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纪事

  莹 彻     本 粹
  自 南     德 丰
  希 坦     炳 同
  子 温     了 慧
  僧 朋     吴 僧
  荐福寺僧    福州僧
  蜀 僧
  巻九十四           女冠 尼
  何仙姑     曹仙姑
  李少云     无 着
  正 觉
  巻九十五             属国髙丽国王王徽  韩缴如
  朴寅亮     魏继延
  朴景绰     李资谅
  无名子
  巻九十六            无名子
  南郑殿丞    太学生
  李善宁子    蜀州录事参军
  杨黎州     陈彭年甥
  钱唐尉     幕 僚
  髙 士      江上渔父
  葛通议     李殿丞
  曹南院幕客   莲池生
  县 尉     洪浩父
  陜府知县    杨尚书
  王晋卿客    太学生
  郑州书生    成郎中
  贾舍人     范 姓
  刘 君     沈 某
  余知阁     东都故老
  钱唐士人    太学士人
  钱唐军人    左 君
  淳熙太学生   洞庭渔父
  常省元     化州郡守
  髙安太守    开禧朝士
  开禧宗子    开禧牧童
  韩院判     斋舍生
  嘉定太学生   邦 俊
  适安散人    名山樵子
  太学生     槱
  太学蕴道斋生  朝 士
  川 官     北来人
  太学生     仙村人
  东湖散人    感兴吟
  九仙人     桑柘区
  栁 州     草堂后人
  君 瑞     青山白云人
  番阳布衣    潇湘渔父
  闽清野人    无名子【一百一人】
  巻九十七             妓女
  单 氏     温 琬
  周 韶     胡 楚
  龙 靓     周 氏
  胡文媛     楚 娘
  盈 盈     谢金莲
  梁意娘     苏小娟
  襄阳妓     老 妓
  临川妓
  巻九十八          卟仙 女仙
  钦宗皇帝    马巫父
  三茅真人    郑文选
  张君有     方武裘
  王大圭     卟 仙
  吉州紫姑    邓氏紫姑
  斜桥紫姑    紫姑神
  周瑶英     无名女仙
  巻九十九          神 物怪
  福州社神     金华神
  谢中舍      无名神
  淮漘龙女     散花天女
  梦中宫女     西华宝懿夫人
  燕华君      湘 妃
  玉源灵源桃源三夫人
  石恪      卢多逊
  晁简      韶州西轩
  梦中少年     聂昌
  赵汝言     史弥逺
  统制吴源    巴峡
  东平      周公埠
  樊若水女    李季萼
  栁氏      李媛
  宫人玉真    乔氏望仙
  宫人卫芳华   宝应女
  碧澜堂女    蜀双竹斋女
  城西兰若女   灯檠怪
  画上丽人     蔡京鹑怪
  巻一百            谣谚杂语谣谚杂语共一百四十五首
  【臣】等谨案宋诗纪事一百巻
  国朝厉鹗撰鹗有辽史拾遗已着録昔唐孟棨作本事诗所録篇章咸有故实后刘攽吕居仁等诸诗话或仅载轶事而不必皆诗计敏夫唐诗纪事或附録供诗而不必有事揆以体例均嫌名实相乖然犹偶尔泛登不为定式鹗此书裒辑诗话亦以纪事为名而多收无事之诗全如总集旁渉无诗之事竟类説家未免失于断限又采摭既繁抵牾不免如四巻赵复送晏集贤南归诗隔三巻而重出七十二巻李珏题湖山类稿絶句隔两巻而重出九十一巻僧惠涣送王山人归隐诗隔一巻而重出二巻杨徽之寒食诗二句至隔半页而重出他如西昆体江西派既已别编月泉吟社乃分析于各巻而不改其前题字以致八十一巻之姚潼翔于周暕送僧归蜀诗后标前题字八十五巻之赵必范于赵必象避地惠阳诗后标前题字皆不免于粗踈又三十三巻载陈师道而三十四巻又出一颍州教授陈复常竟未一检后山集及东坡集订复字为履字之讹四十七巻载郑伯熊三十一巻已先出一郑景望竟未一检止斋集证景望即伯熊之字五十九巻据齐东野语载曹豳竿伎诗作刺赵南仲九十六巻又载作无名子刺贾似道八十四巻花蕊夫人奉诏诗不以勾延庆锦里耆旧传互勘八十六巻李煜归宋渡江诗不以马令南唐书防证八十七巻永安驲题柱诗不引后山集本序而称名媛玑囊又华春娘寄外诗不知为唐薛涛十离之一陆放翁妾诗不知为剑南集七律之半皆失于考证然全书网罗赅备自序称阅书三千八百一十二家今江南浙江所采遗书中经其签题自某处钞至某处以及经其防勘题识者往往而是则其用力亦云勤矣考有宋一代之诗话者终以是书为渊海非胡仔诸家所能比较短长也乾隆四十四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宋诗纪事原序
  宋承五季衰敝后大兴文敎雅道克振其诗与唐在合离闲而诗人之盛视唐且过之前明诸公剽拟唐人太甚凡遇宋人集槩置不问迄今流传者仅数百家即名公钜手亦多散逸无存江湖林薮之士谁复发其幽光者良可叹也予自乙巳后薄游防沟尝与汪君祓江欲效计有功搜括而甄録之防祓江以事罢去遂中辍幸马君嶰谷半槎兄弟相与商以为宋人诗考订尚有未当如胡元任不知郑文宝仲贤为一人注苏诗者不知欧阳辟非文忠之族方万里不知薛道祖非昻之子以至阮闳休所纪三李定王伯厚所纪两曹辅之类非博稽深订乌能集事因访求积巻兼之阅市借人厯二十年之久披览既多颇加汰择计所抄撮凡三千八百一十二家畧具出处大槩缀以评论本事咸着于编其于有宋知人论世之学不为无小补矣部帙既繁恐归覆瓿念与二君用力之勤不忍弃去暇日厘为百巻目曰宋诗纪事镂板而传之庶几后之君子有以益我纰漏云时
  乾隆十一年嵗在柔兆摄提格阳月望樊榭厉鹗太鸿序












  钦定四库全书
  宋诗纪事巻一      钱塘厉鹗撰
  太祖皇帝
  帝讳匡姓赵氏涿郡人仕周为殿前都防检检校太尉恭帝七年禅位于帝建元建隆干德开宝在位十七年諡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諡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羣星与残月
  【庚溪诗话上微时客有咏初日诗者语虽工而意则浅陋上所不喜其人请上咏之即应声云云盖本朝以火德王天下及上登极僭窃之国以次削平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规模宏逺矣】
  句
  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天中万国明
  【后山诗话王师围金陵唐使徐铉来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围谓太祖不文盛称其主博学多艺冇圣人之能使诵其诗曰秋月之篇天下传诵之其句云云太祖大笑曰寒士语耳吾不道也铉内不服谓大言无实可穷也以请殿上惊惧相目太祖曰微时自秦中归道华下醉卧田闲觉而月出有句云云铉大惊殿上称夀】
  太宗皇帝
  帝讳炅初名匡乂改赐光义即位之二年改今讳太祖同母弟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諡曰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有御制集
  【石林燕语太宗当天下无事留意艺文而琴棊亦皆造极品时从臣应制赋诗皆用险韵往往不能成篇而赐两制棊势亦多莫究所以故不得已则相率上表乞免和诉不晓而已王元之尝有诗云分题宣险韵翻势得仙棊又云恨无才应副空有表防祈盖当时事也玉海祥符五年八月丁巳龙图阁学士陈彭年表上奉诏编录太宗御集四十巻君臣赓载集三十巻朱邸集十巻文明政化十巻秘藏铨十巻莲花偈逍遥咏金刚经疏禅枢要縁识至理篇回文诗心轮图共五十五巻九弦琴谱二十巻五弦阮谱十七巻棋势图谱各一巻诏奉安于太清楼资政殿崇文院秘阁西京三馆各一本御撰文字总十八部合二百四十巻十一月丙辰出新编太宗御制文集及御书法帖目一巻凡十五部总三百三十六巻以示辅臣曰先帝嗜学实由天纵属思援翰必极精妙朕孜孜寻访文词笔札殆无遗逸】
  赐陈抟
  曾向前朝号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徴召总把三峯乞与君
  【渑水燕谈陈抟周世宗常召见赐号白云先生太平兴国初召赴阙太宗赐御诗先生服华阳巾草履垂縚以賔礼见赐坐上方欲征河东先生谏止防军已兴令寝御园百余日方起兵还果无功恩礼特异赐号希夷】
  太平兴国七年季冬大雪赐学士
  轻轻相亚凝如酥宫树花装万万株今赐酒卿时一盏玉堂闲话道情无【孔平仲谈苑】
  句
  銮舆临紫塞朔野冻云飞【北征途中御制 皇朝类苑】珍重老臣纯不已我慙寡昧继三皇
  【庚溪诗话宰相李昉罢政家居每宴必宣赴坐昉献诗曰微臣自媿头如雪也向钧天侍玉皇上俯和云云时皆荣之】
  欲饵金钩殊未达磻溪须问钓鱼人
  【庚溪诗话吕端参知政事上一日幸后苑钓鱼赐之诗云云端赓以进曰愚臣钩直难堪用宜问濠梁结网人既而端遂拜相】
  真宗皇帝
  帝讳恒太宗第三子建元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干兴在位二十六年葬永定陵諡曰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庆厯七年加諡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有御制集
  【庚溪诗话真宗皇帝听断之暇唯务观书每观一书毕即有篇咏命近臣赓和可谓好文之主也玉海天禧四年十一月壬戌诏丁谓等作天章阁奉安御集五年三月戊戌阁成庚子令具两街僧道威仪敎坊作乐奉御集御书自玉清昭应宫安于天章阁羣臣称贺赐宴时辅臣编御集为三百巻颂铭碑文十八巻赞八巻诗三十七巻赐中宫诗七巻赐太子歌诗箴述五巻龙图阁歌诗四巻水殿诗一巻清景殿诗二巻西园诗三巻三敎诗九巻读经史诗四巻维城集三巻奉道诗十巻嵗时新咏十巻乐章一巻乐府集并新词五巻论述十巻序八巻箴七条各一巻记六巻又三巻又一巻书十巻正说十巻承华要畧二十巻静居集三巻玉宸集五巻法音前集七巻春秋要言五巻试进士题一巻宻表宻词六十九巻玉京集二十巻至道元年讫大中祥符圣政纪凡一百五十巻并镂版又以御书石本为九十编命中使岑守素主其事至是毕功焉】
  赐杨亿判秘监
  琐闼往年司制诰共嘉藻思类相如蓬山今日诠坟史还仰多闻过仲舒报政列城归觐后疏恩髙阁拜官初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谘询辨鲁鱼【石林燕语】
  赐神童蔡伯俙
  七闽山水多才俊三嵗奇童出盛时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得老成姿初当移步来朝谒方及能言便诵诗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千里看前期
  【挥麈后録伯俙字景蕃与晏元献俱五六嵗以神童侍仁宗于东宫元献自初梗介蔡最柔媚每太子过门阑高者蔡伏地令太子履其背而登既践阼元献被知遇至宰相蔡竟不大用以旧恩常领郡颇不循法令或被劾取旨上识其姓名必曰藩邸旧臣且令转官凡更四朝元符初致仕已八十嵗矣监司荐之乞落致仕与宫祠其辞畧云蔡伯俙年八十嵗食禄七十五年余谓人生名位固可得防得绵长如此者】
  赐苏州节度使丁谓【并序】
  卿黄阁同寅实彰于尽瘁碧幢临镇方厉于报功言当入谢之辰特赐褒贤之作今成七言四韵诗一首赐新授苏州节度使丁谓依韵和进
  懿辞硕画播朝中造膝询谋礼遇丰文石延登彰顺美髙才前导表畴庸书生仗钺今尤贵旧里分符古防逢昼锦买臣安敢比黄枢早日接从容
  又赐丁谓【并序】
  卿名藩出莅虽极于倚毗文陛言辞良多于眷注特示宠行之什用增方面之荣今成五言十韵诗一首赐苏州节度使丁谓依韵和进
  践歴功皆着谘询务必成懿才符曩彦佳器贯时英俾展经纶业旋陞辅弼荣嘉亨忻盛遇尽瘁罄纯诚均逸明恩洽酬劳茂典行白麻三殿晓红斾九衢平虽辍凝严任尤增倚注情拥旄辞帝阙顿辔望都城风景髙秋月烟波几舍程想卿怀感意常是梦神京【以上吴郡志】天禧三年赐尚书左仆射兼中书门下平章事王钦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韵
  早自外朝登近侍克符昌运振嘉名一参黄阁推良画再陟鸿枢显至荣该博古今常献纳勤劳夙夜每专精石渠撰述多文备日观封崇大礼成宰府调元心匪懈真宫兼职望弥清龙楼进秩恩尤异熊轼为藩任不轻二浙奥区期惠化三吴佳致悦髙情重重山水舟中见处处壶浆陌上迎既肃迩遐安外域更分宵旰抚黎氓予衷侧席方毗倚伫有甘棠播颂声【乾道临安志】赐知贡举学士晁迥【大中祥符五年正月癸酉】
  盛时选士贡闱开罄宇闻风献艺来必以权衡求实效勿令蓬荜有遗才【金坡遗事】
  海棠
  春律行将半繁枝忽竞芳霏霏含宿雾灼灼艳朝阳戏蝶栖轻蘂游蜂逐逺香物华留赋咏非独务雕章【海棠谱】
  仁宗皇帝
  帝讳贞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建元天圣明道景祐康定宝元庆厯皇祐至和嘉祐在位四十二年諡曰神文圣武明孝皇帝葬永昭陵有御制集
  【玉海治平元年五月丁未命天章阁待制吕公着修起居注邵必编集仁宗御制二年十月甲寅编成一百巻以进诏藏于宝文阁英宗制序曰叙禋祀飨升歌乐章藏于有司荐于郊庙者多矣而登临游赏之适割鲜献获之乐前世所夸者未始一及焉万几之暇泊然凝神不见所好惟躬阅宝训陈经迩英究钟律之本元训师兵之武畧披图以监古铭物以自戒从事于清闲宴息之余者不过此类呜呼大禹之勤俭也永惟圣作镂之玉版藏之金匮以垂无穷俾知我圣考之所以为仁者自勤俭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