓢也。’接得,十才二三。《题郑处士隐居》云云,《赠如上人》云云。”

  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杯酒,老夫颜亦红。

  赠如上人

  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补衲云千片,焚香篆一窠。恋山人事少,怜客道心多。日日斋钟罢,高悬滤水罗。

  题范贤观

  《茅亭客话》云:“求性至纯悫,笃雅好道,放旷疏逸,几乎方外之士也。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酣而归,非其类不与之交。或吟或咏,其赠寄别之诗,布于人口。又《题青城山范贤观》云云,《赠僧》云云。”

  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绿畦锄嫩玉,夜开红灶捻新丹。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瑶花月满坛。

  赠僧

  曾闻半偈雪山中,具叶翻时理尽通。般若常添持戒力,药义谁算念经功。云开晓月应难染,海上孤舟自任风。长说满庭花色好,一枝红是一枝空。

  许真君诗

  《续仙传》云:“许宣平,新安歙人。自唐景云中,隐于城阳山南坞,结庵以居。不知其饵,但见不食。颜若四十许人,行如奔马。时或负薪以卖,薪檐尝挂一枝花瓠及曲竹枝。每醉,腾腾以归,独吟云云。尔来三十余年,或施人财物,或救人疾苦。城市多访之不见,但觉其庵殿题诗云云,好事者多咏其诗。有抵长安者,于驿路洛阳同华间传舍是处题之。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游,传舍览诗,吟之嗟叹曰:‘此仙中诗人也。’”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若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题庵殿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颠。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绝句

  《西清诗话》云:“近有人游罗浮,越大小石楼,将归,迫暮,留宿岩谷间。中夜,风薄月素,见一人身无衣,而绀毛覆体。因念山空夜寂,此必仙也,乃再拜问道。异人了不顾,长啸数声,声振林谷,又歌一诗而去,云云。读之使人翛然有绝俗念,不知身在尘盍中。”

  云来万岭动,云去天一色。长啸两三声,空山秋月白。

  绝句

  《玉堂闲话》云:“秦川城北绝顶之上,有隗嚣宫,宫颇宏敞壮丽,今为寿山寺,寺有三门,门限琢青石为之,莹彻如琉璃色。余尝待月纳凉,夕处朝游,不离于是。尔后入蜀,蜀有道士谓余曰:‘隗宫石门限下诗记之乎?’余曰:‘余为孩童迨乎壮年,游处于此,未尝见有诗。’道士微哂曰:‘子若复游,但于石门限下土际求之。’丙戌岁,蜀破还秦,至则访求之,果得一绝云云。详观此篇,飘飘然有神仙体裁。远近词人,竞来讽味,那知道士非控鲤驾鹤之流乎?奇哉!奇哉!”

  清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洞门深锁玉窗闲,滴露研朱点《周易》。

  空门

  临平道中作  道潜

  《冷斋夜话》云:“吴僧道潜有标置,常自姑苏归西湖,临平道中,作诗云云。东坡赴官钱塘,过而见之,大称赏。”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题寺壁  惠诠

  《冷斋夜话》云:“东吴僧惠诠,佯狂垢污,而诗语清婉。尝书湖上一山寺壁云云,东坡一见,为和其后,竟以此诗知名。”《竹坡诗话》云:“余观东坡和诠诗,所谓‘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未尝不喜,其清绝过人远甚。晚游钱塘,始得诠诗云云,乃知其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东坡老人虽欲回三峡倒流之澜,与溪壑争流,终不近也。”

  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屦。惟闻犬吠声,更入青萝去。

  十竹诗  清顺

  《冷斋夜话》云:“西湖僧清顺,颐然清淡。尝赋《十竹诗》云云,《林下》云云,荆公游湖上,爱之,乃称其名。坡晚年亦与游,甚多酬唱。”

  城中寸土如寸金,幽轩种竹只十个。春风慎勿长儿孙,穿我阶前绿苔破。

  林下

  久服林下游,颇识林下趣。从渠绿阴繁,不碍清风度。闲行石上眠,落叶不知数。一鸟忽飞来,啼破幽绝处。

  送僧  可士

  《西清诗话》云:“东坡言僧诗要无蔬笋气,固诗人龟鉴。今时误解,便作世网中语,殊不知本分家风,水边林下气象,盖不可无。若尽洗去清拔之韵,使与俗同科,又何足尚?齐己云‘春深游寺客,花落闭门僧’,惠崇云‘晓风飘磬远,暮雪入廊深’之句,华实相副,顾非佳句耶?天圣间,闽僧可士有《送僧》诗云云,亦非食肉者能到也。”

  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岁华。是山皆有寺,何处不为家。笠重吴天雪,鞋香楚地花。他年访禅室,宁惮路岐赊。

  竹里  显忠

  《洪驹父诗话》云:“王荆公书一绝句于壁间云云,盖诗僧显忠诗也。”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清风为扫门。

  绝句  窦黁

  东坡云:“余谪黄州,休马于逆旅祈宗祥家,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云,其后题云‘滏水僧窦黁’。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

  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只怪高声问不应,嗔余踏破苍苔色。

  独行溪上  洪觉范

  《冷斋夜话》云:“余自并州还故里,馆延福寺,寺前有小溪,风物类斜川,余儿童时戏剧之地也。尝春深独行溪上,作小诗云云。鲁直曰:‘观君诗说烟波漂渺处,如陆忠州论国政,字字坦夷。前身非篙师,沙户种类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