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楚辞
- 楚辞章句疏证
楚辞章句疏证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父死称考。绪,业也。言禹能纂代玄之遗业,而成考父之功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言禹何能继续玄业而谋虑不同也。
洪泉极深,何以之?
言洪水渊泉极深,大禹何用塞而平之乎。《朱注》云:“泉,疑当作渊,唐本避讳而改之也。”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坟,分也。谓九州岛之地,凡有九品,禹何能分别之乎。坟一作愤。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历,过也。言河海所出至远,应龙过历游之,而无所不穷也。或曰,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一云应龙何画河海何历”。游国恩谓“‘历’与上文‘坟’、下文‘成’均不叶韵;且《天问》文例以四句为节,故知其必有阙文”。
玄何所营?禹何所成?
言玄治鸿水,何所营度,禹何所成就乎。
康回冯怒,地何故东南倾?
康回,共工名也。《淮南子》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不得,怒而触不周之山,天维绝,地柱折,故东南倾。
九州岛安错?川谷何ㄜ?
错,厕也。ㄜ,深也。言九州岛错厕,禹何所分别之?川谷于地,何以独ㄜ深乎。字一作何。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言百川东流,不知满溢,谁有知其故也。
东西南北,其孰多?
,长也。言天地东西南北,谁为长乎。
南北顺,其衍几何?
衍,广大也。言南北长,其广差几何乎。《释文》作隋,一作堕。
昆仑县圃,其<尸几>安在?
昆仑,山名也,在西北,元气所出,其巅曰县圃,乃上通于天也。<尸几>一作居。<尸几>,古居字。戴震《屈原赋注》据此谓<尸几>当作尻,训尾脊。陈本礼亦以居为尻,训“山之根尽处”。皆非。其居,犹言其处、其所也。不问其山之尾脊。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淮南》言昆仑之山九重,其高万二千里也。二或作五。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言天四方各有一门,其谁从之上下。一云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言西北之门,每常开启,岂元气之所通。辟一作辟,一作开。朱季海谓开,楚语,“疑故书本云‘开辟’,辟字形坏似启,写书者遂从王注‘开启’字回改,校人或见作‘辟’之本,辄旁注作‘辟’,渐合辟文为一,转去开字,而成今本”。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羲和,日御也。言日未出之时,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和《释文》作。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暖,温也。言天地之气,何所有冬温而夏寒者乎。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言天下何所有石木之林,林中有兽能言语者乎。《礼记》曰:“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也。”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言宁有无角之龙负熊兽以游戏乎。朱熹曰:“虬或在龙字上,以游叶之,非是。”《闻校补》云:“游字不入韵,箨疑上或下尚有二句,传写脱之。”《姜校》亦云:“此二句与上二句皆有错简,不必定求韵也。”游国恩谓“此处上下亦有脱简”。
雄虺九首,忽焉在?
虺,蛇别名也。忽,电光也。言有雄虺,一身九头,速及电光,皆何所在乎。一无速字。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括地象》曰:“有不死之国,长人长狄。”《春秋》云:“防风氏也。禹会诸侯,防风氏后至,于是便守封隅之山也。”一云何所不老。朱熹云:“此以首叶守,以在叶死,作老非是。”
靡九衢,华安居?
九交道曰衢。言宁有草,生于水上,无根乃蔓衍于九交之道,又有麻垂草华荣,何所有此物乎?一作{艹并}。徐仁甫据《尔雅》“靡,无也”之训,乃谓“‘无’有‘何’义,则‘靡’亦犹‘何’也。司马相如《封禅文》‘厥涂靡从’,文颖曰:‘其道何从乎?’此靡训何之证”。
一蛇吞象,厥大如何?
《山海经》云:“南方有灵蛇吞象,三年出其骨。”一或作灵,大或作骨。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玄趾、三危,皆山名也,在西方。黑水出昆仑山也。趾一作。《姜校》云:“古书趾、多混用,惟不见作玄趾用。”
鲮鱼何所?<鬼斤>堆焉处?
鲮鱼,鲤也。一云:鲮鱼,陵鲤也,有四足,出南方。<鬼斤>堆,奇兽也。鲮一作陵,所一作居,<鬼斤>一作魁。《闻校补》云:“疑当作‘鲮鱼焉居’。知之者本篇‘何所’凡十二见。有位于述词上者,如‘鲧何所成’、‘何所得焉’、‘殷有惑妇何所依’、‘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何所不死’、‘寿何所止’、‘其何所从’、‘天何所沓’,有位于表词上者,如‘何所冬暖’、‘何所夏寒’、凡此诸‘所’字,或实用、或虚用,句中咸有所表述。惟此文则不然,其不合本篇语法甚明。若从一改‘所’为‘居’,于语法差合矣。然篇中通例,凡表方位之疑问代名词,但用‘焉’或‘安’,从无用‘何’者。今以下文‘<鬼斤>堆焉处,羿焉毕日,乌焉解羽’推之,疑此当作‘鲮鱼焉居’。意者今本‘居’先误为‘所’,‘焉所’不词,乃又改‘焉’为‘何’尔。《文选?吴都赋》刘注引作‘陵鱼曷止’,‘曷止’二字虽非,然其词性与‘焉居’犹合,以视今本之作‘何所’者,固远胜之。”《姜校》亦谓此句作“鲮鱼焉处”,但掠其说也。
羿焉毕日?乌焉解羽?
《淮南》言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毕一作弹,一作毙。洪兴祖云:“《说文》曰:毕,射也。音毕。引‘焉弹日’。与羿同,然则毕或作弹,盖字之误尔。”丁晏引毕一作跸,谓“《柳集》误码率作弹”。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言禹以勤力献进其功,尧因使省迨下土四方也。一无四方二字。刘永济、徐英并校“禹之力”作“禹劳”。
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言禹治水,道娶金山氏之女,而通夫妇之道于台桑之地。焉一作安,一云焉得彼涂山之女而通于台桑。涂《释文》作涂。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闵,忧也。言禹所以忧妃匹者,欲为身立继嗣也。《楚辞今注》谓“闵,婚之同音借字。古人凡从门,得声之字,多与从昏得声之,字相通。妃,‘配’之本字”。此婚配匹合为“四同义单词平列连用之联叠修辞”。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黾饱?
言禹治水道娶者,忧无继嗣耳,何特与众人同嗜欲,苟欲饱快一朝之情乎?故以辛酉日娶,甲子日去而有启也。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孽。
益,禹贤臣也。作,为也。后,君也。离,遭也。孽,忧也。言禹以天下禅与益,益避启于箕山之阳,天下皆去益而归启以不君,益卒不得立,故曰遭忧也。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言天下所以去益就启者,以其能忧思道德,而通拘隔。拘隔者,谓有扈氏叛启,启率六师以伐之也。《金校》曰:“惟,一说作罹。惟为罹之借字。可从。”
皆归,而无害厥躬?
射,行也。,穷也。言有扈氏所行皆归于穷恶,故启诛之,长无害于其身也。一作射,一作鞠。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后,君也。革,更也。播,种也。降,下也。言启所以能变更益而代益为君者,以禹平治水土,百姓得下种百,故思归启也。
启棘宾商,九辩九歌;
棘,陈也。宾,列也。九辩、九歌,启所乐也。言启能明禹业,陈列宫商之音,备其礼乐也。《朱注》曰:“窃疑棘当作梦,商当作天,以篆文相似而误也。”《说文通训定声》曰:“商当为帝之误字。《天问》‘启棘宾商’,按当作帝,天也。”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勤,劳也。屠,裂剥也。言禹剥母背而生,其母之身分散竟地,何以能有圣德,忧劳天下乎。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帝,天帝也。夷羿,诸侯,弑夏相者也。革,更也。孽,忧也。言羿弑夏家,居天子之位,荒淫田猎,变更夏道,为万民忧患。
胡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胡,何也。雒嫔,水神,谓宓妃也。《传》曰:“河伯化为白龙,游于水旁,羿见而之,眇其左目。河伯上诉天帝曰:“为我杀羿。”天帝曰:“尔何故得见?”河伯曰:“我时化为白龙出游。”天帝曰:“使汝深守神灵,羿何从得犯汝?今为虫兽,当为人所,固其宜也。羿何罪欤?”深一作保。羿又梦与雒水神宓妃交接也。胡下一有羿字,一作射。
冯珧利决,封是;
冯,挟也。珧,弓名也。决,也。封,神兽也。言羿不道德,而挟弓,猎捕神兽以快其情也。一作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蒸,祭也。后帝,天帝也。若,顺也。言羿猎封,以其肉膏祭天帝,犹不顺羿之所为也。蒸一作。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浞,羿相也。爰,于也。眩,惑也。言浞娶于纯狐氏女,眩惑爱之,遂与浞谋杀羿也。
何后羿之革,而交吞揆之?
吞,灭也。揆,度也。言羿好猎,不恤政事法度,浞交接国中,布恩施德而吞灭之也。一无革字。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阻,险也。穷,窘也。征,行也。越,度也。言尧放玄羽山,西行越度岑岩之险,因堕死也。汤氏《楚辞今注》谓“阻当作Θ”,Θ、穷皆地名。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活,生也。言玄死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岂巫医所能复生活也。一本化下有而字。
咸播黍,莆是营;
咸,皆也。黍,黑黍也。,草名也。营,耕也。言禹平治水土,万民皆得耕种黑黍于蒲之地,尽为良田也。一作黄,一作莆藿。洪、朱并云:“莆,疑即蒲字,蒲,水草,可以作席。”洪又云:“以莆为黄,以为藿,皆字之误也。”《闻校补》云:“莆当为莆之倒,莆即莞莆。”,
何由并投,而玄疾盈?
疾,恶也。,长也。盈,满也。由,用也。言尧不恶玄而戮杀之,则禹不得嗣兴,民何得投种五乎。乃知玄恶长满天下也。孙诒让谓并当作迸,迸投,犹言屏弃也。刘永济、王焕镳亦谓并作屏,屏投,言屏弃放逐也。其说皆可参。又案:王逸以投为投种,必增衍“五”方成其义,恐非其旨。投当为役字之误。孟郊《立德新居诗》“虚食日相投”,注:“投一作役。”(《全唐诗》第六函第五册)是其例。役,劳也。言玄禹并作劳役,而何玄恶特长也。
白婴,胡为此堂?
,云之有色似龙者也。,白云逶移若蛇者也。言此有气逶移相婴,何为此堂乎。盖屈原所见祠堂也。郭沫若谓堂读如当;徐仁甫谓堂“为‘尚’字之形增”,“‘胡为此尚’,谓何为崇尚此?因叶韵而倒为‘此尚’耳”。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臧,善也。言崔文子学仙于王子侨,子孙侨化为白,而婴持药与崔文子,崔文子惊怪,引戈击,中之,因堕其药,俯而视之,王子侨之尸也。故言得药不善也。一本夫上有失字。《闻校补》云:“本篇疑问副词‘安’皆训‘于何处’。‘安得夫良药’,谓于何处得彼良药也。一本夫上有失字,解‘安得失夫良药’为何得失夫良药,则与本篇词例不合,复与下文‘不能固臧’之意相复,殆不可从。”
天式纵横,阳离爰死;
式,法也。爰,于也。言天法有善,阴阳纵横之道,人失阳气则死也。
号起雨,何以兴之?
,翳,雨师名也。号,呼也。兴,起也。言雨师号呼则云起而雨下,独何以兴之乎。一作{艹并},一作萍。又,《刘考异》云:“《周礼》‘萍氏’,先郑注:‘萍读为,或作“萍号起雨”之萍。’后郑云:‘《天问》“萍号”作萍。’是汉有作萍之本。”
撰体协肋,鹿何膺之?
膺,受也。言天撰十二神鹿,一身八足两头,独何膺受此形体乎。一云撰体胁鹿何以膺之。
戴山,何以安之?
,大龟也。击手曰。《列仙传》曰:“有巨灵之龟,背负蓬莱之山而舞,戏沧海之中。”独何以安之乎。载一作戴,,《释文》作拚。
释舟陵行,何以迁之?
释,置也。舟,船也。迁,徙也。舟释水而陵行,则何能迁徙也。言龟所以负山若舟船者,以其在山中也。使龟释水而陵行,则何以能迁徙山乎。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
浇,古多力者也。《论语》曰:“浇荡舟。”言浇无义,淫佚其嫂,往至其户,佯有所求,因与行淫乱也。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言夏少康因田猎放犬逐兽,遂袭杀浇而断其头。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女歧,浇嫂也。馆,舍也。爰,于也。言女歧与浇淫佚,为之缝裳,于是共舍而宿之也。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逢,遇也。殆,危也。言少康夜袭得女歧头,以为浇,因断之,故言易首遇危殆也。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汤,殷王也。旅,众也。言殷汤欲变易夏众,使之从己,独何以厚待之乎。《朱注》曰:“汤与上句过浇,下句斟寻事不相涉,疑本康字之误,谓少康也。”《闻校补》谓“上下皆言浇事,此不当及汤”,乃从牟廷相谓汤为浇之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