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章句疏证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鄙,耻也。言人遭世偶,变易初行,远离常道,贤人君子之所耻,不忍为也。王注以“本迪”为“远离常道”。《史记》裴る《集解》引王逸注:“由,道也。”张守节《正义》引王逸注:“本,常也。鄙,耻也。言人遭世不道,变易初行,违离常道,君子所鄙。”以“本由”为“违离常道”。然则“本”字无言“远离”或“违离”之义也。朱熹曰:“易初,变易初心也。本迪,未详。”盖“于其所不知则阙疑”之意耳。王夫之曰:“易,变也。初本迪,始所立志,本所率由也。”则以“易”字独立成句,“初本迪”三字为句。戴震亦曰:“初之本迪,犹工有规画绳墨矣。”唯考诸屈赋,断无此类句法。汤炳正曰:“洪兴祖《楚辞考异》、朱熹《楚辞集注》皆谓一本无初字,易本迪,犹言改变本来的道路。”审此四句字法,无初字者实亦不可通。蒋骥曰:“易初本迪,谓改变其初时本然之道也。”陈本礼曰:“本迪,本于先人之道。”钱澄之曰:“本迪,本然当行之道也。”以上诸说所增“先人”、“当行”诸字,皆非本文所有,实诘鞠不通。又,闻一多曰:“案本疑当作变。变、卞古通。此盖本作‘易初卞迪’,卞迪即变道。”姜亮夫校曰:“此句疑原作‘易由初本兮’,后人因不审易由之义,变为易初,而又误作迪也。”姜又谓“易由,犹今言夷犹、夷由,谓行事不决也”。皆率意改字,亦非屈赋本意。
  章画志墨兮,
  章,明也。志,念也。《史记》志一作职。
  前图未改。
  图,法也。改,易也。言工明于所画,念其绳墨,修前人之法,不易其道,则曲木直而恶好也。以言人遵先圣之法度,修其仁义,不易其行,则德誉兴而荣名立也。《史记》图作度。
  内厚质正兮,
  《史记》作内直质重。
  大人所盛。
  言人质性敦厚,心志正直,行无过失,则大人君子所盛美也。
  巧亻垂不斫兮,
  亻垂,尧巧工也。斫,斫也。《史记》作巧匠,斫一作断,一作刘。
  孰察其拨正?
  察,知也。拨,治也。言亻垂不以斤斧斫斫,则曲木不治,谁知其工巧者乎?以言君子不居爵位,众莫知其贤能也。《史记》作揆正。徐英谓当从《史记》作揆正。
  玄文处幽兮,
  玄,墨也。幽,冥也。《史记》处幽作幽处。《闻校补》谓“当从《史记》作‘幽处’。‘玄文(冥)幽处’与下文‘离娄微睇’文相偶,处睇皆动词,幽微皆副词也”。
  蒙瞍谓之不章。
  蒙,盲者也。《诗》云:“蒙瞍奏工。”章,明也。言孙玄墨之文,居幽冥之处,则蒙瞍之徒以为不明也。言持贤知之士居于山谷,则众愚以为不贤也。瞍一作,《史记》无瞍字。
  离娄微睇兮,
  离娄,古明目者也。《孟子》曰:“离娄之明。”睇,眄之也。郭在贻谓微作<见微>。
  瞽以为无明。
  瞽,盲者也。《诗》云:“有瞽有瞽。”言离娄明目无所不见,微有所眄,盲人轻之,以为无明也。言贤遭困厄,俗人侮之,以为痴也。
  变白以为黑兮,
  世以浊为清也。《史记》以作而。夫容馆本、黄本以作而。
  倒上以为下。
  俗人以愚为贤也。
  凤皇在{奴}兮,
  {奴},笼落也。徐广曰:{奴}一作郊。
  鸡鹜翔舞。
  言圣人困厄,小人得志也。《史记》鹜作雉。
  同糅玉石兮,
  贤愚杂错。
  一而相量。
  忠佞不异。
  夫惟党人鄙固兮,
  楚俗狭陋。鄙一作交,《史记》云夫党人之鄙妒兮。徐仁甫曰:“‘夫惟’当作‘惟夫’,《史记?屈原列传》有‘夫’无‘惟’,可见‘夫党人’三字连文,中间不当插一‘惟’字。《离骚》‘惟党人之偷乐兮’,六臣本《文选》‘惟’下有‘夫’字,亦可证‘夫党人’当连文。”,
  羌不知余之所臧。
  莫照我之善意。《史记》云羌不知吾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陷,没也。济,成也。言己才力盛壮,可任重载,而身放弃,陷没沈滞,不得成其本志。
  怀瑾握瑜兮,
  在衣为怀,在手为握。瑾、瑜,美玉也。
  穷不知所示。
  示,语也。言己怀持美玉之德,遭世ウ惑,不别善恶,抱宝穷困而无所语也。《史记》云穷不得余所示。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言邑里之犬,群而吠者,怪非常之人而噪之也。以言俗人群聚毁贤智者,亦以其行度异,故群而谤之也。一云邑犬群兮吠所怪也,《史记》无之字,一本此句与下文无也字。
  非俊疑杰兮,
  千人才为俊,一国高为杰。《史记》作诽骏疑桀。
  固庸态也。
  庸,厮贱之人也。言众人所谤非杰异之士,斯庸夫恶态之人也。何者?德高者不合于众,行异者不合于俗,故为犬之所吠,众人之所讪也。
  文质疏内兮,
  《史记》疏作束,金陵书局本《史记》亦作疏
  众不知余之异采。
  采,文采也。言己能文能质,内以疏达,众人不知我有异艺之文采也。《史记》余作吾。徐广曰异一作奥。朱季海谓当作奥。
  材朴委积兮,
  条直为材,壮大为朴。《史记》朴作朴,积作质。
  莫知余之所有。
  言材木委积,非鲁班则不能别其好丑,国民众多,非明君则不知我之能也。
  重仁袭义兮,
  重,累也。袭,及也。汤炳正谓重作纟重,“本指衣物丝絮层叠,此借作重积仁德”。
  谨厚以为丰。
  谨,善也。丰,大也。言众人虽不知己,犹复重累仁德及与礼义,修行谨善以自广大也。
  重华不可兮,
  ,逢。一作<辶Ф>,《史记》作牾。
  孰知余之从容?
  从容,举动也。言圣辟重华不可逢遇,谁得知我举动,欲行忠信也。
  古固有不并兮,
  并,俱。
  岂知其何故?
  言往古之世,忠佞之臣不可俱并事君,必相克刂害,故曰岂知其何故。一本此与下句末皆有也字,《史记》云岂知其故也。陆时雍《楚辞疏》无何字,《史记》卷八四《屈原列传》索隐引《楚辞》作“莫知其何故”。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慕,思也。言殷汤、夏禹圣德之君,明于知人,然去久远,不可思慕而得事之也。《史记》云邈不可慕也。姜亮夫谓“汤禹”为“禹汤”之倒乙。
  惩连改忿兮,
  惩,止也。忿,恨也。《史记》连作违。夫容馆本、黄本连作违。
  抑心而自强。
  抑,按也。言己知汤禹不可得,则止己留连之心,改其忿恨,按慰己心,以自强勉也。《史记》强作︹。
  离ê而不迁兮,
  ê,病也。迁,徙也。《史记》ê作,一作闵。
  愿志之有像。
  像,法也。言己自勉修善,身虽遭病,心终不徙,愿志行流于后世,为人法也。《史记》像作象。
  进路北次兮,
  路,道也。次,舍也。
  日昧昧其将暮。
  昧,冥也。言己思念楚国,愿得君命,进道北行,以次舍止,冀遂还归,日又音乐会暮,不可去也。
  舒忧娱哀兮,
  娱,乐。《史记》作含忧虞哀。
  限之以大故。
  限,度也。大故,死亡也。言己自知不遇,聊作词赋以舒展忧思,乐己悲愁,自度死亡而已,终无它志也。
  乱曰: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浩浩,广大貌也。汩,流也。言浩浩广大乎沅湘之水,分汩而流,将归乎海,伤己放弃,独无所归也。《史记》此句末至明告君子并有兮字,分一作汾。《闻校补》谓分作汾,通作湓,言湓涌而流。
  路幽蔽,道远忽兮。
  ,长也。言己虽在湖泽之中,幽深蔽ウ,道路甚远且久长也。《史记》蔽作拂,自道远忽兮以下有曾金恒悲兮永叹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四句。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
  匹,双也。言己怀敦笃之质,抱忠信之情,不与众同。故孤茕独行,无的双匹也。《史记》云怀情抱质。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伯乐,善相马者也。程,量也。言骐骥不遇伯乐,则无所程量其才力也。以言贤臣不遇明君,则无所施其智能也。《史记》没作殁,焉上有将字。
  万民之生,各有所乐兮。
  错,安也。言万民禀受天命,生而各有所错,安其志,或安于忠信,或字于诈伪,其性不同也。一云民生有命,《史记》民作人,一云民生禀命。
  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言己既安于忠信,广我志意,当复何惧乎,威不能动,法不能恐也。王驾吾《楚辞校录》谓“畏惧”当“惧畏”之倒乙,畏、喟为韵。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爰,于也。喟,息也。言己所以心中重伤,于是叹息,自恨怀道不得施用也。曾一作增。《朱注》谓此以下四句,“若依《史记》移着上文‘怀质抱情’之上,而以下章‘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承‘余何畏惧’之下,文意尤通贯,恐后人因校误加也”。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也。
  谓,犹说也。言己遭遇乱世,众人不知我贤,亦不可户告人说。一云念不可谓兮,《史记》云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谓兮,一云世溷莫知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让,辞也。言人知命将终,可以建忠伏节死义,愿勿辞让而自爱惜之也。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告,语也。类,法也。《诗》云:“永锡尔类。”言己将执忠死节,故以此明白告诸君子,宜以我为法度。
  ○思美人
  思美人兮,
  言己忧思念怀王也。
  揽涕而伫眙。
  伫立悲哀,涕交横也。
  媒绝路阻兮,
  良友隔绝,道坏崩也。一云媒绝而道路阻,《文苑》作路绝而媒阻。
  言不可结而诒。
  秘密之语难传诵也。一无而字。
  蹇蹇之烦冤兮,
  忠谋盘纡,气盈胸也。冤一作惋。
  陷滞而不发。
  含辞郁结,不得畅也。陷一作滔。
  申旦以舒中情兮,
  诚欲日日陈己心也。以一作不。
  志沈菀而莫达。
  思念沈积,不得通也。一无志字。
  愿寄言于浮云兮,
  思要媒于神灵也。
  遇丰隆而不将。
  云师径游,不我听也。
  因归鸟而致辞兮,
  思附鸿雁,达中情也。
  羌宿高而难当。
  飞集山林,道径异也。一云羌迅高而难寓。
  高辛之灵盛兮,
  帝喾之德茂神灵也。盛一作晟,一作威。
  遭玄鸟而致诒。
  喾妃吞燕卵以生契也。言殷契合神灵之祥知而生,于是性的仁贤,为尧三公。屈原亦得天地正气而生,自伤不遭圣主而遇乱世也。
  欲变节以从俗兮,
  念改忠直,随谗佞也。
  鬼易初而屈志。
  {斩心}耻本行,中回倾也。
  独历年而离兮,
  德累岁,身疲病也。
  羌冯心犹未化。
  愤懑守节,不易性也。
  宁隐闵而寿考兮,
  怀智佯愚,终寿考也。
  何变易之可为。
  心不改更,死忠正也。一云何变初而可为。
  知前辙之不遂兮,
  比干子胥,蒙祸患也。辙一作道。
  未改此度。
  执心不回,志弥固也。
  车既覆而马颠兮,
  君国倾侧,任小人也。车以喻君,马以喻臣,言车覆者,君国危也。马颠仆者,所任非人。
  蹇独怀此异路。
  遭逢艰难,思忠臣也。
  勒骐骥而更驾兮,
  举用才德,任俊贤也。
  造父为我操之。
  御民以道,须明君也。
  迁逡次而勿驱兮,
  使臣以礼,得中和也。《洪补》曰:“迁逡,犹逡巡,行不进貌。”
  聊假日以须时。
  綦月考功,知德化也。
  指れ冢之西隈兮,
  泽流山野,被流沙也。れ冢,山名。《尚书》:“れ冢导漾。”隈一作隅。
  与黄以为期。
  待间静时与贤谋也。黄,盖黄昏时也。一作曛。
  开春发岁兮,
  承阳施惠,养百姓也。
  白日出之悠悠。
  君政温仁,体光明也。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
  涤我忧愁,弘佚豫也。将一作且。
  遵江夏以娱忧。
  循两水涯,以娱志也。
  揽大薄之芳ぇ兮,
  欲援芳ぇ,以为佩也。揽一作。
  搴长洲之宿莽。
  采取香草,用饰己也。楚人名冬生草曰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
  生后殷汤周文王也。惜一作然,一云古之人。
  吾谁与玩此芳草?
  谁与竭节尽忠厚也。此一作斯。《闻校补》据《哀时命》“谁可与玩斯遗芳”,校改芳草作遗芳。其说可参。
  解薄与杂菜兮,
  ,畜也。杂菜,杂香之菜。
  备以为交佩。
  交,合也。言己解折蓄,杂以香菜,合而佩之,言修饰弥盛也。备一作。
  佩缤纷以缭转兮,
  德行纯美,能绝异也。以一作其。
  遂萎绝而离异。
  终以放斥,而见疑也。
  吾且亻亻回以娱忧兮,
  聊且游戏,乐所志也。亻亻回一作徘徊。
  观南人之变态。
  览察楚俗,化改易也。《闻校补》谓南人当作南夷之讹。
  窃快在中心兮,
  私怀侥亻幸,而欣喜也。一无在字,一云吾窃快在其中心兮,一无吾字。
  扬厥凭而不。
  思舒愤懑,无所待也。
  芳与泽其杂糅兮,
  正直温仁,德茂盛也。
  羌芳华自中出。
  生含天姿,不外受也。游国恩据以四句为节之韵例,谓“当是脱二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