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胡元范
《奉和太子纳妃诗》云:“帝子威仪绝,宫妃礼度优。叠鼓陪仙观,凝笳翼画辀。郁郁神香滃,弈弈彩云浮。排空列锦罽,腾欢溢皇州。”“金闺未息火,玉树钟天爱。月路饰还装,星津动归佩。紫极流宸眷,清规伫慈诲。恩波洽九流,光辉轶千载。”“侧席诏亲贤,式宴坐神仙。圣文飞圣笔,天乐奏钧天。曲池涵雅景,文字孕祥烟。小臣同百兽,率舞悦尧年。”
高宗子洪为太子,纳妃,有司奏贽用白雁,适苑中获之。帝喜曰:“汉获朱雁为乐府歌,今得白雁为婚贽,婚乃人伦首,我则无惭。”太子后谥孝钦皇帝。
裴炎请武后归政,后以炎有异图,捕送诏狱。元范为凤阁侍郎,曰:“炎有功于国,臣明其不反。”后曰:“炎有反端,顾卿未知耳。”元范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炎。
元范,申州义阳人,介廉有才,以炎故流死巂州。
元万顷
《春日池台诗》云:“日影飞花殿,风纹积翠池。凤楼通夜敞,虬辇望春移。”
《春日诗》云:“花轻叶乱仙人杏,叶密莺喧帝女桑。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又曰:“凤辇迎风乘紫阁,鸾车避日转彤闱。中堂促管淹春望,后殿清歌开夜扉。”
《奉和太子纳妃公主出降诗》云:“象辂初乘雁,璇宫早结褵。离元应春夕,帝子降秋期。鸣瑜合清响,冠玉丽浓辉。和声跻凤掖,清影步鸾墀。”
从李勣征高丽,为辽东道管记。勣令别将赴平壤,粮不及期,万顷作离合诗密报勣。勣曰:“军机切遽,何以诗为!”欲斩之,言状乃免。勣令作文檄高丽,其语有“不知守鸭渌之险”。莫离支报云:“谨闻命矣。”遂移兵鸭渌,军不得入。万顷坐是流岭外,遇赦还,为北门学士,累迁凤阁侍郎,坐事诛。
李敬玄
《奉和别鲁王诗》云:“绿车旋楚服,丹跸伫秦川。珠皋转归骑,金岸引行旃。一朝限原隰,千里间风烟。莺喧上林右,凫响御沟前。断云移鲁盖,离歌动舜弦。别念凝神扆,崇恩洽玳筵。顾惟惭叩寂,徒自仰钧天。”
又《奉和别越王诗》云:“飞盖回兰坂,宸襟伫柏梁。别馆分泾渭,归路指衡漳。关山通晓色,林籞遍春光。帝念纡千里,词波照五潢。”
敬玄,亳州人。该览群籍,尤善于礼。高宗在东宫,马周荐其材,召入崇贤馆侍读。后相高宗。仪凤中,刘仁轨奏河西镇守非敬玄不可,帝强遣之,由是大败于湟川。鲁王灵夔,高祖子也,历五州刺史。越王贞,太宗子,武后时为豫州刺史。
张文琮
《水诗》云:“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赋桥诗》云:“造舟浮渭日,鞭石表秦初。星文遥泻汉,虹势尚凌虚。已授文成履,空题武骑书。别有临濠上,栖偃独观鱼。”
《和阳舍人咏中书省花树诗》云:“初蕊映春丛,参差间早红。因风时落砌,杂雨乍浮空。影照凤池水,香飘鸡树风。岂不爱攀折,希君怀袖中。”
文琮《同潘屯田冬日早朝》云:“假寐怀古人,夙兴瞻晓月。通辰禁门启,冠盖趋朝谒。霜霭清九衢,霞光照双阙。纷纶文物纪,焕烂声明发。腰剑动陆离,鸣玉和清越。”
文琮,高宗宰相文瓘弟也,贝州人。好自写书,贞观中为治书侍御史,永徽中拜户部侍郎,出为建州刺史,卒。
文琮《赋蜀道难》云:“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犹长息,方知斯路难。”
薛慎惑
《进船于洛水诗》云:“禁园纡睿览,仙棹叶宸游。洛北风花树,江南彩画舟。荣生兰蕙草,春入凤凰楼。兴尽离宫暮,烟光起夕流。”
世传慎惑善投壶,背后执矢投之,龙跃隼飞,百发百中。
张大安
《奉别越王诗》云:“盛藩资右戚,连萼重皇情。离襟怆睢苑,分途指邺城。丽日开芳甸,佳气积神京。何时骖驾入,还见谒承明。”
越王,太宗子,武后时为豫州刺史。
大安,公谨之子,上元中,同中书门下三品。章怀太子令与刘讷言等共注范蔚宗《汉书》。太子废,故贬普州刺史,终横州司马。
薛元超
《和同太子监守违恋诗》云:“储禁铜扉启,宸行玉辂遥。空怀寿街吏,尚隔寝门朝。北首瞻龙戟,尘外想鸾镳。飞文映仙诰,济惠叶神飙。帝念纡苍陛,乾文焕紫霄。归塘横笔海,平圃振词条。欲应重轮曲,锵洋韵九韶。”
元超,收之子也,高宗时为给事中,转中书舍人,荐士若任希古、郭正一、崔融等,皆以才自名。上元初,同中书门下三品,政出武后,因阳喑乞骸骨,卒。
高宗为太子也,元超为舍人。太宗亲征时,元超、韩王元嘉同太子监守,赋《违恋》诗。
郑蜀宾
蜀宾,荥阳人,善五言,年老为江左一尉,亲朋饯于上东门,蜀宾赋诗曰:“畏途方万里,生涯近百年。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酒酣咏歌,声调哀戚,竟卒于官。时长寿中也。
王德真
《和过温汤诗》云:“握图开万宇,属圣启千年。骊阜疏缇骑,惊鸿映彩旃。玉霜鸣凤野,金阵藻龙川。祥烟聚危岫,庆水溢飞泉。停舆兴睿览,还举大风篇。”
德真,武后时为纳言,房先敏以罪贬,诉于相府。内史骞味道曰:“太后旨。”刘袆之曰:“乃上从有司所奏云。”后闻,贬味道,而以袆之为忠臣。德真推顺曰:“戴至德无异才,惟能归善于君,为时所服。”后曰:“善。”
杨思玄
《汤泉诗》云:“丰城观汉迹,温谷幸秦余。地接幽王垒,涂分郑国渠。风威肃文卫,日彩镜雕舆。远岫凝氛重,寒丛树影疏。回瞻建章阙,佳气满宸居。”
《奉和别鲁王诗》云:“元王诗传博,文后宠灵优。鹤盖动宸眷,龙章送远游。潼关疏别道,灞岸引行舟。北林分苑树,东流溢御沟。鸟声含吹咽,骑影曳花浮。圣泽九垓遍,天文七曜周。方图献雅乐,簮带奉鸣球。”
高宗时人。
郑义真
《温汤诗》云:“洛川方驻跸,丰野暂停銮。汤泉常独涌,温谷岂知寒。漏鼓依岩畔,相风出树端。岭烟遥聚草,山月迥临鞍。日用诚多幸,天文遂仰观。”
高宗时人。
徐珩
《日暮望泾水诗》云:“导源经陇阪,属汭贯瀛都。下濑波常急,回圻溜亦纡。毒流秦卒毙,泥粪汉田腴。独有迷津客,怀归轸暮途。”
高宗时人。
萧翼
太宗以翼为监察御史,充使取羲之《兰亭序》真迹于越僧辩才。翼初作北人南游,一见款密,留宿,设缸面酒。江东缸面,犹河北曰“瓮头”,盖初熟酒也。酣乐之后,探韵赋诗。才探来字,诗云:“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莫,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燃灰。”翼探招字,诗云:“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既而以术取其书以归。本名世翼。
《南部新书》曰:“《兰亭序》武德四年,欧阳询就越诈求之,始入秦王府。麻道嵩奉教拓两本,一送辩才,一王自收。道嵩私拓一本。贞观二十三年,禇遂良请入昭陵。”
张执恭
《和平凉公观赵郡王妓诗》云:“小堂罗荐陈,妙妓命燕秦。翠眉凝假黛,红脸自含春。合舞俱回雪,分歌共落尘。齐竽不可厕,空愿上龙津。”
《赋刘生》云:“英名振关右,雄气逸江东。游侠五都内,来去三秦中。剑照七星影,马控千金骢。纵横方未息,因兹定武功。”刘生不知何代人,齐梁以来,歌为三秦游。
郑轨
《观兄弟同夜成婚诗》云:“棠棣开双萼,夭桃照两花。分庭含佩响,隔扇偶妆华。迎风俱似雪,映绮共如霞。今宵二神女,并在一仙家。”
王勣
《咏妓诗》云:“妖姬饰净妆,窈窕出兰房。日照当轩影,风吹满路香。早时歌扇薄,今日舞衫长。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
勣,武德、贞观间人,有集五卷。
窦威
《出塞曲》云:“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潜军渡马邑,扬斾掩龙城。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
威,字文蔚,沈邃有器局,贯览群言,诸兄诋为书痴。武德初,为内史令。
卷六
上官仪 郭正一 乔知之 乔侃 员半千 任希古 苏味道 杜审言 郭利贞 吴少微 富嘉谟 李福业 王适 李崇嗣
上官仪
字游韶,陕州人。工诗,其词绮错婉媚,及贵人效之,曰“上官体”。
《咏雪诗》云:“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飘素迎歌上,翻花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又《奉和山夜临秋诗》云:“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
又《和颍川公秋夜诗》云:“泬寥空色远,芸黄凄序变。涸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千林流夕景,万籁含宵转。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
《王昭君》云:“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裁书待回使,泪尽白云天。”
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曰:“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右《古今诗话》。
高宗即位,仪为相。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武后恶之也。仪应诏诗中用影娥池,学士时无解其事。祭酒令狐德棻召张柬之等十余人示此诗,柬之对云:“《洞冥记》:汉武帝于望鹤台西起俯月台,台下穿影娥池,每登台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笑弄月影,因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令狐德棻叹其博识。
郭正一
定州人,永隆中平章事。武后专国,出刺陕州,与张楚金、元万顷皆为周兴诬杀之。
《和太子纳妃公主出降诗》云:“桂宫初服冕,兰掖早升笄。礼盛亲迎晋,声芳出降齐。金龟开瑞纽,宝翟上仙褂。转扇承宵月,扬旌照夕霓。”
乔知之
知之,冯翊人。武后时为补阙。
有《绿珠篇》云:“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昔日可怜君自许,此时可喜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关,好将歌舞借人看。富贵英雄非分理,骄奢势力横相干。别君此去终不忍,徒劳掩泪伤红粉。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盖知之有宠婢曰碧玉,知之为之不婚,为武承嗣所夺,知之以此歌寄之。而末句云:“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宠者结于衣带,投井而死。承嗣见诗,大恨,知之坐此陷亡。
沈佺期赠知之《古意》云:“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通鉴考异》云:“《唐历》及《本纪》,杀知之在天授元年。”据《陈子昂别传》云:“武攸宜讨契丹,子昂、知之为参谋。”尚在万岁通天元年。子昂有《西还至散关答知之诗》云:“昔君事胡马,余得奉戎旃。携手同沙塞,关河缅幽燕。叹此南归日,犹闻北戍边。”是时未罢也。疑知之死在神功年后或天授初,承嗣衔之,至是乃杀之耳。
乔侃
《人日登高》云:“仆本多悲者,年来不悟春。登高一游目,始觉柳条新。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暂若升云雾,还似出嚣尘。赖得烟霞气,淹留攀桂人。”
沈佺期《送乔随州侃》云:“结交三十载,同游一万里。情为契阔生,心由离别死。拜恩前后人,从官差池起。今尔归汉东,明珠报知己。”
侃,武后时学士,预修《三教珠英》,知之之弟也。开元初为兖州都督,长安中卒于襄阳。以文词知名。
员半千
《陇右途中遭非语》云:“赵有两毛遂,鲁闻二曾参。慈母犹且惑,况在行路心。冠冕无丑士,贿赂成知己。名利我所无,清浊谁见理?敝服空逢春,缓带不着身。出游非怀璧,何忧乎忌人?正须自保爱,振衣出世尘。”
半千,字荣期,晋州人。尝事王义方,义方曰:“五百岁一贤者生,子宜当之。”因改今名。始名余庆。举八科皆中,累为弘文馆学士。睿宗立,召为太子右谕德。表丐骸骨。事五君,有清白节。与王剧、路敬淳、石抱中武后时同为弘文馆学士。
任希古
字敬臣,棣州人。五岁丧母,七岁问父何以报母?父曰:“扬名显亲可也。”乃刻志从学。年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后举孝廉。虞世南器其人。为弘文学士,终太子舍人。
《奉和太子纳妃公主出降诗》云:“帝子升青陛,王姬降紫宸。星光移杂佩,月彩荐重轮。龙旌翻地杪,凤管扬天滨。槐阴浮浅濑,葆吹翼轻尘。”
《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云:“玉署三时晓,金羁五日归。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池镜分天色,云峰减日辉。游鳞映荷聚,惊翰绕林飞。披襟杨子宅,舒啸仰重闱。”
《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云:“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架天。云光波处动,月影浪中悬。惊鸿絓蒲弋,游鲤入庄筌。萍叶疑江上,菱花似镜前。长林代轻幄,细草即芳筵。文峰开翠潋,笔海控清涟。不挹兰樽圣,空仰桂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