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答李季兰》云:“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酬郑判官湖上见赠》云:“岁岁湖南隐已成,如何星使忽知名。沙鸥惯识无心客,今日逢君不解惊。”
《赠韩武康》云:“山僧唯不饮,沽酒饮陶潜。此兴虽无别,多为俗士嫌。”
韦苏州《寄皎然》云:“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诗名徒自振,道心常晏如。想兹栖禅夜,见月东峰初。鸣磬警岩壑,焚香满空虚。夙慕端成旧,未识岂为疏。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余。茂苑文华地,流水古僧居。何当一游咏,倚阁吟踌躇。”
皎然《诗式》著偷语诗例云:如陈后主诗“日月光天德”,取傅长虞“日月光太清”,上三字语同,下二字义同。偷意诗例云:如沈佺期诗“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取柳浑“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偷势诗例云:如王昌龄诗“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嗟此罹忧患”,取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诗式》云:“诗有跌宕格二品,一曰越俗。其道如黄鹤临风,貌逸神王,杳不可羁。郭景纯《游仙诗》:‘左挹浮邱袖,右拍洪崖肩。’鲍明远诗:‘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荆棘郁丛丛,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飞走树间啄虫螘,岂知往日天子尊。念兹变化非常理,中间恻隐不能言。’二曰骇俗。其道如楚有接舆,鲁有原壤,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郭景纯《游仙诗》:‘嫦娥杨妙音,洪崖颔其颐。’王梵志《道情诗》:‘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贺知章《放达诗》云:‘落花真好梦,一醉一回颠。’卢照邻《漫作》云:‘城狐尾独速,山鬼面参谭。’淈没格一品,曰淡俗,此道如夏姬当垆,似荡而贞;采吴楚之风,虽俗而正。《古歌》曰:‘华阴山头百尺井,下有流泉彻骨冷。可怜女子来照影,不照其余照斜领。’调笑格一品,曰戏俗。《汉书》云:‘匡鼎来,解人颐。’盖说诗也。此一品非雅作,不足以为谈笑之资矣。李白《狂咏》:‘女娲弄黄土,抟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蒙蒙若尘埃。’”
《微雨》云:“片雨拂檐楹,烦襟四座清。霏微过麦陇,萧瑟傍莎城。静爱和梅落,幽闲入竹声。朝观趣无限,高咏寄闲情。”
《题废寺》云:“武陵罹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照秋水,悲风起古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赋得啼猿送客三峡》云:“万里巴江外,三声月峡深。何年有此路,几客共沾襟。断壁分重影,流泉入苦吟。凄凄别离后,闻此更伤心。”《微雨》以下三章,姚合取为《极玄集》。
僧护国
《赠张驸马班竹柱杖诗》云:“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为有岁寒堪赠远,玉阶行处愿提携。”
护国,江南人,攻词翰。《题醴陵玉仙观歌》云:“王乔一去空仙观,白云至今凝不散。星垣松殿几千秋,往往笙歌下天半。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路逢一人擎药碗,松花夜雨风吹满。又言家住在东坡,白犬相随邀我过。南山石上有棋局,曾使樵夫烂斧柯。”
张谓《哭护国上人》云:“昔喜三身净,今悲万劫长。不应归北斗,多是向西方。舍利众生得,袈裟弟子将。鼠行残药碗,虫网旧绳床。别起千花塔,空留一草堂。支公何处在,神理竟茫茫。”
僧含曦
卢仝《访含曦上人》云:“三入寺,曦未来。辘轳无绳井百尺,渴心归去生尘埃。”曦酬云:“长寿寺石壁,卢公一首诗。渴饮即不渴,饥食即不饥。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海神知贵不知价,留向人间光照夜。”
卷七十四
僧文秀 僧尚能 僧栖白 僧无可 僧神颖 僧怀浚 僧应物 僧可朋 僧云表
僧文秀
《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秀,唐末诗僧也。郑谷《喜秀上人相访诗》,有“他夜松堂宿,论诗更入微”之句。又《次韵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云:“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出寺只知趋内殿,闭门长似在深山。”又《重访秀上人》云:“展画长怀吴寺殿,宜茶偏赏霅溪泉。”又《寄题诗僧秀公》云:“灵一心传清塞心,可公吟后楚公吟。近来雅道相亲少,唯仰吾师所得深。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吟曹孤宦甘寥落,多谢携筇数访寻。”秀,南僧也,而居长安,以文章应制,故谷《送游五台诗》云:“内殿评诗切,身回心未回。”
僧尚能
《中秋旅怀》云:“所畜惟骚雅,兼之得固穷。望乡连北斗,听雨带西风。稼穑村坊远,烟波路迳通。冥搜清绝句,恰似有神功。”
僧栖白
《中秋夜月》云:“寻常三五夕,不是不婵娟。及到中秋半,还胜别夜圆。清光凝有露,皓色爽无烟。自古人皆玩,年来更一年。”
《哭刘得仁》云:“为爱诗名刚到此,风魂雪魄去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送造微上人游五台及礼本师》云:“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极目多来雁,孤城少故人。与师虽别久,于法本相亲。又对清凉月,中宵语宿因。”
《送僧归旧山》云:“谈空与破邪,献寿复荣家。白日得何偈,青天落几花。传灯皆有分,化俗独无涯。却入中峰寺,还知有聚沙。”
曹松《荐福赠白上人》云:“才子紫檀衣,明君宠顾时。讲升高座懒,书答重臣迟。瓶势倾圆顶,刀声落碎髭。还闻穿内禁,随驾进新诗。”
李洞《赠白上人》云:“险倚石屏风,秋涛梦越中。前朝吟侣散,故国讲流终。北地闻巴狖,南山见碛鸿。楼高惊雨阔,木落觉城空。兔满期姚监,蝉稀别楚公。净瓶光照客,柱杖朽生虫。平地塔千尺,半空灯一笼。祝尧谈几句,旋雁海潮东。”
洞《又哭白上人》云:“闻说孤窗卧化时,首摩罗雨滴空池。吟诗堂里秋开影,礼佛灯前夜照碑。贺雪巳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情似祖师。”
僧无可
《中秋玩月》云:“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明。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影寒池更澈,云冷树梢青。枉值中秋夜,长乖宿洞庭。”
《金州夏晚陪姚合员外游金州南池》云:“柳暗青波涨,冲萍复嫩苔。张筵白鸟下,扫岸使君来。洲岛秋应没,荷花晚尽开。高城吹角绝,驺驭尚徘徊。”
《冬日寄僧友》云:“敛履入寒竹,安禅过漏声。高杉残叶落,深井冻痕生。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何当招我友,乘月上方行。”
“白阁未归日,青门又值春。”《新年》句。“半天倾瀑溜,数郡见庐峰。”《寄题庐山二林寺》句。右张为取作《主客图》。
《秋夜宿西林寄贾岛》云:“暗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亦是吾兄弟,迟回共至今。”
《秋日寄厉元》云:“杨柳起秋色,故人犹未还。别离俱自老,少壮岂能闲。夜雨吟残烛,秋城忆远山。何当同一见,语默此林间。”
《庐山寺》云:“千峰盘磴尽,林寺昔年名。步步入山影,房房闻水声。多年人迹绝,残月石阴清。便可求居止,安闲过此生。”
《题青龙寺僧房》云:“从谁传法印,不离上方传。夕磬城霜下,寒房竹月圆。烟残衰木畔,客住积云边。未隐沧洲去,时来于此禅。”
《新年作》云:“然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紫阁未归日,青门又值春。掩关寒过尽,出定草生新。自有林中趣,谁惊岁月频。”
《赠圭峰禅师》云:“绝壑禅床底,泉分落石层。露浇高顶草,雪隐下方灯。朝满倾心客,溪连学道僧。半旬持一食,此事有谁能。”
《金州别姚合》云:“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残。言之离别易,勉以道途难。山出一千里,溪行三百滩。松间楼月里,秋入五陵寒。”
姚合《送无可往越州》云:“清晨相访门前立,麻履方袍一少年。懒读经文求作佛,愿攻诗句觅成仙。芳春山影花连寺,触夜湖声月满船。今日送行偏惜别,共师文字有因缘。”
李洞《赠可上人》云:“寺门和鹤倚香杉,月吐秋光到思馋。将法传来穿泱漭,把诗吟去失嵌岩。糢糊书卷烟岚滴,狼藉衣裳瀑布缄。不断清风牙底嚼,无因内殿得名衔。”
僧神颖
《和王季文题九华山》云:“众岳雄分野,九华镇南朝。彩笔凝空远,崔嵬寄青霄。龙潭古仙府,灵药今不凋。莹为沧海镜,烟霞作荒标。造化心数奇,性状精气饶。玉树郁玲珑,天籁韵萧寥。寂寂寻乳窦,兢兢行石桥。通泉漱云母,藉草萦香苕。我住幽且深,君赏昏复朝。稀逢发清唱,片片霜凌颷。”
《宿严陵钓台》云:“寒谷荒台七里洲,贤人求逐水东流。独猿叫断青天月,千古冥冥潭树秋。”
僧怀浚
秭归郡僧怀浚,不知何所人,乾宁初,知来藏往,皆有神验。刺史于公以其惑众,系而诘之。乃以诗代通状云:“家在闽山西复西,其中岁岁有莺啼。如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又诘之,复有诗云:“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守异而释之。详其诗意,似在海中,得非杯渡之流乎?出《北梦琐言》。
僧应物
《龙潭》云:“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题化城寺》云:“平高选处创莲宫,一水萦流处处通。画阁昼开迟日畔,禅房夜掩碧云中。平川不见龙行雨,幽谷遥闻虎啸风。偶与游人论法要,真元浩浩理无穷。”
应物,大中时江南诗僧也,与罗邺唱酬,作《九华山记》。
僧可朋
可朋,丹棱人。少与延让为风雅之友,有诗千余篇,号《玉垒集》。曾题洞庭诗云:“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赠友人曰:“来多不似客,坐久却垂帘。”欧阳炯以此比孟郊、贾岛言。其好饮酒,贫无以偿酒债,以诗赒之。可朋自号“醉髠”。《赠方干诗》云:“月里岂无攀桂分,湖中空赏钓鱼休。”《杜甫旧居》云:“伤心尽日有啼鸟,独步残春空落花。”《寄齐己》云:“唯陪北楚三千客,多话东郊十八贤。”《刘公诗话》云:“有诗僧读洪州滕王阁诗,谓守者:‘诗总不佳,何不除却?’守云:‘僧能佳乎?’即吟曰:‘洪州太白方,积翠满穹苍。万古遮新月,半天无夕阳。’守异之。然南方浮屠,能诗者多矣。予尝见可朋诗云:‘虹收千丈雨,潮弄半江天。’又云:‘诗因试客分题僻,棋为饶人下着低。’不减唐人。”出《诗话》。
孟昶广政十九年,赐诗僧可朋钱十万,帛五十匹。孟蜀欧阳迥与可朋为友,是岁酷暴中,欧阳命同僚纳凉于净众寺,依林亭列樽俎,众方欢适。寺之外皆耕者,曝背烈日种耘田,击腰鼓以适倦。可朋遂作《耘田鼓诗》以贽欧阳,众宾阅已,遽命撤饮。诗曰:“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翁,降之以雨,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言虽浅近,而极于理。君子谓可朋谏而欧阳善听焉。
朋《赋洞庭》云:“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
僧云表
《寒食诗》云:“寒食悲看郭外春,野田无处不伤神。平原垒垒伤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卷七十五
僧虚中 僧贯休 僧齐己 殷七七 许碏 许宣平 裴翛然
僧虚中
《寄中条司空图侍郎诗》曰:“门径放莎垂,往来投刺稀。有时闻御札,特地挂朝衣。岳信僧传去,天香鹤带归。他年二南旨,无复更衰微。”闻一作开。又云:“逍遥短褐成,一剑动精灵。白昼梦仙岛,清晨礼道经。黍苗侵野迳,桑椹污闲庭。肯要为邻者,西南太华清。”图《赠虚中》云:“十年华岳峰前住,只得虚中两首诗。”言得其意趣也。
虚中,宜春人也。游潇湘山水,与齐己、尚颜、栖蟾为诗友,住湘西粟城寺。潭州马氏子希振侍中好事,每出,迎纳于诗阁。虚中好烧火,烟昏彩翠,去后,又复粉饰。又《题马侍郎池亭》云:“嘉鱼在深处,幽鸟立多时。”
《听轩辕先生琴》云:“诀妙与功精,通宵膝上横。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坐客神魂凝,巢禽耳目倾。酷哉商纣世,曾不遇先生。”
《芳草》云:“绵绵芳草绿,何处动深思。金谷人亡后,沙场日暖时。龙鳞藏有瑞,风雨洒无私。欲采兰兼蕙,清香可赠谁。”
《善卷坛》云:“耕荒凿原时,高趣在希夷。大舜欲逊国,先生空敛眉。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亡淳字传疑。
《经贺监旧居》云:“不恋明皇宠,归来镜水隅。道装汀鹤识,春醉钓人扶。逐朵云如吐,成行雁似驱。兰亭名景在,踪迹未为孤。”
《赠屏风岩栖蟾上人》云:“岩房高且静,住此几寒暄。鹿嗅安禅石,猿啼乞食村。朝阳生树罅,古道透云根。独我闲相觅,凄凉碧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