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集
- 全唐五代词
全唐五代词
【五更转】
一更初夜坐调琴。欲奏相思伤妾心。每恨狂夫薄行迹,一过抛人年月深。
【其二】
君自去来经几春。不传书信绝知闻。愿妾变作天边雁,万里悲鸣寻访君。
【其三】
二更孤帐理秦筝。若个弦中无怨声。忽忆征夫镇沙漠,遣妾烦怨双泪盈。
【其四】
当本只言今载归。谁知一别音信稀。贱妾犹自娥月,一片贞心独守空闺。
【其五】
三更寂寞取箜篌,叹征□□□□□。□□□□□□□,□□□□□□□。
【其六】
尔为君王效忠节,都缘名利觅封侯。愿君早登丞相位,妾亦能孤守百秋。
【其七】
四更丛竹弄宫商。每恨贤夫在渔阳。池中比目鱼游戏,海鸥双□□□□。(以上七首伯二六四七卷)
【皇帝感(新集孝经十八章)】
新歌旧曲遍州乡。未闻典籍入歌场。新合孝经皇帝感,聊谈圣德奉贤良。
【其二】
开元天宝亲自注,词中句句有龙光。白鹤青鸾相间错,连珠贯玉合成章。
【其三】
历代已来无此帝,三教内外总宣扬。先注孝经教天下,又注老子及金刚。
【其四】
始皇无道焚烧尽,赖得仙人壁里藏。拾得故文多损坏,孔生赓续巧相当。
【其五】
立身行道德扬名。君臣父子礼非轻。事君尽忠事父孝,感得万国总欢情。
【其六】
爱亲行道普温恭。他亲亦与己亲同。德孝流行遍天下,刑于四海悉皆通。
【其七】
在上不骄何所危。制节谨度莫行非。一国之财不奢泰,费用约俭有何亏。
【其八】
上下无怨国中安。保其社稷鬼神欢。为作宫室四时祭,容止可法得人观。
【其九】
日月星辰天子服,藻火粉米度人衣。言满天下无怨恶,先王礼服总须知。
【其十】
资父事母而爱同。夙兴夜寐问温恭。但能三者具备矣,圣人之教必流通。
【其十一】
□□□□□□□,□□□□□□通。皇帝亲耕万物熟,嘉禾合穗至今丰。
【其十二】
□□□□□□□,□□□□□□□。故能安亲行孝道,扬名后世普天和。(以上十二首伯二七二一卷)
【其十三】
上说明王行孝道,下论庶俗事先亲。儒教之中是第一,孝感天地动鬼神。
【其十四】
乾坤两卦顺阴阳。星辰日月耀三光。万圣之中有一主,臣忠子孝在天王。
【其十五】
九经皓汗论今古,书契文字发殷汤。孔子曾参说五孝,讲出开宗第一章。
【其十六】
孝经宗祖仲尼居,孔子讲说及诸徒。子弟总有三千数,达者唯有七十余。
【其十七】
资于事父而爱君。先须孝养有一星。□□□□□□□。夜五起莫生嗔。
【其十八】
故以孝顺而别□,□□□□□□□。保其禄位仓廪实,居官起职□□□。(以上六首据斯二八九卷补)
【十二时(圣教十二时)】
夜半子。摩耶夫人诞太子。步步足下生莲花,九龙齐吐温和水。
【其二】
鸡鸣丑。昔日诸亲本自有。黄羊车匿圈东西,不那千人自心有。
【其三】
平旦寅。太子因中是佛身。本有三十二相好,神通智惠异诸人。
【其四】
日出卯。出门忽逢病死老。即知此戒正堪修,便是回心求佛道。
【其五】
食时辰。本性持戒断贪嗔。不羡世间为国主,为求涅成佛因。
【其六】
隅中巳。库藏金银尽布施。怜贫恤老及慈悲,每有苦哉今日是。
【其七】
正南午。太子修行实辛苦。每日持斋一麻麦,舍却悭贪及父母。
【其八】
日失未。太子神通实智惠。眉间放光照十方,救拔众生出五趣。
【其九】
晡时申。太子广开妙法门。降得魔王及外道,莎罗林里见世尊。
【其十】
日入酉。阎浮提众生难化诱。愿求世尊陀罗尼,若有人闻诵持受。
【其十一】
黄昏戌。佛闻双林无有失。阿难合掌白佛言,文殊来问维摩诘。
【其十二】
人定亥。十大弟子来忏悔。佛说西方净土国,见闻自消一切罪。(以上十二首伯二七三四卷)
【十二时(学道十二时)】
夜半子。阴中真如止。观心超有无,寂然俱空理。
【其二】
鸡鸣丑。实相离空有。但作不住观,薰成无量寿。
【其三】
平旦寅。学道事须贫。了无卓锥地,会合涅因。
【其四】
日出卯。佛性处烦恼。正念知色空,可得菩提道。
【其五】
食时辰。勤息除我人。善了平等性,当证法王身。
【其六】
隅中巳。伏折内魔使。外境自然除,圆成调御士。
【其七】
正南午。身中有净土。澄心离断常,佛性自然睹。
【其八】
日失未。识性如鼎沸。定惠圆三空,当成四无畏。
【其九】
晡时申。法性契于尘。善作无住相,生灭体为真。
【其十】
日入酉。色心应非久。内外若不安,觉道中为首。
【其十一】
黄昏戌。须诠能所律。与般若相应,湛然离入出。
【其十二】
人定亥。蕴中真如在。但悟八识源,自成七觉海。(以上十二首伯二九四三卷)
【十二时】
平旦寅。□□□□未安身。奉劝有男须入学,莫言推道我家贫。
从小父娘□□□,到大偻亻罗必越人。纵然未得一官职,笔下方圆养二亲。
【其二】
日出卯。□□□□□衣巧。不言官职作曹司,天下相钦酒饮饱。
村坊每每人□□,□□□□□□□。人夫里得轻行,纸笔在身当役了。
【其三】
食时辰。□□□□□□□。□□□宁心莫慢,逢人礼则切须存。
□□□□□□□,□□□□用胜人。会得先贤经典义,何愁到处不安身。
【其四】
隅中巳。有子须交识文字。共人两递定英雄,把笔思惟获道理。
远近称传到姓名,遥闻谈说人皆美。世人不敢苦欺陵,都为文章有纲纪。
【其五】
正南午。读书便是在身宝。高官卿相在朝廷,幼时入学曾辛苦。
□□□□□□□,□□□□□□□。假如未遇在中间,时人岂敢来轻侮。
【其六】
日失未。□□□□莫辞废。然知日下涉劬劳,成名还有凌云智。
□□□□□□□,□□□□□□□。他身若得高官职,百里之成作伟器。
【其七】
晡时申。劝君交子胜留银。不见昔时勤学仕,衣锦还乡朱买臣。
名播其传天下说,扬名父母不及亲。但交十年冬夏读。不搂变作一贫人。
【其八】
日入酉。常行好事劝朋友。东舍遥呼去吃茶,西舍周流去饮酒。
□□□□□□□,□□□□□□□。羡他德义美三端,遐方四海相知友。
【又】
黄昏戌。官职比来从此出。文章争不多心学,有智勿令生愧悔。
【其二】
人定亥。先王典籍合敬爱。若能读得百家书,万劫千生名价在。
【其三】
夜半子。春榜即写才文字。朝廷以下骋词章,万个之中无有二。
【其四】
鸡鸣丑。权隐在尘非长久。一朝肥马衣轻裘,富贵荣华万物有。(以上十二首伯二九五二卷)
【五更转(南宗赞)】
一更长。一更长。如来智惠化中藏。不知自身本是佛,无明障蔽自慌忙。
了五蕴,体皆亡。灭六识,不相当。行住坐卧常注意,则知四大是佛堂。
【其二】
一更长。二更长。有为功德尽无常。世间造作应不及,无为法会体皆亡。
入圣位,坐金刚。诣佛国,遍十方。但诣世界原贯一,决定得入于佛行。
【其三】
二更长,三更严。坐禅执定苦能甜。不信诸天甘露蜜,魔军眷属出来看。
诸佛教,实福田。持斋戒,得生天。生天终归还堕落,努力回心趣涅。
【其四】
三更严。四更阑。法身体性本来禅。凡夫不念生分别,轮回六趣心不安。
求佛性,向里看。了佛意,不觉寒。广大劫来常不悟,今生作意断悭贪。
【其五】
四更阑。五更延。菩提种子坐红莲。烦恼泥中常不染,恒将净土共金颜。
佛在世,八十年。般若意,不在言。夜夜朝朝恒念经,当初求觅一言诠。(以上五首伯二九六三卷)
【五更转】
一更初。少年光景暂时无。一世之间何足度,谁知四大是空虚。人皆恒作千年调,谓将不死镇安居。有钱不解修功德,沽酒买肉事凶粗。终日贪生不觉老,鬓边白发实难除。面上红颜千道皱,腰疼脊曲项筋□。眼暗耳聋见不辨,头风脑转手专遇。口中牙齿并落尽,皮肉瘦损□身枯。出门入户着弱杖,坐卧欲起觅人扶。村舍追随不能去,亲情故旧往还疏。丈夫一朝身如此,与死无别有何殊。
【其二】
二更分。阎浮众生不可论。终日匆匆望富贵,谁先□业受饥贫。当时梳头镜里照,如今一拢永无因。被他将衣面上盖,合眼瞑瞑不解嗔。从你男女头前哭,千呼万唤耳不闻。脚着纸靴常不脱,眼索衣裳遮莫嗔。终归不免深埋却。(下缺)(以上二首伯二九七六卷)
【五更转(太子入山修道赞)】
一更夜月凉。东宫见道场。幡花伞盖日争光。烧宝香。
【其二】
共奏天仙乐,龟兹弄宫商。美人无那手头忙。声绕梁。
【其三】
太子无心恋,闭目不形相。将身不作转轮王。只是怕无常。
【其四】
二更夜月明。音乐堪人听。美人纤手弄秦筝。貌轻盈。
【其五】
姨母专承事,耶输相逐行。太子无心恋色声。岂能听。
【其六】
轮回三恶道,六趣在死生。从来改却这般名。只是换身形。
【其七】
三更夜已停。嫔妃睡不醒。美人梦里作音声。往往迎。
【其八】
出家时欲至,天王号作瓶。宫中闻唤太子声。甚叮咛。
【其九】
我是四天王,故来远自迎。朱鬃便蹑紫云腾。夜逾城。
【其十】
四更夜已偏。乘云到雪山。端身正坐向欲前。坐禅延。
【其十一】
寻思父王忆,每常姨母怜。耶输忆我向门看。眼应穿。
【其十二】
便即唤车匿,分付与衣冠。将吾白马却归还。传我言。
【其十三】
五更夜已交。帝释度金刀。毁形落发绀青毫。鹊缔巢。
【其十四】
牧牛女献乳。长者奉香茅。誓当作佛苦海峤。眉间放白毫。
【其十五】
日食一麻麦,六载受勤劳。因充果满自逍遥。三界超。(以上十五首伯三○六五卷)
【十二时(法体十二时)】
平旦寅。洗足烧香礼世尊。胡跪虔诚齐发愿,努力修取未来因。
【其二】
日出卯。凭案寻经传圣教。过去之佛舍轮王,妻儿眷属何须乐。
【其三】
食时辰。纵然被骂莫生嗔。遍体脓血流不尽,总是皮囊虚坏身。
【其四】
隅中巳。析时持斋莫贪利。暂时清净能护持。即获弥陀珍宝器。
【其五】
正南午。努力勤修存防护。六根之际用功夫,莫交外境来相误。
【其六】
日失未。众生须作出罪意。莫言出家空剃头,不得随风波浪去。
【其七】
晡时申。若能观行最为珍。一切善法从心起,十方诸佛不离身。
【其八】
日入酉。莫学渴鹿驱焰走。空走功夫满波波,法水何时得入口。
【其九】
黄昏戌。智惠明灯暗中出。宫罗归舍藏德建,文殊方丈失铜钟。
【其十】
人定亥。普劝众生莫造罪。释迦犹自入涅,岂有凡夫得长在。
【其十一】
夜半子。镇向凡夫即须去。不如闻早学禅师,一保之身莫空去。
【其十二】
鸡鸣丑。四大之身应不久。刹那造罪即无常,三逢地狱没人救。(以上十二首伯三一一三卷)
【五更转(禅师各作一更)】
一更净坐观刹那。生灭妄想遍娑婆。客尘烦恼积成劫,以劫除劫转更多。
【其二】
二更净坐息心神。喻若日月去浮云。未识心时除妄想,只此妄想本来真。
【其三】
真妄元来同一体。一物两名难合会。合会不二大丈夫,历劫相随今始解。
【其四】
三更净坐入禅林。息妄归真达本心。本心清净五个物,只为无物悉包融。
【其五】
包融一切含万境,色空不异何相得。故知万法一心生,却将法财施一切。
【其六】
四更念定悟总持。无明海底取莲藕丝。取丝出水花即死,不取丝时花即萎。
【其七】
二疑中间难启会。劝君学道莫懈怠。念念精进须向前,菩提烦恼难了解。
【其八】
了解烦恼是痴人。心心数法不识真。一物不念始合道,说即得道是愚人。
【其九】
五更隐在五阴山。丛林斗暗侵半天。无明道师结跏坐,入定虚凝证涅。涅生死皆是幻,无有此岸非彼岸。
【其十】
三世共作一刹那,影现世间出三界。若人达此理真如,行住坐卧皆三昧。(以上十首伯三四○九卷)
【破阵乐】 哥舒翰
西戎最沐恩深。犬羊违背生心。神将驱兵出塞,横行海畔生擒。石堡岩高万丈,雕窠霞外千寻。一喝尽属唐国,将知应合天心。(伯三六一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