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村诗话


  编诗自唐人,有“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之句。余既以此四君子冠篇首,然以辈行岁月较之,则陈拾遗在四君子之上。《感遇》之作,虽朱文公命世大儒,亦澟然起敬。昔摘数联,今全录于此。

  李杜

  子美墓志云:娶弘农杨氏司农少卿怡之女,四十九而终。子宗武至死不克葬,其子嗣其业,后四十余年乃克葬于首阳山前。长子宗文者,传记乃不言其所终,岂竟失学,遂无闻欤?如“树鸡栅”之类,必非精《文选》者。

  太白后序云:“娶许,生一女二男,女曰明月奴,未嫁而卒。继刘,次金,次鲁,生子颇黎。终娶宗。凡四娶。”又云:“携骏马美妾,所适,二千石郊迎,饮数斗,世号李东山。”余记白子名伯禽,今新旧唐史皆不载。新史载其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有风范,谓观察使范传正,言先祖志在青山,葬东麓非其志,传正为改葬青山。又欲使二女改妻士族,辞以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复其夫徭役。颇黎岂伯禽之小字欤!史逸其事,当考。白与宗十六诗云:晚娶宗。序讹为宋。

  世传退之有《题子美坟》七言一首,末章有“三贤所归同一水”之句。此篇出入平仄数韵,累三十六句,其辞鄙浅,无一字是韩笔。韩集李汉所编,亦无此篇。

  元微之作子美墓志及铭,皆高古,如云:子美“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古今之体制,兼文人之所独。”真说得出。其评李杜,谓太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摸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属对律切,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则抑扬太甚。

  国初盛称二何之文,苦不多见,其序杜诗云:“公诗支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陆龟蒙得其赡博。”此数语亦近似,但郊谓之得杜气骨可也,乌有所谓焰哉!能诗非牧比,不可并称。龟蒙非甚赡博,亦道不著。余谓善评杜诗,无出半山“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之篇,万世不易之论。王逢原云:“雕镌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虽面前语,他人亦不能道。

  杨大年、欧阳公皆不喜杜子美诗,王介甫不喜太白诗,殊不可晓。介甫之说云:“白诗十句九句说妇人酒耳。”独不思命高将军脱靴,识郭汾阳于贫贱时。比开元贵妃于飞燕,岂说妇人酒者所能为耶!晦翁亦云:“近时诗人未曾梦见太白脚后板。”

  故人陈伯霆憺郎中读《北征》诗,戏语余云:“子美善谑,如云‘粉黛亦解苞,狼籍画眉阔’,虽妻女亦不恕。”余云:“公知其一尔。别诗云‘清辉玉臂寒’,则闺中之肤色玉耀可见。又云‘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其笃于伉俪如此。”伯霆大笑。

  李白《与裴长史诗》云:“蜀中友人吴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继之以血。权殡湖侧,自金陵归数年,遗骸犹在。白饮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负之而趋,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其自序如此,史亦不书。

  史言明皇欲官太白,为妃所沮。余观“飞燕在昭阳”之语,不足深憾。《雪谗诗》自叙甚详,略云:“汉祖吕氏,食其在旁。秦皇太后,毐亦淫荒。”时妃以禄山为儿,史云宫中有丑声。而白肆言无忌如此。唐人于玉环事多微婉其辞,如云:“养在深宫人未识。”又云:“薛王沈醉寿王醒。”又云:“不从金舆惟寿王。”白独昌言之,可见刚棱嫉恶。故坡公疑其所以召怨,力士因借此以报脱靴之辱,岂飞燕之句能为祟哉!

  李、郭皆唐名将,临淮驭军严,士不敢仰视。汾阳颇宽大,故子美《新安吏》点兵诗云:“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岳阳楼》云:“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岳阳楼赋咏多矣,须还此篇独步,非孟浩然辈所及。

  《千秋节》云:“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衢樽不重饮,白首独余哀。”按子美在天宝间虽献三赋,未尝一用,不过扈驾入蜀,暂为谏官。而追怀开元于十九年之后,“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之句,言群臣皆赐镜,而金吾仗卫万里,还京独尝艰阻。末云:“衢樽不重饮,白首独余哀。”公于唐朝诸公中最疏远,而一念不忘忠爱,比陈希烈、张垍、张均兄弟极富极贵,乃为唐贼,罪不容诛矣。

  本朝诗僧道潜,自号参寥。然太白有《赠参寥子》一篇云:“白鹤飞天书,南荆访高士。五云在岘山,果得参寥子。肮脏辞故园,昂藏入君门。天子分玉帛,百官接话言。长揖不受官,拂衣归林峦。”此一僧一道士,皆号参寥,以先后言,则潜为顶冒,聊记之以发一笑。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诸篇,其述男女怨旷、室家离别、父子夫妇不相保之意,与《东山》、《采薇》、《出车》、《杕杜》数诗相为表里。唐自中叶,以徭役调发为常,至于亡国。肃、代而后,非复贞观、开元之唐矣。新旧唐史不载者,略见杜诗。

  太白《百忧》、《万愤》二篇,《百忧》上崔相国圆者。云:“台星再朗,天网重恢。屈法伸恩,弃瑕取材。”卒赖圆力北归。《万愤》投魏郎中,不知魏何人,乃侪之崔相之列。此篇云:“树榛拔桂,囚鸾宠鸡。”语甚新。又言兄弟妻子离隔,有“一门骨肉散百草,遭难不复相提携”之句。魏必是一志义之士,能恤人患难者,当考。

  《八哀诗》如张曲江云:“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如李北海云:“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又云:“碑版照四裔。”又云:“丰屋珊瑚钩,骐驎织成罽。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又云:“独步四十年,风听九皋唳。”子美惟于此二公尤尊且敬。如李临淮云:“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极悲壮。又云:“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其形容临淮忧谗畏讥,不敢入朝之意,说得出。余人如郑虔之类,非无可说,但每篇多芜辞累句,或为韵所拘,殊欠条畅,不如《饮中八仙》之警策。盖《八仙》篇,每人只三两句,《八哀诗》或累二三十韵,以此知繁不如简,大手笔亦然。

  太白《求白鹇》诗云:“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凄寒月静,朝步落花闲。”唐人咏白鹇者极少,本朝欧、梅皆有此作,当更求鹇诗以补遗。

  《醉答丁十八》云:“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丁十八不知为何人,敢与谪仙挑战,岂非任棠之流乎!

  《赠岑征君》云:“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有三坼。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此篇清拔,不书征君名,岂非与子美同为遗补者乎!按京兆杜确序岑参诗,言参曾大父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至台辅,则征君只是此人,无可疑者。但序云:“参天宝三载进士高第,历官至右补阙起居郎,入为郎,出为京西判官、嘉州刺史。”不言其尝被征召,岂偶遗忘耶!

  《别宗十六》云:“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适遭云罗解,翻作夜郎悲。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惭君湍波若,千里远从之。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妻与其兄从至夜郎,与集序“终娶于宗”之说合。注家或以宋为宗,或以宗为宋,但当以白诗为正。

  《江陵送马卿》云:“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惠子》云:“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唐人送山人处士五言多矣,此二联,刘随州、鲍溶辈精思不能逮。

  《小寒食舟中》云:“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此联在目前,而古今人所未发。

  《天育骠骑歌》云:“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遂令大奴守天育,天育,监名。所谓大奴,指王毛仲。别养骥子怜神俊。当时四十万匹马,张生叹其材尽下。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又《题韦偃马》云:“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麒麟出东壁。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少陵马诗多矣,此二篇及《曹霸丹青引》尤老苍,一洗万古。

  《杜鹃行》云:“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此篇似谓车驾幸蜀,六宫莫从,万官窜伏,奔问行在者绝少。又《义鹘行》云:“飘萧觉素发,凛欲冲儒冠。”又云:“永激壮士肝。”似谓当时有权位而不救人之急、脱人于难者。

  《前出塞》云:“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又云:“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已诀绝,不复同苦辛。”又云:“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又云:“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又云:“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迳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后出塞》云:“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又云:“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通衢。”又云:“中夜间道归,故里俱空村。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谓逃禄山之难者。此十四篇,笔力与《文选》中《拟古》十九首并驱。

  太白《拟古》十三首,《感兴》六首,文义或不相属,与集中五言古诗绝不类,岂贯休之徒效颦耶!

  《望鹦鹉洲》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此篇有无穷之悲。

  《永王东巡歌》内一绝云:“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按永王辟客如孔巢父亦在其间,白其一尔。此篇所谓谢安石不知属谁,可见自负不浅。然十篇只目王为帝子受命东巡,与王衍、阮籍劝进者不同。

  《姑孰十咏》,前辈疑非白作,信然。

  《越中览古》云:“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云:“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二首可入七言绝句。

  《上皇西巡歌》云:“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林红。”又云:“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末云:“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时上皇播迁于蜀,非欲留蜀者。今盛称锦江玉垒,无异渭水长安。又谓“双悬日月照乾坤”,若为少帝讳不力请回銮者,此所以上皇有“乞我剑南一道”之叹欤!

  《秋浦》十七首云:“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又云:“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又云:“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又云:“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虽五言,然多佳句。

  《玉壶吟》云:“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害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则妃常沮白,信而有证。

  《笑歌行》、《悲歌行》,太浅易,欠豪放,前辈疑非白作。

  《韦偃双松图》云:“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起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韦、毕之画,今皆不存,赖诗以传。内“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天造险语,尽古松奇怪之状。《李尊师松障歌》云:“更觉良工心独苦。”前辈多称此句。

  《张舍人遗缛段》云:“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空堂魑魅走,高枕形神清。领客珍重意,顾我非公卿。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今我一贱老,短褐更无营。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昔闻黄金多,坐见悔吝生。奈何田舍翁,舍此厚贶情。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可见子美一介不取之意。

  《病柏》云:“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蹇龙虎姿,生当风云会。”“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鸱鸮志意满,养子穿穴内。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唐自阉者力士、辅国、士良、朝恩弄权怙宠,元勋老将如汾阳、临淮、西平、北平,皆凛凛不自安,此篇辞不迫切而意独至。

  《病橘》之作,伤微物失所,至于困瘁。内云:“常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言此果每进奉玉食,今以病见废,咎有司失包贡,反不若南海荔支岁驰至长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