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词谱

  欸乃曲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元 结
千里枫林烟雨深韵无朝无暮有猿吟韵停桡静听曲中意句好似云山韶濩音韵
○●○○○●○ ○○○●●○○ ○○●●●○● ●●○○○●○
  按,《欸乃曲》五首,平仄不拘,本唐七言绝句,如《竹枝》、《柳枝》之类。今江南棹船有棹歌,每歌一句,则群和一声,犹见遗意。其欸乃二字,乃人声。或注作船声者,非。
 
采莲子  唐教坊曲名。
  采莲子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里陂举棹 韵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韵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 句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韵
●●○○●●○    ●○○●●○○    ●○●●○○●    ●●○○●●○
  此亦七言绝句。其举棹、年少,乃歌时相和之声,与《竹枝》体同。但《竹枝》以竹枝二字和于句中,女儿二字和于句尾,此则一句一和声耳。
 
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浪淘声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皇甫松
蛮歌豆蔻北人愁韵蒲雨杉风野艇秋韵浪起鵁鶄眠不得句寒沙细细入江流韵
○○●●●○○ ○●○○●●○ ●●○○○●● ○○●●●○○
  此与宋人《浪淘沙令》、《浪淘沙慢》不同,盖宋人借旧曲名,另倚新腔。此七言绝句也。按,《浪淘沙》词,创自刘、白,刘词九首与此同,惟白词六首皆拗体耳。
 
杨柳枝  唐教坊曲名。按,白居易诗注:《杨柳枝》,洛下新声,其诗云“听取新翻杨柳枝”是也。薛能诗序:令部伎作杨柳枝健舞,复度新声。其诗云“试踏吹声作唱声”是也。盖乐府横吹曲,有《折杨柳》名。此则借旧曲名,另创新声。后遂入教坊耳。此本唐人七言绝句,与顾夐词四十字体、朱敦儒词四十四字体,添声者不同。
  杨柳枝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温庭筠
金缕毵毵碧瓦沟韵六宫眉黛惹香愁韵晚来更带龙池雨句半拂阑干半入楼韵
○●○○●●○ ●○○●●○○ ●○●●○○● ●●○○●●○
  按,刘白倡和以后,为此词者甚多,皆赋柳枝本意。原属绝句,因《花间集》载此,故采以备调。
 
八拍蛮  唐教坊曲名。按,孙光宪词,所咏俱越中事,或即八拍之蛮歌也。
  八拍蛮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孙光宪
孔雀尾拖金线长韵怕人飞起入丁香韵越女沙头争拾翠句相呼归去背斜阳韵
◎●●○○●○ ◎○○●●○○ ◎●⊙○○●● ○○⊙●●○○
  此词起句用韵,可平可仄,即参后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两平韵                  阎 选
云锁嫩黄烟柳细句风吹红带雪梅残韵光景不胜闺阁恨句行行坐坐黛眉攒韵
○●●○○●● ○○○●●○○ ○●●○○●● ○○●●●○○
  此词起句不用韵。按,《花间集》孙光宪词一首、阎选词两首俱拗体七言绝句,不似《竹枝》、《柳枝》,平仄可以不拘也,作者辨之。
  以上六调皆唐人七言绝句,当时音律必有所属,今歌法不传矣。聊为类列,至《清平调》三首、《水调》、《梁州》、《伊州》诸词,此宋人大曲之源。另辑一卷,附于卷末。
 
字字双  见《才鬼记》。因每句有叠字,故名《字字双》。
  字字双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四平韵                  王丽贞
床头锦衾斑复斑韵架上朱衣殷复殷韵空庭明月闲复闲韵夜长路远山复山韵
○○●○○●○ ●●○○○●○ ○○○●○●○ ●○●●○●○
  此调无他词可校。
 
十样花  宋李弥逊词十首,分咏十样花,故名。
  十样花 单调二十八字,六句四仄韵                  李弥逊
陌上风光浓处韵第一寒梅先吐韵待得春来也句香消减句态凝伫韵百花休漫妒韵
●●○○○● ◎●⊙○○● ●●⊙○◎ ○⊙● ●○● ●○○●●
  此词以“陌上风光浓处”为起句,李词十首皆然,谱中止采其二。可平可仄,即参后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六句五仄韵                  李弥逊
陌上风光浓处韵红药一番经雨韵把酒绕芳丛句花解语韵劝春住韵莫教容易去韵
●●○○○● ○●●○○● ●●●○○ ○●● ●○● ●○○●●
  此词第四句多押一韵。
 
天净沙  《太平乐府》注:越调。无名氏词有“塞上清秋早寒”句,又名《塞上秋》。
  天净沙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韵、一叶韵               乔 吉
一从鞍马西东韵几番衾枕朦胧韵薄幸虽来梦中韵争如无梦叶那时真个相逢韵
○⊙⊙●○○ ●○○●○○ ●●○○●○ ⊙○⊙● ●○○●○○
  此亦元人小令。第四句叶一仄韵。《老学丛谭》有无名氏词二首,正与此同。谱内可平可仄,即参后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三平韵、两叶韵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韵小桥流水平沙韵古道凄风瘦马叶夕阳西下叶断肠人在天涯韵
⊙⊙●●○○ ●○○●○○ ●●○○●● ◎○⊙● ●○○●○○
  此词第三、四句,俱叶仄韵。按,孟昉词十二首,其十首俱与此同。惟一首起句“七十二候环催”,七字、十字俱仄声。又一首,第四句“风高露下”。风字平声,露字仄声。













<钦定词谱 卷二> 上



 
目  录 二十七调七十九体,起二十九字至三十六字
甘州曲二体又名甘州子
醉吟商一体
干荷叶二体
喜春来四体又名阳春曲
踏歌词一体
秋风清三体又名秋风引、江南路、新安路
抛球乐四体又名莫思归
法驾导引一体
蕃女怨一体
一叶落一体
忆王孙三体又名独脚令、忆君王、豆叶黄、画娥眉、阑干万里心、怨王孙
金字经三体又名阅金经
古调笑一体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三台令
遐方怨二体
后庭花破子二体
如梦令六体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不见、比梅、古记、无梦令、如意令
诉衷情五体又名桃花水
西溪子二体
天仙子五体又名万斯年
风流子九体
归自谣一体又名风光子、思佳客
饮马歌一体
定西番五体
江城子五体又名江神子、村意远
望江怨一体
长相思五体又名吴山青、山渐青、青山相送迎、长相思令、相思令
思帝乡三体
 
甘州曲  唐教坊曲名。《唐书礼乐志》:天宝间乐曲。皆以边地为名,甘州其一也。顾夐词名《甘州子》。
  甘州曲 单调二十九字,六句五平韵                   王 衍
画罗裙韵能结束句称腰身韵柳眉桃脸不胜春韵薄媚足精神韵可惜许读沦落在风尘韵
●○○ ○●● ●○○ ●○○●●○○ ●●●○○ ●●● ○●●○○
  此调起句三字。顾夐词添作七字,其实即此体也。结句,《词律》本落去许字,今从《花草粹编》增定。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三字,六句五平韵                   顾 夐
一炉龙麝锦帷旁韵屏掩映句烛荧煌韵禁城刁斗喜初长韵罗荐绣鸳鸯韵山枕上读私语口脂香韵
◎○○●●○○ ○●● ●○○ ●○⊙●●○○ ⊙●●○○ ○●● ⊙●●○○
  此词即王词体,惟起句多四字。旧谱泥于《甘州曲》、《甘州子》两名小异,而另列之。不知曲子二字,互为省文,并无分别也。 按,顾词五首,俱有“山枕上”三字。其一首,第一句“红炉深夜醉调声”,红字平声;第四句“小屏古画岸低平”,古字仄声。又一首,第五句“月色照衣襟”,月字仄声;结句“翠钿镇眉心”,翠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醉吟商  姜夔自序云:石湖老人为子言,琵琶有四曲,今不传矣:《日濩索凉州》、《转关绿腰》、《醉吟商胡渭州》、《历弦薄媚》也。子每念之。辛亥夏,谒杨廷秀于金陵邸中,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胡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译成《醉吟商》小令,实双调也。 按,《胡渭州》,唐教坊曲名,《醉吟商》,其宫调也。姜夔自度,乃夹钟商曲,盖借旧曲名,另倚新腔耳。
  醉吟商 双调二十九字,前段三句两仄韵,后段三句三仄韵         姜 夔
正是春归句细柳暗黄千缕韵暮鸦啼处韵  梦逐金鞍去韵一点芳心休诉韵琵琶解语韵
●●○○ ●●●○○● ●○○●   ●●○○● ●●○○○● ○○●●
  此调平仄无他首可校。
 
干荷叶  元刘秉忠自度曲。属南吕宫,取起名三字为调名。
  干荷叶 单调二十九字,七句四平韵、两叶韵               刘秉忠
干荷叶句色苍苍韵老柄风摇荡叶减清香韵越添黄韵都因昨夜一番霜韵寂寞秋江上叶
○○● ●○○ ●●○○● ●○○ ●○○ ○○●●●○○ ●●○○●
  此亦元人小令,平仄韵互叶。刘作三首皆然。
  又一体 单调三十字,七句四平韵、两叶韵                刘秉忠
干荷叶句映枯蒲韵柄折难擎露叶藕丝芜韵倩风扶韵待擎无力不成珠韵难盖宿读滩头鹭叶
○○● ●○○ ●●○○● ●○○ ●○○ ●○○●●○○ ○●● ○○●
  此词结句作六字一句,较前词多一衬字。
 
喜春来  《太平乐府》注:中吕宫。《太和正音谱》注:正宫。一名《阳春曲》。
  喜春来 单调二十九字,五句一叶韵、四平韵              张 雨
江梅的的依茅舍叶石濑溅溅漱玉沙韵瓦瓯蓬底送年华韵问暮鸦韵何处阿戎家韵
◎○◎●○○● ◎●○○●●○ ◎○⊙●●○○ ◎●○ ⊙●●○○
  此亦元人小令,平仄韵互叶者。 按,元好问词,起句“春盘且剪三生菜”,宜字平声。姚燧词,第三名“山河判断笔尖头”,山字平声。元好问词,结句“且唱喜春来”,且字仄声。其余平仄,参校周德清、司马九皋两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九字,五句两叶韵、三平韵              周德清
闲花酝酿蜂儿蜜叶细雨调和燕子泥韵绿窗蝶梦觉来迟韵谁唤起叶帘外晓莺啼韵
○○●●○○● ●●○○●●○ ●○●●●○○ ●●● ○●●○○
  此词第四句,亦叶仄韵,与张词异。
  又一体 单调三十字,六句两叶韵、三平韵              司马九皋
岁云暮矣虽无补叶时复中之尽有余韵老来吾亦爱吾庐韵清债苦叶尊有酒句且消除韵
●○●●○○● ○●○○●●○ ●○○●●○○ ○●● ○●● ●○○
  此词与周词同,惟结句多一衬字,作三字两句异。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一字,七句一叶韵、四平韵         《太平乐府》无名氏
海棠过雨红初淡叶杨柳无风睡正寒韵杏烧红句桃剪锦句草拖蓝韵三月三韵和气盛东南韵
●○●●○○● ○●○○●●○ ●○○ ○●● ●○○ ○●○ ○●●○○
  此词第三句,作三字三句异。
 
踏歌词  唐《辇下岁时记》:先天初,上御安福门观灯,令朝士能文者,为《踏歌》。陈旸《乐书》云:《踏歌》,队舞曲也。 
  踏歌行 单调三十字,六句四平韵                  崔 液
彩女迎金屋句仙姬出画堂韵鸳鸯裁锦袖句翡翠贴花黄韵歌响舞分行韵艳色动流光韵
◎●○○● ○○●●○ ○○○●● ◎●●○○ ○●●○○ ●●●○○
  此调五字六句,崔词二首皆然。旧谱于此词,第五句作七字,第六句作三字者,非。 按,崔词别首,第一句“庭际花微落”,庭字平声;第四句“罗袖觉寒轻”,罗字平声。
秋风清  一名《秋风引》。寇准词名《江南春》,刘长卿仄韵词名《新安路》。
  秋风清 单调三十字,六句四平韵                  李 白
秋风清韵秋月明韵落叶聚还散句寒鸦栖复惊韵相思相见知何日句此时此夜难为情韵
○○○ ○●○ ●●●○● ○○○●○ ○○○●○○● ●○●●○○○
  此本三、五、七言诗,后人采入词中,其平仄不拘。
  又一体 单调三十字,六句三平韵                  寇 准
波渺渺句柳依依韵孤村芳草远句斜日杏花飞韵江南春尽离肠断句苹满汀洲人未归韵
○●● ●○○ ○○○●● ○●●○○ ○○○●○○● ○●○○○●○
  此即李白“秋风清”词体,但首句不用韵,且声调亦较谐婉。故列又一体。
  又一体 单调三十字,六句四仄韵                  刘长卿
新安路韵人来去韵早潮复晚潮句明日知何处韵潮水无情亦解归句自怜长在新安住韵
○○● ○○● ●○●●○ ○●○○● ○●○○●●○ ●○○●○○●
  此词用仄韵,其字句与李词同。
抛球乐  唐教坊曲名。《唐音癸笺》云:《抛球乐》,酒筵中抛球为令,其所唱之词也。《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三日抛球乐。 按,此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词,皇甫松本此填,多一和声。三十三字者,始于冯延巳词,因词有“且莫思归去”句,或名《莫思归》。皆五七言小律诗体。至宋柳永,则借旧曲名,别倚新声,始有两段一百八十七字体。《乐章集》注:林钟商调。与唐词小令体制,迥然各别。以同一调名,故类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