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集
- 全唐五代词
全唐五代词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照烛花红,待放马蹄清夜月。
【子夜歌】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谢新恩】
金窗力困起还慵。
【又】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矜香。
琼窗梦笛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又】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是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又】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下阙)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下阙)
【又】
樱桃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阙十二字)。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又】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菊气飘庭户。
晚烟笼细雨。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琼枝玉树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暖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归去也,天上人间。(以上三十四首吕远刻本《南唐二主词》)
【渔父】
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又】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轮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以上二首明刊本《五代名画补遗·屋木门第五》)
【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丛刊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
【捣练子】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毛本《词林万选》卷二)
【失调名】
楼上春寒水四面。(宝颜本《江邻几杂志》(参韩熙载词本事))
【又】
别易会难无可奈。(聚珍本《能改斋漫录》卷一六)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秋霁】
虹影侵阶,乍雨歇长空,万里凝碧。孤骛高飞,落霞相映,远状水乡秋色。黯然望极,动人无限愁如织。又听得,云外数声,新雁正嘹呖。
当此暗想,画阁轻抛,杳然殊无,些个消息,漏声稀,银屏冷落,那堪残月照窗白。衣带顿宽犹阻隔。算此情苦,除非宋玉风流,共怀伤感,有谁知得。
【青玉案】
梵宫百尺同云护。渐白满苍苔路。破腊梅花李蚤露。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海月纤痕映烟雾。修竹低垂孤鹤舞。杨花飞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
【鹧鸪天】
节候虽佳景渐阑。吴绫已暖越罗寒。朱扉日暮随风掩,一树藤花独自看。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又】
塘水初澄似玉容。所思还在别离中。谁知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忆王孙】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又】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又】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又】
同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南歌子】
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开元乐】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
林楚翘
林楚翘(生卒年里不详),《全唐诗》卷八九九录作唐五代人,刘毓盘《词史》疑为五代诗人林楚才之兄弟行辈,然无确据。
林楚翘词一首,据《尊前集》朱本录入,校以吴本、顾本、毛本、明钞本。
【菩萨蛮(中吕宫)】
画堂春昼垂珠箔。卧来揉惹金钗落。簟滑枕头移。鬓蝉狂欲飞。
笑拖娇眼慢。罗袖笼花面。重道好郎君。人前莫恼人。(朱本《尊前集》)
许岷
许岷(生卒年里不详),《全唐诗》卷八九九录作唐五代人,《全五代诗》卷五九谓是‘蜀人’,而列于后蜀,未详所据。
许岷词二首,据《尊前集》朱本录入,校以吴本、顾本、毛本、明钞本。
【木兰花(大石调)】
小庭日晚花零落。倚户无聊妆脸薄。宝筝金鸭任生尘,绣画工夫全放却。
有时觑着同心结。万恨千愁无处说。当初不合尽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
【又】
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亲裁翦。书成小柬寄情人,临行更把轻轻捻。
其中捻破相思字。却恐郎疑踪不似。若还猜妾倩人书,误了平生多少事。(朱本《尊前集》)
文珏
文珏,生平无考。宋本《全芳备祖》录存其词一首,署‘西蜀文珏’(徐钞本、四库本无此题名),《花草粹编》卷六因之,《唐词纪》卷二亦收作唐五代人。《全宋词》则收作宋人。兹从宋本《全芳备祖》作五代西蜀人。
文珏词一首,据《全芳备祖》宋本录入,校以徐钞本、四库本。
【虞美人】
歌唇乍启尘飞处。翠叶轻轻举。似通舞态逞妖容。嫩条纤丽玉玲珑。怯秋风。
虞姬珠碎兵戈里。莫认埋魂地。只因遗恨寄芳丛。露和清泪湿轻红。古今同。(宋本《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一)
顾卞
顾卞,生平无考。存词一首,据鲍本《碧鸡漫志》录入,校以宋本、徐钞本、四库本《全芳备祖》。
【虞美人】
帐前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褫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
抚骓欲上重相顾。艳态花无主。手中莲锷凛秋霜。九泉归去是仙乡。恨茫茫。(鲍本《碧鸡漫志》卷四)
【无名氏】
无名氏词一首,据鲍本《玉壶清话》录存,参校明钞本《诗话总龟》、康熙本《全唐诗》、内府本《历代诗馀》。
【渔家傲】
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无主。一个鱼儿无觅处。风兼雨。土龙生甲归天去。
无名氏
无名氏词八首,据董本《青琐高议》录存(原题隋炀帝杨广撰),参校宛委山堂本、涵芬楼《说郛》本《海山记》、明刻本《唐词纪》、明刻本《古今词统》。
【望江南】
湖上月,偏照列仙家。水浸寒光铺象簟,浪摇晴影走金蛇。偏称泛灵槎。
光景好,轻彩望中斜。清露冷侵银兔影,西风吹落桂枝花。开宴思无涯。
【又】
湖上柳,烟柳不胜垂。宿露洗开明媚眼,东风摇弄好腰肢。烟雨更相宜。
环曲岸,阴覆画桥低。线拂行人春晚后,絮飞晴雪暖风时。幽意更依依。
【又】
湖上雪,风急堕还多。轻片有时敲竹户,素华无韵入澄波。烟外玉相磨。
湖水远,天地色相和。仰面莫思梁苑赋,朝尊且听玉人歌。不醉拟如何。
【又】
湖上草,碧翠浪通津。修带不为歌舞绶,浓铺堪作醉人茵。无意衬香衾。
晴霁后,颜色一般新。游子不归生满地,佳人远意寄青春。留咏卒难伸。
【又】
湖上花,天水浸灵葩。浸蓓水边匀玉粉,浓苞天外剪明霞。只在列仙家。
开烂熳,插鬓若相遮。水殿春寒澄冷艳,玉轩清照暖添华。清赏思何赊。
【又】
湖上女,精选正宜身。轻恨昨离金殿侣,相将今是采莲人。清唱满频频。
轩内好,嬉戏下龙津。玉朱弦闻昼夜,踏青斗草事青春。玉辇从群真。
【又】
湖上酒,终日助清欢。檀板轻声银线缓,醅浮香米玉蛆寒。醉眼暗相看。
春殿晚,仙艳奉杯盘。湖上风烟光可爱,醉乡天地就中宽。帝主正清安。
【又】
湖上水,流绕禁园中。斜日暖摇清翠动,落花香缓众纹红。末起清风。
闲纵目,鱼跃小莲东。泛泛轻摇兰棹稳,沈沈寒影上仙宫。远意更重重。(《青琐高议》后集卷五引《隋炀帝海山记》)
无名氏
无名氏词一首,据丛刊本《乐府雅词》录入,参校洪武本《草堂诗余》、聚珍本《能改斋漫录》、耘经楼本《苕溪渔隐丛话》、鲍本《耆旧续闻》。
【鱼游春水】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余寒微透,红日薄侵罗绮。嫩┺才抽碧玉簪,细柳轻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屈曲栏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念归期。梅妆淡洗。凤箫声杳沈孤雁,目断澄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丛刊本《乐府雅词》拾遗上)
无名氏
无名氏词一首,据百川本《庚溪诗话》录入,参校张本《全蜀艺文志》、明刻本《词品》。
【后庭宴】
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眼看眉褪不胜春,菱花知我销香玉。
双双燕子归来,应解笑人幽独。断歌零舞,遗恨清江曲。万树绿低迷,一庭红扑簌。(百川本《庚溪诗话》卷下)
无名氏
无名氏词一首,据耘经楼本《苕溪渔隐丛话》录入,参校伍本《阳春白雪》、宽永本《诗人玉屑》。
【扑蝴蝶】
烟条雨叶,绿遍江南岸。思归倦客,寻芳来较晚。岫边红日初斜。陌上飞花正满。凄凉数声羌管。
怨春短。玉人应在,明月楼中画眉懒。蛮笺锦字,多时鱼雁断。恨随去水东流,事与行云共远。罗衾旧香犹暖。(耘经楼本《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
无名氏
无名氏词一首,据清钞本《怀古录》录入,参校明钞本《怀古录》、明刻本《词品》、丁本《升庵诗话》、万历本《花草粹编》。
【醉公子】
门外︵儿吠,知是萧郎至。划袜下芳阶,冤家今夜醉。
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犹胜独眠时。(清钞本《怀古录》卷中)
无名氏
无名氏词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入,参校杨金本《草堂诗余》。
【菩萨蛮】
晓来误入桃源洞。恰见佳人春睡重。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开。
一扇俄惊起。敛黛凝秋水。笑倩整金衣。问郎何日归。(明刻本《唐词纪》卷五)
无名氏
无名氏词一首,据康熙本《词鹄初编》录存。
【竹枝】
盘塘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上筑墙茆盖物,门前一树紫荆花。(康熙本《词鹄初编》卷一)
无名氏
【伤春曲】
芳菲时节。花压枝折。蜂蝶撩乱,阑槛光发。一旦碎花魄。葬花骨,蜂兮蝶兮何不知,空使雕阑对明月。(康熙本《词鹄初编》卷一)
无名氏
【捣练子】
云染幕,绿堆烟。霏霏细雨湿花钿。一片芳菲吹不起,闲愁损,更啼鹃。
人去后,景依然。画堂谁复听哀弦。鹦鹉不知情意懒,频催我,下犀帘。(康熙本《词鹄初编》卷三)
卷四·敦煌词(199首)
敦煌曲子词,原为唐五代宋初写本,大约在北宋前期,与其他写卷、文书等一起被封藏于敦煌莫高窟石室内。二十世纪初敦煌藏经洞被偶然打开后,洞中所藏写本曲子词连同其它写本书籍等先后流散于世界各地,又陆续被抄写、摄影、影印回国,公诸于世。其中斯坦因所得者,今藏于伦敦英国图书馆;伯希和所得者,今藏于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俄国人奥里敦保等所得者,今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此外还有少量敦煌写卷流散于日本等国,所余部分写卷收藏于我国北京图书馆。在这些敦煌写卷中,有现存最早之曲子词集《云谣集杂曲子》,还有一些抄写相对集中的曲子词作品,多数作品则杂抄散见于各种写卷之中。
本编敦煌曲子词,以已经发现、公布和著录之敦煌写本原卷为底本;见诸多种写卷者,则选取一种原卷为底本;原卷失传或未予公布者,则选取今人较早之著录本为底本。首先校录《云谣集杂曲子》,共三十首,前十八首以斯一四四一卷(斯坦因编号之写卷,简称斯卷)为底本,后十二首以伯二八三八卷(伯希和编号之写卷,简称伯卷)为底本;然后校录其它写卷作品,以斯卷为先,伯卷其次,皆依斯、伯二氏原编号为序;最后校录圣彼得堡等所藏其它写卷。包括《云谣集杂曲子》三十首在内,凡据斯卷校录九十一首,据伯卷校录八十四首,据列一四六五号(孟列夫等《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编号)校录一首;另外,据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简称王校)校录三首,据罗振玉《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影印图片(贞松堂藏本)校录一首,据罗振玉《敦煌零拾》(罗书)校录四首,据赵尊岳《唐人写本曲子》(赵本)校录二首,据周绍良《补敦煌曲子词》(周校)校录十三首,总计一百九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