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词话
- 古今词话-清-沈雄
古今词话-清-沈雄
碾,谢无逸“拢鬓步摇青玉碾”,叶少蕴“雕车南陌碾芳尘”,陈湘真“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凝,乐天“落絮无风凝不飞”,臣“泪渍罗衫犹凝”,宾王“想莼汀水云愁凝”。
粘,山谷“远水粘天吞钓舟”,次山“粘云江影伤千古”,太虚“天粘衰草”,白石“朱户粘鸡”,俱本避暑录。
侧,唐诗“春寒侧侧掩重门”,宋词“玉楼十二春寒侧”,大意峭寒也。
尖,永叔“曲终新恨到眉尖”,叔“应响妆台,低照画眉尖”。
泥,与一音。柳永“泥欢邀宠最难禁”,邓文原“银灯影里泥人娇”,俱本元微之“泥他沽酒拔金钗”来,非止云柔情不断也。
,与泥小别。“漫道愁须酒,酒未醒愁已先回”,“梦魂拟逐杨花去,人休下帘栊”,似有牵带意。
靥,靥饰,起自韦固妻,为盗刃刺眉,以翠掩之也。一音叶,一音琰。即以温词别之,“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此音叶。“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此音琰。
檀,为浅赭所合,妇女晕眉色也。“浅眉微敛注檀轻”、“斜分八字浅檀蛾”、“歌声慢发开檀点”、“翠钿檀注助容光”、“甸昏檀粉泪纵横”,又“粉檀珠泪和伊”,不“语檀心一点”、“何处恼佳人,檀痕衣上新”,词家多用之,见词品。
黄,後周宫人黄眉黑妆,亦有借取檀画意。温庭筠“扑蕊添黄子”,牛峤“额黄侵腻发”,於花间集,见数则语。
黑,易安词“守着窗,独自怎生得黑”,幼安词“马上琵琶关塞黑。”张端义贵耳集曰,此黑字不许第二人押。
瘦,“坐尽宝炉香瘦”,“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嫩,方千里“嫩水带山愁不断”,赵鼎“梦回鸳帐馀香嫩。”
蓦,不觉意,南史王诗“日蓦当归去,鱼鸟见流连”,牛峤词“日蓦天空波浪急”,正用语。俗改作暮,浅矣。
┇字,本佛经胸前吉祥相也,又发右旋而结此形。王建词“太平┇字舞当中”,冯延巳词“┇字回栏旋着月”,李词“犭女松┇字螺”。
银字,制笙以银作字,饰其音节。“银字笙调”,蒋捷句也。“银字吹笙”,毛滂句也。
心字,以屑香为心字萦篆烧之。又制衣领屈曲如心字,故云“心字香烧”,蒋捷句。“两重心字罗衣”,晏几道句。
亚字,汪钝翁曰:“吴作罗城如亚字。”王阮亭云:“记得相逢亚字城。”
阑干,横斜貌。又韵会云,眼眶谓之阑干。薛令之诗“苜蓿长阑干”,王元景曰“别後泪阑干”,陈参政词“杜鹃声里阑干”。
侵寻,白石词“空叹时序侵寻”,竹屋词“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横陈,簟也。王阮亭“帘衣如映横陈”。
浮渲,画家以淡墨笼染其发,谓之渲,浮渲,充大其光泽也。刘禹锡“浮渲梳头宫样妆”。
乐句,按拍板也。皮日休“铁板都教乐句传”,元宫词“不教软舞珊珊立,玉趾回旋乐句中”。
义甲,刘言史“迸却琉璃义甲声”,弹筝所以护甲者。如假髻曰义髻,{遂}有义嘴,衣有义衤阑,皆外也。项羽目楚王曰义帝。又东坡集众会曰义樽,义墨,或是共尊之名。
檐花,美成词“浮萍破处,檐花帘影颠倒”,无逸词“檐花细雨照芳塘”。以檐间画花为是,非雨花也。
风刀,萧东父“恨结愁萦,风刀难剪几千缕”。本庾肩吾诗“三更风作切梦刀”。
兰膏,见岩栖幽事,兰露一滴在花蕊间,用以润发。临江仙词“玉梳云发润,不喜上兰膏”。又油名兰膏,花间集中“兰膏光里两情深”,皆通。
地,言快便也。辛词“绿窗地调红妆”,“划地西风欺客梦”。
亻孱亻愁,山谷词“镇把你来亻孱亻愁”。
阿那,法曲解云:“谢公留赏山公醉,知入笙歌阿那朋。”阿那云此等,朋云类也。
南云,晏殊词“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或问晏词何出,杨慎举陆机思亲赋“指南云以寄钦”,陆云九愍词“眷南云以兴悲”为据。
双螺,小山词“双螺未学同心绾,已占歌名”。安陆词“垂螺近额。走上红筵初趁拍”。当时歌女,未破瓜时妆饰。
瑟瑟,宝石名,与同。鲁郊诗“碧如瑟瑟红合。”又王周诗“天女瑟瑟衣,风楼晚来织”。
金铺,屈戌为金铺、铜铺,枢钮之属。李贺“屈戌铜铺锁阿甄”。顾“金铺向晚扃”。
意钱,即摊钱,见梁冀传。西樵云:“白袷春来学意钱”。羡门云:“意钱人在小窗西”。近代词人用之。金斗,秦观词“睡起熨沉香,玉腕不胜金斗”,本李义山诗“轻寒不省夜,金斗熨沉香”也。
,古肃慎国所产宝石,华言谓之。文与可朱樱歌云:“上幸离宫促荐新,翡翠一盘红”。葛鲁卿西江月云:“斜红带柳,琉璃涨绿平桥。”
闹装,带名。始於白乐天诗“贵主冠浮动,亲王带闹装”。薛田诗“九苞绾就佳人髻,三闹装成子弟鞯”。盖子弟腰带所垂,以系Δ等具者。
坊曲,唐制,妓所居曰坊曲。周美成词“坊曲人家”。陈敬叟词“窈窕青门紫曲”。北里之南曲、北曲是也。 么凤,州梅花上珍禽,名倒挂子。似绿毛凤而小,其矢亦香,俗人蓄之帐中。东坡西江月云“倒挂绿毛么凤”是也。
方响,苏东坡有浣溪沙词,专咏方响者,“犀槌玉版奏凉州。一声敲彻绛河秋”是也。按梁始为方响,以代磬,用铁为之。廉郊弹琵琶,池内跃出方响一片,物类相感如此。
轮台,古迁谪地。岑参诗“西去轮台万里馀”。杨基诗“圣明宽逐客,不遣过轮台”。牛峤词“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中吕宫,柳永有轮台子。
一孤舟,人以为重复字,然孤舟正妙在一字。如唐人之“青山万里一孤舟”,“日夜一孤舟”,见诗话总龟。
斜阳暮,秦词“杜鹃声里斜阳暮”,人议之,人改之。词品曰,毕竟不如暮字,即周美成“山木苍苍落日曛”可辨。
密云龙,苏门四学士到必用之,茶名也。
双鱼洗,盥手之器,张仲宗夜游宫词用之。
海棠香,海棠无香,杨太真每取昌州名本,故昌州海棠独香,见开元轶事。
海棠颠,放翁诗“走马碧鸡坊里去,被人唤作海棠颠”。
梨花云,本王昌龄“梦中唤作梨花云”,词家多用之。
藉丝风,旧词有“浅黄衫耐藕丝风”,州用之。
芳草歇,王丽真“燕拆莺离芳草歇”,苏长公“春事阑珊芳草歇”,俱本康乐诗“芳草亦未歇”来。
卵色天,见葛鲁卿天穿节词中“卵色天如水”。又花间词“一方卵色水南天”。东坡词“相逢卵色五湖天”。
旧雨来,杜少陵卧病长安,旅多次雨,寻常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东坡诗“新巢语燕还窥砚,旧雨来人不到门”。稼轩词“旧雨常来,今雨不来,佳人偃蹇谁留”本此。
玉版禅,东坡约刘器之往帘泉寺参禅,及至氐烧笋而食,刘异之。东坡指笋曰:“此玉版僧最善说法。”索春饶,山谷“杨柳索春饶”,小山“一汀烟柳索春饶”。涌幢小品谓有馀裕,天之锺情独厚也。余谓其有厚望意,观於毛东泽所用“一春娇妒索人饶”,便知之。
秋千旗,李元膺词“寂寞秋千两绣旗”,陆放翁词“千秋旗下一春忙”,永叔词“隔墙遥见秋千侣。绿索红旗双彩柱”。
澹花瘦玉,孙光宪咏女冠云:“澹花瘦玉。依约神仙妆束。”
粉瘦酥寒,毛滂咏梅花云:“粉瘦酥寒,一段真好。”
宠柳骄花,黄玉林曰:人以“绿肥红瘦”为易安佳句,予以“宠柳骄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宠柳骄花”四字,更为奇俊。
蝶粉蜂黄,美成词“蝶粉蜂黄都褪了”,宋祁词“泪落胭脂,界破蜂黄浅”,则知宫中时妆,有时褪尽也。
明珠溅雨,少游词“纹锦制帆,明珠溅雨”。皆隋炀帝事,帝令宫女洒明珠於船头,以拟雨雹之声。
暖香箫局,熏笼也。
“锦■云挨”,蒋竹山风莲句。
卧红堆碧,东坡春暮词“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霍碧”。
“系斜阳缆”,辛稼轩水龙吟结句。
醉玉艳雪,史邦卿“羞醉玉,少年丰度。怀艳雪,旧家伴侣”。醉玉见兰畹词,艳雪出韦诗。
“去去,何处”,李河传二句。
“团扇,团扇”,王建转应曲句。
○句法
张炎曰:词中句法,须要平妥精粹。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相搭衬付得去,於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轻放过,读之使人系节,所以时多警句。
沈雄曰:高耻庵所列丽句,原系天壤间有限之语。然古今人必以此为矜新显异者,自一字至四字为字,自五字至十五字为句。凑合不同,工力各别,特拈之不嫌其复也。至十六字则成小令矣。
“丝雨湿流光。”周晋仙谓花间集只有“丝寸湿流光”五字。
“风色偃貂裘。”王予可射虎句。
“半湿斜阳暮。”宗元鼎点绛唇句。
“红影笑春酣。”吴绮满庭芳句。
“人远波空翠。”宋初大僚,如韩魏公、范文正公,俱能词。如韩之点绛髻,有“人远波空翠”句。
“放珍珠帘隔。”向伯恭好事近句。
“娇妒索人饶。”魏承班诉衷情句。
“向吹箫吴市。”沈雄三奠子句。
“明月清风我。”苏东坡句。
“心素。与谁语。”秦观古调笑句。
“朝雨,湿愁红。”温庭筠荷叶杯句。
“檐牙。枝最佳。”蒋捷霜天晓角断句。
“溪水西。柳堤。”温庭筠河传断句。
“波底夕阳红湿。”赵德庄西湖词。阜见之喜曰,我家里人会作此等语。
“杜宇一声春晓。”东坡西江月句,及觉,乱山葱笼,不谓人世也。
“天澹银河垂地。”范希文守边作词,有穷塞主之称。其御街行“天澹银河垂地”一句自佳。
“双鸾衾悔展。”晏殊关河令句。
“春浅千花似束。”文天祥齐天乐句。
“桃花浅醉春风。”王士禄何满子句。
“花影乱莺声碎。”秦少游千秋岁句,後人因其语建莺花亭。
“花非花,雾非雾。”白居易词。黄玉林曰:虽高唐、洛神不及也。
“倾绿蚁,泛红螺。”李南乡子句。
“东风外,几丝碧。”高观国霜天晓角句。
“红杏。交枝相映。”张泌河传断句。
“柳浓花淡莺稀。”顾临江仙句。
“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子京过张子野家,将命者曰:“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内应之曰:“莫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子京玉楼春句,见前说。
“露浓香小庭花。”阎选袭之为“小庭花露泣浓春”,因改浣溪沙为小庭花。
“红绡香润入梅天。”王琪望江南句。
“笑呼银汉入金鲸。”冯取洽句,临邛高耻庵列为丽句图。
“玉船风动酒鳞红。”何大圭小重山句。高耻庵列为丽句图,曰此等句在天壤间有限,如云锦月钩,造化之巧,非人力所能。然又本於山谷“酒面红鳞恰细吹”也。
“碧波池皱鸳鸯浴。”冯延已蝶恋花语也。唐元宗极爱此一句,可当“细雨梦回”两句。
“花触金丸红雨少。”王阮亭评沈雄词曰,花触金丸固是丽句,竹窗笺体,当不下花间、尊前也。
“妒春良夜爱春朝。”李容斋豆叶黄句。
“好花天气旧游时。”龚贤浣溪沙句。
“藕叶清香胜花气。”莲词共推永叔诸作,後见处度此句,清新自无人道。
“不曾真个也销魂。”詹天游为席上粉咏此。杨都尉遂赠之曰:“请天游真个销魂也。”
“瓣竹几蒲团茗碗。”宋谦甫蓦山溪句。
“花花,满枝红似霞。”温庭筠思帝乡断句。
“何处按歌声,轻轻。”韦庄一丝风句。
“恶滋味最是黄昏。”晏小山两同心句。
“怕伤郎又还休道。”孙夫人风中柳句。
“玉刻双璋,锦挑对裕。”李易安赠孪生句。
“染云为幌,借月为钩。”谢勉仲七夕词,称为险丽语。
“灯花负夜,月色欺廊。”徐士俊望海潮句。
“故将灯灭,仅把衣牵。”沈雄忆秦娥句。
“秋,夜静飞点玉钩。”张渊懿十六字令句。
“尽登高只迸新亭泪。”吴惕庵贺新郎句。
“罗衣湿,新旧啼痕。”韦庄小重山句。
“一支又乖期。信春尽。”温庭筠葆叶杯句。
“海棠花谢也,雨霏霏。”温庭筠遐方怨句。
“惊问是杨花。是芦花。”韩驹昭君怨句。
“鸳鸯影何必画双身。”赵而忭小重山句。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後主虞美人曲。宋太宗闻之,赐牵机药致祸。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韦庄思帝乡句。
“幸是古来如此,且开颜。”朱敦儒忆真娘句。
“偏我相思,人倒合欢床。”朱彝尊江城梅花引句。
“眉尖。淡画春山不喜添。”孙夫人南乡子句。
“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欧阳炯南乡子句。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作谒金门句。唐元宗曰:“干卿何事。”延巳曰,未若陛下细雨梦回云云。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韦庄寓蜀,蜀主夺其姬之善词翰者入宫,故作谒金门起句。
“旧时衣袂。犹有东风泪。”周美成与妓楚云相善,後於蔡峦太守席上,见楚云之妹,作点绛唇句以忆之,楚云感泣。
“重来门巷,尽日飞红雨。”王阮亭曰,龚尚书蓦山溪词“重来门巷,尽日飞红雨。”不知其何以佳,但觉魂摇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