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五代诗格

  丛杂病四。上句有“云”,下句有“霞”;次句有“风”,下句有“月”。沈休文诗:“寒瓜方卧垅,秋菰正满坡。紫茄纷澜漫,绿芋郁参差。”“瓜”、“菰”、“茄”、“芋”同是草类,是丛杂也。
  形迹病五。篇中胜句清词,其意涉忌讳者是也。
  反语病六。篇中正字是佳词,反语则深累。鲍明远诗:“伐鼓早通晨”。“伐鼓”则正字,反语则反字。
  句有三例
  一句见意,“股肱良哉”是也;两句见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四句见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犹如远行客”。
  诗有二格
  诗意高谓之格高,意下谓之格下。古诗:“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此高格也。沈休文诗:“平生少年日,分首易前期。”此下格也。
  犯病八格
  一曰支离病。二曰缺偶病。三曰落节病。四曰丛木病。五曰相反病。六曰相重病。七曰侧对病。八曰声对病。
  支离病一。五字之法,切须对也,不可偏枯。诗曰:“春人对春酒,芳树间新花。”
  缺偶病二。诗中上句引事,下句空言也。诗曰:“苏秦时刺股,勤学我便登。”
  落节病三。一篇之中,合春秋言是犯。诗曰:“菊花好泛酒,榴花好插头。”
  丛木病四。诗句中皆有木物也。诗曰:“庭桃桂林树,檐度苍梧云。”
  相反病五。诗中两句相反,失其理也。诗曰:“晴云开远野,积雾掩长洲。”
  相重病六。诗意并物色重叠也。诗曰:“驱马清渭滨,飞镳犯夕尘。川波增远盖,山月下重轮。”
  侧对病七。凡诗字体全别,其义相背。诗曰:“恒山分羽翼,荆树折枝条。”
  声对病八。字义全别,借声类对。诗曰:“疏蝉高柳谷,桂茑隐松深。”
  诗有九格
  一曰重叠用事格。二曰上句立兴,下句是意格。三曰上句立兴,下句是比格。四曰上句体物,下句状成格。五曰上句体时,下句状成格。六曰上句体事,下句意成格。七曰句中比物成意格。八曰句中叠语格。九曰句中轻重错缪格。
  重叠用事格一。诗曰:“净宫连薄望,香刹对承华”是也。
  上句立兴,下句是意格二。诗曰:“明月照高台,孤光正徘徊”是也。
  上句立兴,下句是比格三。诗曰:“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犹如远行客”是也。
  上句体物,下句状成格四。诗曰:“朔风吹飞雪,萧萧江上来”是也。
  上句体时,下句状成格五。诗曰:“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是也。
  上句体事,下句意成格六。诗曰:“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是也。
  句中比物成意格七。诗曰:“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也。
  句中叠语格八。诗曰:“既为风所开,还为风所落”是也。
  句中轻重错缪格九。诗曰:“天子忧征伐,黎民常自怡”是也。
  诗有三得
  一曰得趣。二曰得理。三曰得势。
  得趣一。谓理得其趣,咏物如合砌,为之上也。诗曰:“五里徘徊鹤,三声断续猿。如何俱失路,相对泣离樽”是也。
  得理二。谓诗首末确语,不失其理,此谓之中也。诗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是也。
  得势三。诗曰:“孟春物色好,携手共登临。放旷丘园里,逍遥江海心。”
  诗有六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一。风者,讽也,谓体一国之风教。有王者之风,有诸侯之风。
  赋二。“赋者,布也。象事布文,错杂万物,以成其象,以写其情。”
  比三。比者,各令取外物象以兴事。
  兴四。兴者,立象于前,然后以事喻之。
  雅五。雅者,正也,当正其雅,言语典切为雅也。
  颂六。颂者,容也。欲续其初,尝为颂之也。

诗中旨格 五代 王玄


  王玄,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仅知其曾官正字。罗根泽考其为五代时人,宋初或犹在世。
  《诗中旨格》一卷,王玄撰。《直斋书录解题》录有《拟皎然十九字》一卷,并称“正字王元撰,不知何人。”疑即此书。
  《诗中旨格》论诗主言志,如云:“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时明则咏,时暗则刺之。”
  《诗中旨格》“拟皎然十九字体”一条,就皎然提出的高、逸、贞、忠,节、志、气、情、思、德、诚、闲、达,悲、冤、意、力、静、远十九字,分别列举诗句,加以解释。
  《诗中旨格》一书,不同于其他诗格列出具体名称和方法,而仅列举诗句,略加考语。这些考语多属牵强,反映着晚唐、五代文人多好曲解诗意的不良风气。此书征引诸家之诗,但题名多有误字、漏字。如贾休、莫休,为“贯休”之误;处伦,为“处默”之误;何景山,为“朱庆余”之误;番谓,为“潘纬”之误;僧可,为“僧无可”之略称;西蟾,为“栖蟾”之误;刘昭,为“刘昭禹”之误等;再如周朴《秋深》诗误作《早秋》,王维之《观猎》误作张谓,孟宾于《雪霁》误作孟浩然等,均保留原貌,未作校改。
 
 
  予平生于二南之道,劳其形,酷其思,粗著于篇。虽无遗格之才,颇见坠骚之志。且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时明则咏,时暗则刺之。今具诗格于后。
  《吊边将》(贾休):“如何忠为主,志竟不封侯。”此刺君子不得时也。
  《早秋》(周朴):“关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此言时之将静,王道无间阻也。
  《送边将》(莫休):“但看千骑去,知有几人归。”此刺时乱主暗也。
  《过荆山》(李洞):“无人分玉石,有路即荆榛。”此刺傍时之感也。
  《过洞庭》(裴说):“恰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此刺贤臣知国之废兴进退之意也。
  《过洞庭》(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此言国兴明也。
  《送迁客》(齐己):“若似承恩好,争如佞主休。”此刺滥世失忠直之君也。
  《卖冰者》(虚中):“盘中是祥瑞,天下恰炎蒸。”此颂君子于乱中事主之道也。
  《夜坐》(孙鲂):“划多灰渐冷,坐久席成痕。”此刺时未明也。
  《夜坐》(刘洞):“百骸同草木,万象入心灵。”此只见静极之意。
  《夜坐》(虚中):“待暖还须去,门前有路歧。”此内意全也。
  《晚望》(齐己):“残阳催有鸟,各自着群栖。”此比时欲明也。
  《野望》(李洞):“柳色舞春水,花阴香客衣。”此比贤人欲进也。
  《观猎》(张谓):“草枯鹰眼疲,雪尽马蹄轻。”此比君臣道合也。
  《宿江馆》(张为):“吟登晚驿亭,宴罢红灯落。”此比君子欲仕于明时也。
  《春日言怀》(贾岛):“杏园啼百舌,谁醉卧花傍。”此不得时也。
  《春日途中》(孙鲂):“游子未归去,野花愁破心。”此君子伤时也。
  《登楼》(韩熙载):“几人平地上,看我半天中。”此君子望时也。
  《中秋月》(廖凝):“孤光含列宿,四面绝纤云。”此君子在位,小人退也。
  《待月》:“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此比贤人俟国明将进也。
  《山居》(贾休):“但见山中长有雪,不知世上是何年。”此刺君子避时也。
  《秋日登楼》(刘昭):“危楼聊侧耳,高柳又鸣蝉。”此刺君子在野也。
  《秋日晚泊》(清江):“万木无一叶,客心悲此时。”《秋日言怀》:“寒窗风渐紧,灯落夜将深。”此比君子失志也。
  《对雨》(王维):“虽通江海棹,奈阻路歧人。”此刺时不慎之意也。
  《棋》(裴说):“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同前(齐己):“几时终一局,万木老千岑。”此比贤人筹策也。
  《听琴》(虚中):“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此刺时不明也。
  同前:“古调俗不乐,正身君自知。”此伤时之句也。
  《钓者》:“明主未巡狩,白头犹钓鱼。”此比君子未达也。
  《送雁》:“云梦午行去,潇湘一夜空。”此比众贤退也。
  《梧桐》(周贺):“只期丹凤宿,不许别禽栖。”此比君待贤臣也。
  《雪》(尚颜):“漫漫三楚白,渺渺九江寒。”此句有王道也。
  《蟋蟀》:“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此比小人在乱世也。
  《落叶》(廖凝):“落尽最高树,始知松柏青。”此比小人将退,君子得时也。
  《落叶》(蔡昆):“飘飘随暮雨,飒飒落秋山。”此伤时也。
  《冬风》(高辇):“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舍烟。”此比武臣得时也。
  《风》(李山甫):“能吹尘土平欺客,解使波涛枉陷人。”此感伤于时事也。
  《风》(薛能):“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吹出白云来。”
  《鹭鸶》(裴说):“却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鹭鸶》(李建勋):“青山藏不得,明月合相容。”此比明主在位,贤人将进也。
  《新池》(戴叔伦):“邻僧犹未起,明月早先知。”此比主将主位也。
  《盆池》(齐己):“平稳承天泽,依稀泛暑烟。”此比于身事也。
  《井》(曾扈):“浅深人莫测,高下索应知。”此君子知量机谋之道也。
  《廊下井》(王贞白):“太阳虽不照,梁栋每重阴。”此比人主不见知,大臣见知也。
  《春日即事》(郑谷):“典衣沽酒得,伴客看闲花。”此不得志也。
  《春日送人》(周贺):“空将未归意,说向欲行人。”此候时谋事也。
  《龙诗》(李昌运):“上天须致雨,在野即眠云。”此达士之言也。
  《鹤诗》(僧可):“红尘无系缚,碧落自翱翔。”此君子得时也。
  《云》(罗隐):“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此刺生事者。
  《松》(廖匡图):“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此君子得位也。
  《水》(江为):“远远朝宗出白云,方圆随处性长存。”此君子智量不可测也。
  《剑诗》(处伦):“太平时节无人看,雪刃闲封满匣尘。”此比时明身未用也。
  《剑诗》(严维):“舞挥秦日月,为整汉山河。”此比乱时之意也。
  《影诗》(宋齐丘):“大似贤臣扶社稷,遇明则见暗还藏。”此比贤人知进退也。
  《马诗》(秦韬玉):“尘土卧多毛色暗,风霜受尽眼犹明。”比忠臣也。
  《蝉诗》(陈况):“年年闻尔者,未有不伤情。”此失时也。
  《莺诗》(齐己):“晓来枝上千般语,似向桃花语旧情。”此得时之意也。
  《愁诗》(韩喜):“门掩落花人别后,窗含残月酒醒时。”此不遇人不成事也。
  《春诗》(僧虚中):“春雨无高下,花枝有短长。”此意甚高。
  《边上秋日》(元昉):“草秋宜病马,风疾称饥鹰。”“病马”比君子,“饥鹰”比烈士。
  《边上秋日》(西蟾):“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早鸡鸣》(李鹗):“一声天欲晓,万里客心行。”此俟时也。
  《新雷》(陈翊):“一声离碧海,万里发芽生。”此一联气象,远宰相器也。
  《雨霁》(许晏):“风卷乱云散,天悬暖日明。”此小人将退也。
  《雪霁》(孟浩然):“腊月化为流水去,春风吹出好山来。”此比时泰也。
  《闻笛》(杜荀鹤):“只知断送豪家酒,不解安排旅客情。”此伤时也。
  《长安即事》(姚合):“不会黄天意,岂多白发生。”此呈事意也。
  《喜友人及第》(虚中):“碧霄章句才离手,紫府神仙尽点头。”此亦呈事意也。
  《归旧隐》(孟浩然):“北阙辞天子,南山隐荔萝。”此失时也。
  《怀海上故人》(左偃):“路遥沧海内,人隔此生中。”此比君子离阻也。
  《早日》:“日华离碧海,云影散清霄。”此比小人将退也。
  《望早日》(何景山):“才分天地色,便禁虎狼心。”此比明主在上小人藏也。
  《画虎》(陈况):“入夜虽无伤物意,向明还有动人心。”此处士之望也。
  《新月》(陈陶):“好看如镜夜,莫笑似弓时。”此君子欲进也。
  《丑妇》(王贞白):“白发未逢媒,对景且徘徊。”此比贤人待时而动也。
  《蚕妇》(杜荀鹤):“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此比君子志未就也。
  又《田翁》:“官苗苦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忍饥。”此比君子命薄也。
  《古镜》(潘谓):“篆经千古涩,影泻一堂寒。”此比时明也。
  《秋扇》(郑谷):“汗流浃背曾施力,气爽中霄便负心。”此比君臣乍失也。
  《昭君怨》(左偃):“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此君子失意甚远也。
  《落花》:“千家帘幕春空在,几处楼台月自明。”此佞臣将退,明主将立也。
  《落花》(孟水部):“早知落处随疏雨,悔得开时顺暖风。”此伤于时而自怨也。
  拟皎然十九字体
  风韵朗畅曰高。《寄天台逸人》(廖融):“又闻乘桂楫,载月十洲行。”此高字体也。
  体格闲放曰逸。《寄陆龟蒙》(齐己):“闲歌太湖石,醉听洞庭秋。”此逸字体也。
  放辞正直曰贞。《题狄梁公庙》(王贞):“惟公仗高节,为国立储皇。”此贞字体也。
  临危不变曰忠。《送迁客》(齐己):“天涯即象州,谪去莫多愁。”此忠字格也。
  持操不改曰节。《赠孟山人》(贾岛):“衣褐惟粗帛,筐箱只素书。”此节字格也。
  确乎不拔曰志。《老将》(贾岛):“旌旗犹入梦,歌舞不阑怀。”此志字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