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集校注

  此首别作苏轼词,见杨金本《草堂诗余》卷下。
  又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续草堂诗余》卷上、《古今词统》卷四、《古今诗余醉》卷十二、《花镜隽声》卷七、《词汇》卷七、《同情集词选》卷四。
  别又误作周邦彦词,见《词的》卷二。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词意浅薄,不似他作。未知升庵何据?”
  按:
  一九五九年出版之北京大学学生编写之《中国文学史》第五编第四章,断定此首为李清照作,评价颇高,恐未详考。《词林万选》中不可靠之词甚多,误题作者姓名之词,约有二三十首,非审慎不可也。

  浪淘沙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①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②浓。一江春浪③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续草堂诗余》、《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记红集》、《古今词选》题作“闺情”。
  《林下词选》云:“一本误刻六一居士。”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花草粹编》卷五引此阕,不注撰人。《词林万选》注‘一作六一居士。’检《醉翁琴趣》无之,未知升庵何据?”
  按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下,此首作无名氏词。
  《续草堂诗余》卷上、《古今词统》卷七、《古今诗余醉》卷十、《见山亭古今词选》卷中、《记红集》卷一、《古今词选》卷二、《词汇》卷二、《自怡轩词选》卷一并以为欧阳修词。
  此首似非李清照作,亦决非欧阳修词(《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俱不载)。
  又按《花草粹编》卷五,此首题“二”字,盖以为与前一首同一撰人所作(前一首乃幼卿撰),赵先生所考未谛。
  疑从杨金本《草堂诗余》作无名氏词为是。
  杨慎《词林万选》误题撰人姓名之词极多,殊不可据,清《四库全书总目·词林万选提要》疑其书为后人所伪托。此书所注:“一作某某。”不似杨慎原注,殆为毛晋刻《词苑英华》时所加。
  ①玉:《草堂诗余续集》注“一作‘金’,误。”
  ②烟:《历代诗余》、《晚香室词录》作“云”。
  ③一江春浪:《词洁》、《自怡轩词选》作“一腔春恨”。

  临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①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②尽又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③。
  题从《花草粹编》,他本俱无题。
  四印斋本《漱玉词》注:“此首疑亦有伪,似借前《临江仙》词橅拟为之者。”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梅苑》九引作曾子宣妻词,《乐府雅词》下魏夫人词不收。以《草堂》所载前阕自序证之,自是李作无疑。王鹏运云:借前调橅拟为之者,盖未之深考也。”
  按此首泛咏梅花,情调与另一首完全不同,未必同时所作。《乐府雅词》李词亦未收此首。《梅苑》以此首为曾子宣妻词,《花草粹编》以为李易安词,俱不详所本,存疑为是。
  ①损:《历代诗余》、《天籁轩词选》作“瘦”。
  ②吹:《历代诗余》、《天籁轩词选》作“开”。
  ③肥:《历代诗余》、《天籁轩词选》作“时”。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①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②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③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题从《花草粹编》,他本俱无题。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梅苑》九引上阕,不注撰人。《花草粹编》题作李词者,其所据《梅苑》,殆较今本为善故也。兹并校之。”
  按旧本《梅苑》,今不可见。傅本《梅苑》既不注撰人姓名,或《花草粹编》误题清照姓名,亦不可知。只能存疑。
  ①又:《梅苑》作“较”。
  ②前:《历代诗余》、《梅苑》作“中”。
  ③更:《梅苑》作“便”。

  青玉案
  征鞍不见邯郸路,莫便匆匆归①去。秋风②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
  相逢各自伤迟暮。犹③把新词④诵奇句。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馀双⑤泪,一似黄梅雨。
  《花草粹编》、《翰墨大全》题作“送别”。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翰墨大全》后丙集卷四引接《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一首,不注撰人。《花草粹编》,《历代诗余》以为李作,失之。”
  按:通行元、明刻本《翰墨大全》后丙集未载诗词。此首只海宁吴氏拜经楼旧藏元刻初印本有之。
  ①归:《翰墨大全》无“归”字。
  ②风:《历代诗余》作“正”。
  ③犹:《历代诗余》作“独”。
  ④词:《历代诗余》、《词谱》作“诗”。
  ⑤双:《翰墨大全》作“衰”。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①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②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③犀还解辟④寒无。
  《花草粹编》、《续草堂诗余》、《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林下词选》题作“闺情”。
  此首别见《花草粹编》卷二,无撰人姓氏,其前为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浣溪沙》一阕。《续草堂诗余》等以为李清照作,未知何据。
  ①慵:《花草粹编》、《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词综》作“懒”。《历朝名媛诗词》误作“恼”。
  ②瑞:《历城县志》作“玛”。
  ③遗:《历代诗余》、《历朝名媛诗词》、《词综》作“通”。
  ④辟:《历城县志》作“避”。

  浣溪沙
  绣面①芙蓉一笑开,斜飞②宝鸭衬香腮,眼波才③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④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续草堂诗余》、《二如亭群芳谱》、《花镜隽声》调名误作《山花子》。
  《续草堂诗余》、《古今词统》、《古今女史》、《花镜隽声》、《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古今名媛汇诗》、《词的》题作“闺情”。
  四印斋本《漱玉词》注:“此尤不类,明明是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意。盖既污淑真,又污易安也。”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金瓶梅》卷十三回引上阕,不著撰人。《诗词杂俎》本《漱玉词》收之,‘面’作‘幕’,词意浅薄,不类易安他作。。王鹏运已疑之,未详所出。”
  ①面:《历代诗余》、《古今图书集成》作“幕”。
  ②飞:《历代诗余》、《古今图书集成》作“偎”;《词坛艳逸品》作“云”。
  ③才:《古今诗余醉》作“方”。
  ④笺:《古今图书集成》作“残”。

  浪淘沙
  素约①小腰身,不奈②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娉娉③何样似?一缕轻云。
  歌巧动朱唇,字字娇嗔④。桃花深径⑤一通津。怅望瑶台清夜月,还送⑥归轮。
  《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二如亭群芳谱》、《花镜隽声》调名误作《雨中花》。
  《续草堂诗余》、《诗词杂俎》本《漱玉词》、《花镜隽声》、《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题作“闺情”。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诗词杂俎》本《漱玉词》收之,题作‘闺情’。《花草粹编》五引作赵子发词。《草堂续集》以为李作,失之”。
  ①素约:《花草粹编》作“约素”。
  ②奈:《续草堂诗余》、《历代诗余》、《林下词选》作“耐”。
  ③娉娉:各本多作“娉婷”;只《续草堂诗余》、《花草粹编》作“娉娉”;《历代诗余》作“婷婷”。
  ④嗔:《续草堂诗余》、《花镜隽声》、《花草粹编》作“真”,改从其他各本。
  ⑤径:《花草粹编》作“处”。
  ⑥送:《历代诗余》、《古今图书集成》作“照”。

  鹧鸪天
  枝①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②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③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草堂诗余》(杨金本无题)、《词的》、《古今词统》题作“春闺”。
  四印斋本《漱玉词·补遗》“案毛钞本尚有《鹧鸪天》‘枝上流莺’一阕,《青玉案》‘一年春事’一阕,注云‘《草堂》作少游、永叔,而秦、欧集无。’今案此二阕,别本无作李词者,当是秦、欧之作。且脍炙人口,故未附录。”
  各家辑《漱玉词》,俱未收此二阕。《全宋词》卷二百九十《李清照词》亦未载此二阕,盖俱本况周仪之说(惟李清照之附录词,卷末之《宋词互见表》俱未收入,则疑为遗漏)。按《草堂诗余》前后集上下四卷本载此二词,俱无撰人姓名。《枝上流莺》阕前为秦观《画堂春》一首,《一年春事》阕前为欧阳永叔《浪淘沙》一首。《类编草堂诗余》、四印斋刻陈钟秀本《草堂诗余》及以后各选本遂俱以为秦、欧之作,实不足据。明谢天瑞本《诗余图谱》卷二不著撰人姓名,注:“诗余”。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载《鹧鸪天》词,后集卷上载《青玉案》词,并无撰人姓名。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收此二词,虽未知所本,但此二首既非秦、欧之作,实应存疑,不宜遽(jù)从《漱玉词》中删去。
  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原书未见。此词从《类编草堂诗余》卷一录出。其文字与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是否相同,不得而知。
  ①枝: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枕’,误。”《古今词统》作“枕”,注:“‘枕’误作 ‘枝’”。按此处以作“枝”为是,《古今词统》所云不足据。
  ②鸟:《草堂诗余》前集卷上、《草堂诗余评林春集》卷二、《诗余画谱》作“雁”。
  ③儿: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光’,误。”

  青玉案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①。②绿③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④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⑤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类编草堂诗余》、《古今词统》题作“春日怀旧”。
  杨金本《草堂诗余》题作“春情”。
  此首或为无名氏词,《类编草堂诗余》误为欧阳修作,参阅上《鹧鸪天》考证。
  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正集注:“一刻易安。”
  各本《草堂诗余》而外,误为欧阳修作者尚有《词学筌蹄》卷五、《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卷三、《花草新编》卷三、《花草粹编》卷七、《词综》卷四、《古今图书集成·人事典》卷一百零五、《词轨》卷四、《蓼园词选》等书。近人周泳先《唐宋金元词钩沈》、唐圭璋《全宋词》(初版本),咸承其误。
  ①事: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是’,误。”按此首末句押“是”字,此句作“是”字必误。
  ②绿暗红嫣浑可事:胡桂芳本《类编草堂诗余》卷上作“绿暗红稀浑何事”。
  ③绿:杨金本《草堂诗余》作“垂”。
  ④又: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后段第二句多一字。”《古今词统》注“又字衬”。
  ⑤枉:《古今词统》、《词洁》卷二作“住”。

  失调名
  教我甚情怀。
  出于《花草粹编》卷二朱秋娘集句《采桑子》,亦载《彤管遗编》后集卷十二,未注每句出处。《花草粹编》所载则每句俱注有撰人,当别有所据。
  按:《彤管遗编》云朱秋娘名希真,与宋词人朱敦儒之字希真相同。《彤管遗编》、《古今女史》等所载朱希真(秋娘)词,又多见于朱敦儒《樵歌》。一部分词则又见于朱淑真《断肠词》。朱秋娘有无其人,颇成疑问。所集词句,未见可据。

  (三)误题(词29首,残句2则)

  玉烛新
  溪源新腊后。见几朵江梅,剪裁初就。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孤岸悄,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
  尊前赋与多才,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寿阳谩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风娇雨秀。好插繁华盈首。须信羌笛无情,看看又奏。
  此首乃周邦彦作,见宋本《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卷七。
  《梅苑》误作李清照词。

  品令
  零落残红,似胭脂颜色。一年春事,柳飞轻絮,笋添新竹。寂寞,幽对小园嫩绿。
  登临未足。怅游子、归期促。他年清梦,千里犹到,城阴溪曲。应有凌波,时为故人凝目
  此首乃曾纡(yū)词见《乐府雅词》卷下。《京本通俗小说》所引多附会之说,不足据。

  春光好
  看看腊尽春回。消息到、江南早梅。昨夜前村深雪里,一朵先开。
  盈盈玉蕊如裁。更风清、清香暗来。空使行人肠欲断,驻马徘徊。

  河传·梅影
  香雹素质。天赋与、倾城标格。应是晓来,暗传东君消息。把孤芳,回暖律。
  寿阳粉面增妆饰。说与高楼,休更吹羌笛。花下醉赏,留取时倚阑干,斗清香,添酒力。

  七娘子
  清香浮动到黄昏,向水边疏影梅开粉。溪边伴,轻蕊有如浅杏。一枝儿、喜得东君信。
  风吹只怕霜侵损。更欲折来,插在多情鬓。寿阳妆面、雪肌玉莹。岭头别后微添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