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集
- 全史宫词
全史宫词
【宫词】燕游仪仗入丹青,后苑频看步辇停。几日荷亭花满尽,又将移作赏梅亭。
【简释】《志雅堂杂钞》载,理宗有《燕游图》一卷。
《天中记》载,理宗时,禁苑渐頺。赏荷池宴,但张盖设屏于烈日中。董宋臣默会意,不日而成一亭,上大喜。冬月赏梅园,又见一亭,上意不乐。宋臣曰:“此梅亭即前荷亭也。”上问故,对曰:“此乃折卸摺迭之亭。”上愈称赏之。
【宫词】灵鹊声声应晓签,梳妆楼上镜开奁。盘龙高髻留偏顶,上马香鞵蹙软尖。
【简释】《谈荟》载,宋穆陵宫中,有灵鹊石。石中有鹊,每天将旦,咸闻噪声。
《宋史·五行志》载,理宗朝,宫妃系前后掩裙,而长也,名“赶上裙”。梳高髻于顶,名曰“不走落”。束足纤直,名“快上马”。粉点眼角,名“泪妆”。剃削童发,必留大钱许于顶左,名“偏顶”,或留之顶,前束以彩缯,若博焦之状,或曰“鹁角”。
《西湖志》载,报国寺有“梳妆楼”遗迹。
【宫词】玉笛瑶笙送盏同,天基节里寿筵丰。乍从黄繖窥龙表,尚觉萧斋写未工。
【简释】《宋史》载,高宗天申节,五月二十一日。孝宗会庆节,十月二十二日。光宗重明节,九月四日。宁宗瑞庆节,十月十九日。理宗天基节,正月五日。度宗乾会节四月九日。
《武林旧事》载,今偶得理宗朝禁中,寿筵乐次,因列于此。天茎盛节排当乐次,上寿第一盏觱栗起,第二盏笛起,第三盏笙起,第四盏方响起。
《太平清话》载,宋理宗御像,郭萧斋所写。
《宋季三朝政要》载,理宗资貌庞厚,号为“乌太保”。
【宫词】南楼风月作清冷,望断江淮入幻冥。暗拭龙巾两行泪,芙蓉阁上酒初醒。
【简释】《元诗选注》载,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自题绝句其上,有“并作南楼一夜凉”之句。
《吴渊颖集》载,理宗在宫中,尝被酒上芙蓉阁,见淮上有黑祲,十余年不散。南望江,凄然泪下。【宫词】珠冠翠领各添房,勋宾纷来助宝妆。明日帝姬催下嫁,承宣同看殿西廊。
【简释】《癸辛杂识》载,周汉国公主下嫁,诸阃及权贵各献添房之物。
《武林旧事》载,南渡以来,公主无及嫁者,唯理宗朝,周汉国公主出降杨镇,礼文颇盛。先一日宣宰执,诣北殿西廊看公主房,奁有珍珠九四凤冠,北珠冠、花篦环、珍珠翠领、四时衣服等物。
《却帚篇》载,政和间,采周之王姬之称,而改公主曰“帝姬”,郡主曰“宗姬”,县主曰“族姬”。公主之号,建炎初,复之。
【宫词】楼台高接凤城隅,路草林花入画图。宫婢何须愁道远,主家今不住清湖。
【简释】《柳待制集》载,右开元宫图一卷本曰:“宋理宗女,周汉国长公主,第在杭州清湖桥西。第成于景定辛酉,公主实以是年,下嫁驸马都尉杨镇。”初,理宗无子,度宗自福邸入正储贰。而谢后女独有公主,两宫最所钟爱。有司希旨,为治第帷帐,供御下乘舆,一等。居半岁,又以远掖庭,更卜和宁门内,东穿垣为直道内宫。宫婢朝夕通馈向。于是,赐第在清湖者,唯居杨氏母。《句曲外史集》载,题周汉国公主甲第图诗云:“主家楼观蔚参差,想是当年全盛时,宫草细分乘舆道,林花深隐泛舟池。”
【宫词】倖臣希旨进妖姿,召入香兰奏妓时。偏是春风善嘘拂,倡条移作上林枝。
【简释】《梦梁录》载,官妓如金赛兰、范都宜、唐安安等,后辈虽有歌唱者,比之前辈,终不如也。
《野获集》载,理宗暮年,眷杭妓唐安安,不时召幸。
《宋史新编》载,理宗在位久,董宋臣、卢允升作“芙蓉阁”、“香兰亭”,宫中进倡优、傀儡,以奉帝游宴。
【宫词】殿阁斋钱拜赐隆,御前宫观独从丰。翔龙旧是潜龙邸,唯有宗阳祀典同。
【简释】《梦梁录》载,御前宫观,在杭州城者六,湖边者三。多是潜邸改建琳宫,以奉元命,或奉感生。帝属内侍提举宫事,设立官司守卫兵士,凡宫中事务,出纳金谷、日膳、道众、修崇醮款,凡有修整宫宇,及朝家给赐银帛,殿阁贴斋钱帛,并皆主计给散羽士,俱沾恩甚隆。外官皆不及也。龙翔宫在后市街,理庙潜邸升为上祀。宗阳宫在三圣庙桥东,以德寿宫地一半建宫赐名。规制、祀典、并视龙翔宫行。
【宫词】大节刚逢浴佛天,德生堂外放生还。群班共祝无疆寿,昨日今朝尽赐筵。
【简释】《梦梁录》载,四月初八日,寿和福圣皇太后圣节。文武官于广化寺,起“祝圣道场”。出西湖德生堂放生,然后回府治赐宴簪花。
《三朝野史》载,四月初八日,谢太后寿崇节。初九日,度宗乾会节。贾似道命司封郎中黄蜕作祝语。内中一联云:“寿母神子万寿无疆亦万寿无疆;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满朝缙绅皆喜之。
【宫词】万顷玻璃浸曲房,湖山争护百花堂。清歌快活声声慢,宫里船亭正歇凉。
【简释】《陈盼儿传》载,庚申八月,太子请两殿幸本宫“清斋亭”,赏芙蓉、木樨。昭部头陈盼儿捧牙板歌“寻寻觅觅”一句。上曰:“愁闷之词,非所宜听,可令陈盛一撰。”一即景撰《快活声声慢》。
《霏雪录》载,元帅夏谨斋,若水居钱塘西湖之“昭庆湾”。第宅百余间,乃故宋谢太后歇凉厅。如眉寿堂、百花堂、一碧万顷堂、湖山清观等,皆宏丽特甚。又架船亭水中,每元夕,诸堂皆施五色帘,放华灯,上下辉映。
【宫词】宫扇亲书祝嘏辞,满堂宾客喜若痴。珠衣戏效莱衣舞,共说长虹入梦时。
【简释】《吴渊颖集》载,宋度宗御书“福王庆寿宫扇”诗,云:“汉家诸侯奉大统,会稽故邸王封重。岁周甲子寿宴开,宾客满堂宫扇来。掖庭嫔御侍图史、圣笔巡逡鸾凤似。清风外扑龙阜花,明月中函镜湖水。南国为家日已微,礼官考官是耶非。前殿君臣朝玉笏,后宫父子曳珠衣。”
《梦窗甲稿》载,宴清都。寿荣王夫人词云:“长虹梦入仙怀,便洗日铜华碧渚。”度宗父福王与芮,理宗弟,皆荣王子。
【宫词】玉棋和漏报昏晨,直阁夫人入侍频。若个承恩书月日,可怜别是一家春。
【简释】《徐文长别记》载,度宗朝,有十二玉棋,子上有十二时,字置盆水中,逐时浮出,不差晷刻。
《随隐漫录》载,会宁郡夫人、昭仪王秋儿、顺安俞修容、新兴胡美人、永阳朱梅儿、资阳朱春儿、高安朱夏儿、南平朱端儿、东阳周冬儿、顺政右润儿、高平周赛儿、通化闻闰儿、浔阳陈宜儿。胡、安、化、沈、咸、宁、黄、新、平皆上所幸也。初,东宫以春、夏、秋、冬四夫人直书阁为最,亲王能属文为尤。亲王非以色事主,度宗亦悦德者也。
《通鉴辑略》载,度宗既立,耽于酒色。故事:嫔妾进御,晨诣阁门谢恩。主者书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余人。
《武林旧事》载,亭名“别是一家春”。度宗初立,尝谓“非佳谶也”!未几,果验。
●全史宫词卷十八
○辽
辽,太祖耶律忆,本名阿保机,契丹部人。梁贞明二年,称帝,都临潢,国号契丹。在位十一年殂,葬祖陵,改元三(神册、无赞、天显)。太宗德光,太祖次子。太祖殂,述律太后黜长子突欲而立。帝始改国号为辽。在位二十二年,灭晋入汴,引还殂于栾城。葬怀陵,改元二(会同、大同)。世宗阮,一名兀欲,太宗兄东丹王突欲子。太宗途殂,大臣奉帝即位。五年遇杀,葬显陵,改元一(天禄)。穆宗璟,一名述律,太宗子。十九年遇杀,袝葬怀陵。改元一(应历)。景宗贤,世宗子。十四年殂,葬乾陵,改元二(保宁、乾亨)。子圣宗隆绪立,复国号大契丹。在位四十九年殂,葬庆陵,改元三(统和、开泰、太平)。子兴宗宗贞立,二十五年殂,袝葬庆陵,改元二(景福、重熙)。子道宗洪基立,复改国号曰辽。在位四十七年殂,袝葬庆陵,改元五(靖宁、咸雍、太康、太安、寿隆)。天祚帝延禧,道宗太孙,昭怀太子濬之子。在位二十五年,金兵陷中京,天祚西走,金人执之于应州,封海滨王。改元三(统乾、天庆、保大)。
辽共九主,凡二百一十年。
【宫词】米团分掷五更时,绕帐铃声到日移。昨夜春书刚进御,和风已上碧缯旗。
【简释】《契丹国志》载,正旦,国主以糯米饭、白羊髓相和为团,如拳大,每帐赐四十九枚。戊夜,帐内窗中掷米团于外。数偶,动乐饮宴。数奇,令巫十二人,鸣铃执箭,绕帐歌呼。帐内爆盐炉中,烧地迫鼠,谓之“惊鬼”。居七日方出。
《辽史》载,立春,妇人进春书,刻青缯为帜,像龙衔之,或为“蟾蜍”书帜,为宜春。
【宫词】艾衣轻袭御炉香,内院缠丝祝命长。筵上题糕同九日,天厨频唤大黄汤。
【简释】《辽史》载,五月重五午时,采艾叶和绵著衣七事,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赐三事,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以彩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又以彩丝宛转为人形,簪之,谓之“长命缕”。
《契丹国志》载,进艾糕各点,大黄汤下之。
【宫词】夏至年年进粉囊,时新花样尽涂黄。中官领得牛鱼鳔,散入诸宫作佛妆。
【简释】《辽史》载,夏至日,妇人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契丹国志》载,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
《孔氏谈苑》载,契丹鸭绿水牛鱼鳔,制为鱼形,妇人以缀面花。
【宫词】都乌河畔草如烟,又届重三饮禊天。射鹿平原争上马,负棚奉酒胜棚前。
【简释】《契丹国志》载,境有讷都乌河。番语,山为胡都,水为乌。(又)载,三月三日,国人以木雕为鬼,分两棚,走马射之,先中者胜。其负棚,下马跪奉胜棚酒。胜棚于马上,接杯饮之。
【宫词】殿门新酒洒茱萸,射虎同随御马驱。鹿舌兔肝先预备,今朝一席是谁输。
【简释】《契丹国志》载,九月九日,国主打团斗射虎,少者输“重九”一筵席。射罢,于地高处设帐,与番汉臣登高饮菊花酒。出兔肝生切,以鹿舌酱拌食之。(又)载,以茱萸研酒,洒门户间,辟恶。
【宫词】告天仪节重番柴,革带毡冠拜两排。诏下千官齐鹄立,内臣马上递银牌。
【简释】《契丹国志》载,凡受册,积柴升楼,上大会番夷,其下燃柴告天,而汉人不得预。(又)载,国母与蕃官,皆蕃服。国主与汉官,则汉服。蕃官戴毡冠,上以金华为饰,或加珠玉翠毛。盖汉魏时,辽人步摇冠之遗像也。服紫窄袍,加义襴,紫■〈革占〉鞢带,以黄红色绦,裹革为之。(又)载,银牌形如方响,刻蕃书“宜速”二字,使者执牌驰马,日行数百里,牌所至,如国主亲临。需索更易,无敢违者,
【宫词】丫丫鹿角割双岐,刀把金镶骨咄犀。为是君王亲手射,大家呼引乱山西。
【简释】《辽史·夷蜡葛传》载,辽法,鹿岐角者,唯天子得射。
《续松漠纪闻》载,契丹重骨咄犀,纹如象牙,带黄色。作刀把,以为无价。
《云烟过眼录》载,骨咄犀,乃蛇角也。
《契丹国志》载,每秋,则衣毡裘,呼鹿射之。
【宫词】暑气将残出上径,毡裘骑马猎禽鸣。秋风长泊飞鹅鸭,扁鼓声中放海青。
【简释】《契丹国志》载,夏居炭山,或上径避暑。(又)载,长泊多鹅鸭,国主射猎,击扁鼓绕泊,惊鹅鸭起,乃纵海东青击之。(又)载,每入秋,则衣毡裘。
【宫词】行宫饮宴过中元,番乐声残汉乐喧。佳节迎来还送去,一天月色正黄昏。
【简释】《契丹国志》载,七月十三日夜,国主离行宫,向西三十里设帐宿。先于彼处造酒食,至十四日,动番乐设宴,日暮乃归行宫,谓之“迎节”。十五日,动汉乐,大宴。十六日,复往西方,令随行军伍,大喊三声,谓之“送节”。此节为“赛离舍”,汉人译曰:“赛离”是月,“舍”是好,谓之“月好”。
【宫词】明年又届再生辰,锦褓安排产宝新。自是君王多孝思,每逢一纪礼重申。
【简释】《辽史·礼祀》载,再生仪,凡十有二岁,皇帝本命前一年,季冬之月,择吉除地,置再生室、母后室、先帝神主舆,再生室东南侧,植三岐木。其日,以童子及产医媪置室中,一妇人执酒,一臾持矢箙。皇帝入室释服跣,以童子三过岐木之下。每过,产医媪致词,拂拭帝躬。童子过岐木七,皇帝卧木侧,臾击箙曰:“生男矣!”。太巫蒙皇帝首,群臣称贺再拜,产医媪受酒于执酒妇,以进太巫奉襁褓、彩结等物,赞祝之。
【宫词】香车轣辘画堂开,口敕传宣赐酒杯。门外罂縢初到后,主婚先拜奥姑来。
【简释】《辽史·礼志》载,皇帝纳后之仪,将至宫门,宰相传敕,赐皇后酒,遍及送者。皇后车至便殿东南七十步止。特哩衮夫人请降车,负银罂縢履黄道行,后一人张羔裘若袭之,前一妇人捧镜却行,置鞍于道,后过其上。
《辽史考证》载,按国语解,凡纳后,即族中选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以主其礼,谓之“奥姑”。送后者,拜而致敬,谓之“拜奥”。
【宫词】混同江上棹梭舟,更逐雕窠猎犬游。捺钵一年无定所,东西南北四高楼。
【简释】《契丹国志》载,其俗,刳木为舟,长可八尺,形如梭,曰“梭船”。用以捕鱼。(又)载,北地,雕窠中出猎犬。(又)载,太祖于木叶山置楼,谓之“南楼”。大部落东,谓之“东楼”。大部落西,谓之“北楼”。大部落内,谓之“西楼”。四季游猎,往来于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