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酬裴舍人见寄》云:“谁道重迁是旧班,自将霄汉比乡关。二妃楼下宜临水,五老祠西好看山。再葺吾庐心已足,每来公府路常闲。诗陪亚相逾三纪,石笥烟霞不共攀。”
《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云:“百张云样乱花开,七字文头艳锦回。浮碧空从天上得,殷红应自日边来。捧持价重凌云叶,封裹香深笑海苔。满箧清光应照眼,欲随凡韵辄徘徊。”
元微之《忆杨十二诗》云:“杨子爱言诗,春天好咏时。恋花从马滞,联句放杯迟。日映含烟竹,风牵卧柳丝。南山更多兴,须作白云期。”
巨源善叙事,胡二十以户部判度支,乃贺以诗曰:“雄拜知承圣主恩。”于是有“雄拜”之目。
陈羽
羽《湘妃怨》云:“二妃哭处云沉沉,二妃怨处湘江深。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飒风生斑竹林。”
《雪诗》云:“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全似玉尘消更积,半成冰片约还流。光含曙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宴杨驸马山亭》云:“垂杨拂岸草茸茸,绣户窗前花影重。鲙下玉盘红缕细,酒开金瓮绿醅醲。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落日泛舟同醉处,回潭百丈映千峰。”
《赠人》云:“或棹孤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长溪。草堂竹径在何处,落日孤烟寒渚西。”
《题夫差庙》云:“姑苏台上千年木,刻作夫差庙里神。冠盖寂寥尘满坐,不知箫鼓乐何人。”
韩退之有《落叶送羽》云:“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羽与退之同年登第。
羽《夜别温商梓州》云:“凤凰城里花时别,元武江边月下逢。客舍莫辞先买酒,相门曾忝旧登龙。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午夜钟。明日又行西蜀去,不堪天际远山重。”
《春园即事》云:“水隔群物外,夜深风起频。霜中千树橘,月下五湖人。听鹤忽忘寝,见山如得邻。明年还到此,共看洞庭春。”
《送戴端公赴容州》云:“分命诸侯重,葳蕤绣服香。八蛮治险路,千骑踏繁霜。山断旌旗出,天晴剑佩光。还将小戴礼,远去化南方。”
《送友人及第归江东》云:“五陵春色泛花枝,心醉花前远别离。落第耻为关上客,成名空羡里中儿。都门雨歇愁分处,山店灯残梦到时。家住洞庭多钓伴,同来相贺话相思。”
《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云:“鹤唳天边秋水空,荻花芦叶起西风。今夜渡头何处宿,会稽山在月明中。”
王履正
“异方沾瑞气,干吕见青云。表圣兴中国,来王谒大君。迎祥殊大乐,叶庆赖横汾。自是明时起,非将触石分。映霄难辨色,从吹作成文。须使流千载,垂芳在典坟。”《青云干吕》。
履正,贞元七年《青云干吕诗》登第。
彭伉
“圣布中区化,符祥异域云。含春初应吕,晕碧已成文。东起随风暖,西流共日曛。升时嘉异月,为庆等凝汾。轻与晴烟比,高将晓雾分。飘飘如可致,愿此翊明君。”伉,贞元七年杜黄裳下试《青云干吕》诗登第。
伉,宜春人。既登第,伉妻族有湛贲者,犹为郡吏,伉妻即湛姨也。妻族贺伉,坐皆名士,伉居客右,一坐尽倾。而贲饭于后阁,其妻责之曰:“男子不能自励,窘辱如此,复何颜!”贲感其言,力学,一举擢第。贞元十二年第。伉方郊游,闻之失声坠驴。袁人谑曰:“湛郎及第,彭伉落驴。”至今袁州之西有“落驴桥”。
辛弘智
弘智,国子监进士,赋诗曰:“君为河边草,逢春心剩生。妾如台上镜,得照始分明。”同房常定宗改“始”字为“转”字,遂争之,皆云我作。乃下牒见博士罗道琮,判云:“昔五言定表,以理切称奇;今一言竞诗,取词多为主。诗归弘智,转还定宗,以状牒知,任为公验。”
欧阳詹
字行周,泉州人。初见拔于常衮,后见知于退之、元宾,终于四门助教。李贻孙序其文曰:“君之文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事叙重复,宜其掌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乎!子价,早死。孙澥。”
《铜雀妓》云:“萧条登古台,回首黄金屋。落叶不归林,高陵永为谷。妆容徒自丽,舞态阅谁目。惆怅繐帷前,歌声苦于哭。”
《晨装行》云:“村店月西入,山林鸭鵊声。旅装彻夜席,束囊事晨征。寂寂人尚眠,悠悠天未明。岂无偃息心,所务前有程。”
《蜀中将归留辞韦相公》云:“宁体即云构,方前恒玉食。贫居岂及此,要欲怀归忆。在梦关山远,如流岁华逼。明晨首乡路,迢递孤飞翼。”
《玩月诗序》云:“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脁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贞元十二年,欧闽君子陈可封,游在秦,寓于永崇里华阳观。予与乡人安阳邵楚苌、济南林蕴、颖川陈诩,亦旅长安。秋八月十五夜,诣陈之居,修厥玩事。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壒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林,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四君子悦而相谓曰:‘斯古人所以为玩也。’既得古人所玩之意,宜袭古人所玩之作。”《玩月诗》云:“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素魄皓孤凝,芳辉纷四扬。徘徊林上头,泛滟天中央。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含情顾广庭,愿至沉西方。”
《途中寄太原所思诗》云:“鸥鸟渐觉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万里东北晋,千里西南秦。一履不出门,一车无停轮。流萍与匏系,早晚期相亲。”或曰:“詹游太原,悦一妓,将别,约至都相迎,故有‘早晚期相亲’之句。妓思之不已,得疾且甚,乃刃其髻藏之,谓女弟曰:‘欧阳生至,可以为信。’又作诗曰:‘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欲识旧来云髻样,为奴开取缕金箱。’绝笔而逝。及詹至,如其言示之。詹启函,一恸而卒。孟简赋诗哭之,序云:‘穆玄道访予,常叹其事,玄道颇惜之。’”
焦郁
《白云向空尽》云:“白云生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势薄飞难定,天高色易穷。影收元气表,光灭太虚中。傥若从龙去,还施济物功。”
《春雪诗》云:“散漫天涯色,承春四望平。不分残照影,何处断肠声。缭绕光经塞,霏微势逐城。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小儒叨盛世,无以答皇明。”
袁高
字公硕,沧洲人,恕己之孙,慷慨有节尚。为给事中,德宗将起卢杞刺饶州,诏出,高执不下。帝慰曰:“朕唯卿言切至,已如奏。”宪宗时卒,赠礼部尚书。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心争造化力,走挺麋鹿均。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众工何枯槁,俯视弥伤神。皇帝尚巡狩,东郊路多堙。周回绕天涯,所献愈艰勤。况减兵革困,重兹困疲民。未知供御余,谁合分此珍。顾省忝邦守,又惭复因循。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右高所赋《茶山诗》也。案唐制,潮州造贡茶最多,谓之“顾渚贡焙”,岁造一万八千四百斤,大历后始有进奉。建中二年,高刺郡,进三千六百串,并诗此一章,刻石在贡焙。故杜鸿渐《与杨祭酒书》云:“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尝,实所叹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开成三年,以贡不如法,停刺史裴充官。
卷三十六
黎逢 阎济美 裴交泰 刘皂
黎逢
《小苑东望宫池柳色诗》云:“上林新柳变,小苑暮天晴。始望和烟密,遥怜拂水轻。色承阳气暖,阴带御沟清。不厌随风弱,仍宜向日明。垂丝遍阁榭,飞絮触帘旌。渐到依依处,思闻出谷莺。”
韦苏州任京兆功曹日,有《答贡士黎逢诗》云:“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兰草忽有赠,持用慰所思。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
逢,气貎山野,及第年,初场后至,便于帘前设席。主司异之,诮其生疏,必谓文词称是,专令人伺之,句句来报。初闻云“何人徘徊”,曰:“亦是常言。”既而将及数联,莫不惊叹,遂擢第。
逢,登大历十二年进士第。
阎济美
济美,大历九年春下第,将出关,献坐主张谓诗六韵曰:“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望炉金自跃,应物镜何遍。南国幽沉尽,东堂礼乐宣。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谓览之,问失第之因,具以实告,谓深有遗才之叹。乃曰:“所投六韵,必展后效。”明年,济美自江东继荐,就试东都,谓复主文。杂文已过,继欲帖经,济美辞以不能。谓曰:“礼闱故事,亦许作诗赎帖。”遂命《天津桥望洛城残雪》题,济美曰:“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既而日势已晚,诗未就。谓云:“只据见在将来。”一览称赏,遂唱过。卢景庄谓曰:“前足下试《蜡日祈天宗赋》,以鲁丘对卫赐,则子贡也,乃作驷字,误矣。”方悔之,明日,谓曰:“天寒急景,诸君文卷不成,未可以呈宰相,请重录送纳。”既而索旧卷,则驷字上朱点在焉,易卷之意,盖有在也。到阙,谓揖济美曰:“前日春间遗才,所投六韵,不敢暂忘,幸副素怀矣。”济美纪其事曰:“前朝公相,许与定分,一面不忘,美哉!”
济美,贞元末历福建观察,为治简易,以工部尚书卒。
济美元和初刺华州,劾华阴令柳涧赃罪。韩愈使过华,上疏理涧,留中不下。诏御史按得涧赃状,以愈妄论,复为国子博士。
裴交泰
《长门怨》云:“自闭长门经几秋,罗衣湿尽泪还流。一种峨嵋明月夜,南宫歌吹北宫愁。”范摅曰:“近日举场诗尤新,章孝标《对月》云:‘长安一夜千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有类乎裴交泰。”
交泰,正元间诗人。
刘皂
《长门怨》云:“宫殿沉沉月色分,昭阳宫漏不堪闻。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皂,正元间人也。
韦庄载皂《长门怨》云:“泪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卷三十七
元微之
微之为御史,奉使东川,于褒城题黄明府诗,其序云:“昔年曾于解县饮酒,余为觥录事。尝于窦明府厅,有一人至,频犯语令,连飞十数觥,不胜其困,逃席而去。醒后问人,前虞卿黄丞也。此后绝不复知。元和四年三月,奉使东川,十六日,至褒城驿东数里,遥望驿亭前有大池,楼榭甚盛。逡巡,有黄明府见迎。瞻其形容,仿佛似识,问其前衔,即曩日逃席黄丞也。说向前事,黄生惘然而悟,因馈酒一樽,艤舟请余同载。余不违其意,与之尽欢。遍问褒阳山水,则褒姒所奔之城在其左,诸葛所征之路次其右。感今怀古,作《赠黄明府诗》曰:昔年曾痛饮,黄令困飞觥。席上当时走,马前今日迎。依稀迷姓字,积渐识平生。故友身皆远,他乡眼暂明。便邀连榻坐,兼共榜舡行。酒思临风乱,霜棱拂地平。不看深浅酌,贪怆古今情。迤逦七盘路,坡陁数丈城。花疑褒女笑,栈息武侯征。一种埋幽石,空闻千载名。”出《本事诗》。
微之闻西蜀薛涛有辞辩,及为监察使,蜀以御史推鞠,难得见焉。严司空潜知其意,每遣薛往。洎登翰林,以诗寄曰:“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君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后廉问浙东,乃有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容华莫比。元赠诗曰:“新妆巧样画双蛾,谩裹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皱纹波。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者,即《罗唝》之曲也。元云在浙河七年,因醉题东亭。其诗曰:“役役行人事,纷纷碎簿书。功夫两衙尽,留滞七年余。病痛梅天发,亲情海岸疏。因循未归得,不是忆鲈鱼。”卢侍郎简求戏曰:“丞相虽不为鲈鱼,为好镜湖春色耳。”谓采春也。公先娶京兆韦氏,字蕙丛。韦逝,为诗悼之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本事传》。
微之元和四年为御史,鞠狱梓潼,乐天昆仲送至城西而别。后旬日,昆仲与李侍郎建闲游曲江及慈恩寺,饮酣作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后旬日,得元书,果以是日至褒,仍寄诗曰:“梦见兄弟曲江头,也到慈恩院院游。驿吏唤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梁州。”千里魂交,合若符契。白有《感梦记》备叙其事。
微之以明经制策入仕,其一篇《自述》曰:“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是时贵族并应制科,用为男子荣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