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集
- 辽金元宫词
辽金元宫词
龙凤书年据汴梁,满宫争拜小明王。可怜花柳无情思,娇倚东风媚少娘。
[明史.韩林儿传]刘福通物色林儿,得诸砀山夹河,迎至亳州。立为皇帝,又以为小明王。[垄起杂事]林儿母杨氏,虽老而善自?饰,见人则匿其年,自称少娘。司徒杜遵道通焉,目之曰:少郎。时有好事者榜其门曰:「斜倚水开花有思,缓随风转柳如痴。」花喻杨,柳喻杜。
斫鲜高会倒金瓯,土市街西乐未休。绮瑟红裙灯火夜,主人沈醉下樊楼。
[垄起杂事]林儿在汴,每事皆决于左右。惟于福源地捕鱼以为乐,得鱼则鲙之,与?小沈醉,自谓斫鲜之会。又起樊楼于土市街西,饰红裙绮瑟于上,将帅出师,饮饯于此。林儿自称樊楼主人,或暮夜灯火游翫。
伪汉附陈友谅,沔阳渔家子。初为徐寿辉将。至正二十年,陷太平,弒其主寿辉于舟中。僭号称汉,徙居武昌。二十三年,兵败于鄱阳,中流矢死。子理奔武昌,仍僭立。二十四年,明太祖讨降之,封归德侯。后徙高丽。友谅改元一。 【 大义。】
红粉从军思不禁,苕华妆驾受恩深。无情最是猴溪水,呜咽犹如奏月琴。
[云蕉馆纪谈]友谅爱姬苕华夫人,善月琴。友谅出师必以随,呼为妆驾。未几物故,葬于石耳?猴溪桥侧,树石月琴以表之,至今人名月琴冢。
鹿囿临江锦绣明,金鞍粉缀瑟珠缨。宫人花下肩舆出,翦彩春风散满城。
[云蕉馆纪谈]友谅畜鹿数百于南昌城章江门外,谓之鹿囿。尝自跨一角苍鹿,缀瑟珠为缨络,缕金为花鞍,羣鹿皆饰以锦绣,遨游江上。[又]友谅在江州时,尝以春暮结彩为花树,自府第夹道,植至匡山。又翦绣于道上,与宫人乘肩舆而行。黄信诗云:「锦绣铺张春色满,小车花下丽人行。」是也。
珍馆宏开贵客迎,镂床宝帐紫霞明。宫袍新赐金丝纽,御膳频调玉叶羹。
[云蕉馆纪谈]友谅开宝市于伪都,招致海商大贾,造尊珍馆以待。有宝者,设宾客卿使之名。得其绝色以进,则封为奇货上宾。得珠玉以进,则封为珍精贵客。又有华卿丽使,亚于宾客也。[又]有桑妃者,陈所至爱。海贾所进金丝纽花袄、紫霞帐、水晶楼凤箱,皆以赐之。[又]陈氏喜食玉叶羹,以西山罗汉菜、曲江金花鱼为之。[明史]陈友谅造镂金床甚工。
伪夏附明玉珍,随州玉沙村人。初为徐寿辉将。至正二十三年,据成都,僭号称夏。后徙重庆。二十六年死。子升嗣。洪武四年,廖永忠讨降之,封归义侯。后徙高丽。玉珍改元一。 【 大统。】 升改元一。 【 开熙。】
捣锦亭边制锦笺,银辉馆侧贡华铅。满宫?束饶花粉,御史香分井底泉。
[云蕉馆纪谈]浣花溪,自唐薛涛后,能以溪水造笺者绝少。珍守蜀时,有郡人陆子良能之。珍于溪上建捣锦亭,置笺户十余家。笺有桃花、凤彩、云样、锦幅等名。[又]城西清水穴亦名粉水井,巴人以为粉,则膏腻鲜明。升建银辉馆于侧,署官掌之,以供公用,号为花粉御史。
苏熏锦褥艳宫?,四面风轮竹簟凉。碾出新茶清似雪,一杯花泛海棠香。
[云蕉馆纪谈]升畏暑,作露帐,四面驾风轮,以花竹簟卧其中。宫庭侈甚,席地以苏熏荐铺锦褥于上,宫人不用凳兀,以此为坐。[又]升在重庆,取涪江青石为茶磨,令宫人以武隆雪锦茶碾之,焙以大足县香霏亭海棠花,味倍于常。海棠无香,独此地有香,焙茶尤妙。
瓮中琥珀吸香醪,荔劈新红助饮豪。宴罢酒酣思却醉,金罂盛进紫梨糕。
[云蕉馆纪谈]升能饮,宴会不用杯盏,以大瓮盛酒,用忠州引藤,一吸半瓮。[又]升于荔枝熟时,设荔枝宴。有诗云:香浮琥珀御?酒,色重鸡冠新荔红。[又]广安出紫梨,升取其汁和紫藤粉为糕,名云液紫霜,食之能却醉。
●补遗
辽补遗
金补遗
伪楚补遗
元补遗
○辽补遗
王族称呼世里标,尊居横帐压羣僚。汉臣最数酇侯贵,恩赐椒房尽姓萧。
[契丹国志]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至阿保机变家为国,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着姓。世里者,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今有世里没里,以汉语译之谓之耶律氏,复赐后族姓萧氏。[辽史.后妃传序]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俨称刘氏。以伊苏巴哩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中原草谷半雕残,车驾南征冒暑还。帝已成?魂尚健,射狐先到上京山。
[契丹国志.太宗纪]会同十一年,赵延寿请给上国兵食。帝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辽骑四出剽掠,谓之打草谷。[又]帝谓晋百官曰:「天时向暑,吾难久留。」自大梁北归,行至栾城,得疾,崩于杀狐林。国人剖其腹,实以盐数斗,载之北去,晋人谓之帝羓。纪异录曰:辽帝太宗在栾城病时,上京西十八里山有猎人,见太宗容貌如故,乘白马,追奔一白狐,因射杀之。猎人惊国主南征未回,何忽至此。因获其死狐并箭,失国主所在。不浃旬,而凶问至。验其日,乃得疾之日;验其箭,则国主南征所带之箭,失其一矣。国人于其地置堂,塑白狐形,并箭在焉。名曰:白狐堂。
羽猎云中驾未旋,守臣进宝荐名贤。四人两口先通梦,髣髴殷宗得说年。
[辽史]张俭性端悫,举统和中进士第一。圣宗猎云中。故事,行在所至,长吏当有所献,云中守臣进曰:「圣驾辱临,愧臣境无他产。幕僚张俭,真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之食,人二口。及是睹俭名,悟而异之。即召见,询时务三十条,自此顾遇特异。
两国休兵庆乐胥,往来星使岁无虚。丹青一卷图鹅鴈,换取南朝飞白书。
[契丹国志.兴宗纪]帝工书,善丹青。尝以所画鹅鴈送诸宋朝,点缀精妙,宛乎逼真。仁宗作飞白书以答之。是时南北无事,岁受南宋馈遗。
祖州方敕起园陵,白马山前草尚青。谁劝君王迎母后,谏书不及报恩经。
[契丹国志.兴宗纪]帝因猎过祖州白马山,见齐天太后坟冢荒秽,又无影堂及洒扫人,只空山一孤冢,恻然而泣。因诏上京,于祖州园陵内选吉地改葬。先是帝于重熙二年幽母法天太后于庆州,既改葬齐天后,羣僚劝帝复迎之,不从。因命僧建佛事,听讲报恩经,感悟,即遣使迎法天太后,馆置中京门外。筮日以见,母子如初。[案]法天,帝生母。齐天,帝嫡母,齐天为法天所害,以庶人礼葬白马山。
僧道纷纷尽拜官,中宫易服亦黄冠。至尊笑入伶人队,共作当场傀儡看。
[契丹国志.兴宗纪]法天专制不满四年,帝幽而废之。既亲政后,始自恣,尤重浮屠法,僧有正拜三公、三师兼政事令者,凡二十人。贵戚望族化之,多舍男女为僧尼。[又]尝夜宴,与刘四端兄弟、王纲入伶人乐队,命后妃易衣为女道士。后父萧磨只曰:「番汉百官皆在,后妃入戏,恐非所宜。」帝击磨只败面曰:「我尚为之,若女何人耶!」
庆州崇奉画图张,南北交欢誓不忘。烧饭礼同天祖重,涂金亲写御容傍。
[契丹国志.道宗纪]清宁十年,帝遣使诣宋,求真宗、仁宗御容,于庆州崇奉。每夕宫人理衣衾,朔日、月半上食,食气尽登台燎之,曰:烧饭。惟祀天与祖宗则然。[三朝北盟会编]真宗、仁宗御容,所有帝衔,求得中国谥号,遂涂金字书于象?。
诏下亲征括禁军,翁翁那解戢强邻。封藩枉铸东怀印,衅起当年打女真。
[契丹国志.天祚纪]自天祚亲征败绩,中外归罪萧奉先,于是谪奉先西南面招讨,擢用耶律大悲奴、萧查敕,与吴庸、马人望、柴谊等参议。数人皆昏谬,不能裁决。当时国人谚曰:「五个翁翁四百岁,南面北面顿瞌睡。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杀女真。」远近传为笑端。[又]天庆四年,金兵攻破宁江州。先是州有榷场,女真以北珠、人参、生金之类为市,州人低其直且拘辱之,谓之打女真。州既陷,杀人无遗类。[三朝北盟会编]阿骨打遣人大辽以求封册,其事有十。天祚付南北面大臣会议,萧奉先等悉从所请,策为东怀国至圣至明皇帝,刻东怀印到其国。杨朴以策文非是,阿骨打大怒,鞭其使却回之。
○金补遗
百僚名位应星辰,谙版官尊率属分。三十姓推宗室贵,马前争拜小郎君。
[三朝北盟会编]女真官名以九曜二十八宿为号。曰谙版孛极烈,大官人;孛极烈,官人。其职曰忒母万户、萌眼千户、毛毛可百人长、蒲里偃牌子头。孛极烈者,纠官也,犹中国言总管云。其宗室皆谓之郎君,无大小必以郎君总之,虽卿相尽拜于马前,郎君不为礼。唐时初称姓拏,至唐末部落繁盛,共有三十首领,每首领有一姓,通有三十姓。
镔铁成金国势坚,珊蛮草创共艰难。燕京已见归新主,骑马随军上五銮。
[三朝北盟会编]会太祖以辽天庆五年建国,曰:「辽以镔铁为国号,镔铁虽坚,终有销坏。唯金赤色,最为奇宝,自今本国可号大金。」[又]兀室奸猾而有才,自制女真法律文字,成其一国。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若神,粘罕以下皆莫之能及。[又]宣和二年,诏遣赵良嗣由登州泛海使女真,议约夹攻契丹,取燕、蓟、云、朔等旧汉州复归于朝廷。上京城破,遂与阿骨打入上京,看契丹大内居室,相与上马并辔,由西偏门入,并马乘之,过五銮、宣政等殿。遂置酒于延和楼。良嗣有云:「建国旧碑胡日暗,兴王故地野风干。回头笑谓王公子,骑马随军上五銮。」
辽国王妃旧属?,尊前侑酒泪模糊。红颜马上频回首,画出琵琶出塞图。
[大金国志.太祖纪]天辅三年春正月,赵良嗣来使,国主令从军。七月回至女真所居,留饮数日,令契丹呉王妃歌舞饮燕。妃配呉王,天祚私纳之,复以他过囚于上京。女真破上京得之,谓良嗣曰:「此契丹儿妇,令作奴婢,遂使人欢。」[又]平辽所得中原士女,艳装丽色,尽掠而北。
楼台城郭变华风,玉?犀盘出汴宫。酒匠南来皆尚酝,珍珠首荐小槽红。
[大金国志.太宗纪]其国初无城郭,四顾茫然,皆草舍以居。至是方营大屋数千间,日役万人,规模亦宏侈矣。[三朝北盟会编]朝廷遣使致问于金人军前,赐花犀酒盘十只,真玉酒杯十只。[又]尚酝绝品曰小槽真珠红。[又]金前军索酒匠五十人、酒三千壶,悉与之。
寻幢角抵彩山前,众乐初终顿改观。两镜高低随舞袖,错疑电母下云端。
[大金国志]天会二年五月,国使往宋,告嗣位。宋以著作郎许亢宗为贺登位使,就以所居馆燕,悉用契丹旧礼,如结彩山,作倡乐,寻幢角抵之伎,鬪鸡击鞠之戏,与中国同。但于众乐后,饰舞女数人,两手持镜上下,类神祠中电母所为者,莫知其说。
驰逐围场日未曛,追风争羡小将军。青宫年少夸英武,敕撰黄£告庙文。
[大金国志]海陵以其子光瑛年十二获獐,取而告太庙。世宗立尤甚,有三事令臣下不谏,曰:作乐,曰:饭僧,曰:围场,其重田猎如此。[三朝北盟会编]小将军者,金主亮所乘小乌骓马也。
橘枳原难易地生,江南文物最关情。廷臣屡奉修宫诏,纔了燕京又汴京。
橘枳,注见前瑶池蓬岛首下。[大金国志]亮见江南衣冠文物而慕之。[又]天德二年,亮欲迁都燕。兵部侍郎何卜年曰:「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上都黄沙之地,非帝居也。」梁汉臣曰:「且未可遽,待臣为郡主起诸州江役,修整内苑,然后迁都。」主从其言。[又]正隆三年,主坐正隆殿,召吏部李通、宣徽使敬嗣徽等四人,谋欲迁都汴京,为南侵之地。通、嗣徽皆言此正合天时。[范成大揽辔录]炀主亮始营燕都,规模多出于孔彦舟,役民夫八十万、兵夫四十万,作治数年,死者不可胜计。[三朝北盟会编]亮欲修汴京大内,时复巡幸,以梁汉充修汴京大内正使,孔彦舟为副。
一路军容望欲迷,五千精甲紫茸齐。梦中方受天宫策,何物多言宋小妻。
[大金国志]正隆三年五月,上坐熏风殿,命吏部尚书李通、翰林直学士萧廉召对,因言:「朕夜梦至上帝所,殿中人语如婴儿。少顷有青衣持宣授天策上将,令征宋国。朕受命出,上马,见鬼兵无数。朕发一矢射之,众皆喏而应。既觉,声犹在耳。即遣人至廐中,视其乘马,其汗如水。取箭数之,亦亡其一。此异梦也,岂非天假手于朕,令取江南乎?」通等皆贺。[又]六年,令诸处统军择其精于射者,得五千人,皆用茸丝联甲。紫茸为上,黄茸、青茸次之,号硬军,亦曰细军。时母后方病,问曰:「闻今广筑汴京,签民造船,聚糗粮,制军器,有之乎?」主曰:「有之。」母曰:「吾无他病,以皇帝用兵不止,远征江南,是吾病也。若行此事,民心必离,乱之端也。其能免乎!」主大怒曰:「非朕母,乃梁宋国王之小妻也。」遂使护军将军赤盏彦忠即宫中弒之。
○伪楚补遗
南熏门外两宫辞,延福迎居备母仪。故事欲循周太后,瑶华宫里有仙师。
[三朝北盟会编]靖康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戊午,邦昌诣南熏门,遥辞二帝。[又]四月五日甲子,张邦昌迎奉元佑皇后,自私第入居延福宫。别录云:太后先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静妙仙师。[又]吴兴沈良靖康遗录云:邦昌僭伪位,即遣人迎孟氏入宫。其策云:「尚念宋氏之初,首崇西宫之礼。」盖用太祖即位迎周太后入西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