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剧曲
- 远山堂曲品
远山堂曲品
茜囊
传奇中未有传以博赛破家者,有之自王东(?)门(?)始。初之豪奢,末之穷困,写出毕肖。
犀合
旧有唐伯亨传奇,此仿之为是记。记中有八不知之巧,而归结于一合。
坠钗
兴娘、庆娘,生生死死,皆因情至,转讶卢二舅炳灵公之婉转成就□以践“妹儿收得姐儿田”之识,岂神仙亦不断情累乎?
十孝
沈□□阐发古孝子事,每事三折,令人于(?)亲(?)猛然惊醒。先生不特有功于行孝也已。
分钱
杨广文之《雁鱼锦》,贾氏之《四朝元》,杨长文之《入破》、《出破》,皆先生效《琵琶》处,盖欲人审韵谐音,极力返于当行本色耳。
双鱼
取“全州佳偶”事,杂之《荐福碑》剧中,写书生沦落之状,全(?)令人神魂惨淡。
合衫
取元人《公孙合衫》剧参错而成,极意摹古,一以淡而真者,写出怨楚之况。
义侠
此记于武松侠烈之概、潘金莲淫奔之状,宛转写出。
鸳衾
富(?)翘之事,间吴中实有之。桐柏生《团花凤》、《碧玉钗》二剧,皆取于此。
桃符
演《后庭花》剧为南曲。曲第二十八折,已觉有无限波澜矣。闻旧有《刘天义》传奇,今不存。
分柑
男宠只方诸生《男皇后》一剧,自来无全本。拈毫搬弄,备极谑浪之态。但为乐未久,而辄为董(?)据(?)负心,受诸凄冷,觉欢场太短耳。虽状(?)雌雄双飞,竟夺人国。原生以此破家,又何足哉。
凿井
“凿井得铜、买奴得翁”,原是古语。今人以“求友得妇、依主得兄”一股,遂成佳传。
珠串
崔孺都押一青衣,赋“侯门如海”之句,自是诗中佳话。今得于节镇者作其合,大可快心。崔妻磨折于伯母,虽未脱套,而描写妇人反唇之状,非先生妙笔不能。
奇节
一本分作二事:权皋以计避禄山而竟得生,贾直言饮药□有父命而卒不死,真可谓节之奇者矣。二事皆出正史,传之者情与景合,无境不肖。
结发
此郁蓝生作传,先生谱之者。中间状白叟之负义、莺娘之守盟、萧生之异遇,一转一折,神情俱现。
埋剑
郭飞卿陷身蛮中,吴永固以不识面之交,百计赎出,可谓不负生友。飞卿千里赴奠,移恤永固之子,可谓不负死友。世有生死交如此,洵足传也。
连环
元有《夺戟》剧,云貂蝉小字红昌,原为布配,以离乱入官,掌貂蝉冠,故名;后仍作王司徒义女,而连环之计,红昌不知也。
千金
纪楚、汉事甚豪畅,但所演皆英雄本色,闺阁处便觉寂寥。
四纪
一纪四起是此始。以四名公配四景。沈练川作此寿镇江杨相公者。
明珠
记王仙客、刘无双。文人之情,才士之致,具见之矣。
陆采西厢
天池以李日华《西厢》翻北为南,剽窃为词,气脉未贯,握管作此,不涉王实甫一字,但韵??耳。
李丹
刘慈水阅掷李事,寄之属郁蓝生作记,二十日而成,郁蓝尚自逊为握管未疾也。
神镜
剑侠特盛于唐,而所载红线、隐娘尤奇秘可喜。至金生以神镜合隐娘,正是天然传奇。此记作得灵怪,又能于场上见构局之佳。曲白流畅,是郁蓝另一作法。险韵亦不重押,十九韵内而陈(?)明又即用前韵所未及押者,更别辟法门。
双楼
此《神女》改本也。与前绝不同。以《骚》、《雅》供其笔端,觉汨罗江畔,暗雨凄风,黄陵庙前,暮色斜照,恍忽如见矣。
神剑
以王文成公道德事功,谱之声歌,令瞋笑皆若识公之面,可佐传史所不及。曲白工丽,情境宛转。
远山堂曲品校勘记
本编所重印的《远山堂曲品》,以明远山堂蓝格残稿本作底本;序文及凡例,据《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本补入。
原稿可能还不是定稿,因此还有一些错字,未及教改。剧名、人名,援例不在这里订正,仅将评语中所已代改及拟改各字,并存在的问题,分别注出。
〔一〕“三字”原缺。据下文文义,似当作“三”。
〔二〕“花筵赚”,原作“花门赚”。上文《花筵赚》原作《花门赚》,后改“门”为“筵”。此处当是未及改正。
〔三〕“琐屑”,原作“琑屑”,“ 琑”字当是误笔。
〔四〕原稿有一些曲目下面注有“存”字,恐系后人所注。
〔五〕“美姝”,原作“美妹”,误。
〔六〕“香”字原缺,据《鹣钗》传奇补。
〔七〕“钟情丽集”,原作“种情丽集”,误。
〔八〕“子”字原缺,加补。
〔九〕“元”,原作“文”,误、
〔十〕“吴曦”,原作“吴义”,误。
〔一一〕“王鈇”,原作“王铁”,误。
〔一二〕“购’,原作“构”。
〔一三〕据《舶载书目》有“新编神全■{艹敀}雷岳电执仇武穆阴抉东窗记”疑卽此剧。“阴抉”恐是“阴报”之讹。
〔一四〕“沿”,原作“浴”,误。
〔一五〕“绨袍”,原作“梯袍”,误。
〔一六〕“祎”,原作“伟”,误。
〔一七〕黄裳《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云:“曲目三十一种,写在一张纸上,夹在《曲品》原书中间。[]这里都是《曲品》中未录之目。据凡例:“沈词隐他作入‘雅’,独四异以‘逸’称” ,大抵卽是“雅品”的逸文。是否“雅品”全目都在这里,也很难说。凡例又一条说“高则诚之《琵琶》列‘妙’,莲池师之《琵琶》列‘雅’。 ”这里并无《琵琶》一目,则“雅品”亦非完璧。其说是。但题为“曲品逸文”,似未妥,今改题为“雅品残稿”。
[]按:此书现经重装,此页附在卷尾。
此叶原稿,字极小而更潦草,很难全部辨认。凡一时还未能认清的字,以□代之,这并不是原稿缺字。已辨而未敢确定的字,下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