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主第夜宴》云:“主第新成银作榜,宾筵广宴玉为楼。壶觞既卜仙人夜,歌舞疑停织女秋。”
元旦,京兆万年人。与张易之姻属,易之罢,贬感义尉。舅陆颂妻,韦后弟也,元旦凭以复进,终中书舍人。
卷十二
毕乾泰 辛替否 王景 韦安石 窦希玠 李咸 陆景初 郑南金 于经野 解琬 麴瞻 樊忱 孙佺 李从远 周利用 杨廉 张景源 李恒已上景龙应制群臣
毕乾泰
《慈恩寺九日应制》云:“鹦林花塔启,凤辇顺时游。重九昭皇庆,大千扬帝休。耆阇妙法阐,王舍睿文流。至德覃无极,小臣歌讵酬。”
辛替否
《慈恩寺九日应制》云:“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出豫从初地,登高适梵天。白云飞御藻,慧日暖皇编。别有秋原藿,长倾雨露缘。”
替否,字协时,京兆人。景龙中为左拾遗,以直谏迁右台殿中侍御史。为宪司,弹击不避强御,累迁颖王府长史,卒。
王景
《慈恩寺九日应制》云:“玉辇移中禁,珠梯览四禅。重阶清汉接,飞窦紫霄悬。缀叶披天藻,吹花散御筵。无因銮跸暇,俱舞鹤林前。”
景,太原人。为司门员外郎、莱州刺史。子之咸,为长安尉,昆弟之贲、之涣,皆善属文。之咸之子纬,有传。
韦安石
《九日侍宴应制》云:“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得枝字。
安石,京兆人。久视中为相,二张、三思横宠,安石数折辱之。复相中宗,不附太平公主。睿宗时,为姜晦所劾贬黜,发愤卒。
窦希玠
《九日应制》云:“銮舆巡上苑,凤驾瞰层城。御座丹乌丽,宸居白鹤惊。玉旗萦桂叶,金杯泛菊英。九晨陪圣膳,万岁奉承明。”得明字。
八月,中宗令学士寻胜,同宴于礼部尚书窦希玠林亭。张说制序云:“召丝竹于伶官,借池亭于贵族。雕俎在席,金羁驻门。远山片云,隔层城而即兴;繁莺芳树,绕高台而共乐。”
夏日,帝幸五王第,乃过希玠宅。刘宪诗云:“北斗枢机任,西京肺腑亲。”李乂诗云:“贵游开北第,宸眷幸西乡。”
按希玠,武德时内史令威之后,中宗时为礼部尚书,以恩泽赐实封,开元为太子少傅,世为外戚,唐世贵盛,莫与为比。
李咸
《九日应制》云:“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得直字。
陆景初
《九日应制》云:“九秋光顺豫,重节霁良辰。登高识汉苑,问道侍轩臣。菊花浮秬鬯,萸房插缙绅。圣化边陲谧,长洲鸿雁宾。”得臣字。
景初,元方之子。恬静寡欲,议论高简。景云中,与崔湜同知政事。睿宗曰:“子能绍先业,是谓象贤。”乃赐名象先。
郑南金
《九日应制》云:“重阳玉律应,万乘金舆出。风起韵虞弦,云开吐尧日。菊花浮圣酒,茱香挂衰质。欲知恩煦多,顺动观秋实。”得日字。
于经野
《九日应制》云:“御气三秋节,登高九曲门。桂筵罗玉俎,菊醴溢芳樽。遵渚归鸿度,承云舞鹤骞。微臣滥陪赏,空荷圣明恩。”得樽字。
经野,中宗时为户部尚书。
中宗九日登高,应制二十四人,韦安石、苏瑰诗先成,于经野及卢怀慎诗后成,时景龙三年也。
解琬
《慈恩寺九日登塔应制》云:“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晦日宴高氏林亭》云:“主第簪裾出,王畿春照华。山亭一以眺,城阙带烟霞。横堤列锦帐,傍浦驻香车。欢娱属晦节,酩酊未还家。”
琬,魏州元城人。与郭元振善。习边事,守边积二十年。开元中,终同州刺史。
麴瞻
《慈恩寺九日应制》云:“扈跸游玄地,陪仙瞰紫微。似迈铢衣劫,将同羽化飞。雕戈秋日丽,宝剑晓霜霏。献觞乘菊序,长愿奉天晖。”
樊忱
《慈恩寺九日应制》云:“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十地祥烟合,三天瑞景开。秋风词更远,窃抃乐康哉。”
孙佺
《慈恩寺九日应制》云:“应节萸香满,初寒菊浦新。龙旗焕辰极,凤驾俨香闉。莲井偏疑夏,梅梁更若春。一忻陪雁塔,还似得天身。”
佺,麟德宰相处约之子。延和初为幽州都督,为奚所败,同周以弟见获,送默啜所,杀之。佺不知兵,始裴怀古为都督,驭士有方,朝廷以佺代之,遂及败。
李从远
《慈恩寺九日应制》云:“九月从时豫,三乘为法开。中霄日天子,半座宝如来。摘果珠盘献,攀萸玉辇回。愿将尘露点,遥奉光明台。”
周利用
《慈恩寺九日应制》云:“出豫乘金节,飞文焕日宫。萸房开圣酒,杏苑被玄功。塔向三天迥,禅收八解空。叨恩奉兰籍,终愧洽薰风。”
金城公主和蕃,中宗送至马嵬,群臣赋诗。帝令御史大夫郑惟忠及利用护送入蕃,学士赋诗以饯,徐彦伯为之序云。
杨廉
《九日侍宴应制》云:“远目瞰秦坰,重阳坐灞亭。既开黄菊酒,还降紫微星。箫鼓谙仙曲,山河入画屏。幸兹陪宴喜,无以效丹青。”得亭字。
《慈恩寺九日应制》云:“万乘临真境,重阳眺远空。慈云浮雁塔,定水映龙宫。宝铎含飙响,仙轮带日红。天文将瑞色,辉焕满寰中。”
沈佺期《酬杨给事中廉见赠台中诗》云:“子云推辩博,公理擅词雄。始自尚书省,旋闻给事中。言从温室秘,籍向锁闱通。顾我叨郎署,惭无草奏功。分曹八舍断,解袂五时空。宿昔陪余论,平生赖击蒙。神仙应东掖,云雾限南宫。忽枉琼瑶赠,长歌兰渚风。”
张景源
《慈恩寺九日应制》云:“飞塔凌霄起,宸游一届焉。金壶新泛菊,宝座即披莲。就日摇香辇,凭云出梵天。祥氛与佳色,相伴杂炉烟。”
李恒
《慈恩寺九日应制》云:“宝地邻丹掖,香台瞰碧云。关山江水出,城阙树中分。睿藻兰英秀,仙杯菊蕊薰。愿将今日乐,长奉圣明君。”
卷十三
崔液 张元一 刘希夷 郑遂初 王熊 房融 张敬忠 崔珪 沈祖仙 卢崇道 徐安期 张纮 薛曜 袁晖 李休烈 邵士彦 吴大江 刘幽求 贾曾 杨齐哲 魏元忠 李夔 司马承祯
崔液
《上元诗六首》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神灯佛火百轮张,刻象图容七宝装。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放玉豪光。”“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幰驾青牛。骖驔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犹惜道傍歌舞处,踟蹰相顾不能归。”
液,字润甫,仁师之子,湜之弟也。工五言,举进士第一人。湜尝曰:“海子,我家龟龙也。”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故,亡命郢州,作《幽征赋》以见意。遇赦还,卒。
张元一
武后朝,左司郎中张元一善滑稽,时西戎犯边,武懿宗统兵御之,至邠畏懦而遁。懿宗短陋,元一嘲曰:“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高蹁。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忽然逢著贼,骑猪向南窜。”则天未晓,曰:“懿宗无马耶?”元一曰:“骑猪,夹豕也。”则天大笑。后尝问元一:“外有何事?”曰:“有三庆:旱而雨,洛桥成,郭洪霸死。”洪霸,酷吏也。
刘希夷
《将军行》云:“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剑气射云天,鼓声破原隰。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代马流血死,边人抱鞍泣。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献凯归帝京,军容何翕习。”
《代悲白头翁》云:“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谁复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为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谢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人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旧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唐新语》云:“希夷,一名庭芝,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宫体诗,词旨悲苦,不为时人所重。善弹琵琶,尝为《白头翁咏》云:‘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乃更作一联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岁,为奸人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人所称。”或云之问害希夷,而以洛阳之篇为己作,至今载此篇在之问集中。
《晚憩南阳旅馆》云:“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行路新知少,荒田古路多。池篁覆丹谷,坟树绕清波。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
《秋日题汝阳潭壁》云:“独坐秋阴至,悲来从所适。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洛水非一丈,空胧几千尺。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秋水弄清光,渺焉忘损益。游山随形影,清浊混心迹。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
《故园置酒》云:“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夜集张諲所居》云:“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唯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隐室寒灯净,空阶落叶飘。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巫山怀古》云:“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归来高唐夜,金釭焰青烟。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摇落殊未已,荣华倏徂迁。愁思潇湘浦,悲凉云梦田。猿啼秋风夜,雁飞明月天。巴歌不可听,听此益潺湲。”
《孤松篇》云:“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澹艳烟雨滋,敷芬阳春陌。如何秋风起,零落从此始。独有南涧松,不叹东流水。玄阴天地冥,皓雪朝夜零。岂不罹寒暑,为君留青青。青青好颜色,落落任孤直。群树遥相望,众草不敢逼。灵龟卜真隐,仙鸟宜栖息。耻受秦帝封,愿言唐侯食。寒山夜月明,山冷气清清。凄兮归风集,吹之作琴声。松子卧仙岑,寂听凝野心。清泠有真曲,樵采无知音。美人何时来,幽迳委绿苔。吁嗟深涧底,弃捐广厦材。”
郑遂初
《别离怨》云:“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尘生锦步障,花送玉屏风。只怨红颜改,宁辞玉簟空。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
万岁通天元年,李迥秀下登第。
王熊
熊自潭州至岳阳,张燕公宴别,赠诗二章云:“丝管清且哀,一曲倾一杯。气将然诺重,心向友朋开。古木无生意,寒云若死灰。赠君芳杜草,为植建章台。”“缙绅连省阁,沟水遽西东。然诺心犹在,容华岁不同。孤城临楚塞,远树入秦宫。谁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熊答云:“长沙辞旧国,洞庭逢故人。薰兰敦久要,披雾转相亲。岁月方嗟老,江山不惜春。忽闻黄鹤曲,更作白头新。”“平生共风月,倏忽间山川。不期交淡水,暂得款忘年。兴逸方罢钓,帆开欲解船。离心若危斾,朝夕为君悬。”
韦嗣立尝和前作,并序云:“余昔忝省闼,与岳州张使君、潭州王都督同官联事,后承朝谴,各自东西。张公与王都督别诗二首,情颇感切,余览以耿叹,因追和焉。”诗见嗣立门。
房融
《游始兴广果寺山房》云:“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谁令乡国思,从此学分身。”
融,河南人。武后时为宰相,神龙元年贬死高州。
张敬忠
先天中,王主敬为侍御史,自以才望华妙,当入省望前行,忽除膳部员外,微有怅惋。吏部郎中张敬忠戏咏曰:“有意嫌兵部,专心望考功。谁知脚蹭蹬,几落省墙东。”盖膳部在省最东北隅也。
张仁愿在朔方,奏用御史张敬忠、何长鸾等分总军事,太子文学柳彦昭为管记,义乌尉晁良正为随机,皆著称。敬忠自监察御史累迁吏部郎中,开元七年拜平卢节度使。
崔珪
《孤寝怨》云:“征戍动经年,含情拂玳筵。花飞织锦处,月落捣衣边。灯暗愁孤坐,床空怨独眠。自君辽海去,玉匣闭春弦。”
珪,开元中为太子詹事,与兄中书舍人琳、弟光禄卿瑶俱列棨戟,世号“三戟崔家”。
沈祖仙
《秋闺诗》云:“白马三军客,青娥十载思。玉庭霜落夜,罗幌月明时。炉冷蜘蛛喜,灯寒熠耀期。愁多不可曙,流涕坐空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