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宫词】索头苗裔溯根源,洛下初迁改姓元。拓跋相传原汉种,无人敢道李陵孙。
  【简释】《南齐书·魏虏传》载,魏虏,匈奴种也。姓拓跋氏,被发左衽,故呼为“索头”。(又)载,宏都洛阳,改姓元氏。初匈奴女名拓跋,妻李陵。胡俗以母为姓,胡虏为李陵之后。虏甚讳之。有言其是陵后者,辄见杀。至是,改姓焉。

  【宫词】踏遍天坛绕几周,帐中百子宴初收。宫庭尽仿江南式,巧夺公输蒋少游。
  【简释】《南齐书·魏虏传》载,宏于己巳岁,立圆丘方泽,置三夫人、九嫔。九年遣使,李道固、蒋少游报使。少游有机巧,密令观京师宫殿楷式。清河崔元祖,启世祖曰:“少游,臣之外甥,特有公输之思。宋世陷虏,处以大匠之官,今为副使,必欲模范,宫阙岂可以毡乡之鄙取象天宫。臣谓且留少游,令使主反命。”世祖以非通和,意不许。少游,安乐人。虏宫室制度,皆从其出。(又)载,宏西郊,即前相天坛处也。宏与伪公卿乘二十余骑,戎装绕坛。宏一周,公卿七匝。谓之“踏坛”。明日复戎装登坛祭天。宏又绕三匝,公卿七匝,谓之“绕天”。以绳相交,络纽木枝枨,覆以青缯,形制平圆,下容百人坐,谓之“为繖”,也称“百子帐”。于此下宴息。

  【宫词】玉盘金杯进朝脯,帐暖流苏坐锦毹。千里明驼驮水到,当筵宣付阿真厨。
  【简释】《南齐书·魏虏传》载,正殿施流苏帐,龙凤朱漆画屏风,织成幌坐施氍毹,前施金香炉,琉璃钵金杯,盛杂食器。设客长盘一尺,御馔圆盘广一尺。(又)载,饮食厨名“阿真厨”。
  《魏书》载,高祖不饮洛水,尝以千里足明驼,向恒州取水,以供膳焉。

  【宫词】义孝纷纷执绋出,中山新乐听模糊。圣心自有钟情处,殿上方悬捍虎图。
  【简释】《魏书·恩倖王睿传》载,高祖与文明太后,率百僚临虎圈。有逸虎,睿乃执戟御之,故亲任转重,后进爵中山王。及终,诏图其捍虎状于诸殿,造新声为“中山王乐”,送葬者千余,谓之“义孝”。

  【宫词】马上新装铠著银,风摇彩幰滚香尘。灵泉献斝排鹓鹭,胡舞翩翩拜雁臣。
  【简释】《南齐书·魏虏传》载,魏车服有大小辇,皆五层。下施四轮,三二百人牵之,四施絙索备倾倒。轺车建龙旗尚黑。妃后则施杂彩,幰,无幢络。太后出,则妇女著铠骑马,近辇左右。
  《北史·魏文成冯后传》载,太后与孝文幸灵泉池,宴群僚及蕃国使人诸方渠帅,各令为其方舞,孝文上寿。太后欣然作歌。遂命群臣各言其志。于是,和歌者九十人。
  《洛阳伽兰记》载,元魏时,北边酋长遣子入侍。尝秋来春去,以避中国之热。时人谓之“雁臣”。

  【宫词】景明寺里佛千身,阊阖宫前取次陈。等待旛幢齐到后,香花分散满重闉。
  【简释】《洛阳伽兰记》载,景明寺,宣武帝立。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至八日,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

  【宫词】执卷闲教帝妹书,后宫同作女生徒。传经占得宣文席,不用堂前隔绛厨。
  【简释】《魏书·李彪子志传》载,彪有女幼而聪,令彪每奇之,教之书学,诵读经传。世宗闻其名,召之婕妤,以礼迎引,在宫常教帝妹书。后宫咸师宗之。

  【宫词】安昌内寝简嫱媛,新放宫娥出禁垣。不是古公真好色,一时怨旷尽沾颜。
  【简释】《北史·魏高祖孝文帝纪》载,太和十五年,依古六寝,权制二室。以安昌殿为内寝,皇信堂为中寝,四下为外寝。(又)载,太和元年,以宫女赐贫人无妻者。十一年出宫人,不执机杼者。十三年出宫人,赐北镇人贫鳏者。

  【宫词】鸿雁池边鹿苑通,一湾流水贯西东。春风鱼跃歌于牣,御驾亲渔荐寝宫。
  【简释】《北史·魏太祖道武帝纪》载,天兴二年,起鹿苑于南台。阴凿渠引武川水注之。苑中疏为三沟,分流宫城内,外又穿鸿雁池。(又)载,天兴三年,作东西鱼池。(又)载,四年三月,帝亲渔,荐于寝庙。

  【宫词】姊妹花明并姿丽,颛房宠独在昭仪。缘何菩萨开淫戒,贞谨应惭练行尼。
  【简释】《北史》载,魏孝文废皇后冯氏,太师熙之女也。孝文后重引后姊昭仪,至洛有宠,后礼爱渐衰,虽性不妒嫉,时有愧恨之色。昭仪谮构百端,寻废后为庶人。后贞谨有德操,遂为练行尼。幽皇后亦冯熙女,有姿媚,偏见爱幸。当夕宫人稀得,进见拜为左昭仪,后立为皇后。帝频岁南征,后遂与中官高菩萨私通。

  【宫词】诞降曾闻有赤光,早知贵表应储皇。椒庭尽为贪生误,不祝男祥祝女祥。
  【简释】《北史·魏宣武灵皇后传》载,宣武灵皇后胡氏,司徒国珍之女也。母皇甫氏,产后之日赤光四照。有赵胡者善卜相,云:“有大贵之表”。宣武初,召入掖庭,为承华世妇。而椒庭之中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唯后每称:“夫人等言,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也。”明帝在孕,同列犹以故事相恐,劝为诸计。后幽夜独誓:“但愿所怀是男,次弟当长子,子生身死,不辞!”既诞明帝,进为充华嫔。及明帝践祚,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犹曰“殿下”。后改令称“诏”,群臣上书曰:“陛下”,自称曰“朕”。

  【宫词】君王恭已敕慈英,申讼常陪凤跸行。左藏开封同赐绢,独怜公主得廉名。
  【简释】《魏书·后妃传》载,宣武灵皇后胡氏,肃宗践作,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与肃宗幸华林园,宴群臣于都亭曲水,令王公以下各赋七言诗。太后诗曰:“化光造物含气贞”,帝诗曰“恭已无为赖慈英”。王公以下赐帛有差。(又)载,先是太后敕造“申讼车”,时御焉,以纳冤讼。(又)载,后幸左藏,王公嫔主以下,从者百余人。皆令任力负布绢。即以赐之。多者近二百匹,少者百余匹。唯长乐公主手持绢二十匹而出,示不异众,而无劳也。世称其廉。

  【宫词】缁衣脱却入皇家,秋去春来感岁华。恨杀窗前双燕子,歌残无处觅杨花。
  【简释】《梁书》载,杨华少有勇力,魏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降梁。太后思之,为作杨白花歌,使宫人连臂踏足歌之,声甚凄惋。其词曰:“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沽臆,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太后姓胡,初为尼,宣武召入掖庭,立为后。

  【宫词】六宫学道卸华妆,宝盖云幢满洛阳。佛土从来称净域,忽教夺婿到瑶光。
  【简释】《洛阳伽兰记》载,瑶光寺,宣武皇帝所立,椒房嫔御学道之所,掖庭美人并在其中。永安三年,尔朱兆纵兵大掠,时有秀容胡骑数十人入寺,淫秽京师。谚曰:“洛阳男儿急作髻,瑶光寺尼夺女婿。”

  【宫词】杀气冯陵朔吹凉,和亲万里靖边疆。銮仪入境皆东面,蠕蠕原来是故乡。
  【简释】《北史·魏后妃传》载,文帝悼皇后郁久,闾氏,蠕蠕主阿那环女也。初,蠕蠕屡犯北边,文帝乃与约通婚姻,王孚受使奉迎。蠕蠕俗以东为贵,后之来营幕户席皆东向。孚请正南面,后曰:“我见魏主,故蠕蠕女也。魏仗向南,我自东面。”浮无以辞对。

  【宫词】当筵同咏诗有意,晻晻愁云暗九女。唯向怀中取明月,狗来啮索是焦梨。
  【简释】《北史》载,魏孝武永熙三年十月,高欢推清河王子善见为主,迁都邺,是为东魏。魏于此始为二。帝之在洛也,从妹不嫁者三,一曰平原公主明月,南阳王同产也;二曰安德公主,清河王怿女也;三曰蒺藜,亦封公主。帝内宴,令诸妇人咏诗。或咏鲍照乐府曰:“朱门九重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帝既以明月入怀,蒺藜自缢。宇文泰使元氏诸王,取明月杀之。帝不悦。君臣由此不安。始宣武、孝武时,民间谣曰:“狐非狐,貉非貉,焦梨狗子啮断索。”识者以谓索本“索发”,焦梨狗子———指宇文泰,俗谓之黑獭也。

  【宫词】德让虞宾位不终,雅歌空有孝子风。谁怜玉体期黄发,泣念遗簪别六宫。
  【简释】《北史》载,魏孝静皇帝,禅位高澄,口咏范蔚宗《后汉书》赞云:“献身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所司奏请发。帝曰:“古人念遗簪敝履,欲与六宫别,可乎?”高隆之曰:“今天下犹陛下之天下,况在后宫!”乃与夫人、嫔以下诀,莫不唏嘘掩涕。嫔赵国李氏诵陈思王诗云:“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皇后以下皆哭。遂入北门,直入南宅,遇酖而崩。(又)载,帝好文,佳辰宴会,多命群臣赋诗,从容沉雅,有孝文风。

  附:诸王

  【宫词】迎风馆侧麝兰芬,文柏堂前酒半醺。唱到金牌盈坐后,歌声翻妒绿朝云。
  【简释】河间王琛,文成皇帝孙。
  《洛阳伽兰记》载,河间王琛,造文柏堂,形如徽音殿。又造迎风馆于后园。
  《云仙杂记》载,河间王夜饮,妓女讴歌一曲,下一金牌。席终,金牌盈坐。
  《采兰杂志》载,河间王琛,有妓曰“朝云”,善歌。又有绿鹦鹉,善语。朝云每歌,鹦鹉和之,声若出一。琛爱之,号“绿朝云”。

  【宫词】凤铃龙佩响叮咚,三百蛾眉锦绮丛。不道吹篪能破敌,美人声价重追风。
  【简释】《洛阳伽兰记》载,琛窗户之上,玉凤衔铃,金龙吐佩。(又)载,妓女三百,尽皆国色。有婢朝云,善吹篪,能为团扇歌“陇上声”。琛为秦川剌史,诸羌外叛,屡讨不降。琛令朝云,假为贫妪,吹篪而乞。诸羌闻之,悉为流涕,迭相谓曰:“何为弃坟井,在山谷为寇也!”即相率归降,秦民语曰:“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又)载,琛向西域求名马,得千里马,号曰“追风赤”。以银为槽,金为鏁,环。

  【宫词】春风弦管醉年芳,珍木连阴竹复塘。么凤舞残双髩侧,氍愈席上整飞黄。
  【简释】高阳元雍,献文皇帝子。
  《洛阳伽兰记》载,雍为丞相,贵极人臣,出则鸣驺御道文物成行,入则歌姬舞女丝竹迭奏。其竹林鱼池,侔于禁苑,芳草若积,珍木连阴。(又)载,王有二姬,一名修容,一名艳姿。修容能为绿水歌,艳姿善么凤舞。
  《女红余志》载,元雍姬艳姿,以金箔点髩,谓“飞黄髩”。

  【宫词】罗衣瑟瑟下朱楼,白殿春深啭玉喉。制得明妃辞汉曲,月华新谱入箜篌。
  【简释】《洛阳伽兰记》载,雍居止宅第,匹于帝宫。白殿丹楹,窈窕连亘,僮仆六千,妓女五百,随珠照日,罗衣从风,自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有也。(又)载,雍妓徐月华,善弹箜篌,能为明妃出塞之歌,闻者莫不动容。

  【宫词】斜峰入户沼环堂,宾客楼台共举觞。日暮酒阑歌管歇,春风满树奏莺簧。
  【简释】清河王元怿,孝文皇帝子。
  《洛阳伽兰记》载,怿第宅丰大逾于高阳,西北有楼出凌云台,楼下有儒林馆。退宾堂土山钓鱼台,冠于当世。斜峰入户,曲沼环堂,树响飞嘤,阶丛花药。怿爱宾客,重文藻,海内才子莫不辐辏。至于清晨明景,骋望南台,芳醴盈罍,佳宾满席,使梁王愧兔园之游,陈思惭雀台之燕。

  【宫词】霜露凄清夜不眠,逆谋早见象垂天。奈何玉几金床误,只付宫人唱可怜。
  【简释】咸阳王元禧,献文帝子。
  《北史·本传》载,初孝文观台宿有逆谋气,言于禧曰:“玄象变,汝终为逆谋,会无所成,但受恶而已。”至此,果如言。其宫人为之歌曰:“可怜咸阳王,奈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夜踏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那得渡。”

  ○齐

  齐,显祖文宣皇帝,姓高名洋。其先渤海人,后徙怀朔镇。东魏大丞相、渤海王欢次子。欢以节闵普泰元年,举兵平尔朱兆,尊立孝武,始专国政。欢卒,世子澄嗣,为膳奴所害,洋以母弟继立,受魏禅,都邺,在位十年殂,葬武宁陵,改元一(天保)。子废帝殷立,明年为常山王渲所废,改元一(乾明)。渲,显祖母弟废少主自立,是为肃宗孝昭皇帝。一年殂,葬久静陵,改元一(皇建)。弟湛,初封长广王,奉遗诏即位,是为世祖武成皇帝,五年禅位太子纬,自称太上皇。又四年殂,葬永平陵,改元二(太宁、河清)。纬在位十二年,改元三(天统、武平、隆化)。禅位太子恒,改元一(承光)。明年周师克邺,与恒俱出走,周人执之以归,封温公,寻遇害。
  齐共六主,凡二十八年。

  【宫词】青鸟飞来入邺城,可怜羽翮化为鹦。新宫蔚起团焦地,南宅犹存旧日名。
  【简释】《北史·齐高祖神武皇帝纪》载,先是童谣曰:“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好事者窃言,“雀子”谓魏地清河王,“鹦鹉”谓神武也。(又)载,从尔朱荣徙据并州,抵扬州。邑人庞苍鹰止团焦中,苍鹰母数见团焦上赤气赫然属天,又见赤蛇蟠床上。及得志,以其宅为第号曰“南宅”。虽门巷开广,堂宇崇丽,其本所住团焦,以石灰涂之,留而不毁。至文宣时,始为宫。

  【宫词】较射新从木井还,拟教女将并登坛。旧人漫妒新人宠,听取低声称下官。
  【简释】《北史·齐后妃传》载,彭城太妃,尔朱荣女,魏孝庄后也。神武纳为别室,敬重逾于娄妃,见必束带称“下官”。神武迎蠕蠕公主还,尔朱氏迎于木井北,公主引角弓射翔鸱,应弦而落。妃引弓射飞鸟,亦一发而中。神武喜曰:“此二妇并堪击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