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庵诗话

西蜀范无隐云:“未成心,则真性混融,太虚同量,成心则已离乎性,有善有恶矣。人处世间,应酬之际,有不免乎成心,发思而求之於未成之前,则善恶不萌,是非无朕,何所不齐哉?”(其论精当,足以尽祛前惑。)“梦而为蝶,不知有周;觉而为周,不知有蝶。其势不能合,必有时而分矣。万物之化亦如此。(休独疑)《逍遥游》,尽性也。《齐物论》,穷理也。《养生主》,修身也。”(碧虚陈景允。)“圣人成焉,以身徇道而成功。圣人生焉,以道徇身而全生也。”(陈详道注。)“忽生而浑沌死,以喻外王之功成,而内圣之道民。”陈碧虚曰:“好生者以世事为乐,趣死者以人世为劳,唯超生死者,可以论其大概矣。”(髑髅注。)
○庄定山诗
庄定山早有诗名,诗集刻於生前,浅学者相与效其“太极圈儿大,先生帽子高”,以为奇绝。又有绝可笑者,如“赠我一壶陶靖节,还他两首邵尧夫”,本不是佳语,有滑稽者,改作《外官答京宦苞苴》诗云:“赠我两包陈福建,还他一疋好南京。”闻者捧腹。然定山晚年诗入细,有可并唐人者。古诗如《题竹》及《养庵》两篇,七言如《题玉川画》,五言律如:“野暝微孤树,江清著数鸥。与君真自厚,不是两相留。”七言律如《游琅琊寺》:“偶上蓬莱第一峰,道人今夜宿芙蓉。尘埋下界三竿丈,月在西岩七十峰。”《罗汉寺》云:“溪声梦醒偏随枕,山色楼高不碍墙。”又如:“狂搔短发孤鸿外,病卧高楼细雨中。”《病眼》云:“残书汉楚灯前垒,草阁江山雾里诗。”《舟中》云:“千家小聚村村暝,万里河流岸岸同。”又:“秋灯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又:“北海风回帆腹饱,长河霜冷岸痕高。”《和沈仲律原字韵》云:“心无牛口干秦穆,迹继龙头愧邴原。”又云:“藜羹莫道无莱妇,兰畹应知负屈原。”《寄刘东山》云:“尘外有人占紫气,镜中疑我尚朱颜。”《次东峤韵》云:“电悬双眼疑秋水,髻拥三花御野风。”又:“岂无湖水甘神氵粪,更有溪毛当紫芝。”《书东山草堂扁》云:“封题云卧东山扁,歌咏司空表圣诗。天阙星辰遗旧履,橘洲岁月有残棋。石横流潦潜蚪角,梅迸垂萝屈铁枝。自笑野人闲袖手,云烟浓淡忽交驰。”次首云:“沙苑草非骐骥秣,潇湘竹 是凤凰枝。紫虚有约千回醉,笑指僧趺亦坐驰。”又:“招隐谁甘同寂寞,著书不独为穷愁。”《木昌道中》云:“行客自知无岁暮,宾鸿不记有家归。”《寄邓五羊》云:“後时自许甘邱过于,前席将无问鬼神。浮世虚名非得已,出山小草却悲人。别时笑语风吹断,会处迷离梦写真。四十馀年一回首,乾旋坤转有冬春。”此数首若隐其姓名,观者决不谓定山作也。
○晁诗
晁元忠诗:“安得龙湖潮,驾回安河水。水从楼前来,中有美人泪。人生高唐观,有情何能已。”晏小山《留春令》云:“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全用其语。
○粘天
庾阐《扬都赋》:“涛声动地,浪势沾天。”本自奇语。昌黎祖之曰:“洞庭漫汗,粘天无壁。”张祜诗“草色粘天恨”,黄山谷“远山粘天吞钓舟”,秦少游小词“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正用此字为奇。今俗本作“天连”,非矣。
○侧寒
唐诗“春寒侧侧掩重门”,王介甫“侧侧轻寒剪剪风”,许奕小词“玉楼十二春寒侧”,吕圣求词“侧寒斜雨”,“侧寒”字词人相承用之,不知所出,在意侧不正也。侧寒字甚新,特拈出之。
○掘柘(掘音担。按此节已略见卷三《白苎舞》条。)
《乐苑》云:“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掘柘枝》。”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转有声,其来也於二莲花中藏之,花折而後见,对舞相呈,实舞中雅妙者也。段成式《寄温庭筠云草蓝纸》诗曰:“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寄相思。待将袍ビ重抄了,写尽襄阳《掘柘词》。”《掘柘词》,温集中亦有。
○探情以华
《文选》王仲宣诗:“探情以华,睹著知微。”本於《史记律书》“情核其华,道著明矣”之语。华者,貌也。然《史记》之语,观仲宣之诗而益明,仲宣之诗,得李善之解而始白,观书所以贵乎博证也。
○补稻畦水诗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陆龟蒙《引泉》诗:“曾闻瑶池溜,亦灌朱草田。凫伯弄翠蕊,鸾雏舞丹烟。凌风捩桂舵,隔雾驰西船。”二诗曲尽农田之景,然而词语且宕落。
○
《说文》:“,亦名蒋。”徐铉曰:“,《西京杂记》及古诗皆作‘雕明’,《内则》注作‘雕胡’,亦作‘安胡’。枚乘《七发》‘安胡之饭’,注:‘今所食茭苗米也。’”宋玉赋:“主人之女,炊雕胡之饭。”《尔雅》:“雕蓬。”孙炎云:‘米茭也,米可作饭,古人以为五饭之一。”《周礼》:“鱼宜。”干宝云:“米饭,膳以鱼,同水物也,其米色黑。”杜诗“波漂菰米沉云黑”,言人不收取而雁亦不啄,但为“波漂”“沉云”而已,见长安兵火之惨极矣。
○雪赞书纨扇
羊孚作《雪赞》曰:“资清以化,乘气以靡。遇象能鲜,即洁成辉。”桓允遂以书扇。余尝有《夏日》诗云:“纨扇书,羊孚雪。玉笛吹,李白梅。”
○假诗
黄贸阝山评翁灵舒戴式之诗云:“近世有江湖诗者,曲心苦思,既与造化迥隔,朝推暮敲,又未有以溉其本根,而诗於是乎始卑。”然予以为其卑非自江湖始,宋初九僧已为许洞所困,又上氵斥於唐,则大历而下,如许浑辈,皆空吟不学,平生镂心哎血,不过五七言短律而已。其自状云:“吟安一个字,断数行须。”不知李杜长篇娄千首,安得许多胡须ㄎ扯也。苦哉!又云:“诗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不思周人《清庙》,汉代《柏梁》,何必尔耶?又曰:“寻常言语口头话,便是诗家绝妙词。”又云:“诗从乱道得。”又自云:“我平生作诗,得猫儿狗子力。”噫!此等空空,知万卷为何物哉!然犹是形月露而状风云,咏山水而写花木。今之作赝诗者异此,谓诗必用语录之话,於是无极、先天、行窝、弄丸,叠出层见。又云:“须夹带禅和子语。”於是打乖、打睡、打坐、样子、撇子、句子,朗诵之有矜色,疾书之无怍颜,而诗也扫地矣。
○ω枥
李屏山《达摩赞》,所谓“ω枥”者,称杖也。范石湖诗:“病怜ω枥随身惯,老觉屠苏到手迟。”
○麦含金
《梁鸿传》载鸿诗二首,“麦含含兮方秀”,刻本皆如此。《艺文类聚》引之,作“麦含金”为是。“金”与“含”相似而衍为二字也,此当表出之。
○符载甘州歌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此诗飘飘欲仙,乐府以为《甘州歌》,而禅宗公布古引之。盖名作众所脍炙也。符载,成都人,见《唐文粹》。
○清新庾开府
杜工部称庚开府曰清新。清者,流丽而不浊滞;新者,创见而不陈腐也。试举其略,如“文昌气似珠,太史明如镜。”“凯乐闻朱雁,铙歌见白麟。”“杨柳歌落絮,鹅毛下青丝。”“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疏。”“池水朝含墨,流萤夜聚书。”“含风摇古度,防露动林於。”(古度、林於皆竹木名,自来无人用也。)“汉阴逢荷,缁林见杖。”“浊醪非鹤髓,兰肴异蟹胥。”“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冬严日不暖,岁晚风多朔。”“赋用王延寿,书须韦仲将。”“千柱莲花塔,由旬紫绀园。”“建始移交让,徽音种合昏。”“萤排乱草出,雁拾断芦飞。”“羊肠连九坂,熊耳对双峰。”“北梁送孙楚,西堤别葛龚。”“古槐时变火,枯枫乍落胶。”“香螺酌美酒,枯蚌藉兰肴。”“盛丹须竹节,量药有刀圭。”“京兆陈安世,成都李意期。”“山精逢照镜,樵客值围棋。”“野炉燃树叶,山杯捧竹根。”“被垅文瓜熟,交塍香穗低。”“学异南宫敬,贫同北郭骚。”“蒙吏观秋水,莱妻纺落毛。”“雪花开六出,冰珠映九光。”“阶下云峰出,窗前风洞开。”“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峡路沙如月,山峰石似眉。”“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水影摇丛竹,林香动落梅。”“水似桃花色,山如甲煎香。”“路高山里树,云低马上人。”“酒正离悲促,歌工别曲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咏杳花云:“依稀映林坞,烂熳开山城。”《寄王琳》云:“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望渭水》云:“树似新亭岸,沙如龙尾湾。犹言吟暝浦,应有落帆还。”此二绝,即一篇《哀江南赋》也。《重别周尚书》云:“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年年南向飞。”《咏桂》云:“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唐人绝句,皆亻放效之。
○庾信诗
庾信之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史评其诗曰绮艳,杜子美称之曰清新,又曰老成。绮艳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独子美能发其妙。余尝合而衍之曰:绮我伤质,艳多无骨。清易近薄,新易近尖。子山之诗,绮而有质,艳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若元人之诗,非不绮艳,非不清新,而乏老成。宋人诗则强作老成态度,而绮艳清新,概未之有。若子山者可谓兼之矣。不然,则子美何以服之如此。
○庾肩吾烛影诗
“垂焰垂花比芳树,随风随水俱难驻。秦娥软舞隙中来,李吾夜续光中度。烛龙潜曜城鸟啼,阴阴叠鼓朝天去。”一作“春枝拂岸影上来,还杯绕客光中度”。
○晨鸡鸣高树
“晨鸡振翮鸣,出洞擅奇声。蜀道随金马,天津应玉衡。摧冠验远石,系火出连营。争栖斜揭暮,解翼横飞度。试饮淮南药,翻上仙都树。枝低且候潮,叶浅还承露。枝低触严霜,叶浅伺朝阳。不见猜君怯宝剑,勇战出花场。当损黄金距,谁论白玉。岂知长鸣逢汉帝,恃气遇周王。流名说鲁国,分影入陈仓。不复愁苻朗,犹能感孟尝。”金马碧鸡,无中生有,妙句也。《纬书》:玉衡星精为鸡。
○栀子同心
梁徐悱妻刘三娘诗:“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切,栀子最关人。”唐施肩吾《杂曲》:“怜时鱼得水,怨罢商与参。不如山栀子,却解结同心。”结句又与刘三娘《光宅寺诗》同。
○陶渊明九月九日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映崖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按周麟曰:“渊明古体蟠曲,入八句中,浑然天成,唐末诸人所不能也。”
○陶弼
陶弼,宋仁宗时人,有诗名,仕於两广,诗绝似晚唐。《宋文鉴》选其二首,《虔化县》云:“暖雪梅花树,晴雷赣石溪。”《出岭》云:“天文离卷石,人影背含沙。”其他如《僧寺》云:“花露生瓶水,松风落架书。”《早行》云:“照枕残鸡月,吹灯落叶风。”李洞喻凫,可相伯仲。
○陪族叔侍郎晔及贾舍人至游洞庭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此诗之妙不待赞,前句云“不见”,後句“不知”,读之不觉其复。此二“不”字,决不可易。大抵盛唐大家正宗作诗,取其流畅,不似後人之拘拘耳。柳发此义。
○又
“帝子萧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洞庭为楚之巨浸大观,近日士夫崇尚别号,楚人以洞庭取号者,比比是:曰洞野,曰洞泽,曰洞胡、洞阳、洞阴、洞滨。唐池南侍御云:“太白诗中‘明湖’二字,奇甚无人拈出为别号及亭扁者。”
○悠字单用
《诗》“悠悠苍天”,注:“眇邈无期貌。”後人押韵,罕有单用者,惟《庄子》有“荒唐谬悠”,《後汉书》“任重道悠”,张平子《西京赋》“建辰旅之太常,纷焱悠以空裔”,佛经“道性天悠”,可以单押。
○悠字押韵
《说文》“攸,行水也。”字本从水,省作攸,借为所字。《古文苑西岳碑》:“灵则有攸。”秦嘉《迷婚》诗:“神启其吉,果获令攸。”《文选》:”纷焱悠以容裔。”注:“旌旗摇动貌。”悠字,《诗》中除“悠悠”之外,只有“焱悠”与《庄子》“谬悠”、《内典》“道性天悠”可押。“攸”,所也。韩文:“壶仪之攸。”《左传》:“湫乎攸乎。”注:“乘危貌。”又“郁攸”,火气也。《五行传》“卸於怵攸”,言人君遇灾,以忧为所,则可免也。“怵攸”,犹言敬作所也。《前汉书叙传》:“攸攸外寓。”《支遁传》:“尝游外国,岁数囊悠。”(按此条与前条小异,故两存之。)
○寄衣曲
唐长孙佐辅《寄衣曲》云:“征人去年戍辽水,夜得边书字盈纸。挥刀就烛裁红绮,结作同心达千里。君寄边书书莫绝,妾答同心心自结。同心再解心不离,书字频开字愁灭。结成一夜和泪封,贮书只在怀袖中。莫如书字固难久,愿学同心长可同。”佐辅,盛唐人,诗集亡逸。此诗《英华》亦不载,故谨录之。
○寄明州于驸马
“平阳音乐随都尉,留滞三年在浙东。吴越声邪无法曲,莫教偷入管弦中。”南方歌词,不入管弦,亦无腔调,如今之弋阳腔也。盖自唐宋已如此,谬音相传,不可诘也。东坡《赠王定国歌姬》云:“好把鸾黄记宫样,莫教弦管作蛮声。”亦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