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园词评

  沈际飞曰:材甫目靖康之难,前段追忆徽庙,后直指目前。哀乐各至。
  按材甫为南渡遗老,有莲社词一卷。词多变征,此首尤清壮。
  ○塞垣春周美成
  暮色分平野
  沈际飞曰:将“珠泪”“沈吟”,伤矣,“沈吟向”“寒灯”,伤如之何。比耶兴耶,情文相生,音节俱极清隽。
  ○倦寻芳王元泽
  露向晓
  沈际飞曰:“榆钱”二句,可谓费力。史邦卿“做冷欺花”,“将烟困柳”,殆尤甚焉。然俱险丽出俗。或议元泽不能作小词,援笔为之,居然名流。后绝不作。
  ○黄莺儿柳耆卿
  林园晴昼春谁主
  翩翩公子,席宠承恩,岂海岛孤寒能与伊争韶华哉。语意隐有所指,而词旨颖发,秀气独饶,自然清隽。
  ○汉宫春晁叔用
  潇洒江梅
  借梅写照,丰神蕴藉。苕溪渔隐云:此词用玉堂事,乃引用薛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诗事。又云:曾伯编乐府雅词,以此词为李汉老作,非也,乃晁叔用。
  按词综载此词,引王仲言云:“汉老少日,作汉宫春词,脍炙人口。所谓‘问玉堂何似,茅屋书篱’是也。政和间,自王省丁忧归山东,举国无与谈者。方怅怅无计,时王黼为首相,忽遣人招至。东阁开宴,出家姬唱是词侑觞。数日,遂有馆阁之命。”此词为当时推重若此。按其风骨应为李汉老作,恐非叔用所办。苕溪说恐误也。
  ○八声甘州苏东坡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此词不过叹其久于杭州,未蒙内召耳。次阕,见人地相得,便欲订终焉之意。未免有激之言,然意自尔豪宕。
  苕溪渔隐云:晋书,谢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镇新城,造浮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海道还东。雅志未就寻薨。羊昙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大醉,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也。昙悲感,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邱。”恸哭而去。东坡用此故事。若世俗之论,必以为成谶矣。然其词石刻后,东坡自题云:元六年三月三日,余以东坡年谱考之,元四年知杭州,六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则此词盖此时作也。自后复守颖徙扬,入长礼曹,出帅定武。至绍圣元年方南迁岭表,建中靖国元年北归,至常乃薨。凡十一载,则世俗成谶之论,果足信耶。
  ○夏初临刘巨济
  泛水新荷
  按巨济举进士,官职方郎中。元间,中外无事。词亦从容和雅。但次阕起语及“路遥水远”,似指当时党祸被谪诸贤,纷纷远别。惟借洞府红妆,聊以自遣而已。
  前清平乐一词,词综载以为巨济作。合前词观之,益可以思此词之用意。
  ○庆清朝慢王通叟
  调雨为酥
  许蒿庐曰:昌黎诗“肴核纷,如世盘攒盒”是也。此借以为斗凑之义。
  玉林词话云:风流楚楚,词林中之佳公子也。世谓柳耆卿工为浮艳之词,方之此作,蔑矣。集名冠柳,岂偶然哉。春游踏青一词,又不独冠柳词之上者也。
  按通叟官翰林学士,赋应制词,宣仁太后以其近亵,谪之。此词系最著名之作,黄叔亟称赏之。然总未免纤巧,少真意,第语多清隽耳。
  ○双双燕史邦卿
  过春社了
  “藻井”,俗称天花板也。
  玉林词话云:姜尧章极称赏“柳昏花瞑”之句,形容双燕,亦曲尽其妙矣。
  许蒿庐曰:清新俊逸,兼有之矣。又曰:“便忘了、天涯芳信。”传书燕,见开元天宝遗事,太白诗已用之。
  按“栖香正稳”以下至末,似有所指。或于朋友间有不能践言者乎。借燕以见意,亦未可定。而词旨倩丽,句句慰贴,匠心独造,不愧清新之目。
  ○孤鸾朱希真
  天然标格
  按汪叔耕曰:希真词多尘外之想。虽杂以微尘,而其情气自不可设。黄叔曰:希真东都名士,词章擅名。天资旷远,有神仙风致。观此词后阕,幽思绵渺,一往而深。无一习见语扰其笔端,清隽处可夺梅魂矣。
  ○琐窗寒周美成
  暗柳啼鸦李贺诗:“眉笼小唇”。又“晚奁妆秀靥”。前阕写宦况凄清。次阕起处,点清寒食。以下引到思家情怀,风情旖旎可想。
  ○玉蝴蝶高宾王
  唤起一襟凉思总是写宦境萧条,因而思家之意闲。“蕙帐猿鹤悲吟”,是用北山移文中语,通首清俊。
  ○渡江云周美成
  暗岚低楚甸
  前人诗:“可怜委曲来山舍。”
  想是曲待制出守时,水程舣舟时作也。“雁起平沙”,是舟中所见。“借问”句,是因目中而想到家园光景如此。次阕起处,写身在舟中,心怀魏阕之意。“宴阑”句,是写被黜之故。“今朝”二句,点明其时其地。收处含蓄不露。
  ○绛都春丁仙现
  融和又报
  写都城宫禁之夕放灯光景,丽而不泛,而不俗,合作也。
  ○念妖娇李易安
  萧条庭院
  花庵词客云: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亦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亦甚奇俊。前此未有道之者。只写心绪落漠,遇寒食更难遣耳。陡然而起,便尔深邃。至前阕云“重门须闲”,次阕云“不许”“不起”,一开一合,情各戛戛生新。起处雨,结句晴,局法浑成。沈公述
  杏花过雨
  忆别情怀,写得婉婉曲曲。前阕顺叙,后阕愈转愈深,意致缠绵,迷离惝恍,非止一日九回肠矣。饶有敦厚之致。夫妇群臣间,俱有此真境。叶少蕴
  洞庭波冷
  关子东称叶公妙龄,词甚婉丽。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东坡。
  按少蕴,绍圣四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兼侍读户部尚书。以崇信军节度致仕。此词想为致仕后作也。不过借月写怀耳。前阕写其在京时启沃之意。如长笛之破层阴。“汹涌”五句,写其披肝沥胆耳。下阕写其分散后,无复从前光景矣。然犹心不忘群,想嫦娥应知此心也。所谓时出雄杰者与。李汉老
  素光练静
  苕溪渔隐云:李汉老此词,有“满天霜晓,叫云吹断横玉”之句,乃用崔鲁华清宫时,“银河漾漾月辉辉。楼碍天边织女机。横玉叫云清似水,满空霜逐一声飞。”或云“叫云”乃笛名,非也。
  后阕以仙翁自比,言今日谁念我从前有人共乐,而此时孤独,惟与月对影而三,能不痛饮以洗离愁乎。饮至夜将阑而神魂飘越,翩然归去,如仙人之骑黄鹄而吹笛也。想亦思其故乡之作。
  气体清高,词旨又极伉爽。姚孝宁
  素娥睡起
  按此作乃和汉老作,而用其原韵耳。句句超隽,无一平熟语,自是俊才。“会稽修竹”句,不过言其陈迹耳。韩子苍
  海天向晚
  按此词总是忧群忧国之念,触题而发耳。题是咏月,开首从秋字写起,渐入到月。因就月说到娥之幽独,即是苏东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意。借以比君势之孤也。次阕,就望月之人独立无偶,以见己之独立少同心也。结处“此情谁会”,不过叹想得同志之人耳。比兴深切,含而不露,斯为情景交融者。凡写景而不寓情,则意尽言中,便少佳致。苏子瞻
  大江东去
  题是怀古,意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开口“大江东去”二句,叹浪淘人物,是自己与周郎俱在内也。“故叠”句至次阕“灰飞烟灭”句,俱就赤壁写周郎之事。“故国”三句,是就周郎拍到自己,“人生似梦”二句,总结以应起二句。总而言之,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处。不可但诵其词,而不知其命意所在也。张于湖
  洞庭青草
  写景不能绘情,必少佳致。此题咏洞庭,若只就洞庭落想,纵写得壮观,亦觉寡味。此词开首,从“洞庭”说至“玉界琼田三万顷”,题已说完,即引入“扁舟一叶”,以下从舟中人心迹与湖光映带,写隐现离合,不可端倪。镜花水月,是二是一。自尔神采高骞,兴会洋溢。朱希真
  别离情绪
  按希真,洛阳人。以荐起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上书乞休,居嘉湖。词品清超。此作尤为峭拔。此必为乞休后作。开首五句,言别就中友,途中冷淡情怀。“桃李”五句,不过言己心迹疏放冷淡。次阕起处,言所以疏放冷淡之故,总是“酒”与“花意薄”耳。“此情谁识”,见无人知此心者。末说“文君”,说“受他”“怜惜”,隐见妻能知爱惜我,而世少爱惜我者矣。妙在语意含蓄。赵承之
  旧游何处
  按承之,卫城人。元中进士。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大府卿卒。此词或系出为邓州后作。送王长卿,因有伤今追昔之感。尚属聚散常情。结处“甚矣吾哀”,似为有激之言。或目击靖康之难而有所激乎。朱希真
  见梅惊笑
  希真急流勇退,人品自尔清高。观“受了多少凄凉风月”句,或有不能见用,不得已而托于求退者乎。且读至“和羹心在”,可以知其志矣。希真作梅词最多,以其性之所近也。此作尤奇矫无匹。起处作问答语,便自起隽异常。次阕起处,亦自高邪。“岂是无情”一折,意更周密。结语黯然。僧仲殊
  水枫叶下
  按仲殊,安州进士,姓张氏。弃家为僧,居杭州吴山宝月寺。想或有目击时事,因有所激而逃于禅者乎。此词前阕,写西湖荷花之盛,隐隐见繁华之俗于言外。次阕,自写其孤寒,隐隐有目击心忧物外,闲观不能自己之意。为谁凝伫,世之有心人别有怀抱。妙在语意含蓄不尽。
  ○桂枝香张宗瑞
  梧桐雨细
  朱湛卢曰:东泽得诗法于姜尧章,世谓谪仙复作,不知其又能词也。东泽,辑集名。英雄失路,岁月易徂,回想故乡,能无耿耿。王介甫
  登临送目
  杜牧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沈际飞曰:窦巩诗:“伤心欲问南朝中,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六朝句从此化出。又曰:此篇及东坡“明月几时有”、“冰肌玉骨”二篇,又,白石暗香云:“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疏影云:“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皆清空中出意趣,无笔力者难为。
  ○水龙吟陆务观
  摩诃池上追游
  放翁一生忧国之心,触处流出,无非一腔忠爱。此词辞虽含蓄,而意极沈痛。盖南渡国步日蹙,而上下安于逸乐,所谓“一城丝管”争占亭馆也。次阕,自叹年华已晚,身安废弃,流落天涯,不能为力也。结句“恨向东风满”,饶有沉雄郁勃之致,跃跃纸上。陈同甫
  闹花深处层楼
  按同父,永康人。淳熙间诣阙上书,孝宗欲官之,亟渡江归。至光宗策进士,擢第一。史称其千言立就,气迈才雄,推倒智功,开拓心胸。授佥书建康府判官厅事,未至官而卒。其策言恢复之事甚剀切。无如当事者,志图逸乐,狃于苟安,此春恨词所以作也。“闹花深处层楼”,见不事事也。“东风软”,即东风不竞之意也。“迟日”,“淡云”,“轻寒轻暖”,一暴十寒之喻也。好“世界”不求贤共理,惟与小人游玩如莺燕也。“念远”者,念中原也。“一声归雁”,谓边信至,乐者自乐,忧者徒忧也。辛幼安
  渡江天马南来
  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许昌人。官吏部尚书。
  考晋史,元帝渡江谶,五马渡江,一马化为龙。
  新亭,周ダ事。桓温自江陵北伐,望中原叹曰:“神州陆沈,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唐柳浑议和戎事曰:“夷狄易以兵制,以信结。”德宗曰:“浑生未达边事。”夜半,宁奏吐番劫盟。代宗大惊,以表示浑曰:“卿儒士,乃知军戎万里情乎。”
  韩傅言行文章,学者仰之,如太山北斗。裴度有绿野堂。李德裕有平泉,宴游之地。谢安有东山之胜。
  按幼安助耿京起义,克复东平。由山东间道赴行在奏事。忠义之气,根于肺腑,见南涧,而劝以功名,亦犹寿史致远之意也。
  草堂诗余载指迷云:寿词尽言富贵而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诞。言功名而慨叹为之寿词中,合踞上座。此犹刻舟求剑之说也。幼安忠义之气,由山东间道归来,见有同心者,即鼓其义勇。辞似颂美,实句句是规励,岂可以寻常寿词例之。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不能知人论世,又岂能以论文。苏东坡
  楚山修竹如云
  石崇妾绿珠,善笛。
  沈际飞曰:笛制取良,首存一节。节间留纤枝,剪而束之。节之下,若膺处则微涨,而全体皆须白净。“龙须”三句,善状。又曰:五十余字,堪与马赋并传。修语清远,马似不逮。又曰:用许多故事,不为事用。又曰:结岭南太守上,妙妙。
  沈际飞又曰:考岭南太守闾邱公显,致仕居姑苏。东坡每过必留连。尝言不游上邱,不谒闾印,乃二欠事。一日,出其后房善吹笛者,名懿卿佐酒,坡作此赠之。周美成
  互肌应怯余寒
  按写梨花冷淡性情,曰“占尽青芜”,曰“长门闭”,曰“引黄昏泪”,曰“不成春意”,为梨花写神矣。却移不到桃李梅杏上。
  三秦记,武帝园一名樊川,一名御宿,有大梨如五升。尹喜传,老子渡关西游,省太真王母,食紫梨。
  唐诗:“夜来风雨关梨花。”白诗:“惟听梨园歌吹发。”韩诗:“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白练雪羞比。波浪翻空香无已。”诚斋诗序:“桃李同时而退之诗不见桃花,不可解。因晚登碧落堂,望隔江桃暗而李独明,乃司其妙,盖炫昼缟夜云”薛琼英以香屑杂食啖之,长而肌香,名曰香儿。章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