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溟诗话

  《碧鸡漫志》曰:“斛律金《敕勒歌》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金不知书,同於刘项,能发自然之妙。韩昌黎《琴操》虽古,涉於摹拨,未若金出性情尔。
  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太白《赠汪伦》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兴也。陆龟蒙《咏白莲》曰:“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此趣也。王建《宫词》曰:“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此意也。李涉《上于襄阳》曰:“下马独来寻故事,逢人惟说岘山原先。”此理也。悟者得之,庸心以求,或失之矣。
  赵章泉谓“作诗贵乎似”,此传神写照之法。当充其学识,养其气魄,或李或杜,顺其自然而已。
  韩昌黎曰:“妇人不下堂,游子在万里。”托兴高远,有风人之旨。杜少陵曰:“丈夫则带甲,妇人终在家。”此文不逮意。韩诗为优。
  陈陶《送沈以鲁》曰:“高台送归客,满握轩辕风。落日一挥手,金鹅云雨空。鳌洲石梁外,剑浦罗浮东。兹兴不相接,烟际鸿。”此有太白声调。“《陇西行》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此语凄婉味长。严沧浪谓陶最无可观,何也?
  诗无神气,犹绘日月而无光彩。学李杜者,勿执於句字之间,当率意熟读,久而得之。此提魂摄魄之法也。
  谢灵运“池塘生春草”,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色,乃是六朝家数,与夫“青青河畔草”不同。叶少蕴但论天然,非也。又曰:“若作‘池边’、‘庭前’,俱不佳。”非关声色而何?
  子美曰:“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此景固佳。然“知”“见”二字着力。至於“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便觉自然。
  学诗者当如临字之法,若子美“日出东篱水”,则曰“月堕竹西峰”;若“云生舍北泥”,则曰“云起屋西山”。久而不悟,不假临矣。
  予赋《牡丹》曰:“花神默默殿春残,京洛名家识面难。国色从来有人妒,莫教红袖倚阑干。”及读羊士谔《郡中即事》曰:“红香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倚阑干。”因与暗合,遂删己作。予每读古人诗,有全句同者,即於稿中改窜。
  杜子美《七歌》,本於《十八拍》。文天祥《六歌》,与杜异世同悲。李献吉亦有《七歌》,惜非其时尔。
  今之学子美者,处富有而言穷愁,遇承平而言干戈,不老曰老,无病曰病,此摹拟太甚,殊非性情之真也。
  刘贡父评严维曰:“‘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夕阳迟则击花,春水慢何须柳也。”此联妙於状景,华而不靡,精而不刻,父之说凿矣。
  刘禹锡赠白乐天两联用两“高”字:“雪里高山头白早。”“于公必有高门庆。”自注曰:“高山本高,高门使之高,二义不同。”自恕如此。邴产最忌重字,或犯首尾声可矣。子美曰:“江阁邀宾许马迎。”“醉於马上往来轻。”王维曰:“尚衣方进翠云裘。”“万国衣冠拜冕旒。”二公重字,不害为大家。
  “江有汜”,乃三言之始。迨《天马歌》,体制备矣。严沧浪谓创自夏侯湛,盖泥於白氏《六帖》。
  六言体起於谷永陆机长篇一韵,迨张说刘长卿八句,王维皇甫冉四句,长短不同,优劣自见。若《君道曲》“中庭有树自语,梧桐推枝布叶”,此虽高古,亦太寂寥。
  九言体,无名氏拟之曰:“昨夜 西风摇落千林梢,渡头小舟卷入寒塘坳。”声调散缓而无气魄。惟太白长篇突出两句,殊不可及,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是也。
  四言体始於《康衢歌》,暨《三百篇》则盛矣。沧浪谓起自韦孟,非也。
  《三百篇》已有声律,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暨《离骚》“洞庭波兮木叶下”之类渐多。六朝以来,黄锺瓦缶,审音者自能辨之。
  《文式》:“放情曰歌,体如行书曰行,兼之曰歌行;快直详尽曰行,悲如蛩づ曰吟,读之使人思怨;委曲尽情曰曲,宜委曲谐音;通乎俚俗曰谣,宜蓄近俗;载始末曰引,宜引而不发。”此虽体式,犹欠变通。盖同名异体,同体异名耳。同名者,若“瓠子决兮将奈何”,此《瓠子歌》也。“陟彼北邙兮,噫!”此《五噫歌》也。“四夷既获,诸夏康兮。”此《琴歌》也。“桂华冯冯翼翼,承天之则。”此房中歌也。“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此《匈奴歌》也。“桂华冯冯翼翼,承天之则。”此《房中歌》也。“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此《匈奴歌》也。“鲍氏,三人司隶再入公。”此《鲍司隶歌》也。“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此悲歌也。“东方欲明星烂烂。”此《鸡鸣歌》也。“太乙况,天马下。”此《天马歌》也。“青青黄黄,雀石颓唐。”此《地驱乐歌》也。“水中之马,必有陆地之船。”此《前缓声歌》也。“江边黄竹子,堪作女儿箱。”此《黄竹歌》也。“春风我转入曲房。”此《挟瑟歌》也。“帝悦於兑执矩固司藏。”此《白帝歌》也。“是邪?非邪?”此《李夫人歌》也。同体者,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此《苦寒行》也。“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後房。”此《同声歌》也。“营邱负海曲,沃野爽且平。”此《齐驱乐》也。“我本良家子,将适单于庭。”此《明妃辞》也。“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此《蒿里曲》也。“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此《东武吟》也。“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此《合欢诗》也。“置酒广殿上,亲友从我游。”此《箜篌引》也。“白马<角辛>角弓,鸣鞭乘北风。”此《白马篇》也。“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此《五君咏》也。“处尘贵不染,被褐重怀珍。”此《善门颂》也。“紫烟世不觌,赤鳞庖所捐。”此《白云赞》也。体无定体,名无定名,莫不拟斯二者,悟者得之。措词短长,意足而止;随意命名,人莫能易。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
  《扪虱新话》曰:“文中有诗,则语句精确;诗中有文,则词调流畅。”而引谢玄晖唐子西之说。胡氏误矣。李斯上秦皇帝书,文中之诗也;子美《北征篇》,诗中之文也。
  武元康曰:“文有声律皆似诗,诗不粗鄙皆是文。”
  杜约夫曰:“六朝文中有诗,宋朝诗中有文。”
  杨仲弘律诗三十四格,谓自杜甫门人吴成邹遂传其法。然窘於法度,殆非正宗。
  范德机曰:“绝句则先得後两句,律诗则先得中四句。当以神气为主,全篇浑成,无之迹,唐人间有此法。”
  孔融离合体,窦韬妻回文体,鲍照十数体、建除体,谢庄道里名体,梁简文帝卦名体,梁元帝歌曲名体、姓名体、鸟名体、兽名体、龟兆名体、针穴名体、将军名体、宫殿名体、屋名体、车名体、船名体、草名体、树名体,沈炯六府体、八音体、六甲体、十二属体。魏晋以降,多务纤巧,此变之变也。
  古辞曰:“黄蘖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又曰:“桑蓟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又曰:“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又曰:“桐枝不结花,何由得梧子。”又曰:“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此皆吴格指物借意。李义山曰:“春蚕到老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刘禹锡曰:“东边日出西连雨,道是无情还有情。“措词流丽,酷似六朝。苏子瞻曰:“破衫尚有重逢日,一饭何曾忘却时。“造语殊乏风致。
  《诗》曰:“游环肋驱,阴引鋈续。”又曰:“钩膺镂锡,郭弘浅蔑。”此语艰深奇涩,殆不可读。韩柳五言,有法此者,後学当以为诫。
  屈原曰:“众人皆醉我独醒。”王绩曰:“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左思曰:“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太白曰:“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王李二公,善於翻案。子美曰:“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刘浚曰:“不用茱萸仔细看,管取明年各强健。”太拙而无意味。杨诚斋翻案法专指宋人,何也?
  李靖曰:“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譬诸诗,发言平易而循乎绳墨,法之正也;发言隽伟而不拘乎绳墨,法之奇也;平易而不执泥,隽伟而不险怪,此奇正参伍之法也。白乐天正而不奇,李长吉奇而不正,奇正参伍,李杜是也。
  洪兴祖曰:“《三百篇》比赋少而兴多;《离骚》兴少而比赋多。”予尝考之《三百篇》,赋七百二十,兴三百七十,比一百一十。洪氏之说误矣。
  《法言》曰:“尧舜之道丘佤,夏商周之道将兮,而以延其光兮。”子云《法言》以准《论语》,学屈原且不及,况孔子哉!
  《文筌》曰:“五言绝句主情景,七言绝句主意事。”又曰:“五言绝句撇景入事,七言绝句掉句入情。”前後之法,何相反邪?
  陈绎曾曰:“凡律高则用重,律中则用正,律下则用子。”律大要欲调句耳,诗至於化,自然合律,何必庸心为哉?
  刘禹锡曰:“建安里中儿,联歌竹枝,聆其音,中黄锺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也。”唐去汉魏乐府为近,故歌诗尚论律吕。梦得亦审音者,不独工於辞藻而已。
  李西涯阁老善诗,门下多词客。刘梅轩阁老忌之,闻人学诗,则叱之曰:“就作到李杜,只是酒徒!”李空同谓刘因噎废食,是也。
  陆士规能诗,秦桧门客也。来自湘楚谒桧,桧以小嫌不与接见,因小相诵其《过黄陵庙诗》曰:“东风吹草绿离离,路出黄陵古庙西。帝子不知春又去,乱山无主鹧鸪啼。”桧称赏不忆,待之如初。噫!桧亦尚诗也哉?
  李西涯久於相位,陆沧浪以诗讽之曰:“声名高与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已西。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
  《诗人玉屑》集唐人句法,悉分其类,有裨於初学。但风骚句法,皆有标题。若“马卷时衔草,人疲数望城”,则曰“公明布卦”;若“匠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则曰“东方占鹊”。殆与棋谱、牌谱,相类,论诗不宜如此。
  子美五言绝句,皆平韵律体,景多而情少。太白五言绝句,平韵律体兼仄韵古体,景少而情多。二公各尽其妙。
  许用晦《金怀古》,颔联简板,对尔颈联,当赠远游者,似有戒慎意。若删其两联,则气象雄浑,不下太白绝句。
  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声。即当摆脱常格,出不测之语。若天马行空,浑然无迹。张祜《金山寺》之作,则有此失也。
  子美《居夔州》,上句曰:“春知催柳别,农事闻人说”,“别”“说”同韵。王维《温泉》,上句曰“新丰树里行人度,闻道甘泉能献赋”。“度”“赋”同韵。此非诗家正法。章碣上句皆用翰韵,尤可怪也。
  “欢”“红”为韵不雅,子美“老农何有罄交欢”,“娟娟花蕊红”之类。“愁”“青”为韵便佳,若子美“更有澄江销客愁”,“石壁断空青”之类。凡用韵审其可否,句法浏亮,可以咏歌矣。
  孙太初曰:“到处论交山最贤。”以山为贤,盖有所祖。《周礼》曰:“轮人五分其毂之长,去一以为贤。”《礼记》曰:“某贤於某若干纯。”谢灵运曰:“岂以名利之场而贤於清旷之域哉。”唐太宗曰:“李守并州,突厥不敢南,贤於长城远矣。”
  子美曰:“细寸荷锄立,江猿吟翠屏。”此语宛然入画,情景适会,与造物同其妙,非沉思苦索而得之也。
  李林甫《岳应制》曰:“云收二华出,天转五星来。十月农初罢,三驱礼後开。”两联皆用数目字,不可为法。王摩诘《送丘为》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此联叠用数目字,不可为病也。
  章孝标下第曰:“连云大厦无栖处,更傍论证家门户飞?”後及第曰:“马头渐入扬州路,为报时人洗眼看。”其量狭大类孟郊。
  渊明咏雪曰:“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结。”此语殆似颜谢。罗大经谓其轻虚洁白,尽在於是。但识其趣,体则未也。
  排律结句,不宜对偶。若杜子美“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似无归宿。
  五言律首句用韵,宜突然而起,势不可遏,若子美“落日在帘钩”是也。若许浑“天晚日沉沉”,便无力矣。
  崔後渠赠予诗曰:“三月清洹上,翩翩两度来。ゼ词倾玉海,吊古赋铜台。岐路杨朱泪,江湖李白杯。令公今谢事,回首尚怜才。”杨朱李白,自然的对。戎昱诗曰:“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较之後渠,精确不及。
  诗以佳句为主。精链成章,自无败句。所谓“善人在坐,君子俱来”。
  《瀛奎律髓》不可读。间有宋诗纯於心,发语或唐或宋,不成一家,终不可治。《谰言长语》曰:“若读《瀛奎律髓》,要人自择。”
  卢仝曰:“相思一夜 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孙太初曰:“夜 来梦到西湖路,白石滩头鹤是君。”此从玉川变化,亦有风致。
  诗不可太切,太切则流於宋矣。
  武元衡曰:“残云带雨过春城。”韩致光曰:“断云含雨入孤村。”二句巧思,不及子美“澹云疏雨过高城”句法自然。
  方干:“未明先见海底日,良久远鸡方报晨。”方晦叔“山鸡未鸣海日出”,此简妙胜干矣。
  作诗最忌蹈袭,若语工字简,胜於古人,所谓“化陈腐为新奇”是也。
  李频曰:“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譬诸“佳人掌”而对“壮士拳”也。若曰“月落锦江寒”,便相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