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节度判官、监察御史高铢和云:“斗石类岩巘,飞流泻潺湲。远壑檐宇际,孤鸾雉堞间。何必到海岳,境幽机自闲。兹焉得高趣,高步谢东山。”
尚书左丞张贾和云:“中庭起崖谷,漱玉下涟漪。丹丘谁云远,寓象得心期。岂不贵钟鼎,至怀在希夷。唯当蓬莱阁,灵凤复来仪。”贾,宏靖从侄也。
节度掌书记、监察御史李德裕和云:“岩石在朱户,风泉当翠楼。始知岘亭赏,难与清辉留。余景澹将夕,凝岚轻欲收。东山有归志,亦接赤松游。”
宏靖,字元理。元和中,自宰相出为河东节度使。
公信,登元和元年进士第。宏靖帅太原,辟为掌记。后以德裕代之,以公信为观察判官。
瀍,登正元元年进士第。
证,河东人,举进士第。元和十三年,自振武节度使召任金吾大将军。赵宗儒镇河中,证时建节赴振武,备桑梓礼入谒,持刺称百姓。《献赵公诗》云:“诗书入京国,旌旆过乡关。”州里荣之。出《因话录》。退之《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诗》云:“倾朝共羡宠光频,半岁迁腾作虎臣。弩矢前驱烦县令,一云戎旆暂停辞社树。里门先下敬乡人。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自笑平生夸胆气,不离文字鬓毛新。”
恭,终汾州刺史。
铢,字权仲。既擢第,为宏靖幕府。后为太常卿。
贾为韦夏卿所知,后至达官。初以侍御史为华州上佐,以诗赠刘梦得云:“夫子生知者,相期妙理中。”梦得以忘言之句别之曰:“束简下高阁,买符驱短辕。故人惜分袂,结念醉芳樽。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临归无限意,相视却忘言。”
卷六十
李节 费冠卿 刘虚白 萧建 袁不约 孙纬 周祚 崔澹 卢频 李廓 李频 贾驰 薛能 曹邺 裴虔余 陈陶
李节
《送潭州道林疏言禅师太原取经诗序》云:“会昌季年,武宗大剪释氏,巾其徒且数万人,民隶其居,容貌于土木者沉诸水,言词于纸素者烈诸火。分命御史乘驲走天下,察敢隐匿者罪之。由是天下名祠珍宇,毁撤如扫。天子建号之初,雪释氏之不可废也,诏徐复之。而自湖已南,远人畏法,不能酌朝廷之体,前时焚撤书像,殆无遗者。故虽明命复许创立,莫能得其书。道林寺,湘川之胜游也,有释疏言,警辩有谋。独曰:‘太原府国家旧都,多释祠。我闻其帅司空范阳公,天下仁人,我第往求释氏遗文,以惠湘川之人,宜其听我而助成之矣。’即杖而北游,既上谒军门,范阳公果诺之。因四求散逸不成蕴帙者,至释祠而不见焚而副剩者,又命讲丐以补缮缺漏者,月未几,凡得释经五千四十八卷。以大中九年秋八月,辇自河东而归于湘焉。喜释氏之助世,既言之矣。向非我君洞察理源,其何能复立之,即既立之,且亡其书,非有疏言识远而诚坚,孰克宏之耶!吾嘉疏言奉君之令,演释之宗,不惮寒暑之勤,德及远人,为叙其事,且赠以诗。”诗曰:“湘川狺狺兮俗犷且佷,利杀业偷兮吏莫之训,繄释氏兮易暴使仁,释何在兮释在斯文。湘水滔滔兮四望何依,猿狖腾拏兮云树飞飞。月沉浦兮烟暝山,樯席卷兮橹床闲。偃仰兮啸咏,鼓长江兮何时还。湘川超忽兮落日晼晼,松覆秋亭兮兰被春苑。上人去兮几千里,何日同游兮湘川水。”
节,登大中进士第。
费冠卿
《闲居即事》云:“生计唯将三尺僮,学他贤者隐墙东。照眠夜后多因月,扫地春来只藉风。几处旌旗驱战士,一园青草伴衰翁。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踪。”
《酬范中丞见惠》云:“花宫柳陌正从行,紫袂金鞍问姓名。战国方须礼干木,康时何必重侯嬴。捧将束帛山僮喜,传示银钩邑客惊。直为云泥相去远,一言知己杀身轻。”
《秋日与泠然上人寺庄观稼》云:“世人从扰扰,独自爱身闲。美景当新霁,随僧过远山。村桥出秋稼,空翠落澄湾。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
《题中峰》云:“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晴景猎人曾望见,青蓝色里一僧禅。”
《蒙召拜拾遗书情二首》云:“拾遗帝侧知难得,官紧才微恐不胜。好是中朝绝亲友,九华山下诏来征。”又云:“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来任运身。今日忽蒙天子召,自惭惊动国中人。”
《桂树藤》云:“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蔓衍数条远,溟蒙千朵垂。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
《枕流石》云:“不为幽崖隐,古色涵空出。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
冠卿,字子军,池州人。《久居京师感怀诗》云:“萤烛不为苦,求名始辛酸。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马嘶渭桥柳,特地起愁声。”登元和二年第,母卒,既葬而归,叹曰:“干禄养亲耳,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遂隐池州九华山。长庆中,殿院李行修举其孝节,拜右拾遗。制曰:“前进士费冠卿,常预计偕,以文中第,禄不及于荣养,恨每积于永怀。迩来屏身丘园,绝迹仕进,守其志性,十有五年,峻节无用,清飚自远。夫旌孝行、举逸人,所以厚风俗而敦名教也。宜承高奖,以儆薄夫。擢参近侍之荣,载伫移忠之效。”冠卿竟不应命。
杜荀鹤有诗吊其墓曰:“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当时若征起,未必得身还。”
冠卿以拾遗召不起,赋诗云:“君亲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处老。也知臣不合佐时,自古荣华谁可保。”
姚合尝寄诗云:“逍遥缯缴外,高鸟与潜鱼。阙下无朝籍,林间有诏书。夜眠幽洞石,晓饭白云蔬。四海人空老,九华君独居。此心谁复识,日与世相疏。”
李群玉《经费拾遗故居》云:“云卧竟不起,少微空损光。惟应孔北海,为立郑公乡。旧馆苔藓合,幽斋松菊荒。空余书带草,日日上阶长。”
刘虚白
竟陵人。刘虚白擢进士第,嗜酒,有诗云:“知道醉乡无户税,任他荒却下丹田。”出《北梦琐言》。
虚白与卢坦交友,坦主文,虚白于帘前献一绝云:“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灯烛一般风。不知岁月能多少,犹着麻衣待至公。”
萧建
建与费冠卿同时,建寄冠卿云:“见说九华峰上寺,日宫犹在下方开。其中幽境客难到,请为诗中图画来。”冠卿答诗云:“自地上青峰,悬崖一万重。践危频侧足,登堑半齐胸。飞狖啼攀桂,游人喘倚松。入林寒瘁瘁,近瀑雨蒙蒙。径滑石棱上,寺开山掌中。幡花扑净地,台殿印晴空。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泉鱼候洗钵,老玃戏撞钟。外户凭云掩,中厨课水舂。搜泥时和面,拾橡半添穜。渡壑缘槎险,持灯入洞穷。夹天开壁峭,透石感波雄。涧蔼清无土,潭深碧有龙。畬田一片净,谷树万株浓。野客登临惯,山房幽寂同。寒炉树根火,夏牖竹梢风。边鄙筹贤相,黔黎托圣躬。君能弃名利,岁晏一相逢。”
建,登进士第,终礼部侍郎。
袁不约
不约有深秋之句云:“愁声秋绕杵,寒色碧归山。”又有客去之句云:“送将欢笑去,收得寂寥回。”张为取二联于《主客图》。
范栌云:“李固言在成都,则李珪郎中、郭圆员外、陈会端公、袁不约侍郎、来择书记、薛重诗事皆远从公。可谓莲幕之盛。”
不约,登长庆三年第。
孙纬
《中秋夜思郑延美有作》云:“中秋中夜月,世说慑妖精。顾兔云初蔽,长蛇谁与勍。未追良友玩,安用玉轮盈。此意人谁谕,裁诗寄禁城。”
纬,咸通八年宏词登科。
周祚
“莫道春花独照人,秋花未必怯青春。四时风雨没时节,共保松筠根底尘。”祚以此诗得名,张为取作《主客图》。
崔澹
“怪得轻风送异香,娉婷仙子曳霓裳。惟忧错认偷桃客,曼倩曾为汉侍郎。”澹《赠美人》。太中末,崔铉自平章事镇淮海,杨收为支使,收状云:“前时里巷,初迎避马之威;今日藩垣,便仰问牛之代。”澹之词也。
澹终于吏部侍郎。
卢频
《峡蝶行》云:“东园宫草绿,上下飞相逐。君恩不禁春,昨夜花中宿。”
《东西行》云:“种荷玉盆里,不及沟中水。养雉黄金笼,见草心先喜。”
频又有“春泪烂罗绮,泣声抽恨多。莫滴芙蓉池,愁伤连蒂荷。”句。“一朵花叶飞,一枝花光彩。美人惜花心,但愿春长在。”句。右张为取作《主客图》
李廓
《夏日途中》云:“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无成归故里,自觉少光辉。”
廓,李程之子也。登元和进士第。大中中,拜武宁节度使,不能治军。补阙郑鲁言:“新麦未登,徐必乱。”既而军乱,果逐廓。按《旧史》:“廓有诗名,大中末,累官至颍州刺史,再为观察使。子昼,亦登进士第。”
廓《长安少年行》云:“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狂。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刬戴杨州帽,重薰异国香。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追逐轻薄伴,闲游不着绯。长拢出猎马,数换打毬衣。晓日寻花去,春风带酒归。青楼无昼夜,歌舞歇时稀。”“日高春睡足,帖马赏年华。倒插银鱼袋,行随金犊车。还携新市酒,远醉曲江花。几度归侵黑,金吾送到家。”“好胜耽长夜,天明烛满楼。留人看独脚,赌马换偏头。乐奏曾无歇,杯巡不暂休。时时遥冷笑,怪客有春秋。”“遨游携艳妓,装束似男儿。杯酒逢花住,笙歌簇马吹。莺声催曲急,春色送归迟。不以闻街鼓,华筵待月移。”“赏春唯逐胜,大宅可曾归。不乐还逃席,多狂惯衩衣。歌人踏日起,语燕卷帘飞。妇好唯相妒,倡楼不醉稀。”“戟门连日闭,苦饮惜残春。开锁通新客,教姬屈醉人。倩歌牵白马,自舞踏红茵。时辈皆相许,平生不负身。”“新年高殿上,始见有光辉。玉雁排方带,金鹅立仗衣。酒深和碗赐,马疾打珂飞。朝下人争看,香街意气归。”“游市慵骑马,随姬入座车。楼边听歌吹,帘外市钗花。乐眼从人闹,归心畏日斜。苍头来去报,饮伴到倡家。”“小妇教鹦鹉,头边唤醉醒。犬娇眠玉箪,鹰掣撼金铃。碧地攒花障,红泥待客亭。虽然长按曲,不饮不曾听。”
《鸡鸣曲》云:“星稀月没入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征人牵马出门立,辞妾欲向安西行。再鸣引颈檐头下,月中角声催上马。才分地色第二鸣,旌旆红尘已出城。妇人上城乱招手,夫婿不闻遥哭声。长恨鸡鸣别时苦,不遣鸡栖近窗户。”
《镜听词》云:“匣中取镜祠灶王,罗衣掩尽明月光。昔时长着照容色,今夜潜将听消息。门前地黑人来稀,无人错道朝夕归。更深弱体冷如铁,绣带菱花怀里热。铜片铜片如有灵,愿得照见行人千里形。”
《猛士行》云:“战鼓惊沙恶天色,猛士虬须眼前黑。单于衣锦日行兵,阵头走马生擒得。幽并少年不敢轻,虎狼窟里空手行。”
《送振武将军》云:“叶叶归边骑,风头万里干。金装腰带重,锦缝耳衣寒。芦酒烧蓬暖,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小说载:“廓从其父程过三亭渡,为小石隐,足痛,以呼父。程曰:‘太华峰头,见有仙人手迹;黄河滩里,争得隐人脚跟。’”
廓《落第诗》云:“榜前潜制泪,众里自嫌身。气味如中酒,情怀似别人。暖风张乐席,晴日看花尘。尽是添愁处,深居乞过春。”
姚合有《送李廓侍郎赴夏州诗》云:“酬恩不顾名,走马觉身轻。迢递河边路,苍茫塞上城。沙寒无宿雁,敌近少闲兵。饮罢挥鞭去,傍人意气生。”
李频
频,字德新,睦州人。与里人方干善。给事中姚合名为诗,士多归重。频走千里,丐其品藻,合大加奖挹,以女妻之。乾符中,以工部外郎为建州刺史,卒。
《吴州月夜与曹太尉话别诗》云:“早晚更看吴苑月,西斋长忆月当窗。不知明夜谁家见,应照离人隔楚江。”
《送茶山人归洞庭》云:“却共孤云去,高眠最上峰。半湖垂早月,中路入疏钟。秋尽虫声急,夜深山雨重。当时同隐者,分得几株松。”
《湖口送友人》云:“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泽,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宵向水连。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及新年。”
《过四皓庙》云:“东西南北人,高迹自相亲。天下已归汉,山中犹避秦。龙楼曾作客,鹤氅不为臣。独有千年后,青青庙木春。”
《陕下怀归》云:“故园何处在,零落五湖东。日暮无来客,天寒有去鸿。大河冰彻塞,高岳雪连空。独夜悬归思,迢迢永漏中。”
郑谷《哭建州李员外诗》云:“今归终故里,末岁道如初。旧友谁为志,清风岂易书。雨坟生野蕨,乡奠钓金鱼。独夜吟还泣,前年伴直庐。”
罗隐《题方干诗》云:“中间李建州,夏汭偶同游。顾我论佳句,推君最上流。九霄无鹤板,双鬓老渔舟。世难方如此,何当浣旅愁。”
姚合《答频诗》云:“一年离九陌,壁上挂朝袍。物外诗情远,人间酒味高。思归知病长,失寝觉勤劳。衰老无多思,因君把笔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