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纪事


  宫女

  天宝末,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衰悴,不愿备宫掖。有落叶题诗,随御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红叶,将寄接流人。”顾况闻而和之云:“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既达宸聪,由是遣出禁中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宣宗朝,又有题红叶随流者,为卢渥得之。诗曰:“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女道士元淳

  《寄洛中诸姊》云:“旧国经年别,关河万里思。题诗凭雁翼,望月想蛾眉。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谁凭离乱处,掩泣向南枝。”
 
卷七十九

  张夫人 崔仲容 女郎张琰 女郎崔公达 女郎宋若昭 女郎宋若荀 女郎田娥 女郎刘云 薛涛 女郎葛鸦儿 女郎张文姬 鲍君徽 女郎张窈窕 倡妓常浩 女郎蒋蕴 女郎刘媛 廉氏 彭伉妻 程长文 尼海印 孙氏 莺莺 非烟 徐月英

  张夫人吉中孚侍郎妻

  《拜新月》云:“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崔仲容

  《赠所思》云:“所居幸接邻,相见不相亲。一似云间月,何殊镜里人。丹诚空有恨,肠断不经春。愿作梁间燕,无由变此身。”

  《戏赠》云:“暂到昆仑未得归,阮郎何事教人非。如今身佩上清箓,莫遣落花沾羽衣。”

  《赠歌妓》云:“水剪双眸雾剪衣,当筵一曲媚春辉。潇湘夜色怨犹在,巫峡晓云愁不稀。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渭阳朝雨休重唱,满眼阳关客未归。”

  女郎张琰

  《春词》云:“垂柳鸣黄鹂,间关若求友。春晴不可耐,愁杀闺中妇。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昨日桃花飞,今日梨花吐。春色能几时,那堪正愁绪。荡子游不归,春来泪如雨。”

  女郎崔公达

  《独夜词》云:“晴天霜落寒风急,锦帐罗帏羞更入。秦筝不复断续弦,回身掩泪挑灯立。”

  女郎宋若昭

  《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云:“垂衣临八极,肃穆四门通。自是无为化,非关辅弼功。修文招隐伏,尚武殄妖凶。德炳韶光炽,恩沾雨露浓。衣冠陪御宴,礼乐盛朝宗。万寿称觞举,千官信一同。”

  若昭,贝州人。父廷芬,生五女,皆警慧,善属文。长若华,次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若昭文尤高。皆性素洁,鄙薰泽靓妆,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家亦不欲与寒乡凡裔为姻对。贞元中,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其才,德宗召入禁中,试文章并问经史大义,帝咨美,悉留宫中。帝能诗,每与侍臣赓和,五人者皆预。又高其风操,不以妾侍命之,呼学士。自贞元七年,秘禁图籍,诏若华总领。元和末卒。后穆宗拜若昭尚官,嗣其秩。历穆、恭、文三朝,皆呼先生。若宪文宗时以谗死。伦、荀早卒。廷芬男独愚,不可教,为民终身。

  女郎宋若荀

  《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云:“端拱承休命,时清荷圣皇。四聪闻受谏,五服远朝王。景媚莺初啭,春残日更长。命筵多济济,盛乐复锵锵。酆镐谁将敌,横汾未可方。愿齐山岳寿,祉福永无疆。”

  女郎田娥

  《寄远》云:“忆昨会诗酒,终日相逢迎。今来成故事,岁月令人惊。泪流红粉薄,风度罗衣轻。难为子猷志,虚负文君名。”

  女郎刘云

  《有所思》云:“朝亦有所思,暮亦有所思。登楼望君处,霭霭萧关道。掩泪向浮云,谁知妾怀抱。玉井苍苔春院深,桐花落尽无人扫。”

  薛涛

  《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云:“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元微之赠涛诗,因寄旧诗与之云:“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月夜咏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教男儿。”

  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狭小之,蜀中号“薛涛笺”。或以营妓无校书之号,韦南康欲奏之而罢,后遂呼之。胡曾诗曰:“万里楼台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进士杨蕴中下成都狱,梦一妇人曰:“吾薛涛也。”赠诗云:“玉漏深长灯耿耿,东墙西墙时见影。月明窗外子规啼,忍使孤魂愁夜永。”

  女郎葛鸦儿

  《怀良人》云:“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河北士人间亦有之,未知孰是。

  女郎张文姬

  《溪口云》云:“一片溪口云,才向溪中吐。不复归溪中,还作溪中雨。”

  《沙上鹭》云:“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只待高风便,非无云汉心。”

  鲍君徽

  《闲宵对月茶宴》云:“闲朝向晚出帘栊,茗宴高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幽篁映沼新抽翠,芳桂低檐晚吐红。坐久此中无限兴,可怜团扇起清风。”

  女郎张窈窕

  《寄故人》云:“淡淡春风花落时,不堪愁望更相思。无金可买长门赋,有恨空吟团扇诗。”

  窈窕居于蜀,当时诗人雅相推重。有《上成都从事诗》曰:“昨日卖衣裳,今日卖衣裳。衣裳浑卖尽,羞见嫁时箱。有卖愁仍缓,无时心转伤。故园有虏隔,何处事蚕桑。”

  倡妓常浩

  《赠卢夫人》云:“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见新月。拜月仍有词,傍人那得知。归来玉台下,始觉泪痕垂。”

  女郎蒋蕴彦辅之孙,一作馧

  《赠郑女郎古意》云:“昨夜巫山中,失却阳台女。朝来香阁里,独伴楚王语。艳阳灼灼河洛神,珠帘绣户清楼春。能弹箜篌弄纤指,愁杀门外少年子。笑开一面红粉妆,东园几处桃花死。朝理曲,暮理曲,独坐窗前一片玉。行也娇,坐也娇,见之令人魂魄销。堂前锦褥红地炉,绿沉香榼倾屠苏。解佩时时歇歌管,芙蓉帐里兰麝满。晚起罗衣香不断,灭烛每嫌秋夜短。”

  女郎刘媛

  《长门怨》云:“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又云:“学画娥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经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

  女郎廉氏

  《峡中即事》云:“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彭伉妻

  彭伉评事,宜阳微君之孙,及第后,江西廉使于公辟入幕,岁久未回,妻张氏寄二绝。其一云:“久无音信到罗帏,路远迢迢遣问谁。问君折得东堂桂,折罢那能不暂归。”其二云:“驿使今朝过五湖,殷勤为我报狂夫。从来夸有龙泉剑,试割相思得断无。”彭伉始以诗寄之曰:“莫讶相如献赋迟,锦书谁道泪沾衣。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东堂折桂枝。”

  程长文

  《书情上使君》云:“妾家今住鄱阳曲,一片坚心比孤竹。当年二八盛容仪,红笺草隶恰如飞。尽日闲窗刺绣坐,有时极浦采莲归。谁道居贫守都邑,幽居寂寞无人入。海燕朝归枕席寒,山花夜落阶墀湿。强暴之男何所为,手持白刃向帘帏。一命任从刀下死,千金岂受闇中欺。我心匪石情难转,志夺秋霜意不移。血溅罗衣终不恨,疮粘锦绣亦何辞。县僚曾未知情绪,即便教人絷囹圄。朱唇滴沥独衔冤,玉箸阑干叹非所。十月寒更堪思人,一闻击柝一伤神。高髻不梳云已散,蛾眉罢扫月仍新。三尺严章难可越,百年心事向谁说。但看洗雪出圜扉,始信白玉无玷缺。”

  尼海印

  蜀慈光寺尼海印,唐末人,才思清峻,有《舟夜》一章云:“水色连天色,风声益浪声。旅人归思苦,渔叟梦魂惊。举棹云先到,移舟月逐行。旋吟诗句罢,犹见远山横。”

  孙氏

  进士孟昌期之妻也。代夫作《白蜡烛诗赠人》云:“景胜银缸香比兰,一条白玉逼人寒。他时紫禁春风夜,醉草天书仔细看。”又《琴诗》云:“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近若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雾湿丛兰月满庭。”《谢人送酒》云:“谢将清酒寄愁人,澄澈甘香气味真。好是绿窗风月夜,一杯摇荡满怀春。”三诗皆代夫之作。一旦曰:“才思非妇人之事也。”并焚其集。

  莺莺

  莺莺姓崔氏,有张生者,托其婢红娘以《春词》二篇诱之。崔答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故人来。”张喜其意。既遇而别,崔命瑟,鼓《霓裳羽衣》之曲。张文战不利,崔贻书以广其意。又有竹茶碾乱丝之赠曰:“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杨巨源、元微之善张生,见其书,叹赏之。巨源赋《崔娘》一篇云:“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元微亦续生《会真诗三十韵》。张后以为妖于身也,绝之。既而经其所居,崔潜寄一诗云:“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傍人羞不起,因郎憔悴却羞郎。”张将行,赋一章以绝之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自是遂绝。

  非烟

  临淮武公叶,任河南参军,有爱妾非烟,姓步氏,善文章,工击瓯。北邻有赵子,以诗诱之曰:“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不随箫史去,拟学阿兰来。”非烟答曰:“绿惨娇蛾不自持,只缘忧恨在新诗。郎心应似琴心怨,脉脉春情更付谁。”赵又曰:“珍重佳人惠好音,彩笺花翰两情深。薄于蝉翼谁供眼,密似蝇头未写心。疑是落花还碧洞,又思轻雨满幽襟。百回消息千回梦,裁作长谣寄绿琴。”非烟偶病,旬日方答之云:“无力严妆倚绣栊,聊题蝉锦思无穷。以连蝉锦香囊赠赵。近来赢得伤春病,柳弱花欹怯晚风。”后乃逾垣相从。赵有“十洞三清难阻路,有心还得傍瑶台”之句,非烟答曰:“相思何似不相识,相见还将却别君。”公叶后知,棰杀之。赵窜于江淮。徐月英月英江淮间娼也送人诗云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鸳鸯相背飞又云枕前泪与阶前水隔个闲窗滴到明亦有诗集行于世公业粗悍,故非烟有“媒肸所欺,匹合犷类”之语。

  徐月英

  月英,江淮间娼也。《送人诗》云:“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鸳鸯相背飞。”又云:“枕前泪与阶前水,隔个闲窗滴到明。”亦有诗集行于世。
 
卷八十

  河北士人 不知名 仆 新罗主 杨奇鲲 不知名 权龙褒

  河北士人

  朱滔以士族应募,问一士人所业,曰:“学为诗。”“有妻乎?”曰:“有之。”令作寄内诗,即曰:“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去雁门寒。瘦尽宽衣带,题多渍枕檀。试留青黛着,尽日画眉看。”又令代妻答,曰:“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还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出《本事诗》。

  不知名

  江陵有士子,游交广五年未还,爱姬为太守所取,纳于高丽坊底。及归,寄诗曰:“阴云漠漠下阳台,惹着襄王更不回。五度看花空有泪,一心如结不曾开。纤萝自合依芳树,覆水宁思返旧杯。惆怅高丽坊底宅,春光无复下山来。”守遂遣还。

  有为御史分务洛京者,其爱姬为李逢吉一阅,遂不复出。明日以诗投之,云:“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尚可寻。青鸟去时云路断,嫦娥归处月宫深。纱窗暗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料得此时天上月,只应偏照两人心。”李得诗含笑曰:“大好诗。”遂绝。

  唐人及第后,或遇旧题名处,即加前字,故诗曰:“曾题名处加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诗。”姚合及第后诗曰:“新街添一字,旧友让前途。”

  长安木塔院,有进士房曾题名处,有人题诗曰:“姚家新婿是房郎,未解芳颜意欲狂。见说正调穿羽箭,莫交射破寺家墙。”

  丹阳焦山《瘗鹤铭》傍小碣刻诗云:“江外水不冻,今年寒苦迟。三山在何许,欲到引风归。”后题云:“丹阳掾王瓒作。”后复得小石云:“纵步不知远,夕阳犹未回。好花随处发,流水趁人来。”不知谁为之。

  “传闻天子访沉沦,万里怀书西入秦。早知不用无媒客,恨别江南杨柳春。”顾陶《类诗》云:“不知名氏。”

  仆

  咸阳郭氏之仆捧剑者,有诗曰:“青鸟衔蒲萄,飞上金井栏。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又《题牡丹》云:“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近太清。”后耻为奴隶,逃走。有诗曰:“珍重郭四郎,临行不得别。晓漏动离心,轻车冒残雪。欲出主人门,零涕暗呜咽。万里隔关山,一心思汉月。”京兆司录全晓述此事,以语李蹊。《云溪友议》。

  孙愿,唐贞元已后三代为池阳刺史,有戟门门子朱元,迎道左献诗曰:“昔日郎君今刺史,朱元依旧守朱门。今朝行马诸童子,尽是当时竹马孙。”

  新罗主

  太宗立新罗主善德妹真德为王。永徽元年,真德大破百济之众,遣其弟法敏以闻。真德乃织锦作五言《太平颂》以献之。其词曰:“大唐开洪业,巍巍皇猷昌。止戈戎衣定,修文继百王。统天崇雨施,理物休含章。深仁谐日月,抚运迈陶唐。幡旗何赫赫,钲鼓有锽锽。外夷违命者,剪覆被天殃。淳风疑幽显,遐迩竞呈祥。四时和玉烛,七曜巡万方。维岳降宰辅,维帝任忠良。五三成一德,昭我皇家唐。”帝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