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集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渔家傲
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剪梅
别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楼①。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②。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
酒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行鸥鹭。
如梦令
《苕溪渔隐》云:“近时妇人能文词,
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如云‘绿肥红瘦’此语甚新。”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九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时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干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于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谓此篇“宠娇花”之语,亦甚奇俊,前此未有能道之者。
蝶恋花
离情
暖雨和风初破冻。柳润梅轻,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衣金缕缝。山枕敬斜,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凤皇台上忆吹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孙夫人
名道绚,号冲虚居士,黄谷城之母。
滴滴金
梅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菩萨蛮
梅
阑干六曲天围碧。松风亭下梅梢白。腊尽见春回。寒花惊又开。曲琼闲不卷。沉燎孤星转。凝仁小徘徊。云间征雁来。
清平乐
悠悠扬扬。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醉思仙
寓居妙湛悼亡作此
晚霞红。看山迷暮霭,烟暗孤松。动翩翩风袂,轻若惊鸿。心似鉴,鬓如云,弄清影、月明中。谩悲凉,岁冉冉,蕣华潜改衰容。前事销凝久,十年光景匆匆。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彩凤远,玉萧寒,夜悄悄、恨无穷。叹黄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
如梦令
官词
翠擘红蕉影乱。月上朱栏一半。风自碧空来。吹落歌珠一串。不见。不见。人被绣帘遮断。
吴淑姬
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名《阳春白雪》,佳处不减李易安也。
小重山
春愁
谢了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惜分飞
送别
岸柳依依拖金缕。是我朝来别处。惟有多情絮。故来依上留人住③。两眼啼红空弹与。未见桃花又去。一片征帆举。断肠遥指苕溪路。
祝英台近
春恨
粉痕销,芳信断,好梦又无据④。病酒无聊,欹枕听春雨。断肠曲曲屏山,温温沈水,都是旧、看承人处。久离阻。应念一点芳心,闲愁知几许。偷照菱花,清瘦自羞觑。可堪梅子酸时,杨花飞絮,乱莺闹⑤、催将春去。
阮氏
阮逸之女,工于文词,惟此曲传于世。
花心动
春词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拢静、幽禽调舌。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簟枕为谁铺设。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梦回处、梅梢半笼淡月。
卢氏
蝶恋花
天圣中,随父往汉州作县令,归题泥溪驿。
蜀道青天因霭翳⑥。帝里繁华,迢递何时望⑦。回望锦川挥粉泪。凤钗斜亸乌云腻。绶带双垂金缕细⑧。玉珮珠珰,露滴寒如水。从此鸾妆添远意。画眉学得遥山翠。
聂胜琼
鹧鸪天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陈凤仪
成都乐妓。
一落索
送蜀守蒋龙图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着、西楼否。
陆氏侍儿
如梦令
送别
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还肯思量人否。无绪。无绪。生怕黄昏疏雨。
校勘记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纲目
①“宋词”,毛本无。卷四至卷八所注“宋词”毛本亦无。
②“潜”、毛本误作“谮”。
③“宋词”、“禅林”,毛本无。
④“宋词”、“闺秀”,毛本无。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
①“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之”,毛本作“花庵绝妙词选卷”,卷二至卷
十同。
②“白”下毛本有“号青莲居士”五字。
③“蛮”,毛本作“鬘”,下同,《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亦同。
④“梯”,毛本作“阶”。
⑤凡词牌与上一题同者,毛本均省作“又”字,以下不复一一出校语,《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同。
⑥凡同一题作有若干首者,毛本均加“又”字,以下不复一一出校语,《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同。
⑦“定”,毛本作“会”。
⑧“一词”,毛本作“闺怨二词”。
⑨此处毛本注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十字。
⑩“胡”,毛本作“蝴”。
(11)“冰”,毛本作“永”。
(12)“黎”,毛本作“梨”。
(13)“相”,毛本作“想”。
(14)“秋”,毛本作“愁”。
(15)“乡乡”,毛本作“卿卿”。
(16)“秦”,原作“■”,据毛本改。
(17)“兰”,毛本作“阑”。
(18)“石”,万历本、毛本均作“名”,据《旧五代①?和凝传》改。
(19)“词”,毛本作“词”。
(20)“霏霏”,原缺一“霏”字,据毛本补。
(21)“浣溪沙”,毛本作“浣沙溪”。
(22)“颤”,毛本误作“■”。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
①“双飞”,毛本作“双双”。
②“篁”,毛本作“簧”。
③“水”,毛本作“外”。
④“又”,毛本作“只”。
⑤“无”,毛本作“不”;“眠”,原缺,据毛本补。
⑥“不”原缺,据毛本补;“有恨”下原有“有恨”二字,据毛本删。
⑦“尤”,毛本作“无”。
⑧“雁”,毛本作“鸿”。
⑨“谩”,毛本作“漫”。
⑩此句下毛本注有“‘牛衣’,一作‘半依’”六字。
(11)“照”,原作“昭”,据毛本改。
(12)“河”,毛本作“江”。
(13)“拆”,毛本作“折”,疑误。
(14)“桨”,毛本作”浆”。
(15)“虚”,毛本作“空”。
(16)“英”,毛本作“时”。
(17)“按”,毛本作“接”。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三
①“申”,毛本无。
②“暝”,毛本作“瞑”。
③“浆”,毛本作“桨”。
④“柳”,毛本无。
⑤“江景”,毛本无。
⑥“江乡”,毛本无。
⑦“黎”,毛本作“梨”。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
①“杨”,毛本作“扬”。
②“巴”,毛本作“芭”。
③“杨”,毛本作“扬”。
④“舞”,毛本作“无”。
⑤“虫”,毛本作“蛩”。
⑥“涩”,毛本作“湿”。
⑦“禄”,毛本作“杨”。
⑧“昼”,原作“画”,据毛本改。
⑨“未”,原作“末”,据毛本改。
⑩“中”,原缺,据毛本补。“薪”,毛本亦空格,据《苕溪渔隐丛话?前
集》卷五十九补。
(11)“阑”,毛本作“兰”。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
①“管”,毛本作“苔”。
②“刃”,毛本作“刀”。
③“暗”,毛本作“恨”。
④“之”,毛本无。
⑤“刀”,毛本作“刁”。
⑥“泪盈盈”,万历本、毛本均在下阙之首,据《词律》改。
⑦“分”下毛本有“段”字。
⑧“雨零铃”,《词律》作“雨霖铃”。
⑨“磋”,毛本作“搓”。
⑩“流”,毛本作“浦”。
(11)“楼”,毛本作“悽”。
唐宋诸贤绝炒词选卷六
①“帘”,原作“廉”,据毛本改。
②“岁”,原作“义”,据毛本改。
③“刀”,毛本作“刁”。
④“树”,原缺,据毛本补。
⑤“冰”,毛本作“水”。
⑥“蜡”,毛本作“腊”。
⑦“杜”,毛本作“社”。
⑧“身”,原作“见”,据毛本改。
⑨“瓘”,毛本作“璜”。
⑩“春”.毛本作“秋”。
(11)“也”,毛本作“小”。
(12)“小冲山”,《词律》作“小重山”,下同。
(13)“老”,毛本作“乱”。
唐宋诸贤绝炒词选卷七
①“愔愔”,毛本作“愔惜”。
②“此”,原作“比”。据文意改。
③“音”,毛本作“寄”。
④“恨”,毛本作“限”。
⑤“雏”,毛本作“离”。
⑥“滋”,毛本作“湿”。
⑦“僇”,毛本作“憀”。
⑧“满”,毛本作“蒲”。
⑨此首前毛本尚有《忆秦娥》一首:“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冰壶
里。一年得似,此宵能几。等闲莫把阑于倚。马蹄去便三千里。三千里。几
重云灿,几重烟水。”
⑩“蟾”,毛本作“澹”。
(11)“灯”,毛本作“打”。
(12)“词”,毛本作“园”。
(13)“税”,原作“悦”,据毛本改。
(14)“按”,毛本作“案”。
(15)“慷”,毛本作“慵”。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八
①“汩”,毛本作“烟”。
②“上元”下毛本有“有怀京师”四字。
③此处毛本注有“‘报’,一本作‘问’”五字。
④“空”、原作“窗”,据毛本改。
⑤“巴”,毛本作“芭”。
⑥“鶒”,毛本作“■”。
⑦“嫩”,毛本作“漱”。
⑧“塔”,毛本作“搭”。
⑨“绿”,原缺,据毛本补。
⑩“晓”,毛本作“敢”。
(11)“周”,毛本作“调”。
(12)“朱”,毛本作“脂”。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九
①“泠泠”,原作“汵汵”,据毛本改。
②“问”,毛本作“闹”。
③“占”,原作“古”,据毛本改。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
①“满”下毛本注有“一本有‘西’字,方叶调”八字。
②“两”,原作“雨”,据毛本改。
③“依”,毛本作“衣”。
④“又”,毛本作“久”。
⑤“闹”,毛本作“啼”。
⑥“因”,毛本作“烟”。
⑦“望”,毛本作“至”。
⑧“缕”,毛本作“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