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圆。明满十五后,日畏光彩瘦。不见夜光色,一樽成暗酒。匣中苔背铜,光短不照空。不惜补明月,暂无此良玉。”《月生》句。“自念数年间,两手中藏钩。于心且无恨,他日为我羞。古老传童歌,连淫亦兵象。夜梦戈甲鸣,苦不愿年长。”《苦雨》句。“朝梳一把白,夜泪千滴雨。可耻垂拱时,老作在家女。”《晓》句。张为作《主客图》,取猛“月生十五前”等句,以孟云卿为高古奥逸主,而以猛为入室。
元微之《酬刘猛见送》云:“种花有颜色,异色即为妖。养鸟恶羽翮,翦翮不待高。非无剪伤者,物性难自逃。百足虽健健,商羊亦翘翘。伊予狷然质,谬入多士朝。任气有愎戆,容身寡朋曹。愚狂偶以直,静僻非敢骄。一为毫发忤,十载山川遥。烁铁不在火,割肌不在刀。险心露山岳,诐语翻波涛。六尺安敢主,方寸由自调。神剑土不蚀,异布火不烧。虽无二物姿,庶欲效一毫。未能深蹙蹙,多谢相劳劳。去去我移马,迟迟君过桥。云势正横壑,江流初满槽。持此慰远道,比之为旧交。”
李余
张为作《主客图》,以孟云卿为高古奥逸主,以余为入室。取其句云:“长安东门别,立马生白发。”句。“霁后轩盖繁,南山瑞烟发。”句。“尝忧车马繁,土薄闻水声。”句。
余,登长庆三年进士第,蜀人也。张籍《送余归蜀诗》云:“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归去唯将新诰牒,后来争取旧衣裳。山桥晓上蕉花暗,水店晴看芋叶光。乡里亲情相见日,一时携酒上高堂。”
贾岛《送余及弟归蜀》云:“知音伸久屈,觐省去光辉。津济逢清夜,途程尽翠微。云当绵竹叠,鸟离锦江飞。肯寄书来否,原居出甚稀。”又《送余往湖南》云:“昔去候温凉,秋生满蜀乡。今来从辟命,春物遍涔阳。岳石桂阳雪,野枫堆渚樯。若寻吾祖宅,寂寞在潇湘。”
李涉石本作李涉镇江鹤林寺,有坡诗同刻,有玉蕊花在。
《醉中赠崔膺》云:“与君兄弟匡岭故,与君相逢杨子渡。白浪南分吴塞寒,绿杨深入隋宫路。隋家文物今虽改,舞馆歌台基尚在。炀帝陵边草木深,汴河流水空归海。古今悠悠人自别,此地繁华终未歇。大道青楼夹翠烟,琼墀绣帐开明月。与君一言两相许,外舍形骸中尔女。杨州歌酒不可追,洛神映箔湘妃语。白马黄金为身置,谁能独羡他人醉。暂到香炉一夕间,能展愁眉百世事。君看白日光如箭,一度别来颜色变。早谋侯印佩腰间,莫遣看花鬓如霰。”
《题鹤林寺僧室》云:“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云:“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唯有两三枝。平生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
《岳阳别张祜》云:“十年蹭蹬为逐臣,鬓毛白尽巴江春。鹿鸣猿啸虽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山疟困中闻有赦,死灰不望光阴借。半夜州符唤牧童,虚教衰病生惊怕。巫峡洞庭千里余,峦陬水国何亲疏。由来真宰不宰我,徒劳叹者怀吹嘘。灞桥昔与张生别,万变桑田何处说。龙蛇纵在没泥涂,长衢却为驽骀设。爱君气坚风骨峭,文章真把江淹笑。洛下诸生惧刺先,乌鸢不得齐鹰鹯。岳阳西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文字。新钉张生一首诗,自余吟着皆无味。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晚泊润州闻角》云:“孤城吹角水茫茫,风引胡笳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涉尝过九江,至皖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也。”其豪首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春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涉至杨州,一女子拜且泣,问之,曰:“宋态也,故吴兴刘员外之爱姬。”刘全白也。刘、李有昔年之分,涉因赠诗曰:“长忆云仙至小时,芙蓉头上绾青丝。当时惊觉高唐梦,唯有而今宋玉知。”又云:“陵阳夜宴使君筵,解语花枝在眼前。自从明月西沉海,不见嫦娥二十年。”
涉,渤之兄,纤人也。早从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投匦言吐突承璀冤状。孔戣知匦事,表其奸,逐为峡州司仓参军。始戣见其副章,诘责不受。涉乃行赂,诣光顺门通之,故戣极言涉奸险欺天,请加显戮。大和中,为太学博士,自号“清溪子”。
张为作《主客图》,以孟云卿为高古奥逸主,而以涉入室。取其句云:“但将钟鼓悦私爱,肯以兵戈为国羞。”《六叹》句。“尼父未适鲁,屡屡倦迷津。徒怀教化心,纡郁不能伸。一遇知己言,万方始喧喧。至今百王则,孰不挹其源。”《怀古》句。
《六叹》云:“汉臣一没丁零塞,牧羊西过阴沙外。朝凭南雁信难回,夜望北辰心独在。汉家茅土横九州,高门长戟分王侯。但将钟鼓悦私爱,肯以兵戈为国羞。夜霜寒云卧冰雪,严风触刃垂旌节。丁年奉使白头归,泣尽李陵衣上血。”
《春山三朅来》云:“钓鱼朅来春日暖,松溪不厌舟行缓。野竹初栽碧玉长,澄潭欲下青丝短。昔人避世兼避仇,暮栖云外兼悠悠。我今无事亦如此,赤鲤忽到长竿头。泛泛随波凡几里,碧莎如烟沙似砥。瘦壁横空怪石危,山花斗日禽争水。有时带月归扣舷,身闲自是渔家仙。山上朅来采新茗,新花乱发前山顶。琼英动摇钟乳碧,丛丛高下随崖岭。未必蓬莱有仙药,能向鼎中云漠漠。越瓯遥见裂鼻香,欲觉身轻骑白鹤。采药朅来药苖盛,药生只傍行人径。世人重耳不重目,指似药苖心不足。野客住山三十载,妻儿共寄浮云外。小男学语便分别,已辩君臣知匹配。都市广长开大铺,疾来求者多相误。见说韩康旧姓名,识之不识先相怒。”
刘昭禹
《经费冠卿旧隐》云:“节高终不起,死恋九华山。圣主情何切,孤云性本闲。名传中国外,坟在乱松间。依约曾栖处,斜阳鸟自还。”
昭禹,字休明,婺州人也。少师林宽,为诗刻苦,不惮风雪。诗云:“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集首《怀华山隐者》云:“先生入太华,杳杳绝良音。秋梦有时见,孤云无处寻。神清峰顶立,衣冷瀑泉吟。应笑干名者,六街尘土深。”尝与人论诗,曰:“五言如四十个贤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觅句者若掘得玉合子,底必有盖,但精心求之,必获其宝。”在湖南累为宰字,后署天策府学士,严州刺史,卒于桂州幕中。有诗三百首。
孙昌胤
《清明诗》曰:“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沉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和司空曙刘慎虚九日送人》云:“京邑叹离群,江楼喜遇君。开筵当九日,泛菊外浮云。朗咏山川霁,酣歌物色曛。君看酒中意,未肯丧斯文。”
柳子厚《与韦中立书》云:“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到外廷,荐笏言于卿士:‘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已。”
昌胤,登天宝进士第。
严休复
《杨州唐昌观玉蕊花拆有仙人游怅然成二绝》云:“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断未逢真。不如满树琼瑶蕊,笑对藏花洞里人。”“羽车潜下玉龟山,尘世何由睹爱颜。唯有无情枝上雪,好风吹缀绿云鬟。”
元和中,见一女子,从以二女冠、三小仆,直造花所。伫立良久,命小童折花数枝,谓黄冠者曰:“曩有玉峰之期,自此可以行矣。”行百许步,遂不复见。休复有诗,元微之和云:“弄玉潜过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的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卜得知。”乐天诗云:“嬴女偷乘凤下时,洞中潜歇弄花枝。不缘啼鸟春饶舌,青琐仙郎可得知。”
朱庆余
庆余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索庆余新旧篇什,留二十六章,置之怀袖而推赞之。时人以籍重名,皆缮录讽咏,遂登科。庆余作《闺意》一篇以献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籍酬之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门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是朱之诗名流于海内矣。
《中秋月诗》:“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孤高希此遇,吟赏倍牵情。”
《题蔷薇花》云:“四面垂条密,浮云入夏清。绿攒伤手刺,红堕断肠英。粉着蜂须腻,光凝蝶翅明。雨中看亦好,况复值初晴。”
《送韦校书赴浙东幕》云:“丞相辟书新,秋关独去人。官离芸阁早,名占甲科频。水驿迎舷火,山城候吏尘。湘边寄家处,到日倍荣亲。”
庆余,名可久,以字行。登宝应进士第。
“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花时慎行李,莫上白铜鞮。”句。又题《王侯废宅》云:“古巷戟门谁旧宅,早曾闻说属官家。更无新燕来巢屋,唯有闲人去看花。空厩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繁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右张为取此作《主客图》。
姚合《送庆余越州归觐》云:“乡书落姓名,太守拜亲荣。访我波涛郡,还家雾露城。海山空外远,镜水世间清。何计随君去,邻墙闲此生。”
张籍《送庆余归越》云:“东邻归路远,几日到乡中。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潮声莲叶雨,野气稻苖风。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
刘轲
轲为僧时,葬遗骸,梦一书生来谢,持三鸡子,劝食之,嚼一而吞二。后精儒术,任史官。退之欲为文赞之,会贬不就。
《玉声如乐诗》云:“玉振能旋止,人言与乐并。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曲终无异韵,听罢有余情。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摭言》云:“轲慕孟轲为文,故以名焉。少为僧,止于豫章高安之南果园。复求黄老之术,隐于庐山。既而进士登第,文章与韩、柳齐名。”
轲《上座主书》曰:“轲本沛上耕人,代业儒,为农人家。天宝末,流离于边,徙贯南。鄙边之人,嗜习玩味,异乎沛。然亦未尝辍耕舍学,与边俗齿。且曰:‘言忠信,行必果,虽夷貊行矣。’故处边如沛然。贞元中,轲仅能执经从师。元和初,方结庐于庐山之阳,日有芟夷畚筑之役,虽震风凌雨,亦不废力。大耨或农圃余隙,积书窗下,日与古人磨砻前心,岁月悠久,寖成书癖。”
乐天云:“庐山自陶、谢后,贞元初有符载、杨衡辈隐焉。今读书属文,结茅岩谷者,犹一二十人。其中秀出者有彭城刘轲,开卷慕孟轲为人,秉笔慕杨雄、司马迁为文。轲志不息,异日必能跨符、杨而攀陶、谢矣。”
轲,字希仁。元和末登进士第,卒于洺州刺史,与吴武陵并以史才直史馆。不知为僧者是彭城刘轲否。
独孤铉
《日南至》云:“玉历班穷律,凝阴发一阳。轻晖犹惜短,桂影叱偏长。晷度经南斗,流晶尽北堂。乍疑周户耀,可爱逗林光。积雪消微照,初萌动早茫。更升台上望,云物已昭彰。”
铉,登元和进士第。
张灿
《寒食遣怀》云:“繁华泣清露,悄悄落衣巾。明日逢寒食,春风见故人。病来羞带楚,西去欲迷秦。憔悴此时夜,青山归四邻。”
灿,贞元、元和间进士也。
杨虞卿
《过小妓英英墓》云:“萧晨骑马出皇都,闻说埋冤在路隅。别我已为泉下土,思君犹似掌中珠。四弦品柱声初绝,三尺孤坟草已枯。兰质蕙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乐天、梦得皆有和章。乐天云:“人间有梦何曾入,泉下无家岂是归。坟上少啼留取泪,明年寒食更沾衣。”梦得云:“但见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虞卿醉后善歌《扫市词》,又有小妓攻琵琶,虞卿死,遂辞去。乐天《哭虞卿诗》云:“何日重闻扫市歌,谁家收得琵琶妓。”
虞卿,字师皋,虢州人。佞柔善谐丽。宗闵、僧孺相穆宗,引为右司郎中。宗闵倚之,时号“党魁”。为京兆尹,以罪贬虔州司户参军,死。
杨汝士
唐名族重京官而轻外任,汝士建节后诗云:“抛却弓刀上砌台,上方楼殿翠云开。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又云:“而今老大骑官马,羞向关西道姓杨。”
宝历中,杨于陵仆射入觐,其子嗣复率两榜门生迎于潼关,宴新昌里第,仆射与所执坐正寝,嗣复领诸生翼两序。元、白俱在,赋诗席上,汝士诗后成,元、白览之失色。诗曰:“隔坐应须赐御屏,尽将仙翰入高冥。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吏尽传馨。当时疏广虽云盛,讵有兹筵醉醁醽。”其日大醉归,谓其子弟曰:“吾今日压倒元、白。”时为刑侍。
开成中,汝士以户侍检校尚书镇东川,时乐天以太子少传分洛,戏代内子贺兄嫂曰:“刘纲与妇共登仙,弄玉随夫亦上天。何似沙哥领崔嫂,碧油幢引向东川。”又云:“金花银碗饶兄用,罨画罗裙任嫂裁。嫁得黔娄为妹婿,可能空寄蜀茶来。”
裴令公居守东洛,夜宴半酣,公索句,元、白有得色。时公为破题,次至汝士曰:“昔日兰亭无艳质,此时金谷有高人。”白知不能加,遽裂之曰:“笙歌鼎沸,勿作冷澹生活。”元顾曰:“乐天所谓能全其名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