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话
- 古今词话-清-沈雄
古今词话-清-沈雄
○喜迁莺
花庵词客曰:元丰中,蔡挺自西掖出镇平阳,经数岁,作喜迁莺词播中都。上语吕丞相曰,蔡挺欲归。逐以西掖召还。若康与之作,是媚灶之语,不足存也。吴礼之闰元夕一首,入草堂选本。
《词统》曰:史邦卿喜迁莺,细心苦思,不幸有改之者。如“芳草渐侵裙幄”,则改为“双燕渐窥帘幕”。又“莺啭绿窗,也似来相约。粉壁题诗,香阶走马,争奈鬓丝轮却”,又改为“无奈绿窗,孤负敲棋约。锦瑟调弦,银瓶索酒,年少也曾迷著”,不亦大损风韵也哉。此不可以我面为子面者,终必为识法者惧也。
○永遇乐
古今词谱曰:歇指调曲,东坡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钅巢楼中燕”。晁无咎曰,三句说尽张建封事,即此调也。
贵耳集曰:易安南渡後,怀京洛旧事,作元宵词“落日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後云:“於念焦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言,度入音律,炼句精巧者易,平淡入妙者难。山谷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春霁秋霁
《苕溪渔隐》曰:秋霁一词,即是春霁,俨然胡浩然声口,“孤鹜高飞,晚霞相映”,昔人已辨之。草堂刻本,尚添陈後主名,结句一样有谁知得,固无论陈後主岂能逆知王勃文而倒用之,但互抄末句,有谁知得,是甚情思。
○摸鱼子山鬼谣 双蕖怨 陂塘柳
鹤林玉露曰:辛 幼安摸鱼子,词意殊怨,“斜阳烟柳”之句,其与“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盈”者异矣。使在汉唐时,宁不贾种豆种桃之祸哉。闻寿皇见之不怿,然终不加罪也。
元遗山自记曰:元好问遗山过并州,道逢捕雁者,一死一脱网去。其脱网者,盘空哀鸣,亦堕地死。好问以金赎得二雁,葬汾水旁,垒石为识曰“雁丘”,好问作摸鱼子以记之。
《柳塘词话》曰:宋季高节,多有作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为起句者。元时程钜夫、卢挚,亦多和之,故又名陂塘柳。
○贺新郎(金缕曲 乳燕飞 貂裘换酒)
《古今词话》曰:东坡守钱塘,湖中宴会,官奴秀兰後至,东坡已怒之,坐中ヘ恚恨未已。时榴花盛开,秀兰以一枝告ヘ,东坡作贺新凉以解之。後人误为贺新郎,盖为不得东坡意也。渔隐丛话曰:东坡“乳燕飞华屋”词,托意高远,冠绝古今,宁为一妓而发。“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用古诗“卷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之意。“艳一枝细看,千重似束”,初夏榴花盛开,因写闺情,调本贺新郎。偶缘晚凉新浴云然,而反言其误,词话之可笑者若此,不可以无辨。
词品曰:稼轩“绿树听啼”一首,尽集许多怨事,全与太白拟恨赋相似。而玉林咏梅一首,用文句入音律而不酸,亦宋词之体也。
张功甫有送陈退翁分教衡湘贺新郎词。杨慎曰:此词首尾声变化,送教官而及阴山狂口,非善转换不及此。末句“呼翠袖,为君舞”,又能换回结煞,真有千钧笔力。稼轩有“凭谁唤取,盈盈翠袖,英雄泪”。似之。
○多丽(绿头鸭)
《词统》曰:多丽有平仄二韵,柳屯田赋之,词调少异。卓人月曰,多丽张均妓名,善琵琶者也。
胡元任曰:中秋词自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其後岂无佳词,如晁次膺绿头鸭殊为清婉,尊俎间以其篇长惮唱,故无闻焉。
黄玉林曰:惟聂长孺於李良定席上,赋多丽词,才情富赡矣。其“露洗华桐,烟霏细柳,绿阴摇曳,荡春一色”,则又玉中之拱璧,珠中之夜光也。每一诵之,抚玩无攵。
杨用修曰:石次仲金谷遗音,有西湖晚一词。按次仲於宋未著名,而清奇宕逸如此。此宋之填词:犹晋之字,唐之诗,不必名家而皆可传也。
○哨遍
卓人月曰:般涉调曲,龟兹部语,於华言为五声。五声羽声也,羽於五音之次为五。东坡、稼轩为三叠词。
东坡序曰:予於雪堂之上,同张毅夫语及哨遍,为般涉羽音,居慢词之最。毅夫喜拈是曲。予乃隐括归去来辞,使就於声律以遗之,毅夫为之阁笔。
○兰陵王(高冠军)
南濠诗话曰:兰陵王入阵必先,言其勇也。按北齐史,高长恭破周师,勇冠三军,封兰陵王,一名高冠军,见本传。清真之作“应折柔条过千尺”,尽人以为咏柳也,殊不知别李师师而作,更觉离愁在目。师师为道君皇帝述之,遂传遍都下。
辛稼轩兰陵王纪梦自序云:已未八月,夜梦有人以石砚见饷,光润如玉,中有一牛靡角作斗状。云湘潭里张难敌者,多力善斗,与人搏偶败,忿赴河死。三日浮水上,则牛耳。自後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为作诗数言,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诗,赋词以识,亦此调也。
○六州歌头
古今词谱曰:歌头本大石调,六州歌头,又鼓吹曲也。六州者:伊州、梁州、甘州、石州、胡渭州、氐州也。宋之大祀、大恤用此,良不与艳词同科者。乐府多以兴亡事实之,别有绝句体,不入教坊记。
词律曰:宋李冠、刘仲芳词,俱作二叠,辛稼轩词作二叠,亦不甚异。
江尚质曰:张翥咏梅云:“孤山岁晚,石老树嵯岈。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又苔枝上,香痕沁,么凤语,冻蜂衙。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瘦争些,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重呼酒,摘琼葩。插鬟鸦。唤起春娇扶醉,休辜负,锦瑟年华。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吹断城笳。”卓蕊渊谓其有飞鸿戏海,舞鹤游天之势,信然。
●词评上卷
◎唐 五代 宋
○李白
郑樵通志曰:李白草堂集,白蜀人,草堂在蜀,怀故国也。菩萨蛮、忆秦娥二首为百代词曲之祖。
尊前集曰:李白有连理枝,黄锺宫曲。
遏云集曰:李白清平乐令应制四首,如禁庭春昼,禁闱秋夜,脍炙人口。杨慎曰:後二首无清逸气,逸之。
○张志和
《乐府纪闻》曰: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尝谒颜真卿於湖州,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间,撰渔歌子词。
竹坡丛话曰:唐肃宗赐张志和奴名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婢名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赐号玄真子,属和渔歌子者无算。
罗湖野录曰:张志和,字子同,金华人,放浪江湖。其兄张松龄即以渔歌子招之云:“乐在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桂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风狂浪急且须还。”後家莺ㄕ湖旁仙去。吴人为建望仙亭犹存。
○韦应物
《乐府纪闻》曰:韦官左司郎中,历苏州刺史,晓音律。夜泊灵壁舟中,闻笛声,谓酷似天宝梨园法曲,李所吹者。询之为李外甥许云封也。韦授以李笛吹之,遂吹六州遍,一叠而裂。
唐诗纪事曰:韦苏州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惟愿况、皎然辈,得与唱酬。其小词不多见。沈雄曰,今惟三台令、转应曲流传耳。
○刘禹锡
耆旧续闻曰:刘禹锡字梦得,太子宾客,累官苏州刺史。李司空罢镇日,慕其名招至之,出妓佐觞。刘赋“春风一曲杜韦娘,恼乱苏州刺史肠”,司空呼妓归之。竹枝最著。
竹枝叙曰:刘禹锡,中山人,贞元进士。在沅湘日,以里歌俚鄙,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九章,教里中,由是盛於贞元、元和之间。
○白居易长庆集
唐诗纪事曰:白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作诗每询一老妪,解则录之。以所业谒顾著作郎,因为延誉,名大振。贞元中进士,出知杭州,以尚书致仕,有长庆集。
花庵词客曰:白乐天长相思,望江南,缛丽可爱,非後世作者可及。花非花一首,又缠绵无尽。
○王建
花庵词客曰:王建字仲初,颍州人,大历进士。以宫词百首著名,三台令、转应曲,其馀技也。
○徐昌图
词品曰:徐昌图,唐人,木兰花一词,缛丽可爱。今人草堂之选,然莫知其为唐人也。
《古今词话》曰:尊前集有徐昌图临江仙、河传二首,俱唐音也。按徐昌图为肃宗时进士,至宋太宗时,世次遥遥,而必欲屈之为博士,以列於宋人,不可解也。或曰是两人。
○韩香奁集
唐诗纪事曰:韩字致尧,小字冬郎。父瞻,李义山同门也。常即席为诗相送,义山喜赠之,有“十岁裁诗走马成”及“雏凤清於老凤声”句。生杳子二首,风致过人。
全芳备祖曰:韩冬郎浣溪沙,绝非和鲁公之嫁名者,亦以香奁名词。
○温庭筠金荃集
北梦不凡言曰:温字飞卿,旧名岐。“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句知名。才思敏捷,入试日,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多为邻铺假手。沈询知贡举,别施一席试之。或曰,潜救八人矣。有金荃集,盖取其香而软也。
《乐府纪闻》曰:唐宣宗爱唱菩萨蛮,令狐相公假温手撰二十阕以进。戒勿泄,而遽言於人。且曰,中书内坐将军,以讥其无学也,由是疏之。宣宗一日微行,遇於逆旅,温不识而故为傲语,谪为方城尉,流落死。
○和凝红叶稿
花间集曰:和凝少时,好为曲子,布於汴洛。洎入相,契丹号为“曲子相公”。有集百卷,自镂板以行世。识者非之曰,此颜之推所谓讠令痴符也。
《乐府纪闻》曰:和成绩每嫁名於韩,因在政府讳之也。又欲使人知之,乃作游艺集,叙曰:予有香奁、赢金,不传於世。
○孙光宪橘斋词
花间集曰:孙字葆光,蜀之资州人。为荆南高从诲记室,後官秘书。兵戈之际,以金帛购书数万卷,著北梦琐言。词见橘斋、蓉湖诸集。
孙巨源曰:小词有绝无含蓄,自尔入妙者,孙葆光之浣溪沙也。
花庵词客曰:孙葆光“一庭花雨湿春愁”,佳句也。
○韦庄浣花集
《乐府纪闻》曰:韦庄字端己,著秦妇吟,称为“秦妇吟秀才”。举乾宁进士,以才名寓蜀。蜀主建羁縻之,夺其姬之善词翰者入宫。因作谒金门“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云。後相蜀,有浣花集。
尧山堂外纪曰:韦端己思旧姬,复作荷叶杯、小重山二阕。流传入宫,姬闻之,不食死。
○牛峤
《古今词话》曰:牛峤字松卿,乾符中进士,事蜀为给事中。其杨柳枝词“不忿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见推於时。
姜尧章曰:牛峤望江南,一咏燕,一咏鸳鸯,是咏物而不滞於物者也,词家当法此。
陆放翁曰:牛峤定西番为塞下曲,望江怨为闺中曲,是盛唐遗音。及读其“翠娥愁,不抬头”,“莫信彩笺书里,赚人肠断字”,则又刻细似晚唐矣。
○顾
尧山堂外纪曰:蜀通正初,为内直小臣。命作亡命山泽赋,有“到处生草”句,一时笑传。後官太尉,小词特工。
蓉城集曰:顾太尉诉衷情曲:“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虽为透骨情语,已开柳七一派。
○欧阳炯
尧山堂外纪曰:炯事孟蜀後主,时号五鬼之一。曾约同僚纳凉於寺,寺僧可朋作耘田鼓歌以刺之,遂撤饮。炯始作三字令。欧阳彬作生杳子者,其弟也。
蓉城集曰:欧阳炯首叙花间集者,每言愁苦之音易好,欢愉之语难工。其词大抵婉约轻和,不欲强作愁思者也。
○冯延巳阳春集
《乐府纪闻》曰:冯延巳字正中,广陵人。唐元宗以优待藩邸旧僚,自记室至中书侍郎入相。词最富,有阳春集。
蓉城集曰:“宫瓦数行晓日,龙百尺春风”,殊有元和气象。阳春词尚饶蕴藉,堪与李氏齐驱。
《柳塘词话》曰:陈世修云:冯公乐府思深语凡,韵逸调新,有杂入六一集中者。余谓其多至百首,黄山谷、陈後山犹以庸滥目之。然诸家骈金俪玉,而阳春词为言情之作。
○张泌
《才调集》曰:江南张泌字子澄,为李後主内史。以江城子二阕得名。国亡仕宋,与钱亻叔谥议,泌每奏驳其人。少与邻女浣衣善,经年不见,夜必梦之。女别字,泌寄以诗云:“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情人照落花。”浣衣流泪而已。
花间集曰:子澄时有幽艳语,“露浓香泛小庭花”是也。时遂有以浣溪沙为小庭花者。
○皇甫松
花庵词客曰:皇甫松为牛僧孺甥。以天仙子著名,终不若摘得新二首,为有达观之见。
元遗山曰:皇甫以竹枝、采莲排调擅长,而才名远逊诸人。花间集亦止小令短歌耳。
○牛希济
尧山堂外纪曰:希济,峤兄子,仕蜀王衍为中丞。同光三年降唐,唐主令蜀旧臣王锴等赋诗。希济作一律云:“满朝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唐主再悬新日月,国王还却旧山川。非关将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数尽年。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唐主曰:希济不忘忠孝也,赐缎百。词亦富赡,载花间集。
伊山村曰:牛公临江仙,芊绵温丽极矣,自有凭吊凄怆之意,得咏史体裁。
○尹鹗
张玉田曰:後唐尹鹗,官参卿,其词以明浅动人,以简净成句者也。
《古今词话》曰:尹鹗秋夜月,颇觉遵古,而非正赏之音。杏园芳,更多颓唐之句。
《柳塘词话》曰:尹鹗杏园芳第二句“教人见了关情”,末句“何时休遣梦相萦”,遂开柳屯田俳调。再检临江仙云:“西窗乡梦等闲成。逡巡觉後,特地恨难平。”又“昔年於此伴萧娘。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流递於後,令作者不能为怀,岂必曰花间、尊前句皆婉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