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剧曲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吴桐仙捐钱一百六十吊文
汪麟书捐钱一百六十吊文
刘庭兰捐钱一百六十吊文
朱鉴荣捐钱一百四十吊文
李占鳌捐钱一百四十吊文
王长贵捐钱一百十吊文
陈邦泰捐钱八十吊文
郝良臣捐钱八十吊文
郝呈祥捐钱八十吊文
毛清香捐钱八十吊文
黄联贵捐钱八十吊文
何富宴捐钱七十五吊文
王春兰捐钱七十五吊文
胡湘云吊捐钱七十五吊文
胡双林捐钱七十五吊文
傅呜升捐钱七十五吊文
檀兰卿捐钱六十吊文
陈孔蒸捐钱一百吊文
蒋云谷捐钱二百八十吊文
张金兰捐钱六十吊文
高兰生捐钱五十七吊文
汪全林捐钱二十六吊文
陈秋痕捐钱二十六吊文
叶沁香捐钱二十六吊文
俞鸿翠捐钱二十六吊文
夏天喜捐钱二十六吊文
张金林捐钱二十六吊文
朱福喜捐钱三十吊文
何翠林捐钱三十吊文
陈鸾仙捐钱三十吊文
谢发林捐钱三十吊文
张之福捐钱三十吊文
姚连元捐钱二十吊文
钱金福捐钱二十吊文
丁鸿寳捐钱十吊文
尤天寿捐钱十吊文
姜新盘捐钱十吊文
阖班众姓捐钱一百吊文
旧存公项三百吊文
共捐钱三千五百二十三吊文
地圆十六亩,周围树木、院墙,门楼一座,神殿三间,厢房二间,甬路、井台、界石全。公立义园,永远不准看地人栽种。
○潜山义园记【在右安门内盆儿胡同】
安庆旧有义园在崇文门外,为一郡设也,其地颇隘,葬几满。今春同里陈君盛江告以族人庚鉴与周君瀛买地一区,置潜山义园。潜为安庆属邑,地瘠多山,民每轻去其乡,佣贩自给。近年故乡兵火,避地北来者尤众,奔走衣食,谋生不遂,往往客死,无过而问者。幸而官给殓具,瘗之漏皋,青磷白骨,丛杂于荒烟蔓草间,生不识为何方之民,殁不辨为谁氏之鬼。悲夫!二君恻然,因有是举,此诚仁人君子之用心也。使天下之游斯土者皆如二君之用心,将无邑不有义园,俾死有所归,游魂无馁,岂不足以劝将来、厚风俗哉?故乐为之记。
赐进士出身勅授承德郎刑部湖广司翰林院庶吉士望江倪文蔚撰并书
大清咸丰七年岁在丁巳孟夏月谷旦立石
首事周瀛
郝学言
徐廷奎
潘润昌
李长明
章可纯
韦文波
韦文锦
周延龄
韦文绣
陈盛江
曹显猷
余运秀
张金生
郭焕廷
余永谟
陈盛茂
严嘉宾
郝厚卿
张倚云
徐绍峯
郝占林
张占鳌
郝有章
郝知礼
孟耀文
查用宾
李绍堂
郝左元
郝永升
郝鹤年
郝恒翠
孔艶清
张新广
余凤九
产得元
张锦坦
陈兰芝
金春荣
产艶伦
祝东来
徐亨英
方福林
余三胜
陈兰初
陈庚鉴
程玉珊
○安苏义园碑【在右安门内猪营松柏庵】
盖闻天地有好生之德,圣贤多安死之方。由好生之念推之,不独生者当全其生,卽死者亦当全其死,虽死亦如生矣。京都八方环集,商庶骈阗,各省卫人挟艺营利,蹴居长安者,动以亿万。计其中贫病飘离,孤孑失所,死无殡地者,不知凡几。生无以养,死无以全,蔓草荒磷,枯骼遗胔,半残于蝇蚋狐狸之吻,此真仁人孝子所不忍闻,伤心惨目孰过于斯耶?前人义园之建,专为同乡殁无依赖者掩而葬之,使得全其死,事至善也。吴门徐蝶仙,慷慨好义,不吝解囊,商之同里朱莲卿暨皖中程玉珊,创首共图斯举,广为劝募,集资营造,购得大猪营隙地一区,坐落宣武门外横街南下洼之西,东至许姓茔地,西至龙泉寺口边大道,南至陈姓茔地,北至官道,其中建设安苏义园一所,为同乡孤苦客死都下者埋掩之地。援松柏庵僧人恒实看管作为之善策,于虖仁矣。夫人得全其死,无异得全其生,推桑梓之情,悯尸骸之暴。累累黄壤,寸寸丹忱。异地孤魂,同声感泣。其事不可湮没弗彰,其地不可颛顸弗考,使后之同志者广为推恩,勤加修葺,则造福庶无涯涘矣。爰笔而乐为之记。时在同治九年岁次庚午仲秋月中澣,国史馆详校方略馆校对内阁中书本衙门撰文协办侍读浙西武林王堃厚山氏撰记并书。
文宅捐银壹百两
伊宅捐银壹百两
无名氏捐钱壹百吊
陈柏岩捐钱壹百吊
朱韵秋捐钱壹百吊
梅慧仙捐钱壹百吊
朱莲芬捐钱壹百吊
徐椒怀捐钱壹百吊
陆竹卿捐钱壹百吊
徐王氏捐钱五拾吊
张子明捐钱壹百吊
陈兰初捐钱壹百吊
陈兰仙捐钱壹百吊
袁听泉捐钱壹百吊
杜蜨云捐钱壹百吊
朱吉仙捐钱壹百吊
张芷芳捐钱壹百吊
○重修天喜宫祖师像碑记【在崇文外精忠庙】
溯自前明建立精忠庙,其左旁有天喜宫,奉祀祖师圣像,历有年所。嘉庆、道光中,建有重修碑碣。迄今数十年,风雨摧残,楼殿倾圮。咸丰间,先师张君士元往来奠祀,有意重修,心愿未遂,遽尔仙逝。光绪初年复有会首程君椿不忍坐视,起意修葺,工程浩大,独力难持,商之同人徐君炘、梅君芳等,均愿乐从,共勷盛事,始有规模。适值孝贞显皇后国服,程君及梅君先后作古,徐君旋里,因是中阻。前人之心愿未完,不无遗恨。苗等屡沐神庥,无由报祀,际兹众志成城,羣情感戴,是以首倡捐资,告厥成功,勒碑永奠,亦不过继绪前徽已耳,是为之志。
谨将众善芳名开列于左
王有廉捐银九千捌百两
广德楼捐银十两
三庆园捐银十两
中和园捐银十两
庆和园捐银十两
时庆捐银壹百两
迟春香捐银十两
徐承瀚捐银十两
周长山捐银五两
承修庙首弟子杨久昌、督工刘锡田、走庙弟子阎兆庆、精忠庙焚修王有廉
○梨园聚议庙会碑【在崇文门外精忠庙】
古者伶官代异其制,然音律则无不同。自十字谱行,而院本以作,于是昆山之剧、弋阳之歌竞奏于通都大邑间,大要借因果为劝惩,卽咏歌为讽谕,而感人之道寓焉矣。胜国时,设教坊司,殿中韶乐其词出于俳优,多乖雅道,十二月乐歌按月律以奏,及进膳、迎膳等曲,皆用杂剧为娱戏。流俗諠譊,淫哇不逞。正德时臧贤以伶人进,与诸佞幸角宠窃权,教坊取隶益猥杂,筋斗百戏之类日盛于禁廷,而豪族富民效尤于下,选色品声,靡靡之音充于京师。御史汪珊有屏絶玩好之请,然未能尽革其风也。国朝乾隆初,命张文敏制院本进呈,各依节令奏演,如屈子竞渡、子安题阁之属,谓之《月令承应》。其于内廷诸庆事奏演祥征瑞应者,谓之《法宫雅奏》。其于万寿令节奏演羣仙诸佛添筹锡禧,以及黄童白叟含脯鼓腹者,诸如《九九大庆》。又演《目莲救母》事,析为十本,谓之《劝善金科》,于岁暮奏之,以代古人傩祓之意。演唐元奘西域事,谓之《升平寳筏》,上元前后数日奏之。嘉庆癸酉军兴,特命罢诸连台,上元日惟以《月令承应》代之,放除声色之意,远超于胜国。以故梨园供奉内廷者,率法惟谨,亦无敢以新声巧伎进。又恐无以束修其俦侣也,特立庙于崇文门外西偏,有事则聚议之。岁时伏腊,以相休息。举年资深者一人统司之。【剥落五字】典至巨,意至善也。今将复新其庙貌,思得文言以永于石,因述缘起,并系以铭:
大雅之音,式和且平。萃处既协,咏歌以兴。聿修丹艧,胥调筦笙。吉【剥落一字】令辰,明祀攸行。神具醉止,喜气充庭。既匡既敕,福禄来成。于万斯年,鸣此和声。
赐进士出身诰授奉直大夫兵部主事北平孙汝梅撰
赐进士及第诰授光禄大夫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军机大臣南皮张之万书丹
大清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季秋谷旦
○铁香炉【在彰仪门外天宁寺塔院三圣殿内】
炉高一尺,圆肚形。左旁铸有『咸丰二年三月十八日诚献』十一字,中铸『洪福班』三大字,右旁铸有『信士弟子何介山等立』九字。
○蜡台一对【在彰仪门外天宁寺塔院三圣殿】
蜡台两个,一铸『和春班』三字,一铸『洪福班』三字。
○花筒一对【在彰仪门外天宁寺塔院三圣殿】
花筒两个,上铸『洪福班』三字。
○八卦大铁香炉【在樱桃斜街梨园新馆内】
炉高尺余,为圆肚形,直径亦在一尺以上。文作四喜班信士弟子人名,共七列,每列七名,今多剥落,其可考出者如下:
张宗孔刘进公朱永祥章廷阳王□才王玉山曹德丰吕怀德叶玉奎张连明王沛如黄荣贵朱永寿朱玉贵刘超龙□尚俭王福庭叶春华藩茂兰□□泰张如松王顺敬高凤林李占鳌文大龄徐有至陈茂才李荣青李玉林周润贵张廷贵姚福
按上列各人,惟『李占鳌』又见道光十七年《春台义园碑记》中,则此炉当系道光初年者。
○又铁香炉一【亦在梨园新馆内】
文为『光绪十三年光裕堂献』。
○铁磬一【亦在梨园新馆内】
文作横行,共七字,上铸『九皇圣会』四字,下铸『四喜班』三字。左铸『光绪十五年九月立』八字,右铸『会末弟子众等诚献』八字。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録》终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双肇楼》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双肇楼
●目录
《双肇楼丛书》序
《双肇楼丛书》题词三十二首有序
双肇楼记
双肇楼记
双肇楼记
双肇楼记
双肇楼题词
次溪仁兄属题《双肇楼图》
次溪仁兄新婚赋赠即题其《双肇楼图》
●《双肇楼丛书》序
东莞张子次溪以书来告曰:将辑刊《双肇楼丛书》,以存北都故实。且以余久旅于燕,十年前曾有《北京历史风土丛书》之辑,嗜好略同,坚索一言为弁。余惟北都掌故书《日下旧闻考》修于乾隆,《顺天府志》修于光绪,宏篇巨制,蔑能有加矣。顾近数十年来,两遘剧变,曰庚子,曰戊辰。庚子联军之役,戊辰移都之举,凡宫苑邸宅,衙署街衢,以至服饰器用,制度习俗之易旧观者,盖十不下六七。岁月迁流,转盼皆成陈迹而不可复追。其为时尤迩,则尤易为人所忽。故言北都掌故,不难于其远者,而难于其近者也。庚午为陈子莼衷叙《燕都丛考》,尝举斯义。其年与张子同从事北平研究院之史学会,亦辄以此相商榷。张子既夙治此业,又能亲历闾巷访求旧闻,视余之但能钻研故纸,固高出万万。是书之辑,弥此缺陷,盖不待言。张子其亦许为深知此中甘苦,而非徒贡谀已也。岁在阏逢阉茂之秋,瞿宣颖兑之父书于北平补书堂。
●《双肇楼丛书》题词三十二首【有序】
羡与次溪久殷缟纻,轮囷肝胆,磋切十年,自念不遍不晐。一曲之士,六义四始,迄靡少谙,典册未综,翩翩未展,既怀元瑜,乃惭德琏。昔在髫龀,初事哦咏,务除钩棘,未跻铿锵。弱冠漫游,蹀躞幽蓟,殷雷稍奋,郁涩渐无。夫历代诗伯,联镳接轨,羡何人只,敢诩作家?然而居乎山者,习鸟兽音;处乎泽者,效江河响。蚊蝱过耳,犹可绎也。天籁所动,有难私易。此与次溪所同悟也。虽珠盘已坠,邾莒不朝。而公安竟陵,余习未泯,人海长安,迭存青眼,皇皇衣钵,袭取相期,此与次溪所同乐也。慨自戊辰以还,莼鲈历试,蒹葭梦冷,空望美人,益以忧患。频年时休饮啄,长号阶下,羽杀凄风,关塞远违,鸡鸣千里,邹枚负荷,班范牢笼,我有此感,而君或无也。嗟嗟!珊网结缘,四时竟爽,藏钩射覆,此乐模糊,斯又吾曹不堪同忆者也。次溪早慧,有神童誉,丱龄述作,已自斐然。且也理董神速,搜求富博,长衢怀饼,饤饾不辞,往往茈虒偨池,荒郊委巷,冒霜停雪,掇抬丛残。剔藓披榛,斜阳古径,斯人落落,无间春秋,此则让独步者,非第我也。况乎双肇楼高,香凝宝鸭,肠盈黄绢,光挹青藜,此更刘樊无边福慧,我与诸贤共当艶佩者也。次溪壮盛,卓卓千秋,臣甫百年,台高有待,此固君所特有而我则絶无也。乃者梓成多卷,字以丛书。史辑梨园,斯为首集。万山磅礴,此其一峯;龙衮九章,此其一领耳。书成索句,喤引弗辞,爰罄所知,痛抒胸臆。卽次溪事,题次溪书;读次溪书,悉次溪事。谓传略可,曰序亦当。匪稔之深,畴难若是。至彼教坊歌痕,善才逸话,衡量轩轾,珠玉在前,适越走胡,奚可强喻?想世之览者,不我訾也。
共和甲戌冬仲之吉,同谱兄太谷赵羡渔拜记于燕京和平门外十间房寓庐,时年三十有三。
文藻江山耀此材,鱼龙大壑走风雷。篁邨一管麟狐好,万里春明写善才。【君夙着敏赡,尤能博大,所辑各书,主旨均极纯正,不独梨园一集也。君固南人,盱衡北地,万里而来,不虚此行矣。】
墨花飞奏补天功,午夜雠勘烛影红。笑伴龙阳才万斛,网罗兼有会稽风。【君刻丛书,自搜访以逮斠勘,均夫人徐肇瑛女史助力为多。全书如易哭庵、李越缦各着,悉珍品也。】
飘零法曲返豪头,踵武何妨南雅楼。天堑有灵当记取,落花飞渡海风秋。【余因君得识番禺沈南雅祠部,祠部以《落花诗》蜚声海宇,大江南北和者逾三百人,有《落花唱酬集》待刊。君能以是集并入丛书,尤大佳事。祠部尝导余倚声,且示以须向东莞伦丈哲如勤为请益云云。南雅既逝,余复有《南雅佳话》、《南雅年谱》之辑,惜未定稿,不足当名楼之选也。共和初建,祠部避地汉皋,已有法曲飘零之叹。观其赠各伶篇什暨与袁寒云诸人手书,可谂厥谊。君旧藏祠部杂抄手稿四十卷,初拟付梓,寻为郑韶觉次长索去。此书若在,当更为丛书生色,盖不乏梨园信史也。今所收者,特绪余耳。】
断碣残钟倚緑苔,软红十丈慨低徊。为怜天下才如海,不是矜香惜玉来。【君访古极勤,怜才若命,于梨园诸史尤见孜孜,虽粒金片石,亦靡少率忽,其意盖不在色艺间也。悲夫!贞元朝士,今已无多,不有斯集,则再十百年,不将湮没愈多耶?一代兴亡,固将于是觇之已】。