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五代词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一首,据明刻本《词品》录存,参校明刻本《古今词统》。

  【小秦王】
  柳条金嫩不胜鸦。青粉墙头道韫家。燕子不来春寂寞,小窗和雨梦梨花。(明刻本《词品》卷一)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一首,据万历本《花草粹编》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明刻本《唐词纪》、康熙本《全唐诗》。

  【醉公子】
  昨日春园饮,今朝倒接{难}。谁人扶上马,不省下楼时。(万历本《花草粹编》卷一)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康熙本《全唐诗》。

  【杨柳枝】
  朝朝车马如蓬转,处处江山待客归。若使人间少离别,杨花应合过春飞。(明刻本《唐词纪》卷六)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丁本《升庵诗话》、明刻本《词品》。

  【三台词】
  雁门关上雁初飞。马邑栏中马正肥。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明刻本《唐词纪》卷八)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古今词统》录存(原属薛涛),参校谈本《太平广记》、洪本《唐诗纪事》。

  【阿那曲】
  玉漏声长灯耿耿。东墙西墙时见影。月明窗外子规啼,忍使孤魂愁夜永。(明刻本《古今词统》卷一)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一首,据康熙本《词鹄初编》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康熙本《全唐诗》、内府本《历代诗余》。

  【塞姑】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康熙本《词鹄初编》卷一)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一首,据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丛刊本《才调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凉州歌】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纱窗不肯施红粉,图遣萧郎问泪痕。(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引《乐府衍义》)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一首,据内府本《历代诗余》录存,参校涵芬楼《说郛》本《洞微志》、陆本《岁时广记》、康熙本《全唐诗》。

  【踏阳春】
  踏阳春。人间二月雨和尘。阳春踏尽秋风起,肠断人间鹤发人。(内府本《历代诗余》卷一)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一首,据内府本《词谱》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康熙本《全唐诗》。

  【柘枝引】
  将军奉命即须行。塞外领强兵。闻道烽烟动,腰间宝剑匣中鸣。(内府本《词谱》卷一)


无名氏
  无名氏四调三十三首大曲词,据内府本《词谱》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相关作品则分别取校活字本《沈期集》、元刊本《王右丞集》、凌刻本《王摩诘诗集》、赵本《王右丞集笺注》、丛刊本《高常侍集》、丛刊本《分门集注杜工部诗》、明刻本、活字本《韩君平集》、席本《韩君平诗集》、蒋本《李义山诗集》、乾隆本《玉溪生诗集笺注》、宋本《文苑英华》、康熙本《唐音统签》、稗海本《云溪友议》。

  【水调歌(十一首)】
  ○第一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第二

  猛将关西意气多。能骑骏马弄周戈。金鞍宝铰精神出,笛倚新翻水调歌。

  ○第三

  王孙别上绿珠轮,不羡名公乐此身。户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第四

  陇头一段气长秋。举目萧条总是愁。只为征人多下泪,年年添作断肠流。

  ○第五

  交带仍分影,同心巧结香。不应须换彩,意欲媚浓妆。

  【入破第一】
  白草河边一雁飞。黄龙关里挂戎衣。为受明王恩宠渥。从事经年不复归。

  ○第二

  满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枫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三

  昨夜遥欢出建章,今朝缀赏度昭阳。传声莫闭黄金屋,为报先开白玉堂。

  ○第四

  日晚笳声咽戍楼。陇云漫漫水东流。行人万里向西去,满目关山空恨愁。

  ○第五

  十年一遇圣明朝。愿对君王舞细腰。乍可当熊任生死,谁能伴凤上云霄。

  ○第六

  闰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

  【凉州歌(五首)】
  ○第一

  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

  ○第二

  朔风吹叶雁门秋,万里烟尘昏戍楼。征马长思青海北,胡笳夜听陇山头。

  ○第三

  开箧泪沾濡。见君前日书。夜台空寂寞,犹是子云居。

  ○排遍第一

  三秋陌上早霜飞。羽猎平田浅草齐。锦背苍鹰初出按,五花骢马喂来肥。

  ○第二

  鸳鸯殿里笙歌起,翡翠楼前出舞人。唤上紫微三五夕,圣明方寿一千春。

  【伊州歌(十首)】
  ○第一

  秋风明月独离居。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寄书。

  ○第二

  彤闱晓辟万鞍回。玉辂春游薄晚开。渭北清光摇草树,州南嘉景入楼台。

  ○第三

  闻道黄花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闰里月,偏照汉家营。

  ○第四

  千里东归客,无心忆旧游。挂帆游白水,高枕到青州。

  ○第五

  桂殿江乌对,雕屏海燕重。只应多酿酒,醉罢乐高钟。

  ○入破第一

  千门今夜晓初晴。万里天河彻帝京。璨璨繁星驾秋色,棱棱霜气韵钟声。

  ○第二

  长安二月柳依依。西出流沙路渐微。阏氏山上春光少,相府庭边驿使稀。

  ○第三

  三秋大漠冷溪山。八月严霜变草颜。卷旆风行宵渡碛,衔枚电扫晓应还。

  ○第四

  行乐三阳早,芳菲二月春。闰中红粉态,陌上看花人。

  ○第五

  君住孤山下,烟深夜径长。辕门渡绿水,游苑绕垂杨。

  【陆州歌(七首)】
  ○第一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浦问樵夫。

  ○第二

  共得烟霞迳,东归山水游。萧萧望林夜,寂寂坐中秋。

  ○第三

  香气传空满,妆花映薄红。歌声天仗外,舞态御楼中。

  ○排遍第一

  树发花如锦,莺啼柳若丝。更逢欢宴地,愁见别离时。

  ○第二

  明月照秋叶,西风响夜砧。强言徒自乱,往事不堪寻。

  ○第三

  坐对银晓,停留玉箸痕。君门常不见,无处谢前恩。

  ○第四

  曙月当窗满,征人出塞游。画楼终日闭,清管为谁调。(以上三十二首内府本《词谱卷四○)


卷六·敦煌作品(434首)
  敦煌写本歌辞作品,其性质难以确定或存在争议者,以原写卷为底本,原卷失传或未予公布者,则据今人著录本校录。凡据斯卷收录一百零五首,据伯卷收录三百零九首,据列一四五六号收录一首,据吐鲁番出土文书收录二首,据罗振玉《敦煌零拾》收录十七首,总计四百三十四首。除用斯卷、伯卷、及北京图书馆藏‘鸟’字号、‘周’字号等各种写本影件校勘外,另参校今人主要校录本及校勘成果有:郭沫若《卜天寿论语抄本后的诗词杂录》(简称郭录),饶宗颐《敦煌曲》(饶编)、《敦煌曲订补》(饶补),任二北《唐声诗》、《敦煌曲校录》(校录),林玫仪《敦煌曲子词证初编》(林编),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总编),陈庆浩《法忍抄本残卷王梵志诗初校》(陈校),黄征《〈敦煌歌辞总编〉校释商榷》(商榷),项楚《〈敦煌歌辞总编〉匡补》(匡补)、《王梵志诗校注》(项注)。

  【十二时(禅门十二时)】
  夜半子。夜半子。众生重重萦俗事。不能惮定自观心,何日得悟真如理。

  豪强富贵暂时间,究竟终归不免死。非论我辈是凡夫,自古君王亦如此。

  【其二】
  鸡鸣丑。鸡鸣丑。不分年纪侵蒲柳。忽然明镜照用看,顿觉红颜不如旧。

  头鬓苍茫面复皱,眼暗匡量渐加愁。不觉无常日夜催,即看强梁那可久。

  【其三】
  平旦寅。平旦寅。智惠莫与色为亲。断除三障及三业,远离六贼及六尘。

  金玉满室非是宝,忍辱最是无价珍。男子女人行此事,不染生死免沉沦。

  【其四】
  日出卯。日出卯。浊恶世界多烦恼。欲得当来证果因,弃舍荣华急修道。

  随时麻褐且充体,锦铺罗衣莫将好。如来尚自入涅,凡夫宿业谁能保。

  【其五】
  食时辰。食时辰。六贼轮回不识珍。自恨长生阎浮提,恒为怨魔会须勤。

  众生在俗须眼利,莫著沉沦守迷津。跋提河边洗罪垢,菩提树下证成真。

  【其六】
  隅中巳。隅中巳。所恨流浪俱生死。法船虽达涅城,二鼠四蛇从后至。

  人身犹如水上泡,无常煞鬼忽然至。三日病卧死临头,善恶二业终难避。

  【其七】
  正南午。正南午。人命犹如草头露。火急努力勤修补,第一莫贪自迷误。

  阎罗伺命难求嘱,积宝凌天无用处。若其放慢似寻常,历劫哀哉自身苦。

  【其八】
  日失未。日失未。众生禀性惟求利。孰知猛火逼燃来,不解将身远相避。

  无心读诵大乘经,执著悭贪怀思意。一朝无常死王催,腾身直入镬汤里。

  【其九】
  晡时申。晡时申。慈悲喜舍最为真。被他打骂恒忍辱,当来获得菩提因。

  皮骨肉体终莫惜,法水时时得润身。一切烦恼渐轻微,解脱逍遥出六尘。

  【其十】
  日入酉。日入酉。观看荣华实不久。劫石尚自化为尘。富贵那能得长寿。

  愚人不悟守迷津,专爱杀生并好酒。无常不肯与人期,地狱刀山长劫受。

  【其十一】
  黄昏戌。黄昏戌。冥路幽深暗如漆。牛头狱卒把铁杈。罪人一入无时出。

  智者闻声心胆惊,行人思量莫论失。欲得当来避险路,勤修般若波罗蜜。

  【其十二】
  人定亥。人定亥。罪福总是天曹配。善因恶业自相随,临渴掘井终难悔。

  荣华恰似风中烛,眼里贪色大痴昧。一朝冷落卧黄沙,百年富贵知何在。(以上十二首斯四二七卷)

  【五更转(维摩五更转)】
  一更初。一更初。医王设教有多途。维摩权疾徙方丈,莲花宝相坐街衢。

  【其二】
  二更浅。二更浅。金粟如来巧方便。室包乾像掌擎山,示有妻儿常厌患。

  【其三】
  三更深。三更深。释迦演法语同音。听闻随类皆得解,观根为说称人心。

  【其四】
  四更至。四更至。月面毫光千道起。有学无学万余人,助佛弘宣一大事。

  【其五】
  五更晓。五更晓。将明佛国先有兆。一盖之中千土呈,十方世界俱能照。(以上五首斯二四五四卷)

  【十二时】
  平旦寅。了了轮回受苦辛。含全□□□□□。意识参杂有数人。

  【其二】
  日出卯。令□□□□□□。门外三车不用论,□□□□□□□。

  【其三】
  食时辰。无明花发几时新。□声□□□□□,随运贪生恣苦因。

  【其四】隅中巳。□□□□□□□。故知击浪风势惊,□□□□□□□。

  【其五】
  正南午。般若之船能救苦。□□□□□□□,得达彼岸舍舟船。

  【其六】
  日失未。将知二境如□□。□□□□□□□,毁誉不动如须弥。

  【其七】
  晡时申。终取如来□□□。□□□□□□□,火威停炉□□□。

  【其八】
  日入酉。世谛荣华应不久。但拯无明不染心,则与诸佛为心首。

  【其九】
  黄昏戌。自有心中如惠日。但知识得涅城,则是般若波罗蜜。

  【其十】
  人定亥。众生久被无明盖。一往沉沦苦海中,此度出离生死海。

  【其十一】
  夜半子。发愿无明心不起。若知烦恼是菩提。则是火宅离生死。

  【其十二】
  鸡鸣丑。故知佛性人人有。若知万象悉皆空,则知佛性得成就。(以上十二首斯二六七九卷)

  【五更转(无相)】
  一更浅。众要诸缘何所遣。但依政观且□□,念念真如方可显。

  【其二】
  二更深。菩提妙理誓探寻。旷彻清虚无去住,证得如如平等心。

  【其三】
  三更半。宿昔尘劳从此断。先除过现未来因,伐喻成规超彼岸。

  【其四】
  四更迁。定惠双行出盖缠。了见色空圆净体,润如戒月莹晴天。

  【其五】
  五更催。佛日凝然妙境开。超透四禅空寂处。相应一念见如来。(以上五首斯六○七七卷)

  【五更转(荷泽和尚五更转)】
  一更初。涅城里见真如。妄想是空非有实,不言为有不言无。

  非垢净,离空虚。莫作意,入无余。了性即知当解脱,何劳端坐作功夫。

  【其二】
  二更催。知心无念是如来。妄想是空非有实,□□山上不劳梯。

  顿见境,佛门开。寂灭乐,是菩提。□□□灯恒普照,了见馨香无去来。

  【其三】
  三更深。无生□□坐禅林。内外中间无处所,魔军自灭不来侵。

  莫作意,勿凝心。任自在,离思寻。般若本来无处所,作意何时悟法音。(以上三首斯六一○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