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斋词话

  
  ○作词贵于悲郁中见忠厚
  
  作词贵于悲郁中见忠厚。悲怨而激烈,其人非穷则天。汉舒词如“浮生皆梦,可怜此梦偏恶。”又云:“看取西去斜阳,也如客意,不肯多搁。”沉痛迫烈,便成词谶,香雪所以不永年也。
  
  ○读香雪词去取不可不慎
  
  闲情之作,竹几于仙矣,文友则妖也。香雪居二者之间。读香雪词,去取不可不慎。如踏莎行云:“落灯天似晚秋寒,病春人卧销魂处。”又云:“梦中寻梦几时醒,小桥流水东风路。”满江红云:“拂砌风轻莺作态,穿帘雨细花无恙。”又云:“斗草心慵垂手立,兜鞋梦好低头想。”[永叔倚阑无绪更兜鞋,浅俗语耳,似此则婉雅矣。]又云:“槛外红新花有信,镜中黄淡人微恙。”又云:“梦短易添清昼倦,书长惯费黄昏想。”又云:“架上牛衣红泪在,梦中莺信青天杳。”又云:“风榻茶烟秋病思,月帘花气春愁料。”此类皆丽而有则,正不必让小长芦。
  
  ○香雪兰陵王
  
  香雪兰陵王一阕,句句从对面写来,直至结处云:“这般情景,怎教我不念著。”一笔叫醒,戛然而止,用笔亦有龙跳虎卧之奇。
  
  ○陆南芗全祖南宋
  
  陆南芗白蕉词四卷,全祖南宋,自是雅音。但无宋人之深厚,不耐久讽也。
  
  ○南芗卖花声
  
  南乡卖花声后叠云:“昨梦碧峰疑,楚馆丛祠。觉来心事阿谁知。三十六鳞迟寄与,空叠乌丝。”此词绝沉婉,真得南宋人消息,惜不多见。
  
  ○板桥词有魄力
  
  板桥词,颇多握拳透爪之处,然却有魄力,惜乎其未纯也。若再加以浩瀚之气,便可亚于迦陵。
  
  ○板桥贺新郎
  
  板桥贺新郎[徐青藤草书]云:“半生未挂朝衫领。恨秋风,青衿剥去,秃头光颈。只有文章书画笔,无古无今独逞。并无复、自家门径。拔取金刀眉目割,破头颅、血迸苔花冷。亦不是,人间病。”痛快之极,不免张眉努目。
  
  ○板桥金陵十二首
  
  板桥金陵十二首,瑕瑜互见,惟胭脂井一篇,用笔最胜。余独爱其满江红二句:“碧叶伤心亡国柳,红墙堕泪南朝庙。”凄凉哀怨,为金陵怀古佳句。
  
  ○板桥心余有意为刘蒋
  
  其年词沉雄悲壮,是本来力量如此。又如以身世之感,故涉笔便作惊雷怒涛,所少者,深厚之致耳。板桥、心余,未落笔时,先有意为刘、蒋,金刚努目,正是力量歉处。
  
  ○心余力弱气粗
  
  板桥诗境颇高,间有与杜陵暗合处,词则已落下乘矣。然毕竟尚有气魄,尚可支持。心余则力弱气粗,竟有支撑不住之势。后人为词,学板桥不已,复学心余,愈趋愈下,弊将何极耶。
  
  ○江研南词取江南宋
  
  江研南词,取法南宋,颇有一二神解处。南芗所得在貌,研南所得在神。吾终不以貌易神也。
  
  ○研南词婉雅幽怨
  
  研南词,如“只有东风,依依分绿上杨柳。”又[柳影]云:“误了闺人,也曾描出春前怨。”婉雅幽怨,视少游、碧山几于化矣。琢春词在国朝不甚显,然识者当相赏于风尘外也。
  
  ○研南八声甘州
  
  研南八声甘州[久客扬州追思湖上清游之乐凄然有作]云:“记苏堤芳草翠轻柔,柳丝拂帘钩。趁花风吹帽,扶藜买醉,正好清游。日落乱山衔紫,塔影挂中流。唤棹穿波去,月满船头。不料嬉春散后,对白云揖别,烟水都愁。数那家池阁,曾啸碧天秋。到而今、归期未稳,梦六桥、飞满旧凫鸥。更初转、猛惊回处,却在扬州。”极写清游之乐,便觉扬州俗尘可厌。“烟花三月下扬州”后,不可无此冷水浇背之作。
  
  ○江宾谷词
  
  江宾谷词,亦得南宋人遗意。虽未臻深厚,却与浅俗者迥别。
  
  ○宾谷学南宋得其意趣
  
  研南学南宋,合者得其神理。宾谷学南宋,合者得其意趣。皆出陆南芗之右,而皆未能深厚。
  
  ○张哲士词规模乐笑翁
  
  张哲士当时颇以诗词名,然其于诗太浅太薄,直似门外汉。词则规模乐笑翁,间有合处。板桥诗胜于词,四科则词胜于诗,各取其长可也。
  
  ○江橙里词清远而蕴藉
  
  江橙里词,清远而蕴藉。沈沃田称其刿钅术肝肾,磨濯心志,苦心孤诣以为词,可谓难矣。然余观练溪渔唱,句琢字炼,归于纯雅,只是不能深厚。盖知深南宋,而不得其本原。[本原何在,沉郁之谓也,不本诸风骚,焉得沉郁。]国朝词家,多犯此病。故骤览之,居然姜、史复生。深求之,皆姜、史之糟粕。惟陈迦陵兕吼熊啼,悍然不顾,虽非正声,不得谓非豪杰士。
  
  ○旭东玉漏迟
  
  旭东玉漏迟云:“似草春怀,又被东风吹遍。书剑天涯去后,何处觅试香庭院。帘半卷。怕听杏梁双燕。”寄慨处,婉雅幽怨,颇近西麓。
  
  ○旭东木兰花慢
  
  旭东木兰花慢[秋帆和樊榭]结数语云:“空悬离愁渺渺,任西风、送客自年年。画出潇湘数点,依稀没入苍烟。”空寂历,橙里自非樊榭匹,而此词殊不减也。
  
  ○史位存词陈朱劲敌
  
  史位存词,寓纤于闲雅之中,流逸韵于楮墨之外。才力不逮陈、朱,而雅丽纡徐,亦陈、朱所不及。真陈、朱劲敌也。
  
  ○位存词雅丽
  
  其年词最雄丽,竹则清丽,樊榭则幽丽,璞函则丽,位存则雅丽,皆一代艳才。位存稍得其正,而才气微减。
  
  ○位存一萼红
  
  位存一萼红[桃花夫人庙]云:“楚江边,旧苔痕玉座,灵迹自何年。香冷虚坛,尘生宝靥,千秋难释烦冤。指芳丛、飘残清泪,为一生、颜色忄吴婵娟。恩怨前朝,兴亡闲梦,回首凄然。似此伤心能几,叹诗人一例,轻薄流传。雨飒云昏,无言有恨,凭栏罢鼓神弦。更休题、章台何处,伴湘波、花木暗啼鹃。惆怅明翠羽,断础荒烟。”清虚骚雅,用意忠厚。“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形其轻薄耳。
  
  ○位存词沉至
  
  位存词,如“团扇先秋生薄怨。小池风不断。”神似温、韦语。然非其中真有怨情,不能如此沉至。故知沉郁二字,不可强求也。
  
  ○位存采桑子
  
  位存采桑子云:“泪滴寒花,渐渐逢人说鬓华。”悲感语说得和缓,便觉意味深长。[南溪词云:旧识僧徒与酒徒。年来多半疏。亦无叫嚣恶习,然尚逊此和缓。]
  
  ○位存台城路
  
  位存台城路云:“登临倦了,只一点愁心,尚留芳草。斗酒新丰,而今惭愧说年少。”所咏亦浅显在目,而措词却深婉可讽。
  
  ○位存满江红
  
  位存满江红云:“更不推辞花下酒,最难消受黄昏雨。”此种语自是冲口而出,却非天人兼到者不能。
  
  ○位存短调曲折哀婉
  
  位存词极凄婉,又极雅洁。短调如“千蝶帐深萦梦苦,倦拈红豆调鹦鹉。”又,“十二金堂小阑干,偏没个留侬处。”又,“说与今年小楼中,第一夜,听春雨。”又,“萧萧瑟瑟到天明,蟋蟀声中灯一点。”又,“人去月痕消。”皆极精妙。长调如“晴色渐梅柳,风和雪,忽又阑珊。春情远、千回万转,才肯到人间。”又,“二十四桥边,醉年时明月,又沾暮雨。只有杨花、系归心,不关芳草。”曲折哀婉,不必板学南宋,而意境亦胜。
  
  ○任淡存词婉妙
  
  任淡存词措词婉妙,味亦隽永,可为位存之严、遂之匹。[朱云翔,字遂,元和人,有蝶梦词。]同时张龙威,亦以词名,然有枝而不物之弊,不及任、朱也。
  
  ○朱春桥词颇近秀水
  
  朱春桥,竹太史族孙也。其词亦颇近秀水,而才力不逮。
  
  ○过春山湘云遗稿
  
  过春山湘云遗稿二卷,徜徉山水,绵邈无际。其笔意之骚雅,别于位存,近于樊榭。吴竹屿称其词如雪藕冰桃,沁人醉梦。百余年来,此调不复见矣。
  
  ○湘云词味长
  
  湘云词,每读一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读之既久,其味弥长。同时朱春桥、吴荀叔、朱秋潭、江圣言汪对琴诸君,皆以词名东南,然无出湘云右者。
  
  ○湘云词令人寻味不尽
  
  湘云词,如“几点萍香鸥梦稳,柳棉吹尽春波冷”。又,“回首桃源仙路迥,一声Ы乃川光冥。”又,“数尽落花无语,黄昏双燕还来。”又,“香乍,簟微寒,魂销似去年。”又,“秋声吹不尽,长笛月明中。”又,“指点江山,斜阳一片下平楚。”又,“双桨趁潮平,载取江云归去。”皆令人寻味不尽。
  
  ○湘云词凄警
  
  湘云词,如“小雨啼花,深烟怨柳。”又,“金碗生苔,漆灯无焰。”又,“但山鬼吟秋,杜鹃啼雨。回首宫斜,白杨深夜语。”此类皆凄警特绝。
  
  ○湘云倦寻芳
  
  湘云倦寻芳[过废园见牡丹盛开有感]云:“絮迷蝶径,苔上莺帘,庭院愁满。寂寞春光,还到玉阑干畔。怨绿空余清露位,倦红欲倩东风ネ。听枝头、有哀音凄楚,旧巢双燕。漫伫立、瑶台路杳,月佩云裳,已成消散。独客天涯,心共粉香零乱。且尽花前今夕酒,洛阳春色匆匆换。待重来,怕只有、断魂千片。”及时勿失,自是有心人语。
  
  ○湘云西子妆
  
  湘云西子妆后半阕云:“佳期误。落尽梅花,寂寞谁为主。玉琴弹破碧天寒,问东风、鹤归何处。重寻旧址,漫赢得苍烟冷语。黯销魂,入夜啼鹃更苦。”清虚中亦复骚雅,湘云所以为高。
  
  ○词未易言精
  
  其年、竹,才力雄矣,而意境未厚。位存、湘云,韵味长矣,而气魄不大。词之为道,正未易言精也。
  
  ○汪对琴琵琶仙
  
  汪对琴琵琶仙[金阊晚泊]一章,有议论,有感慨,有识力,渊渊作金石声,可为春华阁词压卷。词云:“斜日扬ぎ,堞楼下、一带荒凉吴区。珠幌犹蔽何乡,秋空片云卷。风渐急、横塘乍渡,便穿入、虎山西崦。野草低迷,寒鸦下上,浑是凄怨。看胥口波面灵旗,未输尔、鸱夷五湖远。无限乱山衔碧,闪烟樯斜展。排多少、荒台废馆。只望中破楚门键。料得遥夜钟声,梦回难遣。”
  
  ○吴竹屿昙香阁词
  
  吴竹屿昙香阁词,如水木之清华,云岚之秀润,高者亦湘云流亚。
  
  ○竹屿情词婉转
  
  竹屿词,如“一点相思谁与寄,罗襟留得东风泪”。逼近小山。又卖花声云:“杨柳小湾头。烟水悠悠。归心空望白苹洲。只有春江知我意,依旧东流。”N表词宛转,不求高而自合于古。
  
  ○竹屿祝英台近
  
  竹屿祝英台近[和王述庵苹花水阁听雨忆山中旧游]云:“石玲珑,花を匝。池馆翠阴密,苹末风来,雨意正萧瑟。”起数语淡淡布置,点缀入妙。下云:“梦里寒山,跳珠溅千尺。”亦甚超远。
  
  ○竹屿词风流婉雅
  
  风流婉雅,是竹屿本色。吴中七子,璞函而外,固当首屈一指。
  
  ○蒋心余词不及迦陵板桥
  
  蒋心余词,气粗力弱,每有支撑不来处。匪独不及迦陵,亦去板桥甚远。
  
  ○铜弦词中完善之作
  
  铜弦词,惟浮香舍小饮四章,廿八岁初度两章,为全集完善之作。虽不免于叫嚣,精神却团聚,意境又极沉痛,可以步武板桥。如云:“越霰吴霜篷背饱,奈年来、王事都靡。藉竿木,尚能舞。”又,“十载中钩吞不下,趁波涛、忍住喉间鲠。呕不出、渐成瘿。”激昂呜咽,天地为之变色。
  
  ○赵璞函词艳
  
  赵璞函词,措语至,用笔清虚,规模亦甚宏远,可与竹、樊榭并驱争先。璞函词,艳是其本色。然能规无古人,不离分寸。故雅而不晦,丽而有则。视国初名家,正不多让。
  
  ○璞函台城路
  
  璞函台城路[张丽华词]云:“璧树飞蝉,裳化蝶,欲问故宫无路。残钟几度。只遗曲犹传,隔江商安。回首雷塘,暮鸦啼更苦。”音调凄惋,措词大雅,所谓丽而有则。又,桃叶渡云:[前调]“乌衣巷口斜阳冷,寻常更无飞燕。”又云:“明月多情,素光犹似照团扇。”淡淡著笔,情味自饶。[此词后半阕牵入邪思,不免佻薄。]又咏芦花云:[凄凉犯]“西风乍卷。便鸥鹭飞来不见。”又云:“几度思持赠,回首天涯,白云空翦。”又秋柳云:[台城路]“长亭古道。莫更问当时,燕昏莺晓。”又秋草云:[前调]“不见王孙,夕阳空记旧行迹。”又云:“塞北秋深,江南日暮,一带伤心寒碧。凭高望极。又断雨零隔。几重遮隔。独立苍茫,旧袍青泪泾。”均于凄感中见笔力。规模南宋,似又胜于张仲举。
  
  ○璞函河传似五代人手笔
  
  璞函河传云:“东风日暮雨潇潇。魂销。人归红板桥。”又云:“酒初醒。梦将成。愁听。纱窗啼哓莺。”凄秀之词,味亦深永,似五代人手笔。
  
  ○璞函与竹各有千古
  
  璞函艳词,情最深,味最浓,笔力却绝遒。与竹分道扬镳,各有千古。
  
  ○竹璞函两家艳词有别
  
  艳词至竹,仙骨珊珊,正如姑射神人,无一点人间烟火气。璞函则如丽娟、玉环一流人物,偶堕人间,亦非凡艳。此两家艳词之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